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金朝滅亡後下場更甚於北宋靖康之恥

2020-12-19 剛子侃歷史

公元1210年,蒙古成吉思汗與金朝斷交,並取消一切貿易往來。

公元1211年,昏庸的金朝第七位皇帝,衛紹王完顏永濟調集全國45萬軍隊,與蒙古的成吉思汗以藉口「為祖宗報仇」之名,所集結的9萬鐵騎決戰於野狐嶺(今河北張家口)。

野狐嶺之戰(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這場蒙古伐金的大戰,也是歷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蒙古鐵騎大破由金國丞相完顏宗裕,將領獨吉思忠和完顏九斤所率領的金國大軍。金國主力45萬大軍全軍覆沒,國力也因此變得開始衰退減弱。

成吉思汗在伐金之前深思熟慮,為避免伐金時腹背受敵,被西夏所牽制,免除後顧之憂只能先拿下西夏。

成吉思汗(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金朝的盟友西夏因為被蒙古攻伐,曾求救完顏永濟。但完顏永濟不僅坐視不理,還開心地隔岸觀火,任由西夏被蒙古攻擊。最後無奈西夏向蒙古求和,還奉上了大批物資,臣服於蒙古並共同伐金。

天生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也看清了金國內部的空虛和外強中乾,自毀長城的金朝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盟友,局勢頓時危急萬分,國家的形勢也開始急轉之下,大金亡國迫在眉睫。

西夏(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伐金,並且包圍了金朝西京大同府,同時,對完顏永濟不滿的契丹人耶律留哥叛金投蒙,和蒙古人聯手共同伐金,逼近金國中都。

公元1213年,昏庸無能的完顏永濟被金將胡沙虎所殺,擁立金宣宗完顏珣即位。同年,在蒙古人強大的攻勢下,曾經擁有中原半壁江山的金朝只剩下了十一城。

西夏軍隊(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公元1214年,金宣宗獻上黃金和金朝岐國公主完顏氏於成吉思汗,乞求議和,蒙金暫時停戰。

蒙古人撤退後,金宣宗不顧朝臣反對,將金都遷至汴京,派太子守住中都。

公元1215年,蒙古人以金宣宗遷都為由,認為金宣宗有養精蓄銳,對蒙用兵的嫌疑,遂捲土重來率軍攻破中都,蒙金戰事再起。金國大將蒲鮮萬奴和契丹人耶律留哥瓜分了女真族領地遼東,山東河北爆發民變,河南黃河流域泛濫成災,內憂外患再加上天災人禍,金朝內外夾擊下焦頭爛額,國力更加虛弱不堪。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由於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金朝得以片刻休憩;金宣宗此時雖然想重振金朝朝綱,恢復金國國力,無奈其資歷平庸無治國之材,又沒有統帥千軍的雄才大略,為君且猜忌善妒,金國整體局勢並無太大起色,再加上妄用權臣朮虎高琪,除了抵抗蒙古的侵略外,竟然不顧已經衰敗的金國國力,依然對南宋和西夏用兵,妄圖擴張版圖。

公元1219年,朮虎高琪被金宣宗殺死時,金朝已經陷入窮途末路,四面楚歌的絕境。

蒙古軍隊(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公元1224年,金宣宗駕崩,其三子金哀宗完顏守緒即位。上位的金哀宗努力發展國內經濟,鼓勵農業生產,並與南宋和西夏重修舊好,重用金末女真抗蒙名將完顏陳和尚等人,於公元1228年在大昌原擊潰蒙古軍隊,收復金朝失地。

但是金國盟友西夏在經歷了多次戰爭被掏空,以及內部政權之憂患後逐漸衰敗,在公元1227年被西徵花剌子模後回來的蒙古順手給滅了。

蒙古鐵騎(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騰出雙手的蒙古鐵騎,大舉攻伐苟延殘喘的金國。公元1232年,金哀宗天興元年正月,蒙金爆發鈞州三峰山遭遇戰,拖雷率領的蒙軍擊潰了金國主力精銳,金朝主要抗蒙名將包括完顏陳和尚,或戰死,或俘殺,金朝終於迎來了生死存亡的關鍵轉折點。

