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茂進退騰挪保險布局:加碼國華人壽、出清安盛天平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作者:石雨

8月12日晚間,天茂集團(000627.SZ)接連披露2封公告,分別為對國華人壽其餘股東所持49%股權進行吸納合併,以及對財險子公司安盛天平財險股權的出清。一退一進之後,國華人壽與安盛天平股權均將發生重大變更。

對國華人壽而言,或將通過此次交易曲線上市,提升估值,而拿下國華人壽100%股權的天茂集團,股權或也將水漲船高;被天茂集團出清的安盛天平,則將成為安盛集團旗下全資保險平臺,在推進車險的同時,完善健康產品線。兩家原本同屬天茂集團子公司的財、壽險公司,將同時開啟各自的新徵程。

加碼壽險:吸納合併國華人壽剩餘49%股權

具體來看天茂集團對國華人壽的加碼動作。首先,天茂集團公告表示,擬通過向國華人壽的其他全部少數股東,即海南凱益、上海博永倫、寧波漢晟信、湖北宏泰、武漢地產以及江岸資管6家股東,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結合其他多種支付方式,對國華人壽進行吸納合併,具體交易方案將進一步協商確定。

因事項存不確定性,避免對股價造成影響,天茂集團自8月13日期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從當前持股比例來看,國華人壽目前共有7家股東,天茂集團持股51%,為控股股東。若吸納事項完成,國華人壽將成為天茂集團全資子公司,同時或登陸A股,成為上市險企。

「目前無論是A股還是H股,上市均非易事,通過此次合併吸納,國華人壽實現曲線上市,有助於提高其估值,融資渠道也會更加豐富。國華人壽作為天茂集團的主要收益來源,全資注入後,對於天茂集團的未來股價走勢也將有所幫助」,保險業內人士王立剛向藍鯨保險分析稱。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合併吸納國華人壽後,對天茂集團股價確實會有影響,但影響有限,「主要因為目前國華人壽控制權已經在天茂集團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從此次交易方式來看,天茂集團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吸納國華人壽其餘股東股權,相應股東將會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從資本市場角度而言,上市公司的資金吸取能力比非上市公司要強一些,因此股東所得收益也會相應大於持股國華人壽的收益」,王立剛預估道。

「合併方式中還提及或『結合其他多種支付方式』」,沈萌提醒稱,「國華人壽股東未必最終都會成為天茂集團股東,還是要看雙方的自由選擇」。

事實上,天茂集團對於國華人壽的重視,早已凸顯。早在2016年3月,增資入股國華人壽僅1個月的天茂集團即公告表示,擬募資不超過95億元,對國華人壽進行再次增資,同時收購安盛天平40.75%股權,並償還銀行利息。

同年7月,天茂集團公告表示,放棄增持安盛天平,但仍擬以非公開發行方式以6.94元/股定價,募資48.45億元,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同時國華人壽其他股東按比例增資,合計擬增資95億元。

然而,在籌劃增資兩年未獲批覆的背景下,國華人壽在2018年變更增資方案,新引入3家湖北省國資企業,與天茂集團共同參與增資。2019年4月,天茂集團公告表示,銀保監會已批覆同意國華人壽將註冊資本由38億增至48.46億元。

對於天茂集團而言,國華人壽已成為其主要營業收入來源,據天茂集團最新披露的2019年1季度報告來看,天茂集團營業總收入合計為226.75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為190.84億元,佔比約84.16%。

且自2014年以來持續盈利的國華人壽,也成為天茂集團的重要盈利支撐,近幾年淨利潤均保持在10億元以上,2018年實現淨利潤20.55億。2019年6月,國華人壽進行分紅,天茂集團收到現金分紅款1.04億元。

此前,天茂集團董事長劉益謙曾向媒體表示,其布局壽險並非簡單投資,而是作為產業進行經營,未來將全力以赴做好壽險,關注如何將壽險做好做大。此次對國華人壽進行合併吸納,背後是天茂集團對國華人壽寄予的厚望。

放手財險:出清安盛天平實現投資收益約6.23億

在天茂集團瞄準壽險發力的同時,對財險業務則選擇了「放手」。

12日晚間,天茂集團同時公告表示,收到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包括天茂集團在內的五家安盛天平中方股東,將持有的安盛天平4.23億股股份全部轉讓給安盛集團,交易總對價為46億元。其中天茂集團持股的7828萬股全部轉讓給安盛集團,轉讓價為10.87元/股,總金額約為8.5億元,轉讓後安盛集團將持有安盛天平100%股權,安盛天平轉為外資全資持股公司。

回溯來看安盛天平近幾年表現。保險業務收入方面,除2018年外,安盛天平保持穩步上行,從2013年的50.06億元增至2017年的81.29億元,但在2018年出現了超2成的縮減,僅有63.43億元。2019年上半年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7.65億元,同比出現約2.6%的縮減。

