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助力國學傳播:養心國學遇上養生好粥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5日電 4日,由杭州中華文化促進會、杭州娃哈哈集團、鳳凰網、蔡志忠工作室、雲林書院聯合主辦的 「讓國學走進生活」2017國學公益論壇在杭州佛學院舉行。論壇邀請到漫畫大師蔡志忠、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等出席了活動,共同見證經典國學文化的新傳播、國學與大眾的新對話。

  弘揚國學 娃哈哈借罐身傳文化

  在娃哈哈看來,「國學」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思想精華,充滿著以史為鑑的經驗教訓及古聖先賢的人生智慧,讓孩子們從小接觸我們中華文明的精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有著重要的意義。

  專注於少年兒童國學素質的培養,娃哈哈多年來做了許多嘗試。在以「心教育,新未來」為教育宗旨的娃哈哈未來城,就專門開設了「古道人德國學課程」,從「養德習禮」、「手上國學」、「古琴技藝」等方麵塑造孩子品德涵養的養成及國學文化的學習;在娃哈哈雙語學校,也設有國學誦讀、書法等課程,為每個孩子心中都播撒了國學的種子,不丟失民族經典在基因中的鐫刻。如何能讓更多群體都關注到中國傳統文化,打破因知識水平而造成的傳播障礙,是娃哈哈近年所關注的。

  2016年,娃哈哈與國學大師蔡志忠先生相遇,一場「養生粥×養心畫」的國學推廣模式誕生了。娃哈哈以快消產品——這種最貼近百姓生活的介質——為載體,將國學經典文化以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勢呈現在產品外包裝中,借娃哈哈30年來在全國範圍建立的的銷售市場,隨著產品的推廣讓國學走進千家萬戶,從而打破傳統文化的「高門檻」,讓更多人參與到國學學習中來,領悟國學文化,傳播正能量。

  好粥養身 娃哈哈新品粥自帶健康基因

  對於選擇何種產品配以國學經典,娃哈哈也是極其用心的選擇了黃金資源產品——粥,作為國學推廣載體。中華民族素有喝粥調養的傳統,其根源可追溯至黃帝時,《周書》云:「黃帝蒸谷為飯,烹谷為粥。」黃帝作為開啟中華文明的始祖,《周書》一說可見有了中華文明即有了粥。粥作為中國文化自古流傳下來養生佳品,輔以傳統國學經典,食粥誦文,別有滋味。

  而從當代需求來看,現代人受生活環境及工作環境的影響,對健康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而帶有健康基因的養生食品就成為了百姓需求榜單的首位。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產品的娃哈哈集團,在2016年的冬天就給消費者帶來了健康養生的兩款新品粥——「紅棗小米粥」和「百合蓮子粥」。

  小米是中國古代「五穀」之一,含有較多的營養素和礦物質;紅棗自古就被列為「五果」之一,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在民間素有「天然維生素王」的美譽。娃哈哈的「紅棗小米粥」還特別添加了猴頭菇、南瓜、銀耳等食材,精心熬製,送給消費者養胃怡人的營養補充佳品。另一款百合蓮子粥也很特別,添加了少有用於方便食品中的「鷹嘴豆」。小編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食材,還特別查詢了下:它因外形酷似鷹嘴而得名,是優質蛋白的代表性產品,含有18種胺基酸、鈣磷鐵等多種營養元素,且每百克含量都要高於大部分豆類,營養十分豐富。

  國學養心 娃哈哈助力國學經典傳播

  花白長發、休閒襯衫、休閒褲是蔡志忠先生最常有的打扮,對著裝不很在意的他,卻對傳承與傳播中國傳統人文經典極其看中,通過「漫畫」將看起來晦澀難懂的內容用更易閱讀的方式傳播,也是他的漫畫人文情懷的重要表現,其所繪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禪說》等作品,以對國學的獨到心得,結合行雲流水般的筆觸和睿智幽默,開創了中國古籍漫畫先河,更使其被譽為「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結合,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之人。蔡志忠說,「圖畫是沒有國界的,用漫畫講文化和哲學,會更容易學習與領會」。

  娃哈哈產品覆蓋全國零售終端已超過540萬家,每年有超過300億瓶產品被飲用,僅八寶粥一類產品每年就有15億罐的銷量,而這些產品印上優秀的國學作品,就可以成為深入生活傳播國學的絕佳載體。

  「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是蔡志忠與宗慶後是兩人身上最大的共同點,也正是這樣的特點促成了蔡志忠與娃哈哈的合作——「國學經典上粥罐,熱銷產品傳國學」,在娃哈哈新品福養粥與清養粥罐身上,共印製了70幅各不相同的蔡志忠《菜根譚》漫畫,喝健康養生粥品國學養心文,以粥養身,讀書養心,身心俱補,相得益彰。

  娃哈哈作為民族飲料行業的引領者,不僅一直在技術與營養方面一致致力於給消費者帶來健康的產品,對於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傳承,娃哈哈也在盡著自己的努力。將產品與國學經典結合,是在借產品傳達著文化的力量,搭載在大眾快消品上傳播的國學文化,更有不可小覷的感染力。娃哈哈新品福養粥,為中國國學文化與國人間製造了一次碰撞的機會,通過蔡志忠經典漫畫的演繹,不僅讓食品又多添了一分溫度也多了一分深度。

