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悲慘情路坎坷,卻稱為鞏俐偶像:原生家庭不幸的女人如何逆襲

2020-12-19 盧悅心理諮詢師

文 | 心之助

在1992年,鞏俐憑《秋菊打官司》獲第49屆威尼斯最佳女演員。

在那一年,她27歲。

誰都沒有想到,27年後,她再度向最佳女演員發起衝擊。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由鞏俐主演的電影《蘭心大劇院》在幾個月前入圍了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鞏俐的星途再次被拿到檯面上,被網友們吵的沸沸揚揚。

但是幫助她重新站到威尼斯電影節紅毯上的,與其說是這部電影,不如說是電影的原著小說《上海之死》的作者虹影。

虹影的成名作是自傳小說《飢餓的女兒》,曾與伍爾夫、瑪格麗特·杜拉斯等經典作家的書擺在同一書架上。

除了她文學上的盛名,被人津津樂道的,更是她的傳奇人生經歷。

以私生子身份出生,從貧民窟走到英國,曾和姐姐共侍一夫,她的人生恐怕比電影還精彩。

她拿鞏俐飾演的於堇一角來類比自己的人生:

於堇如果沒有那種強烈的意志,她早就被生活碾碎。作為一個從小被踢出界的人,她生命的歷程就是要成長為一個強大的人。

私生女、當眾跳豔舞、把前夫當「父親」

她的人生比電影還精彩

在18歲之前,虹影一直生活在重慶一個貧困的家庭裡,在長江邊上長大。

小時候,她家八口人擠在二十平米都沒有的兩間房裡。

貧窮與苦難成了虹影記憶中難以磨滅的童年印象。

但比貧窮更難忍受的,是她私生女的身份。

這也讓「邊緣化」是成了她18歲之前的人生底色。

而且,因為這個身份,母親並不願意靠近她。18歲之前,她也不知自己的父親是誰。

高考落榜後,她被一所輕工業中專學校錄取,兩年後,她有了第一份工作。

她在工作期間儘量爭取外出,沒機會就想辦法請假。

她瘋狂的出走,四處遊走,從南到北。

她也埋頭讀書,一個勁兒地寫詩寫小說,賺稿費維持生活。

那時候的虹影大有如果改變不了命運,就毀掉自己的傾向。

曾有人形容過:貧窮、艱辛、低賤,像是一種附著在她心靈深處的黑暗物質。

這種生存體驗一度摧毀過她,「飢餓的不僅是身體,那是一種靈魂上的飢餓感」。

在筆耕不輟的情況下,她考上了魯迅文學院和復旦大學的作家班。

對於命運,這像是不得已的反抗。

那個階段,她和各種詩人、文藝青年廝混,包包裡常常揣著煙。

因為缺失父愛,在她的自傳裡,永遠有一個小女孩的形象,不斷地在愛人身上尋找父親的影子。

在她的自傳體小說《飢餓的女兒》,主人公六六也是一個私生女,生活在上海棚戶區的貧民區。

青春期的她陷入到瘋狂的叛逆行為中,沒日沒夜地沉溺在菸酒之中,參加各種地下舞會,瘋狂的與別人談戀愛。

後來,愛上比她大20歲的歷史老師,陷入一段不對等的感情裡。

而現實中的她也幾乎是如此。

第一段婚姻,她選擇了大她十幾歲的著名學者趙毅衡。

這是一段畸形的婚姻,形容這段婚姻時,她用了「搖搖欲墜」這個詞。

兩個女人一個男人,這樣的生活狀況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另一個女人,則是來英國探望她的小姐姐。

而為了滿足前夫的要求,她被他帶到到一個高級的俱樂部當著眾多男人跳脫衣舞。

對於這次脫衣舞,虹影並沒有做得很徹底,只是把外面的衣服脫了。

可對方甚至說:你沒有做得很徹底。」

別覺得離譜,現實世界往往比戲劇還荒誕。

因為父親的缺位,那個階段的她,需要的是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丈夫。

對於這段過往,她已經瞭然:

「因為當時害怕,我萬一連這個「父親」都沒有了,那在這個世界上,我什麼人都沒有了。」

垂死掙扎一番,她逃離了那段噩夢。

2009年8月22日,虹影與英國人艾德姆在威尼斯舉行了婚禮,這是她的第二段婚姻。

並在45歲的年齡生下了他們的女兒瑟珀,這改變了虹影的整個人生與創作。

她開始和過去的自己真實對視,並和過去的生活做了和解。

原生家庭很糟糕和混亂的姑娘

往往是不幸福的重災區

虹影第一段混亂而不對等的婚姻,是童年缺失的再次呈現。

雖然你認為原生家庭並沒有給到你什麼,但是在你的內心裡其實一直以來對它是忠誠的。

忠誠的概念有兩個:

