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不要掀女生裙子」|男女有別,男孩女孩從小都要學界限

2020-12-10 右右細毛和爸媽

男女有別,不是「我生兒子我怕什麼」,更不該「孩子太小懂什麼,長大自然懂了」;家長正確、婉轉地引導男孩、女孩對待性別萌芽期,才能為孩子之後的異性交往奠定良好基礎。

01事件:小男孩親了小女孩一口

家族聚餐,我家2歲的細毛,知道平時相片裡看到的妹妹第一次回來,等在門口迎接。妹妹來了,大人彎下腰抱著給他看,他猛地親了一口額頭,嚇得小妹妹哇哇大哭。全家卻哄堂大笑久久沒有停歇。

我安慰小侄女:「哥哥太喜歡你了,平時看你相片就覺得很可愛,一直等著你。確實表達喜歡的方式,你不喜歡,有點過。阿姨和你說抱歉,好不好?待會讓哥哥帶你玩。」

沒人批評細毛,只是當笑話一笑而過,我卻意識到:孩子隨便親女孩,這是個問題。

02這兩種男孩家庭觀點,都不對

第一種觀點:「孩子太小,長大自然懂」,真的會懂嗎?當天晚上回家,我就教育細毛:「細毛,剛才你那樣親妹妹,不合適。妹妹不喜歡,所以哭了。不要沒經過同意,親媽媽、外婆以外的任何女孩子。喜歡可以和人握握手,允許時候抱抱肩膀。你表達喜歡的方式,要別人也喜歡才好。」

旁邊的長輩覺得我小題大做,說:「細毛這麼小懂什麼,上幼兒園自然不會隨便親別人了。

很遺憾,並不會。現在不教,長大只會更出格吧!

我同事孩子幼兒園小班,被其他男孩子按著親哭了。她當時接了電話,叫上老公,打算幹架一般氣鼓鼓跑學校去了。確實,如果我是閨女,我也很介意別的男孩子隨便親她。

第二種觀點:「我家是男孩子,反正不吃虧」,真的如此嗎?應採兒在一次娛樂節目中,和歐弟就家裡孩子談戀愛的問題進行老友間的日常互懟。

應採兒說:」我們Jasper什麼歲數談戀愛無所謂的,反正我們是男孩!我怕什麼!「

說實在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話是不是太耳熟了:「反正我們家是男孩又吃不了虧,我怕什麼?」可這樣「不吃虧」,也不怕人家吃虧,是否又能讓家裡的男孩子,找到女朋友、妻子,能和和美美地生活呢?只怕很有問題吧!

03孩子為什麼會親親?

孩子的親親,是性別意識的萌芽《寶寶也是哲學家: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現》(兒童心理學家 艾莉森·高普尼克 (Alison Gopnik) 著):很小的幼兒已經能夠將人類同伴劃分為不同的組別。大約三歲時,也極可能在嬰兒期時,孩子就知道可以將人們分為不同的種族、性別甚至不同的語言組別。

《你的N歲孩子套裝》(路易絲埃姆斯 , 弗蘭西斯伊爾克 , 卡羅爾哈柏 , 西德尼貝克 著):三歲的孩子可以清楚地認出圖畫故事裡的人物,他們對自己的性別有了認識,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同。在日常生活中,男孩會在一些舉止動作上刻意模仿爸爸,女孩則會刻意模仿媽媽的行為。

雖然 「性別」 這個概念對於孩子來說相當困難,但他們對於性別的認識其實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嬰兒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將男性與女性的聲音和照片進行匹配,在近1歲的時候就可以確定的區分男性與女性的照片。

3歲以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準確地說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國內外已經有大量的研究都表明:3-5歲是幼兒性別意識發展的敏感期。

但大多數家長卻沒意識到這點。一天,群群的媽媽,像往常一樣當著群群的面就換衣服。突然發現,群群在盯著自己襠部看,並問道:「媽媽,你那裡怎麼沒有小弟弟?你那裡怎麼跟我不一樣?」群群媽趕緊穿上內褲,尷尬地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才反應過來,孩子長大了,一些事情當媽的應該躲著點孩子了。

