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社川河畔的鳳凰古鎮,距柞水縣城45公裡,系陝西省古民居文保單位,2013年被國家建設局、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 「三點水」宴席顧名思義與水有關,它把長江以北的鹹辣酸麻口味和長江以南的清淡爽甜口味有機結合,宴席主要特徵是:
席間先精製四暈四素,八個涼菜,置放於桌面,中間頂放一個乾果盤,四暈多用涼拌灌腸、涼拌豬耳朵、涼拌蠶繭、涼拌豬心;四素有涼拌胡蘿蔔絲、涼拌豆芽、涼拌山野菜、涼拌青菜。乾果盤裝有核桃、板慄、柿餅、紅薯幹。
熱菜共分三個輪次,每個輪次上兩道熱菜,一道湯池碗,同時要端上一碗清水,因三輪湯池味各有不同,含甜鹹酸辣,所以,每個輪次端一碗清水,用於食客清涮勺羹,這就是「三點水」宴席獨特之處。

第一輪熱菜:
首先上桌的是「甜蒸肉」。它選用五花肉作主料,肉清洗乾淨後放鍋中煮六成熟,取出,抹上蜂蜜和燒酒,用於上色,過油後,切成菱形方塊狀裝碗,配料用紅薯,放入籠中大火蒸半小時。
緊接著是盤裝「柞水大炒」。它主料選用五花肉煮熟,切成片狀,配菜有過油豆腐片、木耳、白菜、胡蘿蔔片等,大火爆炒而成。
第一輪甜池碗,一般是自己加工的白米甜酒和糯米糰子。

第二輪熱菜:
雞蛋燜子。選精瘦肉洗淨剁碎盛入碗中,將雞蛋攪拌均勻澆入肉的上面,上籠大火燒蒸半小時。第二輪盤菜是炒蒸粉子,它選用玉米面,先溫火幹炒,再用80度的開水滾燙,加入食鹽和熟豬大腸、胡蘿蔔丁入籠蒸20分鐘。
第二輪湯碗:水果池子。選用甜梨、蘋果,加白糖和醋,甜酸味。

第三輪熱菜:
首先是心肺綠豆湯,選用豬心肺作主料,清洗煮熟,將綠豆浸泡煮熟裝入大碗中,再把豬心肺切成薄片覆蓋於綠豆上,加食鹽,放進蒸籠大火蒸15分鐘,添放加骨頭湯。
緊接著是盤裝古鎮小炒。食材有過油瘦肉絲、白蘿蔔絲、胡蘿蔔絲、豆腐絲、粉絲,大火爆炒。
緊接著上第三道鹹池子湯碗。食材用雞蛋皮子、瘦肉片、木耳、黃花菜、小青菜,用骨頭湯燒製成純鹹口味。
第四輪么席菜
先端上蒸碗雞蛋卷子。瘦肉剁碎後把煎好的雞蛋皮子鋪平,放上肉沫捲起,切成筒狀,加輔料,土豆、豆角、豆腐,入鹽,添骨頭湯上籠大火蒸30分鐘。
接下來上盤裝炒肚片,選清洗乾淨的豬肚子,煮八成熟,切片狀,加白菜杆子、胡蘿蔔片爆炒。
最後一道菜是涼拌豆芽或者涼拌蓮菜上桌,預示著宴席下酒菜全部上完,再端一盤油炸紅薯丸子,意為吉祥圓滿。

宴席主食多以米飯為主。
菜餚有四個蒸碗條子肉,襯碗用豆醬、醃菜、幹香椿等。同時端上涼拌豆芽、涼拌洋芋片、涼拌蓮菜、自製的醃菜四個素菜,燒一道清淡的豆腐青菜湯。
至此,三點水宴席圓滿結束。
三點水宴席食材主要是用豬肉,沒有雞鴨魚蝦高檔菜,其菜餚油而不膩,清淡可口,營養價值極高。製作技藝十分講究和古樸,在民間,一般宴請貴客才做這種宴席。
古鎮「三點水」宴席主要在鳳凰古鎮屈府中傳承。史料記載,湖北郎中屈天喜,從南方遷入鳳鎮,在古鎮開辦天壽堂藥鋪,做藥材生意,因廣交客商、朋友又善待賓客,其夫人馮琴慧又是鄉間大廚,便傳承用「三點水」宴席待客,後傳給其子屈正林、兒媳曹友蓮,屈正林夫婦再將「三點水」宴席的製作技藝傳承給其次子屈勇。隨著古鎮旅遊產業的發展,屈勇一邊傳承「三點水」宴席,一邊挖掘民間傳統菜餚,在餐飲文化方面進行著不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