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5日電 4日,由杭州中華文化促進會、杭州娃哈哈集團、鳳凰網、蔡志忠工作室、雲林書院聯合主辦的 「讓國學走進生活」2017國學公益論壇在杭州佛學院舉行。論壇邀請到漫畫大師蔡志忠、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等出席了活動,共同見證經典國學文化的新傳播、國學與大眾的新對話。
弘揚國學 娃哈哈借罐身傳文化
在娃哈哈看來,「國學」作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思想精華,充滿著以史為鑑的經驗教訓及古聖先賢的人生智慧,讓孩子們從小接觸我們中華文明的精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有著重要的意義。
專注於少年兒童國學素質的培養,娃哈哈多年來做了許多嘗試。在以「心教育,新未來」為教育宗旨的娃哈哈未來城,就專門開設了「古道人德國學課程」,從「養德習禮」、「手上國學」、「古琴技藝」等方麵塑造孩子品德涵養的養成及國學文化的學習;在娃哈哈雙語學校,也設有國學誦讀、書法等課程,為每個孩子心中都播撒了國學的種子,不丟失民族經典在基因中的鐫刻。如何能讓更多群體都關注到中國傳統文化,打破因知識水平而造成的傳播障礙,是娃哈哈近年所關注的。
2016年,娃哈哈與國學大師蔡志忠先生相遇,一場「養生粥×養心畫」的國學推廣模式誕生了。娃哈哈以快消產品——這種最貼近百姓生活的介質——為載體,將國學經典文化以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勢呈現在產品外包裝中,借娃哈哈30年來在全國範圍建立的的銷售市場,隨著產品的推廣讓國學走進千家萬戶,從而打破傳統文化的「高門檻」,讓更多人參與到國學學習中來,領悟國學文化,傳播正能量。
好粥養身 娃哈哈新品粥自帶健康基因
對於選擇何種產品配以國學經典,娃哈哈也是極其用心的選擇了黃金資源產品——粥,作為國學推廣載體。中華民族素有喝粥調養的傳統,其根源可追溯至黃帝時,《周書》云:「黃帝蒸谷為飯,烹谷為粥。」黃帝作為開啟中華文明的始祖,《周書》一說可見有了中華文明即有了粥。粥作為中國文化自古流傳下來養生佳品,輔以傳統國學經典,食粥誦文,別有滋味。
而從當代需求來看,現代人受生活環境及工作環境的影響,對健康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而帶有健康基因的養生食品就成為了百姓需求榜單的首位。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產品的娃哈哈集團,在2016年的冬天就給消費者帶來了健康養生的兩款新品粥——「紅棗小米粥」和「百合蓮子粥」。
小米是中國古代「五穀」之一,含有較多的營養素和礦物質;紅棗自古就被列為「五果」之一,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在民間素有「天然維生素王」的美譽。娃哈哈的「紅棗小米粥」還特別添加了猴頭菇、南瓜、銀耳等食材,精心熬製,送給消費者養胃怡人的營養補充佳品。另一款百合蓮子粥也很特別,添加了少有用於方便食品中的「鷹嘴豆」。小編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食材,還特別查詢了下:它因外形酷似鷹嘴而得名,是優質蛋白的代表性產品,含有18種胺基酸、鈣磷鐵等多種營養元素,且每百克含量都要高於大部分豆類,營養十分豐富。
國學養心 娃哈哈助力國學經典傳播
花白長發、休閒襯衫、休閒褲是蔡志忠先生最常有的打扮,對著裝不很在意的他,卻對傳承與傳播中國傳統人文經典極其看中,通過「漫畫」將看起來晦澀難懂的內容用更易閱讀的方式傳播,也是他的漫畫人文情懷的重要表現,其所繪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禪說》等作品,以對國學的獨到心得,結合行雲流水般的筆觸和睿智幽默,開創了中國古籍漫畫先河,更使其被譽為「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結合,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之人。蔡志忠說,「圖畫是沒有國界的,用漫畫講文化和哲學,會更容易學習與領會」。
娃哈哈產品覆蓋全國零售終端已超過540萬家,每年有超過300億瓶產品被飲用,僅八寶粥一類產品每年就有15億罐的銷量,而這些產品印上優秀的國學作品,就可以成為深入生活傳播國學的絕佳載體。
「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是蔡志忠與宗慶後是兩人身上最大的共同點,也正是這樣的特點促成了蔡志忠與娃哈哈的合作——「國學經典上粥罐,熱銷產品傳國學」,在娃哈哈新品福養粥與清養粥罐身上,共印製了70幅各不相同的蔡志忠《菜根譚》漫畫,喝健康養生粥品國學養心文,以粥養身,讀書養心,身心俱補,相得益彰。
娃哈哈作為民族飲料行業的引領者,不僅一直在技術與營養方面一致致力於給消費者帶來健康的產品,對於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傳承,娃哈哈也在盡著自己的努力。將產品與國學經典結合,是在借產品傳達著文化的力量,搭載在大眾快消品上傳播的國學文化,更有不可小覷的感染力。娃哈哈新品福養粥,為中國國學文化與國人間製造了一次碰撞的機會,通過蔡志忠經典漫畫的演繹,不僅讓食品又多添了一分溫度也多了一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