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IPO:咖啡已燙 但全靠燒錢加熱 道理都懂 但道理不是答案

2020-12-16 騰訊網

瑞幸咖啡的上市攪動了各種聲音,尤其是招股書內容的曝光,讓瑞幸咖啡的家底一覽無餘,看了很多文章,我覺得現在去評論瑞幸咖啡得失成敗為時尚早,還是靜靜的看它表演吧。

你的微信裡,收到過小藍杯的推廣連結嗎?這是兩年前,公司白領第一次接觸瑞幸的場景。「邀請好友,各自得一杯。」瑞幸咖啡就這樣基於網際網路熟人推廣模式,從北京銀河SOHO的一家門店,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美國證監會於4月22日公布了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的招股說明書。根據這份招股書,瑞幸咖啡尋求以LK為代碼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融資最多1億美元。瑞士信貸、摩根史坦利將成為其承銷商。招股書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淨收入為8.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截至3月31日淨收入為4.8億元人民幣,淨虧損5.5億元人民幣。

野蠻擴張史

根據全球企業增長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報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瑞幸是中國第二大和門店數量增長最快的咖啡品牌。瑞幸所有的商店都是自有的,位於中國經濟活躍的地區。

短短18個月,門店從1家增至2370家。瑞幸於2017年10月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試營業門店,並迅速擴張門店網絡。截至2019年3月31日,該品牌已經在28個城市擁有2,370家門店,其中包括2,163家快取店。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瑞幸還在招股書中表示,其門店將繼續向中國新的地區和城市擴張。瑞幸還將在現有市場中對咖啡需求高的地區增加門店覆蓋密度。門店網絡的擴張將使該品牌能夠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 並使其更加貼近客戶。從門店數量層面來看,瑞幸的目標是到2019年底形成中國最大的咖啡網絡。

目前瑞幸的門店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和江蘇、浙江等經濟強省。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信已經擁有超過1680萬的累計交易客戶量。此外,瑞幸2018年的客戶回購率超過54%。瑞幸認為,中國的咖啡市場被嚴重低估。良莠不齊的品質、高昂的價格和便利度欠缺阻礙了中國鮮煮咖啡市場的發展。瑞幸相信,他們的模式將通過解決這些痛點,成功推動中國大眾市場的咖啡消費。

核心財務數據解析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的核心業務包括新鮮飲品(Freshly brewed drinks),其他產品(Other products)和 其他(Others)。新鮮飲品包括鮮煮咖啡、鮮榨果汁等, 其他產品包括輕食、小零食、Boss午餐等。

1、淨營收方面

飲品:截止2019年3月31日,該部分淨營收(Net revenue)為4.79億元,去年同期為1300萬元,同比增長3594%。該部分營收的迅速增長主要受客戶數量增長、門店迅速擴張和產品大量出售驅動。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共有1680萬消費者,2370家門店。本季度月平均商品販售量大約為1630萬件。

其他產品:2019年第一季度,該部分營收為8400萬元,佔本季度總營收的17.6%。2018年同期該部分營收為140萬元,佔當季度總營收的10.8%。該部分佔比增長主要是由於2018年第一季度新發售的產品,如輕食等銷量迅速上升。

其他:2019年第一季度,該部分營收為3340萬元,佔本季度總營收的7%。2018年同期該部分營收為200萬元,佔當季度總營收的15.3%。該部分佔比下降主要是由於外賣訂單佔總訂單的比重下降,而自取業務訂單量上升。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2、成本方面

經營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支出(Cost of materials)、門店租賃和其他經營成本(Store rental and other operating costs)、折舊費用(Depreciation expenses)、銷售和營銷支出(Sales and marketing expenses)、一般行政支出(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門店開業和其他支出(Store preopening and other expenses)。

概況:2019年第一季度,經營性成本共計10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38億元,同比增長為625%。該部分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大規模的業務擴張。同時,經營性成本佔淨營收的比重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1066.2%下降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210.1%。由此可見,瑞幸咖啡的虧損幅度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經濟規模的擴大和以科技為驅動力的運營方式比重上升。

從招股書上看,經營性成本中各部分佔比的變化很大。在2017年和2018年,佔比最大的是銷售和營銷支出,特別是2017年,該部分佔到了45%,比例將近一半。2019年第一季度,佔比最大的是門店租賃和其他經營成本,比重為28.1%,材料支出費用次之,比重為27.4%。

由此可見,從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瑞幸咖啡正逐步改變市場擴張策略。不再單純靠打折、買贈、邀請好友免費等營銷方式做市場推廣,獲客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依靠前期已經獲取的穩定客戶做依託,大量開設門店,提高顧客體驗和購物舒適度,在客源分流的情況下避免銷量下滑的風險。

材料成本:2019年第一季度,材料成本為2.758億元,2018年同期的材料成本為940萬元。

門店租賃和其他經營成本:2019年第一季度,我們的店鋪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為2.824億元,2018年同期為2,020萬元。該部分成本上升主要是由於門店數量增加。

銷售和營銷支出:2019年第一季度該部分支出為1.681億元人民幣,2018年同期為5440萬元人民幣。該部分支出佔比最大的是快遞費用支出。由於業務規模增長,外賣訂單量增加,快遞費用顯著增長。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3、員工數量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共有14713名門店運營員工、630名門店開發員工、811名技術開發員工、436名綜合管理員工和59名銷售和營銷員工。

市場規模

1、 杯裝咖啡受歡迎程度上升。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杯裝咖啡消費數量在中國顯著增長。2013年消費量為44億杯(人均3.2杯),2018年為87億杯(人均6.2杯),,預計將在2023年進一步增加到155億杯(人均10.8杯)。零售總額從2013年的15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69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806億元。