像群群媽這樣,覺得「反正孩子小,不懂;自己生的怕什麼,不用避嫌」的不再在少數。但是你知道嗎?性別意識在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基本形成了。而且小孩還會對爸爸媽媽的身體做出區別,比如我家2歲雙胞胎男孩,很早就知道爸爸和外公需要刮鬍子,我們長大會有鬍子;媽媽和外婆沒有鬍子。隨著孩子的成長,對異性會更好奇。

《你的N歲孩子套裝》還提到:在三歲到三歲半這段時期,孩子會對自己的身體構造十分敏感。譬如,有的男孩會學女孩坐馬桶尿尿,而女孩則說她要站著小便。男孩子擔心自己的「小雞雞」沒有了,而女孩則是怕自己那裡少了什麼。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是自然現象。

孩子的親親,是對生活中行為的模仿幼兒園裡,很多孩子就開始男女朋友、老公、老婆、丈母娘的叫起來了。無疑,是孩子對生活中行為的模仿。

1、孩子的親親,是對電視、視頻中行為的模仿

我家細毛應該最主要是這點。客廳裡太奶奶一般在看電視劇,細毛和右右會騎著扭扭車,每個房間開著玩。我想著孩子沒看多少,也沒停留,不會太損害眼睛,就沒怎麼幹涉過,誰知道今天給我來個「猛親小妹妹」。

2歲的孩子,記憶力其實非常好了,我忘記也忽視了。

細毛有天看到繪本裡的聯合收割機說怕,怕它太大了。我提醒:「藍鯨我們在海底世界看過的,你怕不怕?」

細毛:「不怕。」

我問:「它大不大?」

細毛:「很大,黑黑的油。」

我一頭霧水。我媽聽了解釋,昨天看的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裡,有隻藍鯨全身黑黑的油,擱淺了,狗狗救了它。我驚訝昨天看的也記得這麼清楚,可見平時瞄了眼的電視情節,也會記得和模仿吧。

2、孩子的親親,是對父母行為的模仿

父母時不時要親親孩子;教孩子打飛吻,孩子打飛吻時都覺得搞笑給予鼓勵。這些,其實都是不利於孩子去表達正確的喜愛意識。

當細毛有次見到一個小姐姐,剛見面玩了一小會。我們要回家時,細毛拼命和小姐姐打飛吻,我尷尬地再也不準家裡長輩教飛吻,並開始糾正孩子了。

04男女有別,怎麼教孩子?

3歲以下的孩子,第一次有異樣舉動,比如親女孩,家長不要公眾場合大聲呵斥;需要告訴孩子這不對。過分上綱上線地指責,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態度與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

教育家盧梭說: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教育的基礎是家庭。

其實孩子沒有想太多,這時候婉轉解釋更合適。有一對5歲男孩女孩家長就回答得很巧妙。

明明和嬌嬌一直一起玩耍,有天明明突然親了嬌嬌一口。

明明媽媽沒有兇孩子,只是和嬌嬌媽媽說:「我家孩子很喜歡你家嬌嬌,只是不懂得表達,平常大人喜歡他就親一下,孩子是模仿。」

嬌嬌媽媽也沒生氣,對女兒解釋道:「哥哥是覺得你很可愛。」然後孩子繼續一起玩。

嬌嬌媽媽沒說「哥哥喜歡你」,這點很妙。她讓女兒知道:喜歡——是需要經過允許才可以的肌膚之親。

而「男女有別」,男孩女孩的界限感,從小如何樹立,家長朋友們可以參考下面3大點的總結:

家長和寶寶的「要」與「不要」1、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家長「要」教育於無形,「要」樹立孩子正確的婚戀觀

家長可以在電視、繪本裡,找到合適範例告訴孩子:什麼行為、動作不對不可以。平時帶孩子看書、聊天、睡覺時,輕鬆地談談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樣「教育於無形」,孩子更容易接受也無負擔

