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節日之聖誕節

2021-01-19 we享學英語



               聖誕節的由來和傳統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就像中國的春節一樣,每年的12月25號是聖誕節,12月24號是聖誕前夜,聖誕節是西方人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如今已經成了孩子們的節日。



聖誕節象徵是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帽、聖誕襪子!


                聖誕老人的由來

                                   

聖誕老人是基督教的聖人聖·尼古拉斯的衍生形象,相傳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尼古拉斯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尼古拉長大以後,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後來作了神父,而且升為主教。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來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故事。


聖誕樹的由來



據說在很久之前有一位農民在一個聖誕夜裡救助了一個又冷又餓的小男孩,並且為他準備了一頓非常豐富的聖誕晚餐,在離開的時候這個小男孩折了一根杉樹枝並且插在地上祝福那個農民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

等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然變成了一棵小樹,到後來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救助的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而是一個上帝的使者。於是這個故事就慢慢地傳開了,成為聖誕樹的來源。在西方,不管是誰,也包括基督徒,每當要過聖誕節的時侯都要準備一棵聖誕樹,為了調節氣氛,給聖誕節增添歡樂。聖誕樹基本上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因為常綠樹象徵著生命長存,是一種美好的寓意。樹上會掛著各種小彩燈,玩具和星星,也會掛上各式各樣的聖誕禮物。聖誕夜的時候,人們會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表達自己的喜悅


聖誕帽


這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裡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是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聖誕帽的樣式也越來越多種多樣

聖誕襪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心底善良的貴族,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拋下他和他的三個女兒。這個貴族嘗試了很多發明,結果都失敗了,也因此耗盡了錢財,他們不得不搬到一家農舍裡生活,他的女兒們也只得親自燒煮、縫紉和打掃。一晃幾年過去,女兒們陸續到了出嫁的年齡,父親卻變得更加沮喪,因為他沒錢給女兒們買嫁妝。一天晚上,女兒們洗完衣服後將長統襪掛在壁爐前烘乾。聖人Nicholas知道了她們父親的境況後,就在那天晚上,來到她們的家門前。他從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睡著了,同時也注意到了女孩們的長統襪,隨即,他從口袋裡掏出三小包黃金從煙囪上一個個投下去,剛好掉在女孩們的長統襪裡。第二天早上,女兒們醒來發現她們的長統襪裡裝滿了金子,足夠供她們買嫁妝了。這個貴族也因此能親眼看到他的女兒們結婚,從此便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後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都繼承了懸掛聖誕襪的傳統。有些國家的孩子則有其它類似的風俗,如在法國,孩子們將鞋子放在壁爐旁等等。


聖誕節大餐


塔馬利最早來自墨西哥,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的聖誕節菜單中的傳統項目。塔馬利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玉米粽子,主料是粗玉米粒,包裹著牛肉、雞肉或蔬菜,外面由玉米葉或香蕉葉包裹,吃的時候內陷的湯汁會滲入玉米面,還能聞到粽葉的陣陣清香。


聖誕節的湯品選擇中最傳統最常見的就是牡蠣奶油濃湯。它的製作非常簡單,就是將牡蠣在奶油和黃油中慢煮,將牡蠣的鮮味熬入湯中。用這道湯品作為聖誕大餐的第一道開胃菜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就像中國人過年要吃餃子一樣,火雞幾乎是聖誕大餐的代表,這個習俗已經延續了300多年,比美國歷史更悠久。火雞中填充的餡料一般是麵包幹、肉糜或洋蔥、胡蘿蔔、芹菜等蔬菜。火雞象徵著豐收和團圓,給了聖誕節一個美好的祈願。


作為主菜的另一個選擇,聖誕火腿也是聖誕大餐中的明星。聖誕火腿多用整隻火腿烤制,醬料的選擇有很多種,吃的時候一片片切下。它的製作方法相對簡單,即使初學者也可以輕易上手,是新手廚師準備聖誕大餐時的最佳選擇。