相關焦點

  • 一罐八寶粥的國學理想
    「歷史上中國之所以強大,在我看來,就是因為國學當中包含了很多優秀的歷史文化。如果我們沒有信仰,沒有文化,自信心都沒有,怎麼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宗慶後說。響應習主席「重視國學教育,加強文化認同」號召,娃哈哈主動肩負起傳承、弘揚國學,傳播、振興民族精神的時代要求。  2016年,娃哈哈有幸與國學大師蔡志忠相逢,也正是這場合作,催生了這場關於弘揚國學的論壇。
  • 國學養生之「首尾」——中道中和,成己成物
    「首尾」,首是肇始,是根基,應當是國學養生之根本大道;尾為結果、目標、歸宿,應當是國學養生之終極價值導向。一首一尾,連成國學養生的踐行路徑。那國學養生的根基是什麼?毫無疑問是道,具體一點說就是中道、中和之道,陰陽中和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它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中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這種「道」來源於所謂易道——《周易》之道。《周易》這本書有人說它是佔卜書,有人說它是歷史書,也有人說它是哲學書、科學書、管理書、養生書,全對,因為《周易》是百科全書。
  • 國學國醫養國人公益論壇 全國巡講
    、孟州市培志幼兒園協辦的國學國醫養國人公益論壇巡講,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我們倡導天下母親在新時代、新教育的歷史背景下行動起來,一手執經典,一手操中醫,把國學國醫教育模式導入幼兒課堂內,植入日常生活之中,從而呵護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 國學導師曹軍榮獲2019年度媒體影響力人物獎
    2019年度媒體影響力人物獎是珠穆朗瑪網聯合國內上百家地方媒體共同發起的一次權威評選活動,該活動旨在發掘2019年度具有新聞傳播影響力的人物,組委會歷時半年時間的評選,在上千位候選人中推選出國學導師曹軍先生。該活動通過影響力人物的評選,旨在為大眾打造正能量的學習榜樣。讓網紅更具備正能量,通過正能量人物來引導大眾的社會價值觀,讓大眾崇尚正能量,摒棄浮躁風氣。
  • 致力國學傳播 江蘇青年成都創辦道勝之境國學堂
    解慈英是一位80後,出生於江蘇一個中醫世家,受祖父影響愛上了國學。雖然大學本科學的是英語,最後卻成為了一位國學的傳播者。解慈英現在基本定居在成都,以孔雀的名字出現在公眾視野,創辦了道勝之境國學堂,向人們傳授國學知識,逐漸在國學圈內有了名氣。
  • 樂饗文化盛宴 國學講座助力世園冬奧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樂饗文化盛宴,國學講座助力世園冬奧 為迎接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2022年冬奧會這兩個 盛會的召開,2018年11月8日,延慶文化名人大講堂作為《2018年基層群眾文藝團隊和鄉土文化領軍人物精準培訓》活動的重要板塊,第一講邀請到了 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
  • 用手勢舞傳播國學 抖音網紅「小一姐姐」原來是……
    配音,則是以詩詞國學為主的曲目。這場景,恍若穿越千年。  抖音有毒,抖音網紅「小一姐姐」也有毒,讓人慾罷不能。這個註冊還不到一年的帳號,現在粉絲已經接近百萬,所發的短視頻經常能夠獲得三四十萬的點讚。  這個帳號,就是風靡抖音的「國學手勢舞」的原創。  「小一姐姐是不是幼師」、「小一姐姐是藝術專業畢業的嗎」……在評論區,常常有粉絲好奇打聽。
  • 「道生乾」國學文化訪談
    今天我們節目中的嘉賓,多年來一直幫助企業和個人,更好地理解國學,並讓自己和生活和事業更加得意。他就是「北京道生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善覺居士譚煒嘉先生。     1、譚老師好!在這裡首先祝賀您當選為2016-2017中國國學年度人物。聽聞您自幼喜好國學,能不能和大家講講您從小與國學的淵源?     謝謝主持人!
  • 耄耋老人義傳國學
    原標題:耄耋老人義傳國學本報通訊員 熊許瑋最近,在全椒縣太平文化廣場三和館內,項東升正向該縣詩詞學會的學員們教授詩詞學習基本功。 12年來,他一直堅持傳播國學知識,從未間斷、分文不收,而且樂在其中。項東升今年83歲,他19歲時就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從此便致力於國學研究,其著作《吳敬梓系年校注》被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 千年古都揚國風,心悠然國學文化大講堂盛大收官
    日,由貴州心悠然酒業和鳳凰網聯合舉辦的心悠然國學文化大講堂第四站在千年古都西安隆重舉行,為本年度"國學文化大講堂"系列活動畫下了圓滿的句號。不少學者認為,與過去的幾十年相比,傳承國學更加迫切,更有時代需求,更具備現實條件。在這樣的背景下,傳承國學的力量也呈現多元化,企業逐漸成為傳承國學文化的重要參與者。
  • 傳承國學,弘揚中華文明
    對中國人來說,國學一詞並不陌生,但很多人對其一知半解,不甚了了,這對泱泱中華的優秀文化來說實屬遺憾。尤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了解國學、傳承國學、共建中華文化自信,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義務與責任。據其記載,「國學」二字在中國古代最早的含義是以國家名義舉辦的學校。這種理解顯然與我們今天想表達的國學意義相去甚遠,但是,它至少告訴我們,國學的內容應該體現國家的意志,必須是有利於塑造國民,提升國民的家國情懷與文化素養。