蒙古軍隊包圍了金朝都城汴京,並派出使者要金哀宗獻城投降。金哀宗殺死勸降使者,蒙古軍隊繼續攻打汴京城。金朝軍隊拼死抵抗了蒙古軍隊的進攻,金哀宗放棄汴京,又遷都至歸德府(河南商丘),汴京守將降蒙,在蒙古軍隊的包夾下,金哀宗最後逃往蔡州。

金宣宗(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蒙古軍隊聯合南宋軍隊痛打落水狗,圍攻金朝最後的根據地—蔡州。面對蒙宋聯軍的壓境,金哀宗毫無鬥志,公元1234年正月,蔡州戰局危若累卵,不願當亡國之君的金哀宗將皇位傳給金國統帥完顏承麟,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皇帝,上位不足一個時辰的金末帝。

不久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戕身亡,金末宗在亂軍中被殺,金朝徹底滅亡。金朝一天內死了兩個皇帝,這與「靖康之恥」中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同時被金人擄到北方何其相似,莫非真的是「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金哀宗(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據史料記載,蒙古軍隊也仿照金人當年擄掠北宋皇室一般,將金朝所有的皇族宗室、後宮妃嬪、三教九流、醫流工匠、宮人繡女全部押送往蒙古帝國的首都—哈拉和林。

押解至半路,金國皇族宗室包括兩宮太后近五百多人,男性不分老幼青壯,一個個被蒙古人拉下車來砍頭,女性則淪為蒙古人的玩物,下場自然也是慘不忍睹,僥倖沒死的女性,則被蒙古人當成牲口給賣了出去。

金末帝(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蒙古與金朝向來就有世仇,鐵木真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先被韃靼人出賣,後被金熙宗釘死在木驢上。詳細可以了解下元朝的歷史,以及元朝的前身蒙古與金國的恩恩怨怨和化解不開的世仇。

蒙古在未強大之前,每年都要對金國進貢,而且金國每隔三年就要在大草原上屠殺蒙古男人,美其名曰「減丁政策」,就是怕蒙古過於強大,從而威脅到金國的統治地位。

蒙古人對金人的仇恨已經深入骨髓,正是這種信念支持著蒙古人在戰鬥中習慣以少勝多,屢次創造奇蹟;雖然金人的人數比蒙古人多了40倍,而且金人本身也是驍勇善戰,對於蒙古人的侵略也是頑強抵抗,堅韌不拔,憑藉堅固可靠的城牆抵禦外族的入侵,但依舊擋不住蒙古軍隊的鐵蹄。

蔡州之戰(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蒙古大汗窩闊臺在入侵金國的過程中,為了削弱金國的實力,所過之處如蝗蟲盈野,寸草不留,實行焦土政策和屠城滅族,只為了圖一時之爽和報復金國,卻從未意識到種族大滅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金朝人口高峰時期,是金章宗泰和年間,金國戶數841萬多,人囗5353萬多,到了金朝滅亡前的金哀宗天興年間,戶數不到200萬戶,人口也只剩下1050萬。金朝滅亡後期,女真人幾乎被蒙古人屠殺殆盡。

蒙古西徵(圖片借鑑,侵權可刪)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時代,吸收了一些漢族儒家思想的蒙古人,停止了大規模的屠殺和種族滅絕,雖然相比其他的朝代統治漢人還是比較暴虐,總得來說已經好很多了,起碼比起金國女真人亡國後,全體被蒙古人的滅族行為,南宋還是留下了不少的人口。

(以上文字,如果喜歡,請點個關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剛子侃歷史」吧!每一期將帶給您不同的視覺感受。