《兒童高情商養成寶典》(李群鋒 著)從三四歲開始,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逐漸增強,性別角色意識也慢慢增強。開始,他們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強烈的好感,所以,就出現了女孩會說要和爸爸結婚,男孩說要和媽媽結婚這一類的話。這種好感實際上是孩子對性別角色和對異性最初的一種認識和體現。

孩子會通過言語和行為表達自己對某個異性小朋友的「喜歡」,也會產生和某人「結婚」的念頭。如果你問他為什麼,他可能會說「因為好看」「因為我們在一起玩」。

孩子表達愛的方式都是十分簡單而美好的,父母不必過於緊張,不必用成人世界的婚姻觀、道德觀來評價自己的孩子,不能盲目地對孩子的美好情感進行批評或打壓,給自己和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放鬆心情,在適當的時候給他一些正面的引導就好。

2、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家長「不要」和3歲後的異性孩子太親暱

3歲以後,異性父母不要和孩子共浴了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也不要隨便親吻孩子。當我們喜歡一個孩子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親吻孩子,但實際上,隨意親吻孩子就是在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

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去廁所不關門,這些容易被忽視的性別教育,會讓懵懂的孩子,產生性別意識模糊。

我家是2個男孩,他們1歲時,我發現會喜歡掇弄我衣領、衣袖上蕾絲花邊,因為覺得好看;我換衣服時,會放下手中的玩具,好奇盯著我看。我就開始避開他們換衣服,並強調:「媽媽是女孩子,所以上廁所你們不能再跟過來。你們長大了能自己上廁所,也要鎖門,媽媽也不會跟過去。」

3、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寶寶「要」學會保護自己

告訴孩子:任何人都不可以隨意觸摸他身體的「私密部位」,即使是很親密的朋友或親屬也不可以——醫生或護士為他做身體檢查的時候,或者他覺得生殖器附近疼痛或不適,父母親幫他檢查的時候例外。

現在我家雙胞胎2歲,看遊泳池的繪本時候,我會和他們說:「不準別人摸你泳褲蓋住的地方,你也不準摸別人泳衣蓋住的地方。」

圖為明道在節目《一年級》中教孩子:只要被泳裝蓋住的地方,都不能摸

4、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寶寶「不要」暴露身體

告訴孩子:不可以在公共場合赤身裸體或玩性遊戲。

孩子如果從小意識不到身體的神聖與高貴,會給未來帶來諸多隱患。

認知上的模糊會讓孩子分不清「愛」與「傷害」的區別,在面對真正的傷害時可能會無力辨別,更無力抵抗。

男孩家長這麼做1、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媽媽要用界限分明的語言引導

關於這一點,我覺得霍思燕做的就很不錯。在《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假扮孕婦試探嗯哼,結果嗯哼就想掀開媽媽的裙子一探究竟。

這時候,霍思燕溫柔地對嗯哼說:「不要掀女生裙子!」

不是「不要掀媽媽裙子」,也不是「不要在鏡頭前掀我裙子」,而是「不要掀女生裙子!」

這就給嗯哼了一個概念:不管任何情況,所有女性的裙子都是不可以掀的!這跟在不在鏡頭面前、誰的裙子、多大年齡女性的裙子沒有任何關係。

作為男孩的家長,媽媽需要用這種界限分明的語言引導孩子。

2、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告訴孩子「你長大了」

我同學對他6歲的兒子說:「你現在是小男子漢了,要學會跟女孩保持距離!我知道你們是好朋友,但是露露是女孩,你是男孩,關係再好也是男女有別。以後跟女孩接觸,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喜歡誰就去摸誰,抱誰。否則這對女孩來說是一種侵犯,是不禮貌的!」

3、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逆向思維教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當我囑咐我的孩子要保護自己的時候,也會運用逆向思維,告訴寶寶:「媽媽說的這些,都是別人傷害你的事情。是不好的!別人不能傷害你,你也不能傷害別人。如果是跟女孩一起玩,你不能隨便摸人家、親人家,如果想靠近她,需要徵得小女孩的同意。」