第一、孩子對原生家庭的忠誠,比如忠誠於自己的父母,活成父母的樣子;第二、認同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並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族氣質」,它會不斷地傳承下去。

比如,陷入各種混亂無序的感情。

比如,有些女人抵不住那份缺失,或許是會把這一生活成啼笑皆非的笑話的。

臺灣女明星許純美,出身於臺北極度貧困家庭。

童年時,曾時常看到爸爸在圓山動物園替人拍照賺錢,常遭客人辱罵、毆打。

她在家中排行五個孩子的老大,很小就出來做童工,父母也未曾有過關心。

19歲時,她被富豪強暴,不得不結婚。

可沒想到懷孕的她,還差點被打到流產。

此後的她,5婚5離。

還曾揚言要包養天王黎明,可黎明對她很不屑看都不看她一眼。

貼錢與牛郎男交往、再分手、與小鮮肉相戀、被對方毆打,與男助理結婚、男助理離婚、與牛郎男複合……至少十件感情糾葛。

自認為是走在了時尚的前沿,認為自己有絕世無雙的美貌。

但在旁人眼中,她卻是個被"群嘲"的對象。

在臺灣,人人都知許純美是「富婆」,但在大家的心中她也是豪門「女瘋子」。

她的悲傷、感情、緋聞,全是笑談,談到她,都覺得是個女奇葩。

情感渴望和生命欲望太過缺失,則導致了畸形的反抗,比如過度拜金和自戀。

可,在不自知中從走到黑,越來越找不到北。

她一生都過得荒誕、悽涼,像極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總而言之,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而原生家庭很糟糕和混亂的姑娘,往往是不幸福的重災區。

她們在擇偶上很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因為在她們身上,存在這樣幾類要命的問題:

1. 自卑

既然原生家庭談得上糟糕,那就說明無論是夫妻還是子女,都會籠罩在一種混亂不堪的生活秩序中。

父母之間忙著互相打擊,或者母親是一種抑鬱的角色。

生長於這樣家庭的女孩,很難建立起真正的自信,自我評價也會很低。

擇偶的時候,不敢選好的,只敢選次的。

2. 缺乏安全感

內在能量的匱乏,讓這種對愛的確認和不信任永遠停不下來。

她們不是享受愛,而是折騰愛。

3. 不懂什麼才是愛

沒有被真正愛過的人,很難懂得經營感情的技巧,更很難把握愛的尺度。

即便有渴求 ,但也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

又或者對方的行為早已經突破界限,可她還不懂得拒絕。

接住命運發來爛牌後,又要怎樣打好它?

貧窮是婚姻的原罪,因為窮會死死圈住女孩子的選擇半徑。

就算她聰明清醒,依然不得不向生活彎腰。

最熟悉不過的,熱播劇裡的蘇明玉、房似錦,現實中的蔡少芬、張韶涵…

而內在的匱乏和不安全感也會死死的遏制住一個女人的生命力,喪失對幸福的感受力。

苦難沒有意義,對苦難的思考才有意義。

同樣的,貧窮本身,也不值得感謝。

沒有人愛,就要先愛自己,看清現實。

接住命運發來的王炸或是爛牌,儘量打好它。

做不了「鹹魚姑娘」,要怎麼活成「後天女孩」?

1、對「專業技能」保持使命感,對「出身」客觀看待。

虹影在18歲以前,希望有一個人來救自己,把命運徹底改變。

但她後來發現,能救自己的人,只可能是自己。

她在自傳中簡單直接地說道:

「不管怎麼樣,我必須懷有夢想,就是抓住一個不可能的夢想也行。不然,我這輩子就完了。」

為了避免重複姐姐嫁給農民或是底層工人的命運,她開始寫詩、寫文章。

寫作於她,既是排解現實苦悶的方法,也是向命運反抗的武器。

第二次婚姻中,虹影寫了新小說《羅馬》。

文中露露對燕燕說的話向女性喊話:

「你的人生是男人,我的人生是我自己。」

很多人評價虹影有野心,她也接受了這個評價,「這不是個貶義詞,我覺得女人應該有野心。」

她為何能靠寫作,寫出新生活?