到了聖誕節,就是蔓越莓果醬最盛行的時候了。蔓越莓醬味道酸中帶一點甜味,很多國人把它當做是塗抹麵包用的甜醬。其實,對美國人來說,這種酸甜口味的醬汁與肉類是最搭的。聖誕大餐中,蔓越莓醬一般用來搭配火雞肉,有時也會搭配鴨肉或火腿肉食用。


餡餅,又叫「派」,是美國人最愛的食物之一,每逢值得慶祝的日子,總會有一個派來捧場。派的種類很多樣,可以是水果、奶油的甜派,也可以是肉類、蔬菜做的鹹派;既可以當佐餐的配菜,也可以是餐後甜點。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一塊派皮上整齊得排滿調過味餡料,放入烤箱烤制到派皮金黃,一隻喜慶而美味的派就做好了。


土豆泥也是聖誕大餐中經常會看到的角色,因為它的廉價、方便和美味,它常常出現在各種菜單當中。要在家裡製作土豆泥非常簡單,幾乎可以說是零失敗率的百搭菜品。


聖誕布丁又叫李子布丁,因為是聖誕節的專屬甜品而得名。這種布丁最早源於英國,由英國早期移民帶入美國,也成為了美國的聖誕代表食物之一。雖然叫布丁,但是這種布丁與國人平時印象裡類似果凍的布丁很不一樣,口味上更類似與溼潤的蛋糕。傳統的聖誕布丁用羊油製作(現一般用黃油),加以麵粉、麵包片、紅湯、酒和各種乾果蒸烤而成,保存時間很長,甚至可以留到復活節的時候繼續食用。


柿子布丁類似於英國的聖誕布丁,是美國在聖誕節期間的專屬甜品。這種布丁同樣用水浴爐子烤制,保持了布丁的溼潤,一般配以冰淇淋、卡士達醬或奶油一同食用。

巧克力軟糖是一種甜度很高的糖果,售賣時一般都是很大一塊,吃的時候可以切成小塊。這種糖其實平時也可以吃到,但因為其甜蜜幸福的滋味,讓美國人很願意在聖誕節的時候也來上一塊。


聖誕餅乾就是普通的黃油餅乾或者薑餅做成小人、聖誕樹、聖誕花圈等聖誕造型。一般家裡的主婦們會在聖誕節來臨之前準備好這些餅乾胚子,然後和家庭成員們一起用霜糖、奶油來裝飾點綴這些餅乾,享受家人團聚樂趣的同時也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雖然所有有水果的蛋糕都可以叫水果蛋糕,但聖誕節時的水果蛋糕一般指的是這種用水果乾拌入麵糊製成的樸素蛋糕。蛋糕一般被做成條形或圓環型,點綴以胡桃和紅綠色的乾果以增加節日氣氛,並且不會做過多的點綴。食用時切成塊狀,可以和卡士達醬或奶油搭配食用。


雖然名字叫bread,但它其實並不是麵包,而是餅乾或蛋糕。薑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聖誕甜點,有淡淡的辛辣姜味,一般被做成人型,也可以做成薑餅屋,有濃濃的聖誕氣息。

一到聖誕節前後,超市裡的蛋奶酒就開始擺上了主要貨架。蛋奶酒本身不含酒精,主要成分為牛奶,奶油,雞蛋,以及各種香料。很多人在喝的時候會加入朗姆酒或白蘭地,就成了下面會提到的 「湯姆和傑瑞」 雞尾酒。

這裡的湯姆和傑瑞可不是動畫片,而是美國的一種聖誕傳統雞尾酒。它的做法極其簡單,就是在蛋奶酒中加入朗姆酒或白蘭地,加熱,放入馬克杯中,就成了一杯最地道的湯姆和傑瑞。