作為男孩的家長,就該讓孩子尊重女性,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女孩家長這麼做1、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女孩要優雅要自愛

很多女孩都愛穿裙子,但也都是從自己撩自己裙子當好玩開始的。

我侄女4歲,有天她父母外出,讓我帶一天孩子。我很愛穿裙子、弄髮夾、編辮子,小傢伙很喜歡我,一天下來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她總愛撩自己裙子,我每次都制止,並且告訴她:「我們是女孩子,穿裙子就要優雅,不要自己掀裙子,也絕對不允許別人掀你的裙子。」後來下午孩子媽媽來接她,她和媽媽重複:「媽媽媽媽,嬸娘真好看,而且今天教我了:我們是女孩子,不要掀裙子,要優雅,要美美的。」我很高興侄女記住了。

2、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讓孩子在「過家家」中體驗生活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洪蘭,蔡穎卿 著):3歲孩子最喜歡的是各種角色扮演(假裝)遊戲,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別了。男孩會自然地接過父親的角色,女孩則會扮演母親,這反映出他們已經意識到家庭和周圍的世界中存在著性別差異。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會對自己的父親、兄長以及附近的其他男孩很感興趣,女孩則更關注母親、姐姐和周圍的其他女孩。

可以讓孩子這種「過家家」中感受生活,但讓孩子明白:僅僅是扮演而非生活。

3、培養男孩女孩界限感:孩子的行為異常,及時聯繫醫生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斯蒂文·謝爾夫 著):孩子可能模仿某些在成年人看來跟性有關的行為,比如一些挑逗式的行為。如果孩子表現得很誇張,而且活靈活現,家長會為這種「下流」的神態和動作而擔心。但這些想法往往只是反映出成年人自身的視角,對孩子來說只是遊戲,他並不理解這些行為代表的含義。因為這一年齡的孩子性意識尚未成熟,他只是覺得這樣很有趣,所以模仿出來,家長無須多慮。不過,假如孩子模仿出的性行為非常露骨,或者能從中看出孩子真的接觸過或看到過性交行為,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性騷擾或者受到不合宜的媒體或者電子遊戲影響的跡象,應聯繫兒科醫生。

