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永遠都是最原始的底層邏輯

2020-12-18 直隸尚書房

一個修字,幾乎可以囊括幾千年傳下來的文化精髓。

修這個字,網上資料說這個字最早見於甲骨文,但是,甲骨文的修字怎麼寫,一直沒有查到。不過呢,我們找到了攸這個字,因為有專家說,在甲骨文裡面,攸就是後來的修字。

甲骨 金文

修字,其本義原指從容裝飾,精心美化,後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為學習、追求、完善等。

要說這個修字,是文化的精髓,也是宗教的深意。今天,我們推送一組保定大佛光寺的圖片,我們不討論宗教問題。只是隨意說說這個修字。

本期攝影專集,一日看盡保定城、直隸尚書房公眾號和保定城市攝影愛好者微信群聯合推薦。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攝影:潛艇兵

保定有個佛光寺

下面這段視頻,是保定攝影師齊衛先生拍攝的,這段視頻有意思的地方是,一鏡到底,這是很考驗拍攝技術的,不知道多少攝影師為了這個一鏡到底,把自己心愛的小飛機弄成了一摔到地。

本視頻作者:齊衛

保定佛光寺,也叫大佛光寺,可能是與其他佛光寺以區別吧,座落在保定順平縣鳳凰山,寺院北倚狼牙山玉皇坨,西峙古北嶽恆山,東望保定古城、雄安新區,南鄰康關古鎮。

東晉時曾有一位道安大師曾在此區域建立寺塔、講經授徒。道安,是東晉時代傑出的佛教學者,生於東晉懷帝永嘉六年(312),卒於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說年七十二),出生於常山扶柳縣(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個讀書人家裡。

佛教尤其講究一個修字。

比如,有無常修、非樂修、無我修之劣三修,還有常修、樂修、我修之勝三修。

再比如,佛教這個修字,最基本的就是戒、定、慧三個字,與這三個字對應的則是貪、嗔、痴三個字,也有說是貪、嗔、痴、慢四個字。

再再比如,還有一個六度之說,哪六度呢?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進,第五禪定,第六般若。

前四度比較好理解,這第五的禪定,按《六祖壇經》說「外不著相即是禪,內不動心即是定」。第六的般若,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智慧、大智慧。之所以不翻譯成為智慧,它強調的是先天的先驗智慧,區別於後天的經驗智慧。般若是與生俱來的,只是有些人開發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開發。

說好的不討論宗教問題,不過呢,既然是說這個修字,總要說到幾句吧。

要說這個修字,最有影響力的那一句當然是: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按這個文化邏輯,修身,是一切的基礎,也是一切的起點。不管你學什麼、做什麼,從修身開始,總歸是最最基礎的起點。否則,你就輸在了最最原始的起跑線上。

中國古代的修身經典指南是這樣說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摘自禮記

心正而後身修。

修心,就是奠基,就是底層邏輯,就是精神文化層面的DNA。先奠定一套政治正確的主作業系統,就是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樣,以後的修心修身就有了基礎。

比如,有人說自己一定要修佛法,為什麼要修呢?是為了長生不老,還是為了普度眾生,還是為了自己喜歡,還是因為什麼原因?

這個為什麼,就是修心的起點。

修心,修好了,就相當於給自己裝上一塊核燃料電池,可以讓你一直滿電。

修心,還要修行。修心有知,在世需行,知行合一,才是一個好的修者。修心,修行,合在一起就是修身。身心俱修,修有所成,這樣的人就是有修行的人。

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你可以選擇修心,專門修心,修一顆平和的心、一顆如水的心,修一顆進取的心、一顆如火的心,修一顆無塵的心、一顆如玉的心。只要不是給自己裝上一顆黑暗的心、邪惡的心,那就儘管去修吧。

你也可以選擇修心、修行同修同行。不管是出世,還是入世,總要做點兒什麼吧,不管做什麼,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不是損人不利己的事,那就擇而行之吧。

這個世界總是要向前的,有的人負責安靜地守候,有的人負責勇敢地探索,有的人負責冷靜地思考,有的人負責時不時地製造些許波瀾。

不管你心在何處,身在何處,修心、修行、修身,總是你躲避不開的事情。

修,不是逃避,是積累和積澱,是往更高境界的苦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修心修身的一個原點,你可以在原地守候,你也可以從那原點出發,劃出一條線,或一個圈,或是一道彩虹。

你的做劃之筆,就是這個修字。

唐代的惠能大師曾經寫過兩首《菩提謁》,其一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佛性就是一直清澈乾淨,哪裡會有什麼塵埃?塵由心生,心不淨,塵自生。