  • 普及國學 傳承文明——夏海《國學要義》讀記
    更敬佩的是,在國學經受了太多磨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任重道遠的今天,作者長期致力於研究國學,竭誠推薦介紹經典,以通俗化的形式普及國學,體現了當代中國學者在堅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責任擔當。  國學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人的文化識別符號。只有全體普通大眾準確全面深入地了解國學,進而認同國學、尊重國學,文化自信才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 國學養生養老關鍵得中和 財富榮譽地位與生命免零和
    國學養生要避免零和,而追求中和。根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身家不斷暴漲的馬化騰卻因身體原因缺席兩會,而已連續八年提交40餘份建議。從養生的角度講,這的確為年輕人的健康敲響了警鐘,再也不能只要事業不要健康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為人們傳頌千古的歷史人物。
  • 國學文化會隨著中國的富強逐步上升
    國學的定位問題在當代一直是一個尷尬的話題,因為國學處在一個學術不能強應用,但學術本身內涵素質很足,又受專業領域人士愛戴追捧的地位上。國學學術難以進行強應用,也和當下的世界氛圍有關係。而國學文化難以落地成為這其中的主要助力。國學文化目前的定位更多的趨向於興趣、愛好、交流、學術迸發、修身這些軟實力的方向。這和應用國學文化的人有關係,也和國學文化本身的應用度有關係。
  • 用手勢舞傳播國學,抖音網紅「小一姐姐」原來是……猜到算我輸
    配音,則是以詩詞國學為主的曲目。這場景,恍若穿越千年。抖音有毒,抖音網紅「小一姐姐」也有毒,讓人慾罷不能。這個註冊還不到一年的帳號,現在粉絲已經接近百萬,所發的短視頻經常能夠獲得三四十萬的點讚。這個帳號,就是風靡抖音的「國學手勢舞」的原創。
  • 國學和咖啡 最好的中西文化體驗
    國學和咖啡是中西文化的傳播載體,當國學遇見咖啡,讓人體味的是這兩種文化的互為交融。11月17日,由湖南高橋大市場舉辦的「咖啡狂想曲」青春交流活動在王力咖啡順利舉行。活動以「青春國學、中西合璧」為主題,組織了來自湖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民政學院、長沙航空學院等五所高校的30多名學子參加,一起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咖啡文化的魅力。  走進國學課堂,感悟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活動上半場,以國學主題沙龍活動的形式進行。
  • 衡南有了個國學基地!雲泮國學工作坊在衡南雲集聯合學校開坊
    雲泮國學工作坊在衡南雲集聯合學校開坊。紅網時刻衡陽7月16日訊(通訊員 顏冬梅 譚玉珊 陸元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經典教育。7月15日上午,衡南縣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舉行雲泮國學工作坊開坊暨古詩詞研討活動,並為雲泮國學工作坊成立揭牌。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雲泮國學工作坊的開坊,旨在推動當地國學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設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為穩步推進衡南縣校聯體改革目標,認真落實「三三五」工程,統一教學教研,打下堅實基礎。
  • 祝賀第四期尋找《當代國學文化傑出成就人物》圓滿收官
    在健康養生方面、心理諮詢分析方面也頗有心得,相繼取得國家人社部頒發的中醫健康管理證書及心理分析諮詢證書,為更多的客戶提供健康養生及心理諮詢方面的服務。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科學養生,他在常規的養生方法上,融合獨特的風水養生,這更是養生之道中的一絕。
  • 遠集坊第十六期邀請王秦豐主講國學要義
    本報訊(記者舒晉瑜)「什麼是國學?國學是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和《禮記》中都出現過。」由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遠集坊第十六期近日在京舉辦,全國政協委員、國學研究專家王秦豐以《國學要義》為題做主題演講。
  • 稻禾香三周年:「素食+國學」為健康管理開出新「藥方」
    慶典上,稻禾香以「數字稻禾香,健康舌尖上」為主題,創新性地推出「健康服務+健康體驗+健康教育」的公益模式,聯合專家義診、免費素食體驗、國學公益講座等,為健康管理開出新「藥方」。 長沙市稻禾香公益文化促進中心理事長胡翠娥也認為,稻禾香將堅持素食計劃,把素食文化傳播到社區、農村,為居民和農民打造健康飲食,不忘初心,把公益平臺做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飲食文化 素食+國學開出預防醫學新「藥方」 在三周年慶典上,稻禾香不但提供了健康體檢和素餐體驗服務,還將開啟一場以「上善若水」為主題的國學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