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喜劇的現代版衍化:《百年酒館》的創作溯源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我們能從作者的目光裡,看到源源不絕的善意。他拒絕居高臨下地指點「人應該是怎樣的」,只是簡單地展示人們的生活狀態,哪怕他們多數平庸,也不被奇蹟眷顧。

左圖為契訶夫漫畫畫像。資料圖片

美劇《百年酒館》和契訶夫喜劇之間相似的不止於劇情和人物塑造,兩者真正分享的,是坦然面對生活荒誕面的誠懇愛意。面對芸芸眾生的愛,在時間的洪流裡共通著也共鳴著。

隨著短篇小說閱讀回暖,契訶夫的作品重回我們的視野,在當下再度爆發了宛如北國春天的旺盛生命力。

幾乎在同時,黑色喜劇《百年酒館》橫空出世,它被評論「改變了喜劇的遊戲規則」,這部「美國製造」,更多讓我們聯想起契訶夫,儘管隔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可它們是太相似的。當我們推論《百年酒館》是契訶夫作品的現代衍化時,並不是前者依賴了巨人的肩膀,而是,契訶夫式面對生活的善意和面對眾生的誠懇愛意,永遠是不過時的。

——編者

自從看了美劇《百年酒館》,契訶夫的身影一直在腦內徘徊——兩者太相似了,這種相似,源自創作者對生活經驗的感知與態度。《百年酒館》獨特的喜劇性在美劇世界裡獨樹一幟,甚至可以大膽假設,它是契訶夫喜劇的現代版衍化。

重要的、戲劇性、轉折性的事件從不直接呈現,所有的高潮事件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發生著或發生過了。

圖為契訶夫好友、俄羅斯著名風景畫家列維坦所畫櫻桃果樹盛開的春日莊園。資料圖片

《百年酒館》的劇情,圍繞著一家叫「霍瑞斯和皮特」的家族酒館,最早由一對表兄弟創立,百年間,兩個家族內部永遠會有一個男孩被起名霍瑞斯,也會有一個叫皮特,由這兩人,一個當老闆,一個當副手,代代流傳。這家老酒館面臨著和契訶夫筆下櫻桃園幾乎相同的命運:曾是地標式的存在,由於主人經營不善,傳統的小世界岌岌可危———布魯克林區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和俄羅斯外省的新興度假別墅虎視眈眈。接著,西爾維亞和羅巴辛,兩個被各自的古老傳統孕育的受害者,將要扮演毀滅者的角色。面對這種明顯的相似性,我不想斷言櫻桃園的毀滅代表著舊日詩意的終結,更不想說《百年酒館》的類似設定同樣意味著詩意緬懷。詩意懷想對契訶夫而言是重要的,但這一定不是他想表達的全部。與其爭論兩部作品的「主題」,不如看看,在酒館裡,在櫻桃樹包圍的老宅裡,事件是怎樣發生的。

《百年酒館》與契訶夫劇作最相似的氣質,是從不把重要的、戲劇性、轉折性的事件直接呈現。在《櫻桃園》裡,我們知道,柳苞芙的丈夫和小兒子多年前相繼離世,給她帶來了巨大打擊,我們知道她在巴黎有情人,她被他欺騙,經歷了痛苦決絕的分手,這一切都是不在舞臺上展現的「曾經」;至於當下發生的,櫻桃園被拍賣的過程本該是戲劇性集中的時刻,同樣被迴避了,只有羅巴辛的描述。舞臺上展現的是他們聊天,爭論,談論愛情,一切無關緊要的情節。同樣的,在《百年酒館》裡,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是「過去式」:皮特在中學時精神失常,後來在精神病院住了二十多年;霍瑞斯的母親因為家暴,帶著年幼的他和西爾維亞出走;青年霍瑞斯出軌小姨子,導致姐妹同時懷孕,離婚後兩個孩子都不理他……槍殺,出軌,家庭暴力,突如其來的死亡,所有的高潮事件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發生著或發生過了。

