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夏天,你會想到什麼?除了西瓜、桃子,短褲、短裙,還有一樣不容忽視卻十分討厭的東西——蚊子。
有人說蚊子也在不斷進化,連部分蚊香都能抵擋了,驅蚊產品也更新迭代,從驅蚊貼、驅蚊扣,到風油精花露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靠譜和不靠譜的驅蚊方式。
認準農藥登記證號
上海市疾控中心傳防所病媒生物防治科主任冷培恩指出,選擇驅蚊產品首先要認準農藥登記證號,驅蚊產品的農藥登記證號一般是WP開頭,有證的產品都做過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檢測。
驅蚊扣、驅蚊貼、驅蚊手環,看著多麼神奇、方便,到底有用嗎?冷培恩主任指出,驅蚊貼、驅蚊手環、驅蚊APP等大多不驅蚊。這些產品看著「黑科技」,其原理就是「自帶驅蚊成分(如香茅油、桉樹油)的便攜產品」,最大的缺點就在於保護範圍窄,除非貼滿全身,不然不頂用。而且還存在一個安全隱患,太小的寶寶喜歡啃任何東西,如果啃手環那就壞事了。
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歷久彌新,這些祖上傳下來的驅蚊產品有用嗎?冷培恩主任介紹,有的標有「驅蚊」的花露水有農藥登記證號,那就是有驅蚊效果,其中一般含有驅蚊酯或避蚊胺或羥哌酯。沒有標明「驅蚊」的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主要的效果是止癢,當然除了使用以上的方式也可以用肥皂水直接抹在蚊子叮咬的地方止癢,裡面的鹼性物質能有效中和蚊子唾液中酸性物質。
使用蚊香、電蚊香液、殺蟲劑有用嗎?冷培恩主任指出,家庭防蚊,這些都有效,有的人擔心蚊香有毒,注意不要選擇無農藥登記證號的有毒劣質蚊香就行。現在大部分電蚊香或蚊香液的成分都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通過這種毒性低的人工合成殺蟲劑來攻擊蚊子的神經)。
有證的產品都是做過安全性實驗的,但安全性是相對的,如果出現不適還是要停止使用。
另外,使用蚊香的話,還是要離寶寶睡覺的位置遠一點,在房間保持通風的情況下使用。使用殺蟲氣霧劑時,人最好離開房間,關閉門窗1小時左右,然後再進入房間開窗通風。蚊香最好放在窗口、門口等空氣流通的區域。
物理驅蚊哪些有用
選驅蚊無非就兩點要求:有效驅蚊、安全無害。冷培恩主任指出,物理方法最環保。孕婦、嬰幼兒、老人等特殊群體,建議安紗窗、紗門(在高發期可用殺蟲劑塗抹紗窗),掛蚊帳,使用滅蚊燈、電蚊拍等。
那麼茉莉花、米蘭、玫瑰、夜來香或者驅蚊草,這些「驅蚊」植物有用嗎?冷培恩主任指出,雖然蚊子不能忍受這些植物的香氣會逃避,但如果家裡只放一兩盆,驅蚊草釋放的有效驅蚊成分很難達到有效濃度,這類物質低濃度時甚至還有誘蚊作用。
專家還提醒,蚊子咬人與血型無關,肥胖者、孩童、孕婦及愛出汗的人易被蚊子咬。建議家庭至少每周清理一次花瓶、花盆積水,垃圾桶最好加蓋。若在室外,應儘量避免接近灌木叢、草叢等蚊子聚集地。
還是被咬了怎麼辦?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皮膚科劉曉依醫生指出,與皮膚敏感性有關,蚊子叮咬後其分泌的液體進入皮膚,皮膚內的各種細胞因子就會做出應答,出現各種反應。
有些皮膚敏感的孩子就會出現紅腫,甚至水皰。可以是局部反應,也可以是全身反應,被咬的皮膚周圍出現越來越多類似的包塊。再加上孩子皮膚癢會不停抓,更加會刺激皮膚引起紅腫反應。
那麼如何處理呢?劉曉依醫生指出,如果是剛咬的包,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紫草膏,大小孩(3歲以上)可以用青草膏等,起到紅腫收斂、止癢的作用。如果出現水皰或紅腫,建議口服一點抗過敏藥來止癢,減輕炎症反應。局部可以用生理鹽水溼敷,再塗百多邦軟膏等抗感染的藥膏。每個人的用藥效果不一樣,媽媽們可以嘗試一下。嚴重情況建議去皮膚科就診,然後再用藥。
至於花露水是否可以用的問題,劉曉依醫生指出,如果是皮膚沒有破潰的大孩子是可以用的。
另外,劉曉依醫生提醒,儘量不要抓水皰,如果破了水皰皮儘量保留,不要撕掉,可以有效保護傷口,破皮處避免碰水。還有小小孩紅腫反應嚴重時避免添加新輔食,少吃魚蝦類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