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宋詞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不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2020-12-04 文博天下

宋詞,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瑰寶,與唐詩並稱「雙絕」,代表了宋代最高文學成就,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眾所周知,宋詞的流派分為兩派——婉約派和豪放派,其中,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山祖師,很多人認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宋詞史上第一首豪放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宋代第一首豪放詞是《漁家傲·秋思》,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諡號「文正」,後人尊稱為「范文正公」,通過諡號,很容易看出範仲淹在當時的地位之高,畢竟,整個歷史上能諡號「文正」的人是寥寥無幾的。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範仲淹的這首豪放詞——《漁家傲·秋思》,全詞如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秋風蕭瑟,塞外的分光和江南截然不同,大雁飛回了衡陽,沒有一點兒想要留下的意思。黃昏時分,號角爭鳴,邊塞的風聲、馬撕聲、羌笛聲不斷地從四面八方湧來,充斥在連綿不斷的群山之中,夕陽的餘暉灑落下來,青煙直上重霄,一座城池在這雄渾遼闊的邊塞靜靜地矗立著。

斟一杯濁酒,心思不覺飛到了萬裡之外的親人身邊,如今,邊關不寧,自己也沒有像東漢大將竇憲一樣「燕然勒石」,好男兒當以國家為重,要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回家,這時還不是自己應該考慮的事。邊塞上,最怕悠悠的羌管聲傳來了,在這悽寒之地,滿目冰霜,戍邊的將士啊,全都青絲染了白霜,淚水打溼了衣襟。

這是範仲淹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詞,也是其愛國精神的集中體現。這首詞作於1040年——1043年間,當時詞人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奉旨鎮守西北,與西夏對峙。它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裡,真是大氣魄。從宋詞發展史上來說,這首詞沉雄開闊的意境和蒼涼悲壯的氣概,對後來的蘇軾、辛棄疾等豪放派詞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地點(當時是指延州), 「秋來」,點明了季節。「風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大不相同的風光,同時,一個「異」字總領全篇。「衡陽雁去無留意」,這一句化用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無留意」,通過大雁對此地毫不留戀,寫出了邊塞的生活悽苦,環境悽涼,襯託了詞人及戍邊將士偉大的愛國之情。「四面邊聲連角起」,環境描寫,繼續渲染悲涼的氛圍。「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此句與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異曲同工,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形成對比,一方面是思鄉情,一方面愛國情,當二者衝突的時候,「燕然」二字的出現暗示了答案,那就是國家為重。「羌管悠悠霜滿地」,環境描寫,給人以悽清、悲涼之感。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由自己到士兵,收束全篇。愛國激情,濃重鄉思,構成了將軍與士兵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含蓄地傳達了出來,格調蒼涼而悲壯。