創作者作出這樣的選擇,只是因為生活本身不集中也不濃縮。於是,《百年酒館》所創造的戲劇質感,是胡適在日記裡記的「今天又打了一天麻將」,是路易十六的「今日無事」,終究,是人類日復一日的生活。人們大多數時間在吃吃,喝喝,弔膀子,說些不三不四的蠢話,有些人走運了,有些人倒黴了,而時光匆匆流逝,步履不停。

我們能從作者的目光裡,看到源源不絕的善意。他拒絕居高臨下地指點「人應該是怎樣的」,只是簡單地展示人們的生活狀態,哪怕他們多數平庸,也不被奇蹟眷顧。

透過酒館的窗戶,我們一次次抓住的,是投向生活的一瞥。在這個語境下,《百年酒館》和契訶夫之間的另一層重要共鳴,在於主角們都是沒什麼出息的庸人。

「舅舅」是常常出現在契訶夫劇作中的人物,有「萬尼亞舅舅」,有《櫻桃園》裡的舅舅加耶夫和《海鷗》裡的舅舅索林,還有《三姐妹》裡的老軍醫切布狄金,以他對三姐妹的關愛程度而言,也是一個舅舅式的存在。這些舅舅啊,萬尼亞認為自己一輩子已然荒廢,他遇到了愛情又無計可施地目送愛情遠去;加耶夫、索林和切布狄金更是同一類人,他們頭腦聰明,內心善良,卻只願意游離於紛爭之外,他們發誓保護一些珍貴的東西,但是卻什麼都不做。舅舅們大都四、五十歲了,懦弱平庸,一事無成。萬尼亞舅舅最後又一次坐下來計算糧食和土地的收益,承受一成不變的生活。上世紀初的批評家指責契訶夫的劇本裡沒有戲劇衝突的時候,實則是在說,他劇本裡的這些人物行動缺失,永遠都在一遍一遍地念叨著「到莫斯科去」,卻一輩子也不踏出家門半步。

到了「百年酒館」裡,人們喝酒,鬥毆,吹牛聊天,講刻薄粗俗的笑話和蠢話,在這裡,每個人都兼具蠢貨和智者的特性。一個胖妞在這裡遇到地方檢察官助理,發現原來僅僅在布魯克林就有八百多個檢察官助理;一位大嘴愛爾蘭哥們兒,永遠在發表奇談怪論;一個叫瑪莎的老女人,是上一輩老霍瑞斯的情人,她總是穿著黑衣服在喝酒抽菸……都是得過且過的人,他們對於生活沒有多少野心和希望,更沒有什麼行動,只是深陷其中。當胖姑娘不斷追問助理大叔為什麼不努力成為檢察官時,年近五十的助理回答她:「這就是我的工作,僅此而已。當他(檢察官)當助理的時候,他才二十多歲,直到現在他還是比我年輕,所以我沒什麼希望了,就是這樣。」這多麼像《萬尼亞舅舅》的結尾,萬尼亞計算著蕎麥和素油,生活的無聊和沉悶在眼前如同大幕伸展開來,他說:「啊,我的上帝呀,我今年47歲,如果我能活到60歲,那我還要活上13年。多麼長久呀!這13個悠長的年頭,叫我怎麼過呀?」

如果生活已如板上釘釘,用什麼去填滿似乎看不到盡頭的歲月呢?這些無聊如困獸的人們,既不是成功者也不是失敗者,只是在沒出息地混日子,只是活著。沒有哪怕一個人,擁有「開始一種新生活」的野心和光芒,沒有人有勇氣離開,沒有不確定性帶來的未知曙光。

這群「平庸的人」的縮影,是主角霍瑞斯。他像極了契訶夫筆下的「舅舅」,幾乎做不成任何事,酒館經營不善,他甚至無力為自己辯護;努力地想討好女兒,卻一定以吵架結束;親人失蹤,他無所適從,報警之後便一天天地繼續抹桌子給客人倒酒。然而,我們又清楚地知道,這個臃腫、謝頂、糟糕的人內心深處天真地愛著別人,所以他哪怕一無所有仍會費力地討好世界。

