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泰奧拉位於希臘塞薩利平原西北邊緣附近賓杜斯山脈,密布著壁立千仞的峰林,這些石峰被譽為「天空支柱」。 邁泰奧拉奇特的地形地貌,以及修建於峰頂的古修道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據當地資料記載,九世紀初,希臘古隱居修士們為了躲避戰亂,便隱居在這些「天柱」世界中。現在邁泰奧拉已經成為希臘最受歡迎的旅遊探秘獵奇之地。
邁泰奧拉,在希臘語中是「懸在空中的意思」。幾百萬年前,邁泰奧拉地區是一片汪洋,後來地殼運動和海水的衝擊使之變成一片石林。這些獨特而巨大的石柱從地面上陡然升起,千姿百態,氣勢恢宏。這些垂直兀立的石峰地質結構特殊,由砂巖和礫巖混合物組成。
邁泰奧拉最高的石峰高達550米,峰林垂直兀立,陡峭險峻,除了探險者能登上去外,其他人只能望而卻步。最先居住在邁泰奧拉隱居修士們,只能居住在峭壁的巖洞和巖石的縫隙中,僅在星期日和特殊的日子裡,到石峰腳下的教堂裡禮拜和祈禱。大約在十世紀左右,一些隱居修士們靠木梯和繩索攀上了高聳入雲的峰頂,在峰頂的天然巖洞內祈禱、讚頌和懺悔。至今在卡斯特拉奇村附近,在陡峭的懸崖壁還可以找到十一世紀隱遁修士們古老殘破的洞室。
十一世紀中葉,來邁泰奧拉隱遁的修士人數逐漸增加,邁太奧拉成為希臘東正教另一個重要中心,它的第一座教堂是科裡亞空教堂,之後很快就形成了以它為中心的修道院。十一世紀中期,著名的阿塔那西奧修士來到邁泰奧拉,在另一座高聳入雲的巖頂上興建了新的修道院。
十五世紀是歐洲隱居大復活時期,隱居修士們克服各種天險和艱難,先後在邁泰奧拉石峰頂上建了24座修道院。創作於十六世紀的邁泰奧拉修道院上的壁畫,是後拜佔庭繪畫藝術發展的標誌。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邁泰奧拉成為了帕薩裡亞地區最有權威的宗教中心,鼎盛時期有上千名修士,成為伊斯蘭教的中流砥柱。
瓦拉姆修道院是邁泰奧拉最負盛名的修道院之一,得名於修道院的創建者、苦行修士瓦拉姆。邁泰奧拉的隱居修士因必須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奉行嚴格的禁慾苦修,因而在歐洲聲譽顯赫,極具影響力。瓦拉姆修道院擁有規模非凡的印刷和裝訂聖書的作坊,也擁有許多珍貴的東正教聖像,包括古老的繡像和手繪像。瓦拉姆修道院還珍藏著眾多的聖經手寫抄本,成為這裡修士們的驕傲。
大流星寺,是邁泰奧拉最大的修道院,它建於十四世紀中期,在是1483~1552年間修復和裝飾完成。在這個峰頂的建築中,其中一棟建築作為大流星寺的主題博物館。還有一棟為紀念耶穌而建立的喀索裡崗主教堂。教堂高24米,寬42米,拱頂是十二邊的,所有上面的窗戶只擁有單扇玻璃。流星寺有三個後殿,除了傳統教堂的後殿外,在南北兩端都增建了一座供讚美詩歌唱者使用的殿堂。教堂的圍牆是用巖石與磚塊相間砌成。教堂內部除了十五世紀的珍貴壁畫外,還擁有各種雕嵌精美的用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用珍珠鑲嵌、裝飾豪華精緻的修道院院長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