聖誕節正值寒冷的冬天,所以聖誕飲料也多為帶一點酒精的熱飲。這道熱黃油朗姆便是一種混合酒精飲料,一般是由黃油、朗姆、熱水或蘋果酒,加上糖和香料調製而成。

3

雖然叫Cider(西打酒),但這種蘋果酒其實並不含酒精,其實就是未過濾、未加入甜味劑的天然蘋果汁。蘋果汁被稱為Apple Cider是美國和加拿大特有的,為了與真正的Cider區分,在美國一般把有酒精的蘋果酒稱為「Hard Cider」。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聖誕快樂、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關於聖誕節等西方節日的爭議
    又到了年末時段,今天是西方的盛大節日聖誕節,我本無意湊洋節的熱鬧,不過看到這幾天關于洋節的爭論不斷,各種觀點反差極大,有極力維護的,有激烈反對的,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這是最近網絡上很火的一個帖子,極劇感情色彩!
  • 大家是怎樣過聖誕節,又是如何看待西方節日與本土節日的衝突呢?
    網購給娃買了一棵聖誕樹還做了應景的聖誕果盤不知道大家是如何過聖誕節的呢我是和孩子一起動手一起做聖誕主題的果盤順便鍛鍊了娃的動手能力用彩虹糖當鼻子,用香蕉當雪人的身體,用草莓當帽子,用黑米作眼睛,再用燒烤木籤串起來就大功告成啦
  • 西方平安夜聖誕節的由來,我們能否提倡過西方節日?
    今天我在群裡及朋友圈上面看到有些人發聖誕節是西方節日提倡不要過。有的甚至發圖造謠說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在24夜晚慶祝,所以叫「平安夜」等等。這謊言不是體驗你能多愛國,只能讓國際文化交流變得更惡化。據百度百科記,19世紀聖誕節才由國外傳教士傳入中國。其中記錄有平安夜的由來:總的來說是牧羊人聽到夜裡傳來上帝的聲音,耶穌即將降生。牧羊人聽到後把這個好消息家家戶戶轉達報佳音。後面為了紀念耶穌,報佳音也就慢慢變成了家庭朋友夜晚聚會,分享喜悅的集體活動。自然而然成了平安夜,這就像我們的除夕。
  • 西方兩大節日,萬聖節和聖誕節,有什麼區別
    西方兩大節日,萬聖節和聖誕節,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萬聖節和聖誕節,為西方兩大傳統節日,主要有節日時間、起源由來、活動習俗和特色美食等四個方面的區別。它們相比,最主要的區別,萬聖節是全民性的娛樂節日,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為了慶祝耶穌誕辰設置的節日。一、節日時間。1.萬聖節,是西方所有人的傳統節日,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陽曆11月1日。而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被稱為萬聖節前夕,又叫萬聖夜,這天晚上據說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 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送禮物,別再傻傻的只知道送巧克力了
    在西方,聖誕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可以說是可以媲美我們東方春節的節日。可是你知道聖誕節到底是怎麼樣的麼?你知道聖誕節的在歷史上的小故事麼?我們就來說一說聖誕節吧。聖誕節,又稱之為耶穌節等各樣的名字,在西方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起源於基督教。
  • 傳統節日文化:都知道西方聖誕節,那就來看看古人的聖誕節吧
    說起聖誕節大家都是知道的啊,都知道聖誕節是屬於外國的節日,其實聖誕節在我國也有著很古老的文化啊,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在西方,聖誕節是一個響唑的節日,它的地位就如同我國的春節,西方的聖誕節是紀念基督耶穌的節日,本出於宗教。但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今天的聖誕節已經不復當日,慶祝、娛樂等等世俗的成分佔據了主要的地位。
  • 聖誕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聖誕節是什麼時候
    近幾年從西方引進的節日越來越多,萬聖節剛剛過去,不少商家和遊樂園又開始了聖誕節的裝扮。除了知道聖誕節有聖誕老人,要吃蘋果。其餘的好像都不知道,甚至連聖誕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聖誕節。
  • 節日教案:聖誕節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節日教案:聖誕節   設計思想:   隨著聖誕節的到來,幼兒園的大廳裡擺上了漂亮的聖誕樹和許多漂亮的掛飾,幼兒園的院子裡還有一位會跳舞的聖誕老人
  • 中國人該不該過西方節日