其二說: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極樂世界到底在哪兒,先不討論。僅從這四句詩中體會,修,要先從心上念,先從腳下起,根本沒有那麼高大上,一言一行皆是修,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極難。

一個人即便學了再多的學問,讀了再多的書,卻沒有辦法約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禮儀的規範,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幫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學則無非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

關於修心修身與修行,傳統文化和宗教典籍當中,可謂比比皆是。

識一字,行一字,守一字,成一字,皆可修得正果。

怕只怕,前緊後松,前揀後扔,前守後崩。

朝著自己心中那個目標一路前行吧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底層邏輯決定了他的未來
    因為底層邏輯的不同,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一、底層邏輯影響著我們的未來很多人都聽過「底層邏輯」這個概念,但是可能對他的實際意義並不了解。所謂底層邏輯,就是從事物的底層、本質出發,尋找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底層邏輯越堅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底層邏輯也可以理解為:是否能夠用最佳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我們的原始需求。
  • 關於婚姻,你應該知道的底層邏輯
    那為什麼今天吉姐姐先給大家分享什麼是「結婚」,什麼是「洞房」呢,這個和婚姻的底層邏輯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所有人類的婚姻,底層邏輯都離不開生物特性。人類目前很多婚姻的觀念還和石器時代一樣,是為了滿足生物的基本需要的。
  • 運營的底層邏輯:情緒
    想要做好運營,成為一個牛逼的運營,首先最基礎的就是,你要弄懂運營到底是什麼,了解運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你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好運營。運營是什麼?現在很多運營從業者都要做的就是寫文案、出圖片需求、搜集數據等等。但是,這些文案、圖片和數據的背後,其實我們都是希望引導用戶做我們想讓他做的事情,比如:閱讀我們文章、分享我們的設計的海報等。
  • 情感中的底層邏輯,最重要的方法:改變
    何為底層邏輯思維?就是從事物的底層、本質出發,尋找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底層邏輯思維越堅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不好理解,我做個比喻就簡單了比如:我們要從我的電腦中找一個文件(最原始的原因,底層),我們可以從查D、E、F、G盤(解決路徑很多),都是找到這個文件為目標(解決底層)。
  • 白酒酒莊的底層邏輯有哪些?
    理論上說有很多個辦法,但是由於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是有既定假設與條件的,這個就是問題的本質,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只有一個方法路徑是最符合我們需求的,而這背後的思考路徑就是底層邏輯。 簡單來說,底層邏輯就是解決方案必須要最接近提出問題的本質。
  • 做好餐飲4大底層邏輯,餐館想不火都難
    很多年輕的餐飲人都希望通過獨特的形式,好玩的營銷,另類的產品,以及花樣層出的服務等來博人眼球,到最後能真正在市場上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那些能真正站穩腳跟的,一定是首先將底層邏輯打通了,再通過其他形式錦上添花的。因此,餐飲的底層邏輯才是運營之本,而說到底,餐飲的底層邏輯不過三點:一是好吃,二是實惠,三是穩定,四是健康。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
  • 「增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編輯導讀:網際網路下半場,所有人都在討論增長,但只有明白了增長的核心再加上可快速獲得增長的方法,才會獲得真正的增長。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了關於增長底層邏輯的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三、增長的底層邏輯對於傳統企業或成熟性企業來講增長的核心公式就是:盈利=(收入-成本)*銷量這裡講到的收入和成本指的的是商品,近幾年我們會經常聽到供給側改革和供應鏈改革,所有的改革無非就是想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利潤最終提高企業盈利。
  • 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六億人的孤獨從何而來
    要理清這些問題,就要搞清楚人為什麼要社交,驅動人社交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相信本篇文章,會給讀者提供一種理解的思路。也希望有那麼一天,可以做出一款產品,讓所有孤獨的人都能擁有精神上的溫暖。人的一切社交行為,都擁有兩個底層邏輯:一是人性的本質是動物性,二是人類本身具有群體性。也就是人類的社交都是在做兩件事,要麼在尋找配偶,要麼在維繫關係。我們來分別解釋這兩個邏輯:1.