霍瑞斯和他酒館裡的常客們就這樣生活著,迷茫地活在這個他們難以掌控的世界裡。創作者拒絕居高臨下地指點「人應該是怎樣的」,只是簡單地展示人們的生活狀態,他們多數平庸,性格糟糕,沒有能力影響世界,沒有奇蹟會眷顧他們。因為缺乏行動力也不知如何行動,「百年酒館」的酒客們,乃至這個世上的大多數人,會像霍瑞斯一樣,走完乏善可陳的小人物的一生。儘管如此,儘管芸芸眾生碌碌生活,我們還是能從契訶夫,從《百年酒館》的作者路易·C·K的目光裡,看到源源不絕的善意———縱然是這些無知淺陋的人們,他們並不需要「寬恕」,因為這些糟糕的、被困的、絕望的傢伙,依舊是可愛的人類。「人」正因為受制於自身難以倖免的局限性,才有可能為生活付出努力,即便這努力是徒然的。所以,酒館裡最動人的一幕,是瑪莎舉起酒杯向大家致意,她說:「敬平庸的人們!」

「酒館」的身份是不可抹去的,布魯克林的彈丸地不是種滿櫻桃樹的莊園,在這裡,醫生變成了精神病人,喜劇演員取代了詩人。

《百年酒館》和契訶夫戲劇分享了這麼多共性,兩者看待世界和人類的眼光何其相似,但是前者的創作者其實是個和契訶夫很不一樣的人,也許正因如此,《百年酒館》和契訶夫戲劇在無數默契之外,走向不同的尾聲。

《百年酒館》的編劇、導演是一個名叫路易·C·K的謝頂胖子,他同時主演了「糟糕的好人」霍瑞斯。在《百年酒館》走紅之前,他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美國最火爆的單口相聲演員。一個喜劇演員,為何會選擇與契訶夫這麼接近的方式看待世界和人群?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路易做單口相聲的獨樹一幟的風格,他從來不把故事作為故事講給你聽,他把情緒演給你看———那些不能見光的欲望,無所適從的瞬間,以及虛度了的光陰。他的一位同行曾評價:「很多脫口秀演員會講的精巧笑話,從路易嘴裡說出來,卻讓人感覺,這傢伙的生活在你眼前崩塌。」都是說段子,可他的表演裡複雜地摻和著厭世者的聰明,聰明人的悲觀,悲觀主義者不由自主的善良。

如果只是「聰明的悲觀」,不足以成就《百年酒館》。既然酒館名為「霍瑞斯和皮特」,僅是這個名字就透露了,另一個主角皮特是極度重要的。

皮特在本質上和契訶夫筆下的「醫生」們有很多相通之處,因為他的存在,《百年酒館》和路易的單口相聲拉開了距離——皮特承載了路易無法在單口相聲裡表達的、某種過時的高貴,即,有力量嚮往更好的世界,有勇氣對一切抱有希望。皮特有一句臺詞:「也許,也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說出這句話的他,承受了劇中最顛沛的命運:從小被親生父親拋棄,養父酗酒,家暴,即便在糟糕的家境裡,他還是長成了一個受歡迎的少年,卻被嚴重的精神疾患擊垮,之後的幾十年,他出入精神病院,時光在昏迷和掙扎中渾渾噩噩地過去了……縱然是這樣,他還是能說出:也許,一切會變得好一點。在黯淡消沉的幕布下憧憬希望的皮特,仿佛是契訶夫筆下的醫生們穿越而來,看著他,我們好像翻開《萬尼亞舅舅》的劇本,聽到阿斯特羅夫說,人們在一百年之後會活得更幸福的。