淨利潤方面,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安盛天平均維持盈利態勢,其中2015年淨利潤達到峰值,實現2.63億元,但在2017年由盈轉虧,實現淨利潤-0.21億元。2018年,虧損持續放大,全年實現淨利潤-2.75億元。從2019年最新數據來看,安盛天平上半年已經扭轉虧損,實現9588.4萬元淨利潤。

安盛天平2018年保費與淨利潤的雙雙下行,主要與車險業務表現不佳有關。2018年車險保費收入為56.43億元,同比下滑23.05%,承保虧損則進一步加劇,2018年車險虧損5.58億,同比增虧17.97%。

儘管前身為專業車險公司的安盛天平,在當前的車險市場,日子也並不好過,業績不佳的背景下,天茂集團選擇出清其所持股權的動作,不難理解。「從回報率角度來看,財險公司與長期壽險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差異,在財險公司整體存在盈利困難的背景下,從資本角度而言,會存在重壽險輕財險的戰略」,王立剛向藍鯨保險分析稱。

「目前的表現來看,壽險業務的對象更明確,業務模式也更靈活,財險業務結構更複雜,整體發展不如壽險」,沈萌補充道。

儘管當前安盛天平業績不佳,但通過此次出清股權,仍為天茂集團帶來一筆不小的投資收益。在2018年披露對於安盛天平的股權出讓方案時,天茂集團表示,預計實現投資收益約6.23億元。

此前,在安盛集團籤署收購安盛天平剩餘股權協議時,安盛亞洲執行長GordonWatson即表示,全資擁有並全面管理安盛天平後,將進一步加快戰略部署,創建一家擁抱醫療保健和移動解決方案的領先保險公司。同時,將安盛天平打下的良好基礎與安盛集團在健康和數字方面的全球專長相結合,在持續為車險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通過完善健康險產品線來捕捉健康險市場快速發展的機會。