  • 乾貨:「增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編輯導讀:網際網路下半場,所有人都在討論增長,但只有明白了增長的核心再加上可快速獲得增長的方法,才會獲得真正的增長。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了關於增長底層邏輯的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 《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人生的普遍意義就是娶妻生子,養家餬口,這只是人生意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明星、藝人科學家不結婚,不生育,未必就沒有意義,從小圈看大圈,本來就是一種愚昧,更愚昧無知的是這樣的觀念形成不是一天兩天,道德綁架和雙重標準是人世間的人,最樂此不疲的活動項目。《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 戀愛婚姻家庭經營的底層邏輯和頂層設計跟你有什麼關係?
    戀愛婚姻家庭經營的底層邏輯和頂層設計跟你有什麼關係?以前都是朋友介紹或我見義勇為做一點,所以案例不多,但都很經典,甚至神奇。情感老師幫人解決情感問題,就像醫生看病,也是看緣分的。依從性和同頻性是關鍵。回到今天主題。
  • 供應鏈金融+區塊鏈丨星貝雲鏈的底層金融邏輯剖析
    2017年12月,益邦控股集團以騰訊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首次公開亮相。同時,華夏銀行對星貝雲鏈提供高額授信,成為國內首家與銀行戰略合作共建的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星貝雲鏈是以騰訊區塊鏈技術底層,以應收帳款轉讓為法理依據,基於核心企業信用,用保理這個底層金融邏輯,為大健康產業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 廣告的底層邏輯 - 專欄 - 創業邦
    今天從認知心理學的視角,來解析一下廣告的底層邏輯。為什麼要做廣告?廣告的本質是什麼?廣告的本質是傳播和轉化。通常,廣告=傳播學+營銷學。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我們主打的產品賣點,與客戶需求是什麼關係?第一,這個賣點屬於大眾認知還是小眾認知?大眾認知:優點是不用再做市場教育,省下一筆營銷費用;缺點是產品同質化可能比較嚴重。
  • 「出馬仙」要如何「修心」
    「修心」本來是好事,是每一個修行者都應該做的,但屢屢被神棍拿出來做自己騙錢的擋箭牌,現在反而成了反面詞語。雖然現在在出馬仙的圈子裡談「心」色變,但小生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修心的問題。此刻再提起這個問題,是因為晚輩小生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對於「修心」這兩個字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想與大家分享交流一下。修心,修得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因為所有人都沒有點開、點明修的是什麼。心,在醫學上是一個臟器,修心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講是讓我們修煉心臟加強心臟功能嗎?
  • 機械行業專題報告:從底層邏輯把握製造業投資機會
    機器替人:底層邏輯是人工紅利加速消失疊加勞動力成本上升,代表性板塊有工程機械(挖機、叉車、AWP等)、工業機 器人、工具機等。消費升級:底層邏輯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代表性板塊有電動兩輪車、電動升降桌、護理床、服務機器人。
  • 灰度認知社曹升:江小白營銷破局的底層邏輯
    2.江小白:破局的底層邏輯   白酒行業的人都是很能幹的,否則不會到5000多億的市場規模。為什麼這麼多能幹的人都想不出來破局方法?想要破局,一定得想到一個跟別人不一樣的邏輯。   很可能是年輕人覺得白酒在這種場合下喝有點土;   很可能年輕人不怎麼愛喝現有的白酒。
  • 串意十足沈旭東:用數據認清外賣底層邏輯 打造專屬爆款菜單
    通過數據認清外賣底層邏輯,打造專屬菜單沈旭東表示,堂食和外賣的點餐場景有著巨大的區別。首先,堂食與外賣不同,線上菜單因為展示面積小、點餐時間短等原因非常注重第一眼觀感,如果菜品和價格無法在5秒鐘內吸引顧客,就沒有辦法實現真正有效的下單。
  • 買貓爪杯的第n個理由:揭秘星巴克真正的底層邏輯
    從某種意義上說,星巴克的貓爪杯,是整個新零售領域今年春天最吸引眼球的一大營銷案例。貓爪杯營銷的底層邏輯首先,我們要使用一個內容營銷框架,方便理解貓爪杯營銷事件的底層邏輯。內容營銷框架的邏輯分為4層:給商業注入產品基因;給產品注入內容基因;給內容注入社交基因;給社交注入商業基因。
  • 餐飲陳瀟然:快餐店鎖客營銷裂變三大底層邏輯
    2019年餐飲市場的冬天來了,很多的餐飲創業者都對今年的餐飲市場擔憂,都在想各種辦法來如何運營好自己的餐廳,因為守株待兔的模式已經成為歷史,過去是客戶選擇就餐的環境,如今是餐廳主動尋找客戶,整個商業邏輯都徹底被顛覆了。一家快餐店如何用三大底層邏輯來打開快餐店鎖客營銷裂變的大門呢?
  • 社群運營的底層邏輯與四個維度
    我認為對任何事物的分析和運用都要追本溯源,先去了解它最為底層的邏輯,這樣在之後的使用或創新過程中,我們才不至於犯下那些顯而易見的錯誤(為加深大家對底層邏輯重要性的認識容我舉個例子)。了解社群運營的底層邏輯後,我們再來看芝士派在社群組建中的做法。社群組建的動作可分為三部分:用戶告知,邀請入群,群規說明在用戶告知階段,由群主根據報名信息,依次添加用戶為好友並告知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