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動A股「奶酪」!蒙牛要有大動作?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
妙可藍多「易主」傳聞實錘!
12月9日晚間,「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公告表示,蒙牛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目前雙方仍在進行溝通協商,尚未籤署相關協議。
如果蒙牛此次接盤成功,妙可藍多作為唯一入圍前五的國產品牌,將獲得蒙牛的品牌背書。而蒙牛的奶酪業務也將躋身第一梯隊。
董事離職、實控人生變
蒙牛再出手
12月9日晚間,「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蒙牛」)及/或內蒙蒙牛控制的實體(以下簡稱「收購人」)籤署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擬以收購人為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人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除擬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外,收購人還擬通過協議轉讓及公司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柴琇表決權放棄等可能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
目前,柴琇女士與收購人仍在進行溝通協商,尚未籤署相關協議。公司股票自2020年12月10日開市起繼續停牌,公司預計於2020年12月14日上午開市起復牌並披露相關進展情況。
同時,妙可藍多還披露了公司董事祝成芳離職的消息。
12月7日晚間,妙可藍多就曾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構成公司控制權變更。公司股票自7 日開市起停牌2個交易日。
對此消息,蒙牛和妙可藍多方面均拒絕回應。
根據妙可藍多的三季報,蒙牛已經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持股5%,僅次於公司現控股股東、實控人柴琇。此前在談及是否和蒙牛的聯姻時,柴琇曾向媒體表示,「如果聯姻,一個考慮就是戰略協同,蒙牛是行業翹楚,在全球乳品行業當中擁有特別好的資源,它做了我們戰略股東之後,會在戰略上給我們很多支持,比如在國外資源的整合上、性價比更高的原料的採購上等;第二就是學習。我覺得能從蒙牛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說品質控制、企業文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等。」
蒙牛「垂涎」妙可藍多已久
事實上,早在2019年7月,市場就曾傳出妙可藍多要「賣身」蒙牛的消息。彼時,有說法指出雙方在價格和收購方式上存在分歧,妙可藍多要價有點高,最終合作並未談攏,不過妙可藍多此後予以否認。
今年1月,蒙牛通過約2.87億元對價入股妙可藍多;3月,蒙牛擬以3.15億元認購妙可藍多的定增,但這一定增預案在8月宣布終止。
有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蒙牛3月份的撤出並不是真正的退出,雙方仍然有合作延續,應該說蒙牛一直謀求在控股權。此次停牌妙可藍多是被蒙牛收購,但具體價格不清楚。「這次談好的收購的價格比此前談的高很多,收購完成後柴琇退出妙可藍多,但仍將負責奶酪供應鏈上遊,而蒙牛負責品牌打造,產品研發,下遊銷售等。」
作為「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的奶酪業務無疑是蒙牛看重的關鍵業務。今年1月,蒙牛在入股妙可藍多的同時,還斥資4.58億元成為吉林科技的第二大股東,佔股42.88%。吉林科技是妙可藍多奶酪業務的生產主體企業。
前三季淨利潤增長近350%
股價年漲幅近170%
今年來,因股價的大幅波動,妙可藍多吸引了多方關注。年初,妙可藍多的股票價格還不足15元,但在8月份,其股價一度上漲到47.2元。在12月7日停牌前,妙可藍多的股價為39.17元,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168.66%。
10月底,妙可藍多公布了三季報。前三季妙可藍多實現營業收入18.76億元,同比增長61.9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84.47萬元,同比增長348.50%;公司核心大單品奶酪棒成為業績增長主要驅動力。前三季度,妙可藍多的奶酪營業收入為13.43億元,其中奶酪棒營收高達8.66億元,佔奶酪業務營收的64.50%,佔公司總營收的46.20%。
如今,奶酪被視作中國乳業的新興藍海市場。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零售奶酪終端市場規模約65.5億元,2010-2019年複合增速達到22%,預計2024年將達到112億元,預計2020-2024年年均複合增速12%。
2019年中國奶酪零售市場中,市佔率前五的品牌為百吉福、樂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藍多,市佔率分別為22.7%、7.7%、6.4%、5.5%、4.8%。其次,國產品牌多美鮮、蒙牛、光明分別排名第 7、8、10,位列第二梯隊。
如果蒙牛成功接盤,妙可藍多作為唯一入圍前五的國產品牌,將獲得蒙牛的品牌背書。而蒙牛的奶酪業務也將躋身第一梯隊。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