因為她對職業技能有使命感,而且很清醒。

而如果不夠自律和專注,則更會被命運反覆羞辱,卻毫無還手之力。

2、和原生家庭拉開距離,積極地融入更大的世界。

《風雨哈佛路》中,生活在貧民窟的莉絲,備受原生家庭摧殘的女孩。

她說:「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從母體誕生,第二次是脫離父母的共生連結。

虹影在上世界80年代,成功逃離原生家庭。

雖然顯得這麼無力,但這起碼可以算是她對這個世界做出既暴力又溫柔的第一步抵抗。

除了距離的遠離,真正脫離原生家庭,還要從心理上主動積極地融入各種關係中。

走進更廣闊的世界,這會讓原生家庭的傷害和影響被不斷稀釋,乃至消失。

3、對成長和苦難保持「哲學式的耐心」。

心理學上有個「蘑菇定律」,說的是人在成長中註定經歷不同的苦難、荊棘,就像剛冒出頭的蘑菇。

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初入職場做著打雜跑腿的工作,又或者是無端的批評、委屈的背鍋……

只有蘑菇們長到足夠高,才會被人們看見。

這時它已經離開了髒汙潮溼的地面,擁有筆直的姿態了。

而人的一生中完全沒有任何創傷是幾乎不可能的。

即便是富可敵國,他也會經歷愛憎恨、離別苦。

所以對我們的成長和苦難保持一些耐心和坦然,這是一種更深更寬廣的智慧。

4、學會自我療愈,釋放過去的創傷。

女兒的到來,讓虹影與過去的生活和解了。

她理解了母親的選擇,原來母親也是如此的無奈。

她也讀懂了自己的夫妻,無法靠近的生父,他也有他的問題和困局。

反觀過去,她說「我認為原諒、寬容以及自我懺悔才是更強大的力量。」

走過了千山萬水,反而生出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少女般的天真。

虹影的釋然,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對於原始家庭,憐憫和理解比強行去愛更容易產生接納的耐心。

當我們看到自己父母也是受困於自己性格缺陷的可憐人,你尚且有自省的機會,他們卻沒有了,你或許會坦然的。

所以你一定明白,我不是在重複女人的八卦,我是在感慨生活。

東野圭吾在《時生》裡寫了句大白話:悲觀也沒用。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如果你生於困苦,經歷光怪陸離、黑黑白白。

你只管馬不停蹄,一意孤行。

一個能夠升起月亮的身體,必然馱住了無數次日落。

人生如酒,只有走到足夠深,你終會和這杯酒達到了融為一體的狀態。

直到最後,你發現你的力量已經足夠抵禦所有。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心有助,不孤獨——

時常收到讀者在親密關係中受傷的留言,也遇到過一些帶著「破碎的心」來找我的諮詢者。大家都時常會問:「面對感情難題時,為什麼感覺這麼難受?」

可見,親密關係雖很重要,但往往也十分傷人,尤其是對於本就原生家庭缺愛的人。

那麼,「這些痛苦究竟該如何面對?」

這個話題的回答可以寫不止一本書。

但是,是不是有一些簡要的處理原則能夠幫到我們?