相關焦點

  • 蘇軾是豪放詞派開創者,你知道他的第一首豪放詞嗎?我們初中學過
    蘇軾由於受時代環境的影響,蘇軾的詞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豪放的。蘇軾豪放詞風真正的形成時間始於其中年時期。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已經四十歲,此時蘇軾在密州任知州。蘇軾任職之間勤政愛民,所以深受密州百姓的愛戴。一次蘇軾出獵,全程的百姓都跟隨圍觀,蘇軾頓時豪氣頓生,有感而發寫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獵》。
  • 《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
    江城子 密州出獵 [宋]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首開新境界的一首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是宋朝蘇軾創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為何被稱作第一悼亡詞?
    文·段宏剛蘇軾(1037年——1101年)是宋朝第一大文豪,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藝術全才,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等領域全面開花,碩果纍纍。他的豪放詞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婉約詞代表作有《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以及本文要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的這首《江城子》,狂態盡顯,字裡行間露出男兒英雄本色
    「老夫聊發少年狂」一個「狂」字籠罩全片,氣象恢弘,全詞充滿陽剛之氣,是為蘇軾霸氣之作。今天筆者便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蘇軾的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
  • 為什麼《漁家傲.秋思》不是豪放詞的開端呢?
    提起豪放詞,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蘇軾,認為他是開創了豪放派的人物,但是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要早於蘇軾不少,《漁家傲.秋思》為何沒有被稱為豪放詞的開宗呢?①:嚴格來說,《漁家傲》並不是最早的豪放詞在範仲淹之前,還有奉旨填詞的柳三變,他的一首《八聲甘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漸霜風欺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這樣的氣勢算不算豪邁?
  • 蘇軾來到山東濰坊,寫下第一首豪放宋詞,瀟灑姿態影響後世上千年
    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宋詞作品,而且他還是北宋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雖然在蘇軾的全部宋詞作品當中,豪放詞其實並不佔多數,但是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不容低估。在豪放詞創作之前,蘇軾很早就已經進行了嘗試。他的第一首豪放宋詞寫於他38歲之時,當年的他被貶今天的山東濰坊諸城市,在宋朝的時候此地被稱為密州。而他也把這個地名寫入了他的第一首豪放詞當中,也就是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寫於同一年的兩首「江城子」,蘇軾宋詞表達的情感卻很不一樣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江城子·密州出獵》,寫於公元1075年,當時的蘇軾只有38歲。在宋朝那個時代,年齡四十不惑已經是人生的一道坎。所以38歲的蘇軾就已經自認為是「老夫」。不過在這首宋詞當中,蘇軾內心的豪情壯志卻是讓人耳目一新的。
  • 蘇軾被貶密州時,寫了一首狂詞,影響了北宋詞壇,開創了豪放派詞
    於是蘇軾為了百姓著想,選擇不贊同王安石變法。但是由於王安石的背後有宋神宗撐腰,反對變法的蘇軾就被當時的「變法派」處處針對,最終被貶出京城到密州擔任密州知州。此時的蘇軾已經在文壇上小有名氣。三十幾歲的他早已在文學界有了不低的地位。
  • 蘇軾自稱寶刀未老的詞,專門寫信向朋友自誇,最後一句驚豔世人
    他有太多的經典之作,不論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還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亦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都是流傳千古的名作,也使他成為文壇全才。然而他自己最滿意的卻是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江城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江城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大江東去浪淘盡,人生幾度秋涼,4個詞牌寫盡蘇軾一生
    不管是從詩作的質量,還是從名詩人的數量上,近千年來再沒有哪個時代,能與唐相提並論。宋人極聰明,知道詩寫不過唐人,便把唐人寫的較少,也沒有什麼佳作的詞拿來發揚光大。才有了現在唐詩宋詞的美譽。都說"詩言志,詞緣情。"宋詞以抒情居多。詞都是按照詞牌的固定格式來填寫的,所以我們稱之為填詞。
  • 這首主席的《沁園春·雪》,能不能稱為詞壇史上第一名作
    那麼,在中國詞壇史上,主席的這首詞真的能排第一嗎?或者說,能不能排進前五名?鑑於詞分豪放和婉約兩派,主席的這首詞又是豪放派,所以咱只比較豪放派的幾首詞。首先,說豪放派,就不能不提蘇軾,這位中國文化史上第一全才,詩、詞、文、書、畫無一不精,都達到了頂尖的水平,其中又以詞為最佳,成為千古詞壇的第一代表人物。蘇軾的詞,以豪放為主,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
  • 蘇軾被貶時,出城打獵,寫了一首「狂詞」,開啟豪放詞的先河
    公元1075年,豪放派大詞人蘇軾因為朝堂紛爭被貶出京城,來到密州擔任知州,這一年,蘇軾38歲。人到中年,正是建功立業之時,卻含恨遭貶,若換了別人,早就一蹶不振了,可蘇軾卻天生有著樂觀的心態,被貶之後,他非但沒有消沉,而是為官一任,儘自己的所能幹,造福一方,受到百姓擁戴。
  • 蘇軾《水調歌頭》為何被譽為豪放詞第一名作,只因它渾然天成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關於這兩大節日的詩詞非常多,如果要說關於中秋詞裡邊最著名的一首,無疑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名作。這首詞寫於1076年中秋節晚上,此時的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已有兩年,面對皎潔的明月,身邊卻沒有一個親人陪伴他,他只能坐在明月下,一個人喝著悶酒,心裡五味雜陳,於是,乘著酒興提筆寫下了這首詞。
  • 蘇軾果然風流,小姐姐看了別臉紅
    蘇軾,字子瞻,外號「東坡居士」,後人多稱他為蘇東坡。蘇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詩人、吃貨、水利工程師等,他的身份是多種多樣的,因為他是一個全才,各個領域都有建樹,他對各個領域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蘇軾詩詞:跨越千年,永恆的經典!
    蘇軾現存詞作362首,其中多為奔放豪邁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蘇軾被派往密州(今山東諸城)擔任知州。詞的上闕描述自己帶領將士們出城會獵的場面,「老夫」是作者自稱,當時蘇軾還不到40歲,卻自稱老夫,大有經歷過多曲折後心態漸老的意思。作者左手牽黃狗,右臂託雄鷹,跟隨他的將士們則頭戴錦帽,身著貂裘,千人的隊伍像風一樣席捲而來。
  • 自古文人多傲骨,蘇軾也曾寫下一首狂傲的詩,開篇大氣磅礴
    文學史中的蘇軾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標誌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開闊的胸懷,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華橫溢的文人,蘇軾也不例外,蘇軾也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只用七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話英雄霸氣。這首詞就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江城子.秋夜感懷
    作者:竹吟風久未填詞了,深秋時節,寒夜小斟,一時興起,恬續江城子一首以自娛。也有古人圍爐夜話,飲酒作詩之樂也。寒窗十載翰墨香。江城子,唐詞單調,這個詞調應是由詠江城之事而得名。『子』是曲名後綴。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江城子》宋代晁補之曾將其改名為《江神子》。
  • 蘇軾的一生最優秀的十首詞,你讀過幾首?
    當時作者蘇軾已經和弟弟蘇轍七年未見了,在中秋之夜,蘇軾通宵暢飲大醉之後,作了這首詩,先圍繞中秋之夜的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各種悲歡離合之情上升為對宇宙人生的哲學性問題,表達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內心世界,但他又在詞中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最後發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真誠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