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北海,有一條遊客必打卡的老街,街道兩旁是西式騎樓建築,店鋪裡不僅有北海的特產珍珠、海鮮,還有東南亞各國的零食玩意兒,走在這條街上仿佛回到清末民初,這就是北海頗負盛名的老街,名叫珠海路,遊客們更喜歡稱呼它為「北海老街」。
說起北海「第一街」,總覺得非它莫屬。其實狹義的北海老街多指珠海路,廣義的北海老街,指的是北海老城區,從北部灣海面由北往南,依次是濱海路、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等,它們一起組成了北海的老城區,也是北海最早、曾經最繁華的商業區。
「北海第一街」就隱藏在老城區之中,因為大多數遊客都是衝著珠海路來的,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它就是沙脊街。它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也就是1821年,距今剛好199年歷史,是北海市區最早的街道,所以被稱為北海第一街。
因為它建在呈脊椎形的沙帶上,所以被稱作沙脊街,全長僅400米,寬僅2米,街道兩旁大多是一層或兩層的建築,臨街的建築除了牆柱以外,大多是木板結構,最有特色的是屋簷伸出1米,有我國南方商居兩用建築風格。
沙脊街建成後,又在它的東端建成了270米的中華街,街上多書店、飲食、鞋業和故衣店鋪,清末民初時在這裡誕生了北海第一座書店,即「蔚華書店」,後來又在這裡陸續誕生了高升筆鋪,以及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手工業,如金、銀鋪,汽燈店、酒樓等,如今這裡還保存著北海最高酒樓的遺址。
這些店鋪中故事最多的當屬賣故衣的,什麼是「故衣」呢?
我國古代流行當鋪,人們可以拿一些東西去當鋪換銀錢來應急,等手頭充裕了,再去當鋪將物品贖回來,當然也有許多人並沒有手頭寬裕的時候,當掉的東西自然就贖不回來,這些當物中有一些是衣物。當鋪會將這些期滿而不贖回的衣物拿出去賣,這些衣服就被稱作「故衣」。因為這條街上有不下20間故衣鋪,所以人們又將這條街稱為「故衣街」。
又過了二三十年,興建起了興華街,此街長248米,也曾繁華一時。中華街多故衣鋪,得名「故衣街」,而興華街多店鋪,所以得名「店鋪街」。在這條街上有鞋鋪、雜貨鋪、燃料鋪、山貨鋪等,客棧尤其多,如天和棧、福和棧、祥和棧等,許多從外地挑東西來北海賣的小商販,都會入住這些小客棧。
沙脊街、中華街、興華街同建在一條沙脊帶上,且首尾相連,形成了北海最初的商業長街,所以它們被統稱為「沙脊街」。
如今,去珠海路感受到的是一片繁華氣息,尤其是節假日遊客眾多,熙熙攘攘往來不絕,仿佛重回它最繁華的時刻,但如果通過小巷子走進沙脊街,仿佛瞬間隔絕了熱鬧和繁華,有的只是見證歷史變遷後,有些破敗的古蹟,和一些居住在此處的當地老人,是未經雕飾的歷史建築。
假如你去了珠海路,不喜歡珠海路的繁華,不妨去尋一條名為「摸乳巷」的小巷,穿過小巷就直達沙脊街了,去感受它的寧靜祥和,看一看上個世紀北海最繁華的建築,見證這座小城的前世今生。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北海呢?對北海這座小城,對北海老街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如果有讓你難忘的老街或古城,也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旅途故事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