孩子有異常行為時,要特別留意觀察。過於露骨的行為,需要立即就醫求助:以判斷孩子是否已經受到侵害。

05結語

自古男女有別,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從小都要學會性別界限。這既是對彼此的尊重,更是為之後良好的異性關係發展奠定基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 】: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小男孩老是去掀小女生裙子?開學第一課應該教性啟蒙
    7歲小男孩對異性充滿好奇 常常掀女生的裙子性,一個很多人眼中,神秘又略帶羞恥意味的詞。大人們之間尚且如此,對待孩子更是避之不及。今年7月8日,陶劍麗針對她所在的杭州下沙灩瀾社區的6位家長,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性知識的講課。課間,一位七歲男孩的媽媽主動和陶劍麗談起了自己在育兒過程中遭遇的煩惱。
  • 盤點動漫中四大喜歡掀女生裙子的角色!網友:最後一個也算?
    眾所周知,在動漫當中有不少的角色比較壞或者設定比較特別的角色,當然就會出現比較少兒不宜的地方,那麼,你都知道在動漫當中都有哪些喜歡掀女生裙子的角色呢?一起來看看吧!註: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一、野比大雄大家都知道野比大雄是《哆啦A夢》中登場的男主角,可以說大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角色,沒有什麼本事,但是心中充滿了善良和可愛,當然也確實沒少欺負過靜香。
  • 女孩喜歡玩男孩玩具?孩子反性別愛好別著急阻止,要了解這些好處
    記得兒時鄰居家的小女孩跟男孩子一樣,還很喜歡玩男孩的玩具,彈弓,玻璃球,上樹爬牆,她是樣樣都會,而且玩的比男孩子都要好。小女孩不喜歡穿裙子,總是喜歡穿哥哥的舊衣服,頭髮短短的,乍一看像極了男孩子。跑得快,跳得遠,整天一副精力旺盛的樣子,英氣十足。鄰居大媽說愁的慌,長大後怎麼嫁的出去,這是投錯胎了,性別顛倒了。而如今的小女孩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女警,颯爽英姿,脫下軍裝則窈窕可人。
  • 男孩非要抹口紅,寶媽一個稱呼讓孩子意識到差別,果然是個機智媽
    一位寶媽試用一隻口紅,這一幕被腳邊的兒子看到了,於是他也非要抹一下。銷售人員見他可愛,就給他開玩笑,讓他長大後給自己媳婦買,可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是非要抹剛才媽媽用的那隻口紅。所以,在孩子還沒有性別意識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會計較自己穿的是怎樣的衣服,當看到女孩子的那些漂亮衣服和首飾時,小男孩就下意識的覺得自己沒有穿戴過,在強大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很想去試試穿戴在自己身上的感覺,這就出現了「穿花裙子的小男孩」。當然,對於小男孩的這種好奇心,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的正確的引導的。
  • 霍思燕身材真豐滿,穿鏤空金絲裙秀「巴掌腰」,39歲美得真高級
    冬日裡說起出鏡率最高的一條裙子,那一定非金絲裙莫屬。飄逸的裙擺仙氣十足,實穿又百搭、保暖又時髦,讓許多女孩都對她愛不釋手。但對於胯寬偏胖的女生來說,這裡面就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是挑選不正確,一條金絲裙不但不能為你的造型加分,還更顯肥胖。穿鏤空金絲裙秀「巴掌腰」,39歲美得真高級,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 戀愛時女孩說「都賴你」是什麼意思,男孩一定不要再反問回去
    戀愛是人生成長的必修課,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男孩和女孩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同時也能收穫到甜蜜與幸福的時光。不過在戀愛時女孩總是會做出讓男孩琢磨不透的事情來,就好比女孩經常對男孩說「都賴你」,這時候男孩一定不要再反問回去,即使是這件事真的不賴你。
  • 英10歲男孩患性別認同障礙 新學期開始改名變女孩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7日報導,從小就喜歡穿戴女性衣服和飾品的英國伍斯特市10歲男孩薩姆·詹姆斯被診斷患有性別焦慮症。他父母支持他在新學期開始以女孩身份示人,同時改名為利維。這一消息見諸報端不久,就引起了廣泛爭議。
  • 他從小和母親擠一張床,兒子的行為讓媽媽感到羞愧,千萬要大意!
    有一位17歲的高二女生跟節目的主持人說自己很困擾,因為有時候他在家裡洗碗的時候,父親會突然從後面出現就摸她的PG。甚至還有更過分的會,在她沐浴的時候,父親會打開浴室的門進來給她搓背。她有跟父親說過不要這樣做,但是她的父親並沒有聽勸,依舊我行無素。還說「我的女兒=我的身體」說真的,我覺得這位父親心裡有病,讓人三觀盡碎。