相關焦點

  • 金國的下場與北宋的靖康之恥一比,還真應驗了那句話:天道有輪迴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皇帝的位置,歷來都是無數人熱切追逐的目標,許多人為了這個位置而爭得頭破血流。又有多少人因為這個位置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一切不為別的,只為皇帝,那至高無上的皇權。
  • 天道輪迴,金朝亡國的慘像十倍于靖康之恥
    就像當時的北宋「靖康之恥」一樣,相信每個人都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是嗎?如果您不了解,沒關係,現在讓我們談談它的悲慘歷史。當時,金國仍然是一個強大而有能力的王朝,它消滅了北宋,殘酷地對待北宋軍民。為了入侵和佔領北宋,金朝派兵進攻北宋的首都東京,並最終成功佔領了北宋的首都開封。
  • 天道好輪迴:金朝滅亡時有多慘?比靖康之恥慘十倍
    公元1127年4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嬪妃與貴卿朝臣等共3000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積蓄為之一空,由於發生在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恥,靖康之恥導致北宋滅亡,中原大地被胡人統治,深深刺動漢人的內心
  • 金朝滅亡時的慘狀如何?10倍於北宋靖康之恥
    金朝滅亡時的慘狀如何?10倍於北宋靖康之恥   我國具有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在這個漫長的歷程之中,出現過雄起於一方的強國,四海之內的小國紛紛朝拜於中原地區;也出現過軟弱無能的王朝,面對這外來異族的瘋狂掠奪而無可奈何。
  • 金朝滅亡和靖康之恥,何其相似,到底有多慘?
    金朝滅亡和靖康之恥,何其相似,到底有多慘?文/炎炎談歷史北宋的靖康之恥,是歷史上有名的恥辱事件,抗金名將嶽飛在《滿江紅》裡說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也許是歷史的輪迴,金國在一百二十年後,終於被蒙古所滅。並且金國滅亡之時比靖康之恥還要慘!唇亡齒寒金國自從衛紹王完顏永濟開始,蒙古數次進攻金國。等到金哀宗繼位時,金國已經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儘管他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終究未能力挽狂瀾。
  • 北宋因「靖康恥」滅亡,那金國下場怎樣?百萬金人只剩10萬
    渴望奪取遼國「燕雲十六州」地區的宋徽宗居然做了與虎謀皮的蠢事:聯合金朝攻打遼國,最終,遼國被金朝所滅亡,但是,北宋的厄運也來臨了。宋金衝突宋朝的孱弱和富裕讓金朝產生了南徵的心理,於是在公元1125年的八月,金朝對北宋發動徵伐戰爭,宋金邊界的軍隊在金軍的攻勢下一觸即潰,大量宋軍將領紛紛向金軍投降,而對於金朝的來勢洶洶,北宋君臣不考慮積極應對,而寄希望於和談。最終,在1126年春季,導致金軍圍困北宋京城開封。
  • 金國滅亡後,女真貴族的下場到底有多慘?完全可以參考靖康之變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對於此話的深意,宋朝趙姓皇室應該很有體會。1127年的靖康之變,北宋徽、欽二宗被金軍擄至北方,同時遭難的還有眾多皇親宗室、朝臣和百姓,所有人都受到了金軍的虐待,尤其漂亮的帝姬們,簡直慘不忍睹。
  • 金朝滅亡後,後宮嬪妃的下場如何?南宋總算是報了靖康之仇
    北宋被金朝滅亡給世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倒不是什麼王朝的更替,而是一部女人被凌辱的黑暗歷史。公元1127年,金朝軍隊攻陷北宋都城,徽欽二帝及北宋皇族、嬪妃、公主、宮女等3000多人被金軍押往金國。這些可憐的女人們一路上被金軍肆意強姦凌辱,再加上寒冷的氣候,當時就有很多慘死在路上。
  • 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靖康之變讓北宋滅亡了,不僅如此,徽、欽二帝還被擄走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到中原。致使北宋滅亡的靖康之恥發起者是誰,他結局如何?靖康之恥是由金人策劃的,其中這幾個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們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因為他們就是始作俑者。
  • 武則天讓位李顯後,可為何不久便去世?天道終輪迴,蒼天饒過誰?