    今日,看了一群學生發的視頻,我們不過西方人的節日,聖誕節、平安夜不要送禮物給我,我是不會收的……我默默地點了個贊,同時我也在深思剛到12月份滿大街琳琅滿目的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禮物……可是,同樣12月份中國的冬至卻幾乎沒人提及。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聖誕節能在中國流行起來呢?
  • 聖誕節不是中國傳統節日,為什麼中國人喜歡過聖誕節?
    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大家對西方節日那麼有興趣,而且不乏看見中國的各大商場或者店鋪,更甚至在家裡都會買大小不一的聖誕樹裝飾房子,雖然大家並不知道聖誕節在西方的含義是什麼但是很多中國人都會跟風慶祝聖誕節。許多電商更是推出聖誕節的相關活動,那麼到底為什麼中國人喜歡過聖誕節?
  • 中國人應多過自己的「聖誕節」,少追捧西方的「聖誕節」
    聖誕節,顧名思義,就是聖人的節日。西方的聖人主要是耶穌,為了紀念耶穌誕生,故有聖誕節。其實,「聖誕節」不應該叫「聖誕節」,叫「耶誕節」才合適。由於基督教在西方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西方人崇拜耶穌,把耶穌稱為「聖」,也很自然。
  • 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過西方的聖誕節嗎?
    對於西方的基督教國家來說,聖誕節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相傳,這天是「上帝之子」耶穌的生日,他出生於中東的約旦河西岸地區,也就是今天的伯利恆市,距離耶路撒冷僅10公裡。我們知道,基督教有三大派別,分別為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
  • 西方過聖誕節大全
    聖誕節是西方最盛大的節日,近來國內也因商家炒作而熱鬧起來,那在西方怎麼過聖誕節呢?美國很多城市會舉辦聖誕大遊行,熱鬧非凡。每家會在門外掛花環堆雪人,屋內擺放聖誕樹,有些人還會擺「聖誕馬槽」,既讚美上帝,也供觀賞。聖誕夜裡,教堂裡的唱詩班挨家挨戶到教徒家門前齊聲唱起聖誕頌歌。
  • 社評:西方節日在中國城市大體火到頭了
    今年網際網路上傳出個別城市或者大學裡限制過聖誕節的消息,一些外媒湊過來說,中國「抵制」「禁止」過聖誕節,對網上的原始信息做出誇大和引申,製造中國「出於政治考慮」大規模抵制外來文化的印象。身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黨員幹部今年沒有收到任何專門針對聖誕節的禁令,更不要說普通老百姓了。
  • 聖誕節的由來簡介 聖誕節節日起源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經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裡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 西方人的聖誕節,真的只有火雞嗎?
    聖誕節本是西方的節日,重要程度堪比我們這裡的春節。在中國過春節,素來都有吃餃子的習慣。餃子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吉利的。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是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望。
  • 歷史視角:該不該過西方的聖誕節?
    今天是12月25日,是西方傳統的聖誕節;昨晚就是他們聖誕前夜送禮物的時候,我們翻譯成平安夜。各位,我們中國文化以海納百川的包容力著稱,自然也有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即使不是基督徒,也會過西方的聖誕節。我們的包容力在於,一些人有過洋節的自由,一些人有選擇不過洋節的自由,君子和而不同嘛。
  • 2016年聖誕節祝福語大全 西方各國聖誕節奇聞趣事(組圖)
    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現在「洋節」在中國也很流行,特別是深受青年男女的喜愛,每逢節日都是情侶約會,表白的最佳時期。>>>女生最喜愛的十大平安夜禮物
  • 西方人如何過聖誕? 科普聖誕節的由來及各種習俗
    西方人如何過聖誕? 科普聖誕節的由來及各種習俗時間:2020-12-24 15: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方人如何過聖誕? 科普聖誕節的由來及各種習俗 聖誕節的由來 科普聖誕節的由來及各種習俗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 「聖誕節」已漢化成中國商業節日
    聖誕節,是一個讓人感到很「暖」的節日。它不像春節(有社交任務),不像元旦有明確的時間概念(從而造成你的焦慮感)。在中國人眼裡,它就是一個西方消費主義的符號。聖誕帽,鐵杉樹,星巴克特飲,打折季,爐火和熱巧克力......這些都是讓人愉悅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