悲哀的是,一百年過去了,阿斯特羅夫期望的幸福,並沒有降臨於皮特。這是一個痛苦且矛盾的表達:《百年酒館》裡的皮特是古典意義上的「體面人」,人類所能擁有最寶貴的理性和人文在皮特身上閃閃發光;另一方面,偏偏是皮特的理性被殘酷地剝奪了,他是個隨時會沉淪在個體黑暗世界中的精神病人。於是,契訶夫的醫生穿越到《百年酒館》裡,擁有了「病人」的雙重身份。

回頭來看,當我們把「酒館」和「櫻桃園」並置討論時,未嘗不是面臨相似的矛盾。當我們從路易的劇本聯想到契訶夫時,兩者之間相似的不止於劇情和人物塑造,他們真正分享的,是坦然面對生活荒誕面的誠懇愛意。面對芸芸眾生的愛,在時間的洪流裡共通著也共鳴著。但「酒館」的身份是不可抹去的,布魯克林的彈丸地不是種滿櫻桃樹的莊園,這裡沒有獨立於人類欲望法則之外、生生不息的自然。「酒館」無論怎樣都是酒館,是鬥毆、混亂和謀殺的地方,是欲望和欲望狹路相逢的逼仄地。因此,《百年酒館》和契訶夫戲劇分享了太多的相似性之後,到結尾處,路易和契訶夫分道揚鑣,他維持了自己的表達,寫下晦暗的終局:一百年之後,布魯克林區既沒有櫻桃園,也沒有被城市打斷的冷杉林,這裡不曾有過大自然的景深,從來只有一個烏煙瘴氣的破酒館,在這裡,醫生變成了精神病人,喜劇演員取代了詩人。(文/陳思霖 愛丁堡大學在讀博士)