由此來看,無論是或將全資上市的國華人壽,還是成為外資獨資險企的安盛天平,未來發展之路,均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沽清安盛天平,增資國華人壽:劉益謙換牌的邏輯
    前腳剛剛清空安盛天平財險,後腳就大幅增資國華人壽的資本大鱷劉益謙,在換牌的同時,還狠狠地賺了一筆。公告顯示:劉益謙掌控的天茂集團在出售安盛天平股權事宜上預計將實現投資收益約6.23億元。這相當於2.8個雞缸杯的價格。
  • 國華人壽或整體上市 大股東天茂集團出清安盛天平
    早在2016年3月,天茂集團曾為了增持國華人壽股份兩次發布公告分別停牌5日。增資,增資完成後,天茂集團所持國華人壽股份佔比從7.145%一躍至51%,成為國華人壽控股股東。天茂集團在2015年接受《經濟導報》採訪時就曾表示,保險行業的發展已打開了巨大的空間,國華人壽經營業績自2014年3季度以來大幅提升,未來持續盈利的前景良好。
  • 天茂集團控股國華人壽 擬百億定增轉身類保險
    停牌近3個月,天茂集團終於拋出募資近百億的定增方案,用於收購國華人壽43.86%的股權。天茂集團此前持有國華人壽7.14%的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後,天茂集團持股比例將增至51%,達到對國華人壽的絕對控股。  天茂集團表示,「國十條」的政策優勢、壽險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國華人壽業績轉好等原因是其選擇控股國華人壽的主因。
  • 天茂集團終止吸收合併國華人壽 業內稱短期無重啟可能
    對於國華人壽而言,如果一切順利,國華人壽有望成為繼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之後第六家在A股上市的險企。然而不到十個月後,天茂集團宣布終止吸收合併國華人壽以及募集配套資金,這也意味著國華人壽上市之路按下暫停鍵。
  • 天茂集團出清安盛天平獲批 吸並國華人壽加碼壽險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潘昶安8月12日,天茂集團發布了兩條公告,一是天茂集團出清安盛天平財險股份獲監管批覆,二是天茂集團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方式對國華人壽實施吸收合併。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布局或是因為相較處於調整周期的財險業,壽險業近年來發展較好,國華人壽近年來業績亦十分優異。出清安盛天平財險獲批8月12日,天茂集團轉讓安盛天平財險股份獲監管批覆。
  • 疫情衝擊又一幕:國華人壽借殼上市流產
    早在2004年,其就已經開始了在保險業的布局,當年12月,劉益謙的新理益系主導發起設立天平汽車保險,由此獲得一塊財險牌照。2012年,因虧損額度較大,加之天茂集團經營業績低落,天茂集團曾一度有意出售國華人壽7%股份自救。而「國十條」的出臺讓事情出現了轉機。2014年,天茂集團決定違約終止出售股份,並稱「國十條」的出臺將促進保險公司業務拓展,帶動大量資金進入保險行業,極大推動中國保險業的發展。
  • 安盛集團完成收購安盛天平財產保險剩餘50%股權
    12月14日,法國安盛集團(以下簡稱「安盛集團」)宣布完成收購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由此安盛天平成為外資獨資財險公司。據悉,安盛集團此次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總對價為46億元(約合5.84億歐元)。同時,本次股權交易的完成已滿足慣例成交條件,包括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
  • 「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拿下保險資管籌建入場券的劉益謙準備好了嗎?
    近日,國華興益資管正式獲批籌建,為國華人壽在投資端實現加碼,儘管目前國華人壽登陸A股的計劃已經擱淺,但對於國華人壽的長期資產管理以及「家底」增厚,確為利好消息。而保險資管公司的擴容,也在映射著我國保險資金管理規模持續擴大的需求,尤其在2020年監管持續釋放利好的風向之下,只看誰能抓住機遇。
  • 法國AXA安盛集團全資控股中國安盛天平財險公司
    中新社上海11月27日電 (記者 姜煜)法國AXA安盛集團27日宣布,已與中國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盛天平)的中國股東達成協議,將以46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後者持有的50%股權,AXA安盛集團由此將全資控股安盛天平。
  • 安盛天平的車險之困
    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盛天平」)前身為市場上惟一一家專業經營車險業務的險企,然而變身之後卻失去了車險經營的專業優勢,近幾年屢屢受挫。最新披露的交強險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安盛天平的交強險業務承保虧損2.8億元,居於行業前列,在整體車險業務中佔比超過五成。近期,安盛天平正在經歷又一次股權變化,而車險經營之困一時仍難以擺脫。
  • 國華人壽上市「夭折」,「精明」的劉益謙放棄了「雞肋」的重組?
    當年的抄底失敗,讓劉益謙的國華人壽一度出現生死危機。雖然接連的增資一度將國華人壽「拯救」,但時至今日劉益謙是否還願意履行當年的承諾,完成天茂吸並國華人壽計劃,為這些增資股東提供退出渠道?時隔一年之久,劉益謙主導的天茂集團吸並國華人壽的大戲宣告「夭折」。
  • 安盛集團20年投資中國內地超百億,法國最大保險集團如何掘金中國...
    對於中國不斷加大的對外開放政策,安盛中國CEO、安盛天平財險臨時CEO衛澤韋 (Xavier Veyry )透露,「我們非常有幸已經和中國最大的銀行成立了一個人壽公司合資企業,我們要確保我們先充分利用合資企業的優勢,然後再考慮其他的可能性」,但他也透露,「未來,安盛中國還有很強烈的擴張計劃願望,包括收購計劃,也在申請監管機構的一些批准,我們也願意抓住這樣的機會
  • 持股100%成我國最大外資獨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車險持續虧損待解
    歷時一年多,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終於成為由法國安盛集團全資控股的國內最大的外資獨資財險公司。以車險業務為主的安盛天平,今後將如何發展才能擺脫多年以來的虧損困局,也是安盛集團全面接手後,市場關注的重點。
  • 安盛天平迎來新「掌門」 車險陷泥潭轉型健康險非坦途
    朱亞明此次扮演的是「救火隊長」的角色,在原有車險業務陷入泥潭、健康險拓展前途未卜之際,連虧三年的安盛天平又將何去何從?完成三部曲轉變,已成最大外資獨資財險安盛天平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的天平車險,當時的第一大股東是劉益謙的天茂集團。
  • 天茂集團重組國華人壽擱淺之謎
    來源:中國經營報天茂集團重組國華人壽擱淺之謎本報記者/陳晶晶/北京報導曾在微信朋友圈寫下「入主天茂19年,付出心血煩惱,今改頭換面,努力成為第六家保險上市公司」的劉益謙可能沒想到,國華人壽上市計劃會在10個月後擱淺。
  • 和泰人壽「三年虧」的業績成色,國華人壽「九罰單」的上市拷
    比如以網銷壽險領先示人的國華人壽。公開信息顯示,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截至2018年12月,公司總資產逾1700億元,形成了以銀行保險、網際網路為業務主渠道,其他業務渠道作為補充的差異化經營格局。是國內率先進入網絡平臺,實現跨渠道合作,業內領先的網銷壽險公司。
  • 鴻達興業跌停 國華人壽保險與海通證券資管持股
    截至三季度末,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三號持有鴻達興業4223.35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1.634%,是其第四大流通股股東。海通證券資管-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行業支持民企發展系列之海通證券資管1號FOF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持有鴻達興業2453.00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0.949%,是其第六大流通股股東。
  • 安盛天平聯合VFS Global,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保險及籤證服務
    出國旅遊之前大家需要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其中,籤證和保險顯得尤為重要。為能給出境遊的用戶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務,安盛天平與全球領先的第三方籤證服務平臺VFS Global籤署了合作協議,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保險及籤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