我想的確是有的。

在處理親密關係中遇到的各種痛苦時,有三個非常有效的原則。

1)既投入,又抽離2)輕佔有、重存在3)每一段的親密關係,都是通往自我的徵途

這三個信念潛意識植入法不但是對諮詢者,也對我產生過很大的幫助。

私信我「信念潛意識植入法」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以下4個生肖的女人,貌美如花卻是紅顏薄命,情路坎坷一生苦命!
    生肖屬牛的女人,天生具有一種不服輸的性格,更多的是來自於內在美,而如果她們的外貌也是天生的貌美,那麼生肖屬牛的女人,就更容易陷於命苦的境地,因為她們天生內向,喜歡被動,相貌太美的她們很容易在情場上失意,而且她們既不甘心隨便結婚,又不是那些花花公子的對手,因此她們一生的情趣坎坷,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
  • 王心凌的坎坷情路:姑娘,請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吧!
    作者:晨曦橙當《天國的嫁衣》大火時,王心凌這個名字也被人熟知,這個笑容甜蜜,長相清純的女孩成為了90年代的人的偶像,她的歌聲甜美,因此有了「甜蜜教主」的稱號。我們所熟知的《睫毛彎彎》、《當你》、《第一次愛的人》,還有最近大火的《大眠》也是她的作品。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不幸的命運皆是自我選擇的必然結果
    整個電影看下來,是壓抑的、是觸目驚心的、是無限感慨的,因為命運給松子開了一個又一個的玩笑,她的生活已經不能用悲慘來形容了,而是一直都活得很悲慘。我們看著這樣被命運折磨的女孩的確是會感覺到她的不幸。但是她的不幸能夠全歸功於原生家庭嗎?這是不對的。
  • 《豆汁記》:淺析莫姜的悲慘命運因素和其性格給我們的現實啟示
    直到故事尾聲,莫姜才坦陳自己曾是皇宮裡隨侍敬懿太妃的宮女身份,出宮時,被太妃指婚嫁給御廚劉成貴,偏生丈夫一身惡習,她被其用菜刀破相,後被其拋棄,自此,她坎坷悲慘的命運故事才拼湊完整,令人扼腕嘆息。葉廣苓是京味文學的代表,她的家庭曾是清朝的貴族,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孫女,隆裕皇后的親侄女。
  • 《原生家庭》:一個人的命運十字
    蘇珊-福沃德博士的《原生家庭》,清晰地剖析當今世界問題家庭存在的現狀,並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該書豆瓣評分8.2,在2018年的社科-紀實類書籍中排名第五。對於面臨原生家庭困擾,渴望卻無法逃離怪圈的人群而言,是值得探尋的教程。
  • 勵志: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想要改變命運,需做到三個「堅持」
    這樣的原生家庭,就像一個無底洞,怎麼填也填不滿。明明自己才是家庭貢獻者,房子是自己買了,卻連住的權利也被剝奪,被父親和弟弟逼著搬出去。原生家庭能塑造一個人,也能毀了一個人。童年不幸福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幸福的人,被治癒一生。
  • 別再說張愛玲薄情寡義了,都是原生家庭的錯
    只是當你歷過坎坷,歷過磨難,你定會明白,情義只能給值得給的人。張愛玲對弟弟的冷淡和無視,不過是認為弟弟不值得她深情。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的童年是滿目瘡痍,毫無溫度的,他們的父母早早離婚,他們的母親一生愛自由,從未好好愛過自己的兒女,他們的父親是舊式遺少,沉迷大煙、碌碌無能。
  • 心理學告訴你:親密關係的不幸,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今天我就想來跟大家聊聊"原生家庭",其實,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很熟悉,又很陌生,熟悉的是,它離我們很近,一出生,我們便生活在原生家庭中;可是又陌生,是因為,我們從未真正了解過原生家庭。
  • 爹娘嫌棄,奶奶不愛的「石觀音」,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
    可即使如此成功,有名有錢,可午夜夢回,還是會被童年不幸的生活所折磨,像沒有根的浮萍,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可言。近年來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談不衰,戳中大眾敏感委屈的淚點,是不是遭受原生家庭摧殘的孩子永遠擺脫不了童年噩夢?
  • 仕途官場升遷文:情路坎坷,官途亦如浮萍
    「情路坎坷,官途亦如浮萍。官場,情場,名利場,社會場中他該何去何從,與初戀情人、結髮妻子、紅顏知己、美女同事,多個女人的恩怨情仇,他又能否一笑了之?,如何一步步打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精彩內容:華子建哈哈哈的大笑起來,那黃主任拿上這錢,心裡也是一陣感慨,他知道昨天去的領導還有好幾位呢,看看那些個傢伙,每次辦公室發福利他們最多,但從來都不知道為辦公室做一點貢獻,當然了,這只是他心裡想,見了那幾個傢伙,他還是要笑臉相迎的。
  • 原生家庭的傷,像一場噩夢,只有學會自我救贖,才能重生