相關焦點

  • 百年酒館,這種喜悲交織的手法,應該是喜劇創作的標杆!
    這麼多年來,大量的情景喜劇早就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重要精神消費。從老友記到big bang、破產姐妹,包括內地的我愛我家、武林外傳等等。這些情景喜劇都很輕鬆愉快,但是都太過淺顯單薄,絲毫滿足不了我的胃口。於是我很久很久沒有看過情景喜劇了。但是這一部劇卻如此的不同。
  • 堅強與懦弱:契訶夫戲劇《海鷗》的精神內涵
    1896年,俄國大作家契訶夫完成了寫實戲劇《海鷗》的創作。這是一部內容不甚複雜的作品,戲劇作家特裡波列夫、演員妮娜,以及作家特裡果林之間因戲劇產生了三角戀情,後因戲劇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契訶夫用一段感情糾葛作為外殼,實際講述了人在面對人生目標時的彷徨和躊躇,有的人無法面對真實空洞的自己,例如特裡波列夫,只能以懦弱的方式浪費生命,而有的人在看清生活的本質後,仍能鼓足勇氣尋找新的人生方向,例如妮娜,她堅強地活了下去。所以,契訶夫將《海鷗》視為喜劇,是因為對妮娜來說,故事的結局確實是喜劇。
  • 有人在《模擬人生4》中演出了一場契訶夫的《海鷗》
    換一種方式演繹經典一座草率搭建起來的業餘舞臺,幾張長凳,一個小桌,妮娜獨自站在臺上,念著男朋友康斯坦丁所創作的戲劇中的臺詞……這是契訶夫1896年完成的四幕喜劇《海鷗》的開場一幕,也是本周二,加拿大劇作家席琳在
  • 《百年酒館》與《百年孤獨》——並沒有想像中晦澀的故事
    《百年酒館》本來不叫《百年酒館》,這部劇的英文原名叫「Horace and Pete」,分別是劇中兩位主角的名字。是喜劇演員路易CK唯一一部不是偽自傳的劇集。一共10集,每集一個小時左右。主要講的就是兩位主角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經營一家家族小酒館的故事。
  • 契訶夫和歐嘉:兩地分居的愛情也長久
    聽我給你講一講契訶夫和歐嘉的婚姻,您自己判斷。1《變色龍》讓我們認識了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可關於他兩地分居的婚姻卻很少被人提及。1898年,38歲的契訶夫功成名就,他的喜劇《海鷗》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空前成功。
  • 百年酒館,處在「糟糕」和「什麼都沒有」之中的喜劇
    還有後來fucking mayor 特意拜訪酒館(Pete 邀請)正巧pete 失蹤,Horace 又愧疚又惱怒誰問pete 失蹤就打誰,市長就問what a wonderful bar,so where's pete?頗有蓋裡奇的喜劇效果。
  • 《安東的舅舅們》:重新詮釋契訶夫
    19世紀俄羅斯戲劇研究的權威學者米爾頓·埃爾(MiltonEhre)曾經寫道:「契訶夫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關係經常變得很緊張,契訶夫抱怨對他來說往往多餘的舞臺音效——犬吠、蛙鳴、蟋蟀的唧唧喳喳。斯坦尼則坦率承認他並不理解《海鷗》。後來兩人還為《三姐妹》和《櫻桃園》爭吵,斯坦尼認為它們是悲劇,契訶夫則堅持是喜劇。
  • 《百年酒館》,這是部感人肺腑的電視劇哦
    《百年酒館》這家酒吧叫Horace and Pete,開了一百年,這一個世紀由歷代的Horace和Pete來經營。這家年邁的酒館在光鮮的布魯克林似乎已經過氣了,現在的主人也如同這家疲倦的酒館一樣。百年酒館就是個烏託邦,虛妄之地,安全又墮落。我們都是沒什麼特別的一個人,但是對於別人來說我們可能是特別的一個人,別人可能是親人,可能是傷害我們的人,甚至是,傷害我們的,親人。我們為何自討苦吃?人們也許明知自己備受傷害但仍選擇留下感情,或者為感情留下。人之所以為人,是對自己抱歉對別人抱歉,的人。
  • 契訶夫:一位生長在19世紀的作家,卻有著20世紀的現代文學精神
    01 知識分子的精神失落最早發現契訶夫與20世紀現代小說相通的,是英國著名意識流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她認為契訶夫的小說主要是寫人的心靈和靈魂:「靈魂得病了,靈魂被治癒了,靈魂沒有被治癒,這就是他的短篇小說的著重點。」最能體現伍爾夫所說的「心靈意識」的作品,是契訶夫寫於1889年的中篇小說《沒意思的故事》。
  • 為什麼人人都愛契訶夫?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今天(7.15)是俄國作家、劇作家契訶夫逝世116周年紀念日。他一生創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那些對人性的、市民的、社會的庖丁解牛式的描寫,有種惡毒的幽默感。納博科夫評價契訶夫的幽默:如果你看不到它的可笑,你也就感受不到它的可悲,因為可笑與可悲是渾然一體的。
  • 賈冰領銜《歡樂喜劇人》劇場版
    在綜藝《歡樂喜劇人》第五季即將來臨前夕,一場名為《喜劇人來瘋》的現場演出作為《歡樂喜劇人》的劇場版,將眾多曾經參加過這檔節目的喜劇明星匯聚到了北京喜劇院,在2019年1月1日-2日兩天的時間裡連演三場。