  • 別讓「褲子」贏了「裙子」,避免孩子性別認同錯位,家長要這樣做
    渡邊淳一在《男人這東西》裡寫道:3歲左右的孩子便知道爸爸是男的,媽媽是女的,所以這個時候,不要給男孩子穿裙子。4歲時,孩子會像觀察小動物一樣,觀察生殖器官等部位。5到8歲,一般還沒有性意識,但是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去觸摸別人的某些部位,也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
  • 女子被6歲男孩擅闖廁所,反被其母親罵哭:熊孩子背後都有熊家長
    網友1:文章說了孩子母親有道歉,但是女孩一直認為不誠懇,視頻,對話都是女方片面之詞,女孩說孩子敲門問有沒有人,先是敲門,就說明孩子還是有點禮貌的,沒禮貌或者故意就應該是直接開門了......事實到底是怎樣不只片面之詞,孩子還沒發聲,誰能保證女孩說的就是真相。
  • 「女生吃兩碗飯怎麼了」,那些固定的標籤,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撕掉
    對於女孩子來說,家長就會要求她們安靜文雅,穿著漂亮的小裙子,說話輕聲細語,這似乎就是女生的固定標籤。難道這些孩子就應該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去變成應有的樣子嗎?女生就必須喜歡洋娃娃和粉絲的裙子嗎?如果一個女孩從小就喜歡小汽車,難道這個孩子就有問題?
  • 想生女兒的媽媽,別再給兒子塗脂抹粉穿裙子了,後果你一定想不到
    01、可能造成性別認知障礙眾所周知男生和女生的喜好有很大差別,女生多喜歡可可愛愛的小玩意,男生更喜歡槍枝炮彈汽車之類的。如果父母從小將男孩當成女生去培養,並天天給他穿裙子牽出去玩耍的時候還告訴別人這是我們家的女兒。
  • 被38歲的霍思燕驚豔了,一條「蒸蛋裙」,瞬間嫩回18歲!
    霍思燕用精湛的演技把「紫兒」這個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她的演技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霍思燕不僅演技出眾,她的衣服也很鮮豔。每一個外表都能給人一種明亮眼睛的感覺。讓我們看看!霍思燕非常漂亮。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她的五官細膩立體。她的臉色蒼白而嬌嫩。她就像新生兒的皮膚。打擊是可以被打破的。雖然她今年已經38歲了,但看起來好像已經老了。
  • 女孩「威猛」,男孩「柔弱」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原因在於家長
    在印象中,男性天生就比女性要強壯,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然而,現如今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男孩越來越「柔弱」,女孩越來越「漢子」。剛開始,家長可能感覺不到什麼,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陰盛陽衰現象嚴重。男孩和女孩的個性開始顛倒,性別意識很重要。
  • 12歲男孩被投訴「耍流氓」 至今還和媽媽睡
    網友「是我是我是我沒錯就是我」說:「節目組專門為夏天搭了一間房間,就是為了保護她的隱私,夏爸也對其他孩子說了不要看,軒軒看了就是侵犯隱私,這點不可否認,與他幾歲無關,無論他本意如何,還需要好好引導,軒軒4歲了,也該知道男女有別了。」
  • 不尊重女孩是青春期男孩的「特權」?-虎嗅網
    青春期的時候遇到這種男生真的對女生傷害太大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初中高中遇到過這種男生,就是明明自己也還可以起碼沒有很醜,但是他總是要來嘴你醜,時間長了就覺得自己真的很醜。初冬 :我真的太能感同身受了,非常難過。我大概一年級的時候就被男生罵妓女,因為我總是穿裙子,導致我長大後本能地抗拒穿裙子高跟鞋,現在衣櫃鞋櫃也沒幾件裙子高跟鞋,有的也沒穿過幾次。
  • 霍思燕棕色皮草大蜜範兒 超火辣
    當晚,周迅、霍思燕各自穿著奢華的皮草出席,JOYCE服裝巡展的世界第二站。當天知名當代藝術家曾梵志、陳燃、名模宋姍姍、康雯琪、金吟彥等也前來捧場。在採訪時,霍思燕對曾有過合作的孫菲菲遭到一事非常驚訝,說:「她有需要的話,叫上我們打回去,太過分了,不可以這麼欺負女生。」並透露,孫菲菲是一個要強的女孩,肯定是別人欺負她。
  • 當今社會到底是生男孩好還是女孩好呢?都說生女孩好
    很多人都為什麼喜歡男孩呢?是因為男孩有名氣或不用操心嗎?來我們看看到底是生女孩好還是男孩好呢?第一、男孩都說生男孩的話,家庭就會很輕鬆,而且還不容易被欺負,而且還會拿出男子漢的氣概來保護女生,還有就是男孩的力氣大,大包小包的東西不會感覺沉,還感覺生男孩的話大了會有出息,而且男孩天生就特別皮,就要嚴厲的管教,女孩可以寵,但男孩不行,所以要收斂收斂對男孩的愛,如果把男孩寵壞的話,往後他一定是個愛抽菸愛喝酒愛打架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