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都流行示威抗議,南半球有一個國家也沒閒著,這就是澳大利亞。只不過遊行示威走著走著,澳大利亞人的示威口號就變成了「中國人必須購買我們的龍蝦!」赤裸裸地對中國言語威脅。
據統計,中國是澳大利亞龍蝦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2019年澳大利亞60%以上的龍蝦都出口到中國,西澳大利亞州更是有98%的龍蝦都出口到中國。由於中國市場需求旺盛,澳大利亞的龍蝦價格一直維持高位。由於國內疫情影響,進口澳洲龍蝦數量銳減,不少澳大利亞龍蝦生產商已經揭不開鍋了!
不僅如此,中國還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天然氣、羊毛、葡萄酒、牛奶、牛肉、袋鼠皮毛、奶製品、黃油、海產品等商品。據2019年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超過2080億澳元的水平。
澳大利亞差不多是中國第六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多年來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經濟深度依賴中國。試想一下,如果哪天中國真的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農礦產品,我們最多少吃點龍蝦、少喝點奶,而澳大利亞整個國家日子都沒法過了。
那為什麼澳大利亞還總是找中國麻煩呢?
首先從心理上看,澳大利亞雖然地處偏於澳洲,離亞洲最近,但是卻是西方移民者組成的國家。澳大利亞堅定站在西方陣營,以西方文明自居,所以澳大利亞在政治、觀點上必然繼承了西方社會普遍對中國的敵視和擔憂。
歷史上,澳大利亞一直極力表現,積極迎合西方陣營需求,是西方最積極的小弟。比每次歐洲打仗澳大利亞都喜歡摻和一腳,如一戰、二戰都沒少了澳大利亞的部隊。現在跟著美國老大混也是一樣,所以美國和中國打貿易戰,澳大利亞也積極當馬前卒。
再加上二戰時期,日本揮軍南下,所以澳大利亞對來自亞洲北方的勢力一直耿耿於懷,澳大利亞一直認為亞洲勢力才是威脅自身安全的重要目標。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所以這些年,詆毀中國成為了「政治正確」,哪個政客要當選都要踩上中國一腳,這樣顯得三觀正,慢慢的就形成一股社會共識。
那麼澳大利亞憑藉什麼威脅中國呢?目前看來,可能就是鐵礦石。
你可能還不知道,中國的經濟復甦國策全靠基建,而鋼鐵的原料鐵礦石,60%的進口來源在澳大利亞,且!無可替代。為什麼,就是因為國內鐵礦石品相低,開採成本高。澳大利亞鐵礦石不僅品相高而且成本低。比如在國內,每噸鐵礦的單位開採成本超過70美金甚至更高,而澳大利亞則可以達到40美元甚至更低,運輸成本也大大低於國內。
所以要想保證國內基建的效率、降低經濟發展的成本,還真的少不了澳大利亞鐵礦石,否則會影響經濟發展大局。澳大利亞也正是拿準了這一點。
所以澳大利亞對中國又是拉攏又是打壓,我們也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巴西進口礦石,不過巴西運輸距離相對遠一些。所以我們不能只把澳大利亞威脅我們買龍蝦當作笑話,而要積極採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