  • 當《百年酒館》遭遇我姥姥
    我在家看《百年酒館》。這是2016年LouisC.K的一部只有十集的情景劇。雖然短,但是導演用這部劇表現了很多他對人生的認識。這部劇,業界始終沒有定論,到底是一部喜劇還是悲劇。在家長裡短的故事之餘,導演還借酒館裡的酒友之口討論過Donald Trump和 Hilary Clinton的競選,討論過黑人的社會地位,討論過人之性事,討論過人與人相處之間的強弱之分。
  • 豆瓣9.3分的《百年酒館》:在支離破碎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希望
    這部劇就是2016年由路易·C·K執導的《百年酒館》,僅有10集卻能做到豆瓣評分高達9.3,一萬兩千多人參與評價,有74%的人給了最高評價五顆星。《百年酒館》是由Louis CK自編自導自演的黑色喜劇,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再到後期全程都由他一手包辦,沒有造勢,沒有宣傳,沒有噱頭,連播出都是製作好便上傳,親自給用戶發郵件通知,5美元一集,觀眾自願購買觀看,如此原始純粹沒有雜質的流程就已經能讓萬千粉絲心甘情願買單。
  • 百年酒館,不定期的床伴以及定期的老顧客,構成了這酒館百年江湖
    「百年酒館」用喜劇的手法完成了一部悲劇,明明笑得前仰後合,眼裡卻掛滿了淚水。而「百年酒館」給我最無助的傷感在於明明眼淚含在眼眶,卻無法失聲痛哭,所有的哀傷都深埋在內心深處無法言說久久縈繞。只能接受,無處躲藏。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走出一團糟?pete認為生活某一天可能突然出現轉機,可能會有。但是明天沒有更好,給他的重擊是絕望。
  • 託爾斯泰留下的「空房子」,讓契訶夫陷入空茫與憂傷
    張芬 文學報 生於1860年的契訶夫,在文學創作上某種宿命般的孤獨,正如他自己所說,也許只有晚年的託爾斯泰,能夠成為他文學藝術上的導師或伴侶。他成名後說:如果託爾斯泰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就覺得有依靠,即使自己寫不出什麼,也讓我感到安穩。
  • 翻譯家童道明談契訶夫:總能擊中人性最脆弱的部分
    今年是俄國作家契訶夫逝世110周年,110年前,契訶夫因病到德國巴登維勒療養,並在當年7月15日去世。  契訶夫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一生創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
  • 《百年酒館》動人的是我們探尋過,也沒有放棄過
    那麼《百年酒館》到底講了什麼呢?講一個叫的酒吧,開了100年了。歷代以來都是由Horace和Pete經營的。這個老老的舊舊的酒吧已經不掙錢了,在光鮮的布魯克林中顯得突兀。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它分類為喜劇?是否因為喜劇的核心就是悲劇?這部劇極盡所能地諷刺,你覺好笑尖酸,因為劇中的人絮叨的就是踏踏實實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只是沒有那麼衝突和幽默。讓你無法避免,揪住你的心,又抖擻你的肩上霜,讓你鬆口氣繼而扼住你的喉嚨。當Horace被問到何不關了這間酒吧,它已經不掙錢了。
  • 《海鷗》:契訶夫的早期作品 也是他的戲劇成名作
    所選劇目兼具經典性與藝術性,在當下國內戲劇創作亂象紛紛的情勢下,能接觸到這麼一堆穩紮穩打、很有操守的作品,實在是難得。2018年邀請展打頭陣的是立陶宛OKT劇團的《海鷗》。導演奧斯卡·科爾蘇諾夫對於北京觀眾來說不陌生了,以前帶來過《哈姆雷特》《大教堂》等頗有力度的作品,都引起了不錯的反響,偏沉鬱悲壯風格。
  • 契訶夫《醋慄》:博大的幸福觀裡別有天地
    讀了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醋慄》,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狹隘的幸福觀就是一食一湯三俄尺土地構成的一個封閉的生活,而博大的幸福觀裡別有天地。2、 小說《醋慄》的幸福觀一碗飄香的菜湯不應該成為你追求的幸福生活,一次愜意的懶覺不應該成為你追求的幸福生活,三俄尺土地不應該成為你追求的幸福生活,作者契訶夫批判自私懶散、毫無功績的修道生活。「金錢如同伏特加,能把人變成怪物」作者契訶夫鞭撻過於追求物質生活對於人心的腐蝕作用。
  • 陳佩斯舞臺喜劇青春版《陽臺》走進清華
    陳佩斯舞臺喜劇青春版《陽臺》走進清華 陳佩斯親臨演出現場 新生代演員再掀高潮  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學通社記者 倪 萍 盛 陽)3月14日至15日,陳佩斯經典舞臺喜劇青春版首演當晚,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大道喜劇院藝術總監陳佩斯親臨現場與師生觀眾互動,介紹創作歷程,暢談創作心得。本次演出上座率極高,新生代演員憑藉精彩的演技贏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