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24日發布《2018城市居住報告》,聚焦租房和二手房交易人群,盤點分析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漢、長沙、重慶、成都、合肥等9大房產交易城市現狀。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全國第一,主流交易價格區間在300-450萬,全國最高。並且,一線的高房價,讓奔赴新一線城市成為趨勢,二線城市購房年齡比一線城市早五年。另外,調查顯示女性經濟更加獨立,且更難接受租房結婚。而對於租客來說,全國租客普遍比較漂泊,租期多為3個月-1年,且除少數城市外,合租率均過半。
租金壓力大 合租成主流
租房往往是城漂們的第一站,也是反映人口流動趨勢的晴雨表。
報告發現,對於租賃市場,上海的租客壓力山大,租金方式主要以年付為主,將近75%。而深圳之所以租金月付居多,主要是因為租客的流動相對頻繁。根據此前的調查,深圳租房人群的平均換租周期為9個月,而大多數長租公寓的換租周期更短,其他城市則多為季付。
在整租還是合租的問題上,《報告》調研數據發現,約66%的男性與70%的女性願意選擇合租,但實際上,9大城市中,只有重慶的整租率超過一半,達到53.6%。租金壓力是大多數人選擇合租的原因。
二手房交易量北京排第一 貸款方式京滬深各異
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在全流通時代框架裡,北上深雖同為一線,其房地產的作用機制、政策傳導機制等卻差異很大。
《報告》顯示,較之2017年,2018年京滬兩地的二手房交易量有所增加,但深圳的成交量卻在減少。同時,北京二手房交易量也幾乎是滬深兩地之和的2倍。以三地的主流交易價格來看,北京在300-450萬之間,上海為150-300萬,深圳則為200-300萬,而三甲小區並非全部落入區間之內,比如北京的芍藥居北裡小區,套均價格已經達到517萬元。
相比滬深兩地,北京購房者對公積金貸款的認可度是比較高的,達到29.2%;而深圳因限制條件嚴格、流程多、放款慢,有65.6%的購房者選擇商貸;上海則是組合貸居多,佔比45%。
九大城市購房氣質大不同 有人歡喜有人愁
上海摩登,深圳前衛,成都休閒,武漢熱情……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氣質,在貝殼的《報告》裡,9大城市也有著不同的標籤。
比如,北京買房周期最長。2018年,北京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為23個月,2017年時還是14個月;而上海最擁擠,有近4成的人購買60㎡以下的房子;要說二手房和租賃市場同時降溫的,只有深圳了;重慶則是最「土豪」的城市,全款買房人數最多,達到30%;長沙的女生購買力堪稱最強,佔比高達56.7%;購房人群最年輕的非南京莫屬,平均購房年齡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