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直將臺灣問題視作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的美國當局眼中,臺灣海峽一直被視為大陸的禁臠,而派出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就是其能向中方發出的最強硬的挑釁之一。
就在雙節同慶之時,臺灣海峽內卻闖入了一位不速之客——加拿大皇家海軍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溫尼伯」號於10月2日傍晚時分由南向北進入臺灣海峽,直到3日上午10時左右才離開海峽進入東海。
加拿大軍艦航行路線嚴守「海峽中線」
加拿大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在亞太地區其實沒有什麼存在感。選擇此時穿越臺灣海峽這一敏感地區,背後意義值得深究。
臺灣海峽的確位於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由於海峽平均寬度達到200千米,已經遠遠超過了國際海洋法規定的12海裡基線範圍,所以臺灣海峽中間很大一部分屬於公海,整個海峽為「非領海海峽」,包括軍艦在內的外國船隻享有無害通過權。
事實上,由於臺灣島的遮擋作用,臺灣海峽內的適航條件要遠比臺灣東部的太平洋航線好很多,因此自古以來臺灣海峽都是東亞最繁忙的國際海上航道之一,外國軍艦的身影在海峽內其實也不算罕見,比如就在去年8月15日,菲律賓海軍的登陸艦「南納卯」號就穿越過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及所謂的「海峽中線」
也正因為如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事的反應非常「淡定」:中國對外國艦船正常過航臺灣海峽,不持疑議。
與此同時,加拿大海軍也在3日中午在其官方推特帳號上發布了一組「溫尼伯」號艦員航行期間跳船玩水的照片,隨圖說明「溫尼伯」號在近兩個月的海上航行期間完成了出色的工作,今後還要繼續努力云云。
雖然並未點名拍攝海域,但如此雲淡風輕、其樂融融的照片也足以說明加拿大人此行並無惡意。
玩水的加拿大海軍
有意思的是,臺灣卻成為此事件中最緊張的一方,臺防務部門今日表示,加拿大軍艦經臺灣海峽北駛期間,臺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全程掌握臺灣周邊海、空域相關動態,狀況均正常」云云。說白了,臺灣方面這番騷動,完全是被前一陣解放軍在臺海之內的大動作給嚇出來的。
眾所周知,隨著美國大選最終投票日逐漸臨近,川普當局眼見選情越來越糟,從今年8月份開始鋌而走險,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不僅在8月6日派出衛生部長訪臺,還在隨後與臺灣民進黨當局唱起雙簧,宣稱要派遣更多美國高官訪臺。
美衛生部長訪臺
美國當局如此粗暴挑戰我主權完整,我國自然絕不會就此退讓。從9月18日開始數天之內,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以實際行動警告美臺雙方: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演習期間,面對解放軍花樣百出的「大軍壓境」,臺灣「防務部門」亂作一團,在19日甚至出現了2架IDF戰機被大陸6架戰機「集體圍觀」的囧事。
如此糟糕的表現自然讓民進黨備受島內輿論指責。所以10多天後好不容易逮到絕不會加害自己的加拿大軍艦路過,臺灣當局當然要主動給自己加戲,宣稱「一切盡在掌握,請島民盡可放心」,儘量找回一些面子罷了。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
臺灣當局如此掩耳盜鈴之舉自然讓人對其感到愈發可笑,但一個有意思的解讀也隨之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加拿大海軍的這次「路過」,又真的僅僅只是單純的「路過」嗎?
臺灣海峽再怎麼是國際海運通道,但事關中國紅線利益,外國軍艦的通過始終都是一個敏感話題,任何一方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閱讀理解」。
事實上,由於華為事件,加方近年與中國關係也遭受了重大影響,此時又上演這麼一出「無害通過」的戲碼,要說沒有為美國站隊、為島內站臺的意思,想必誰都不會相信。臺軍智庫研究員舒孝煌就表示:加方此舉「可能與先前美國鼓勵盟國加入南海巡弋,強化自由航行權有關」。
「人畜無害」加拿大海軍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加方軍艦選擇了沿「海峽中間線」一路向北,顯示是對解放軍此前在演習中「臺灣海峽沒有中間線」的表態的明確回應。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我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表態我方對加方軍艦的通過並無異議之後,又耐人尋味的加上了一句,但「有關行動需要符合國際法,需要遵守中國法律的規定」。
所以,加拿大人是否讀懂了如今臺海這複雜而微妙的氣氛?但願加拿大人有此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