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牛肉為啥這麼貴?
長話短說,原因大體上有四個!
①國內需求太高②進口沒那麼多③國內養殖太貴④國內散養居多
一.國內需求高
牛和人一樣,懷胎十月才能產子,而且大多數都是一胎,雙胞胎的可能性很低。並且,生下來以後,一般的品種,至少得一年多的時間才能變成牛肉。
如果對這樣的時間沒有概念,那麼對於雞來說,足夠繁殖十代了!普通的白羽雞孵出來只需要38天—42天就能端上餐桌。
二.產量就那麼點
目前世界上的牛肉貿易額也就700萬噸左右,而我僅僅我國的牛肉進口量就有200萬噸,意味著整個世界上三分之一左右的貿易數量源於我國。
我國自1975年消費量29.8萬噸,到2015年消費量749.6萬噸。以每年大概20萬噸的數量增加著(每年都在增加)。
2006-2015年中國牛肉產量
世界上牛肉產量就那麼點,隨著需求量的不斷上升,價格自然而然就變高。
2008-2017年中國牛肉價格走勢
3.飼養成本太高
首先飼養牛肉的成本高,有四成源於飼料。就拿青貯來說,這個東西是整個玉米壓碎後做成的飼料,一噸400元。而玉米一噸1800元,跟美國相比,這樣的成本太高了。
4.我國規模化養殖少
我國散養的牛居多,一萬頭牛成本兩個億。而美國圈養一萬頭牛成本遠遠低於兩個億。同時規模化養殖下,人工成本更低,一個人操控機器就可以實現數百頭牛同時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