    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是一種流行病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不幸都歸罪於原生家庭!不可否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影響都是極大的,特別是負面影響。那些兒時父母說過的傷人的話,像一把刀子一樣,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以至於許多年後想起,依舊疼痛。
  • 高露《且行且珍惜》上演姐弟戀 命運坎坷淚點足
    該劇改編自瑛子小說《婚刺》,是今年繼《小丈夫》之後又一部描寫姐弟戀的都市情感劇,高露在劇中所飾演的程紫月幾番遭遇變故,事業、家庭紛擾不斷,命運坎坷淚點十足。  電視劇《且行且珍惜》是高露出演的最為虐心的一部劇,她在劇中飾演的女主角程紫月,命運坎坷更勝韓劇女主,歷經種種不幸有如拋下一顆催淚彈,滿屏淚點。
  • 《妻妾成群》:淺析蘇童筆下四位女性對悲慘命運的反抗
    《妻妾成群》以女大學生頌蓮因父親欠債家道中落,被迫嫁給陳佐千做第四位姨太太為起點,從舊社會封建家族中四位女人的家庭戰爭中展現了女性在反抗自身悲慘命運的不同方式與註定被消遣與背離的悲劇。在這封建腐朽的陳府裡,梅姍用自己的潑辣與任性著對抗著悲慘的命運安排,踐踏著所謂女人就要聽從男人,就要被男人玩弄的道理。在頌蓮嫁到陳府後,梅姍吃醋便想盡辦法將陳佐千叫到自己的房間;能夠看清世態炎涼的她願意與頌蓮做朋友;即便有陳佐千的偏愛但還想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 《錦衣之下》愛而不得的翟蘭葉,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命運卻很坎坷
    《錦衣之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翟蘭葉,她愛而不得,命運如此的坎坷,卻被稱為揚州最出名的「瘦馬」,然而,她也心甘情願的被別人利用。她就是雲遮月的聲音,所有的掌聲都讓他獲得,然而翟蘭葉卻心甘情願做做一片綠葉,默默地為他付出,做雲遮月背後的那個女人。所有的鮮花和掌聲都應該是屬於翟蘭葉的,但是她不在乎,她原本以為只要自己對雲遮月好,就可以換來他的真心。沒想到,最後雲遮月還是愛上了別人 。
  • 這4個生肖女,註定情路坎坷,一婚很難白頭偕老,二婚才能幸福!
    而這4個生肖女,註定情路坎坷,一婚很難白頭偕老,二婚才能幸福!生肖馬屬馬的女人在思維邏輯上比較靈活,她們的人緣特別好,身邊的朋友都很喜歡她,自然從來不缺異性的關懷。當她們與丈夫的感情不好時,一定會找身邊的男閨蜜去訴說,久而久之,很容易給愛人戴綠帽子。一婚註定很難白頭偕老。
  • 隱秘的角落:藏著家庭裡的千萬不幸,原生家庭之殤,是陰暗的起點
    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過劇情的主線離不開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如何定義一個孩子?自然是原生家庭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要知道如果嚴良的爸爸沒有吸毒,嚴良就會在一個健全的家庭中長大,就不會有之後的遭遇。從這個角度來說,成年人不僅僅要為自己負責,更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不然再濃鬱的父愛也終成為一個泡影,也影響了孩子的一生了。 2. 惡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
  • 名偵探柯南:茱蒂老師的命運和灰原哀很相似,愛的人不愛她
    《名偵探柯南》這部動漫前期是相對陰暗獵奇的動漫,經常會有一些詭異的故事以及恐怖的畫面出現,但是劇情越到後期就越「子供向」,「子供向」的故事主角們悲慘的故事就會少很多,由此一些命運坎坷的角色就會尤其明顯,灰原哀是一個,而茱蒂老師也是一個,假如從命運上來看兩個人有著很多相似的之處,悲慘指數很接近啊
  • 推薦五本女配逆襲爽文,扭轉炮灰的悲慘命運,成為最強女配!
    大家好,歡迎來到愛上小說醬,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幾本女配逆襲爽文,配角一般都是為了主角而存在的,今天介紹的小說卻是配角金手指大開,逆襲成主角的哦~一:《論惡毒女配的自我修養!》BY 春蟲蟲關鍵詞:言情 都市 快穿 女配簡介:女主不幸穿越了,穿越到自己曾經看過的一本超級瑪麗蘇的總裁文,最可氣的不是穿越成女主,而是最惹人討厭的惡毒女配,現在的情況就是自己的未婚夫已經深深愛上了那個白蓮花的女主,自己的親兄弟也都不待見自己,反而去討好嬌滴滴的女主,自己也是非常惡毒的
  • 寶寶的英雄之旅,突破原生家庭的執迷和依戀,走向豪橫的巔峰人生
    其間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血雨腥風,對此,男人一無所知,而女人卻感同身受。如果一切順利,胎兒還將在母體的宮殿裡玩上10個月。從此,女人的情緒將不再受自己左右,喜歡吃什麼和愛喝什麼,將由胎兒說了算。男人除了做好服務,其他的什麼都幫不上忙。
  • 松子本該有其他選擇,從原生家庭解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出生在一個不幸的環境,是松子無法選擇的痛。也正是因為生長在一個缺愛的家庭裡,長大後的松子極度缺愛。如亦舒在小說《喜寶》寫下的句子:"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的愛。"而松子如《喜寶》的女主人公渴求的那樣,想要很多很多愛,才能存活,甚至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如果遇到能夠給予她愛的男人,她便像飛蛾撲火那樣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