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
腰痛=腎虛
但其實,
腎虛只是腰痛的一個中醫症狀類型。
腰痛的原因非常複雜,
常見的有腰肌勞損、脊椎退變、
椎間盤突出症、腎結石、
輸尿管結石、強直性脊柱炎等,
需輔助CT、核磁共振等才能明確病因。
腎臟不好除腰疼的信號外,
還包括這些
水腫
腎臟是人體排洩水份的器官,腎不好,多餘的水分就會在體內蓄積。
發病早期患者往往會出現眼瞼、顏面以及下肢水腫,進而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水腫,嚴重時可以出現胸水、腹水。
食慾差
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肌酐、尿素等毒素就會逐漸在人體內蓄積並刺激胃腸道。
進而出現食欲不振、口有尿臭味、舌和口腔黏膜潰瘍,上腹飽脹、噁心、嘔吐、腹瀉以及消化道出血等。
皮膚瘙癢
腎功能不全時,由於體內尿素氮和肌酐等毒素不能充分排出,導致尿素霜和鈣鹽在皮膚中沉積,常出現皮膚瘙癢,伴面部皮膚顏色變深、乾燥無光澤、萎黃等。
貧血
腎功能受損可能導致紅細胞壽命縮短、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骨髓造血功能差等改變。
與此同時,由於腸道對鐵和葉酸的吸收減少,導致體內紅細胞水平下降,出現貧血的表現。
這4件事太傷腎
1
吃海鮮+喝啤酒
吃大量的高蛋白飲食,如大魚大肉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洩負擔。
而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這些習慣同時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腎臟疾病。
2
熬夜+吃得鹹+不喝水
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現腎功能問題。
而飲食習慣偏鹹,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腎積水等。
3
亂服藥物+用藥過多
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容易導致腎小管間質損害。
這些藥物包括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草藥,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等,還有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菌素等,如去痛片、撲熱息痛等,容易引起腎損害。
4
經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裡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
一旦反覆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健康】腰不好等於腎不好?腎不好的真正表現是這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