    武則天讓位李顯後,可為何不久便去世?天道終輪迴,蒼天饒過誰?文|歷史之長歌在古代是男權至上的社會,女子只是男人的依附品,沒有話語權和決定權。但是卻有一位傳奇女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就是武則天。李世民逝世後,他的沒有子女的妃子就被分到各個寺廟做尼姑。而武則天也按例來到了長安的感業寺。但期間她一直和李治有聯繫,李治還經常到寺中看武則天。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被李治接回宮裡,從此做了李治的一位妃子。武則天十分的受寵,而武則天的權勢也不斷擴張。武則天一共為李治生下四個兒子兩個女兒,李治死後,她的第三個兒子李顯便做了皇帝。
  • 製造了靖康之恥的金國是怎麼滅亡的?專家:其結局比北宋還要悲慘
    結果在三峰山之戰中,金軍大敗,主力消亡殆盡。汴京被圍數月後,城內糧草斷絕,瘟疫四起,軍民死亡逾百萬人,金哀宗眼看城池不保,安排完顏奴申及崔立等留守汴京,他則選擇了不羞遁走——南逃歸德。一年後,汴京城破,金國宮殿被蒙古洗劫一空,后妃、公主、命婦等則成了官兵享樂的對象。北宋當年的靖康之恥這回輪到金人來品嘗了,史稱為青城之禍。
  • 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蒙難,百年後金國滅亡,南宋是如何向金國復仇的?
    而作為南北兩宋的分界線,靖康之恥,更是讓人們痛惜不已。 但是靖康之恥一直被南宋的君臣牢記心中,前有嶽飛收復河山,後有韓侂胄開禧北伐,一直到蒙古崛起,南宋聯合蒙古消滅了金國,完成了復仇。
  • 金朝滅亡慘狀:十倍於北宋靖康之禍,后妃被玩弄後變置換牛羊之用
    公元1211年,由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和金軍40萬的主力軍決戰與野狐嶺中,在八月時候金軍打敗困守於北京城內,而成吉思汗在圍攻北京城不久後便選擇了撤軍!
  • 金國滅亡時有多慘烈?這是宋朝自「靖康之恥」後積累百餘年的怒火
    真正能打的,還是最初的女真起兵時的那一隊拐子馬,而「靖康之變」時那數量龐大的金兵,其實是歸附女真的北方漢人、契丹人等所組成的。不過即使如此,我們也能從這裡看出金國的強大。這便是漢人王朝史上第一奇恥大辱——靖康之恥。然而,天道輪迴,辱人者人必辱之。「靖康之恥」過後一百年,隨著金國的衰落,在南宋與蒙古的夾擊之下金國滅亡。
  • 正義從不缺席之金國滅亡慘狀較靖康之恥如何?百倍尤甚!
    今天我們來一覽歷史上滅北宋釀靖康之恥的元兇金國滅亡時的慘狀,其慘景較靖康之恥何如?百倍尤甚!靖康之恥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恥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成了漢人心裡永遠的痛,正如南宋大將嶽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靖康之恥與它相比,小巫見大巫,這個朝代滅亡真的慘
    在我們後人眼中,靖康之恥是非常慘的,但真實的是我們想不到的慘狀。在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帶數萬的鐵騎在野孤嶺與金國進行了決戰,金軍大敗,蒙古大軍直驅南下,把金兵圍在了中都城。但是死守之下成吉思汗始終攻不下,就帶軍撤退了。沒過多久成吉思汗又帶軍攻破長城防線,直至中都城,當時金的皇帝跟宋朝徽總一個樣,送了大量的財寶之後,換取了暫時的安定。
  • 宋朝受害者有罪論:靖康恥女子被扒光受辱,程朱理學怪其不守貞潔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穿的暴露或許是為了涼爽,或許是為了美感,不一定就是為了吸引男人。【二】靖康之恥女子被扒光受辱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之恥又叫做靖康之變。發生在宋朝,北宋末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次社會動蕩。
  • 金國滅亡後,女真貴族們的下場到底有多慘?比北宋的靖康之難還慘
    同樣的,金國與南宋之間也有血海深仇,雖然曾有暫時的和平,可靖康之恥,已經讓宋人咬牙切齒了上百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進攻金中都(今北京附近),迫使金宣宗獻出了岐國公主、數百童男童女、3000匹戰馬,以及大量的黃金、寶物之後,才返回蒙古。金國這次雖然沒有北宋的靖康之難恥辱,卻也遭受了巨大震撼。
  • 金國滅亡後,宗室下場有多慘?皇帝戰死後,屍體被分成兩半瓜分
    歷數古代歷史,一個王朝滅亡後,宗室子弟很難有倖存者,大多都被屠殺殆盡,落得個國滅身死的下場。 然而即使如此,歷史上也很少有王朝的宗室,遭遇的恥辱,與北宋宗室比肩。
  • 風水輪流轉,昔日北宋靖康之恥,可金國滅亡時卻也很慘
    「女真不滿萬,滿萬即無敵」,北宋末年的金人戰鬥力的確強悍,不僅滅掉了遼國,還打下了宋朝半壁江山,靖康之變俘虜了徽欽二宗,併入主中原。古話常言「風水輪流轉」,即便如此強大的金國,在日後也難逃滅國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