這是WeWrite發布的第258篇用戶投稿
By 中讀用戶@慢遊憶
Lonely planet上曾這樣來推薦京都,世界上有很多的城市,但是人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巴黎、羅馬、倫敦還有京都。我相信一定是因為這幾座城市有他們獨特的魅力所在,京都作為日本的古都,天皇曾經居住過1000多年的城市,並有17處世界遺產,這份厚重的歷史感就足以讓人們在這座古都中找到昔日日本的風採,但對於我而言,我更願意在這裡體會日本的「禪」學。
「禪」是由中國宋朝時期傳入日本,起初「禪」只是佛教中的一派,但後續發展成為日本獨有的「禪」學。讓世界了解日本禪學的大師鈴木大拙曾經這樣描寫日本禪學的發展:「禪是中國的實際精神和充滿高遠思索的印度形上學的牢固焊接」。日本的禪學思想是日本人價值觀的基礎,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其庭院藝術最為突出的代表。
二條城為德川幕府的府邸,為桃山文化的代表,即便內部隔扇畫金碧輝煌,充滿著集權的象徵,但庭院的設計卻處處現實著禪的玄機。
京都御所是天皇曾經在京都居住過1000多年皇宮,這裡的整體的設計簡約質樸,全部採用原木建造,庭院內的設計處處體會著禪學的空寂。
京都有1600多座佛寺,其中我們參觀過的知恩寺、龍安寺、天龍寺都有庭院,步入這些庭院,你會不自覺的放慢腳步,這些庭院就像是一個你可以接觸到大自然的引路者,在有限的庭院空間裡,發揮無限的想像,體會大自然的廣袤無垠,在這裡你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更願意成為這些庭院的一部分,一棵樹,一朵花,不斷的延展著,在庭院裡看到的一草一木,真如《佛典》裡的記載,「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金剛經裡須菩提曾問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後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我相信當你步入庭院後,願意安住當下,感受那一刻空寂的時候,也就是能稍稍體會到佛陀的智慧既無妄念,即是降伏其心矣。
日本人的禪學也影響了他們的美學,從庭院的設計來看,對稱的美學在這裡很少,他們的異數之眼看到的都是不對稱的美,也正因為這種不對稱的美,反而讓你走入在庭院中,不論在哪個角度和角落都可以看到一副略有留白的山水畫,而我也恰恰認為這種留白才是他們最美的地方,因為他們願意有這種看似「不圓滿」的空間來讓你來安靜地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