2、 中國目前鮮煮咖啡普及率低,前景廣闊。鮮煮咖啡在中國的普及率較低,主要原因是品質不一、價格昂貴、使用不便。隨著這些痛點的逐步解決,預計中國人均現煮咖啡消費量將加速增長,從2018年的人均1.6杯增加到2023年的人均5.5杯。零售現磨咖啡已從57億元 (佔咖啡市場總額的36.7%)增加到2013年的390億元(咖啡市場總額的68.6%),2018年將進一步增至1579億元人民幣(咖啡市場總額的87.4%)。預計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2.3%。

3、 一、二線城市為主要消費地點。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2018年,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人均鮮煮咖啡消費量為3.8杯,是中國人均消費量(1.6杯)的2.5倍。受城市化進程和社會節奏加快的推動,到2023年,中國的一、二線城市鮮煮咖啡人均消費量將增至11.0杯。因此,瑞幸將市場定位在一二線城市,入駐大型商業中心和寫字樓,加大全市門店覆蓋程度,對擴大交易量和用戶增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股權結構

根據招股書文件,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家族實益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0.53%。

創始人錢治亞家族信託控制下的Summer Fame Limited實益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9.68%。

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實益持有393,75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2.40%。

黎輝代表大鉦資本(Centurium Capita)實益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11.90%;、劉二海代表愉悅資本(Joy Capital)實益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6.75%。

(圖片來源:瑞幸公司招股書)

瑞幸咖啡與神州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瑞幸最大股東陸正耀家族是神州優車的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近30%股權。陸正耀目前則通過神州優車控制著神州租車近30%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身為瑞幸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錢治亞此前在神州優車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鑑於此,在錢治亞創立瑞幸咖啡後,陸正耀對其提供了資本和人員上的支持。

瑞信第三大股東也在2016年-2017年加入神州優車擔任副董事長,負責神州優車的戰略和資本運作。

融資歷史

瑞幸咖啡分別在2018年7月、12月和2019年4月獲得三輪共計5.5億美元融資。

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基礎上,額外獲得共計1.5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瑞幸咖啡投後估值29億美元。

貝萊德也是全球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Wind數據顯示,星巴克總股本為12.4億股,貝萊德共持有約9037萬股,佔星巴克總股本的7%。

2018年12月,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參與了此次融資。完成融資後,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進入公司董事會。

更早些時候的2018年7月份,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參與了此次融資。

(圖片來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風險提示

1、迅速擴張可持續性有待驗證

從2017年10月到2019年第一季度,在中國28個城市運營了2370家門店,累計交易客戶超過1680萬。但居民消費支出減少、咖啡行業競爭加劇、商業模式可替代性強等諸多因素增加了擴張計劃的不確定性。

2、未來難以承受的巨大淨虧損額

從2017年6月16日成立之時至12月31日,淨虧損5640萬元;2017年淨虧損16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518億元。根據招股書,瑞幸咖啡繼續推出大額折扣商品以提高客戶基數,加大銷售和營銷成本支出。而收入可能不會以預期的速度增長,也可能不足以抵消支出,因此虧損時長尚不可知。

3、資金鍊存在中斷風險

因增強客戶粘性以及發展新客戶的需要,還需大額營銷支出;客戶端下單一鍵操作需要大量技術支持;因此,瑞幸還有較長時間的虧損期。目前,資金投入主要來源於股東出資,此外,還將通過增發股票、債務融資或銀行貸款等方式來籌集資金。因籌集資金受到公司融資能力、盈利能力、業務發展速度、市場行情等眾多條件影響,瑞幸是否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或者資金鍊是否會突然中斷,還需市場檢驗。

4、過度依賴第三方機構

2018年起,原料供應由八家供應商承擔。其中包括一家咖啡豆供應商,四家乳製品採購商,三家糖漿採購商。此外,依靠一家快遞公司提供顧客和公司外賣訂單服務,三家倉庫和物流服務商提供庫存存儲、倉庫之間以及倉庫與門店之間的配送服務。因各個供應商之間環環相扣,一旦中斷操作或暫停供應,都會對後續運營產生負面影響。加之尋找後續替代商成本較大,因此對多個第三方機構的依賴會降低運營可靠性。

2019年1月3日,瑞幸CE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瑞幸咖啡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達4500多家,並2019年底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雖然瑞幸沒有在招股書上明確列出競爭對手清單,但對標星巴克之心路人皆知。正如便利店會將依雲礦泉水置於醒目位置,以提醒顧客本店的消費檔次一樣,「對標星巴克」的野心便是瑞幸的「依雲」,是其想在獲客成本、顧客留存率、門店輻射程度、利潤率上努力追趕的「遠方」。

雖然瑞幸將每杯咖啡的價格定位在20-30元之間,避開與星巴克30多元高端消費區間的正面攻擊,但在「買二贈一」、「買五贈五」、「3.8折優惠」等大額折扣力度的加持下,每杯咖啡的價格在10-20元之間。與其說在與星巴克搶佔市場,不如坦言消費群體與全家、7-11等便利店重疊。

小藍杯上的廣告詞道出實情:「所謂道理,你我都懂。但道理並不是答案。」瑞幸咖啡的替代品不是星巴克,放下執念,走的更遠。

本文來自財聯社研究員 袁曉茜 卞純

各位看官

歡迎關注快消亂談(微信號:kuaixiaoLT),還懇請各位看官多多支持,本號由國內一線財經媒體記者主理,長期關注快消行業,希望帶給各位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考。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燒錢」的正確邏輯
    瑞幸和傳統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瑞幸的主要獲客來源是線上,不是靠線下門店獲客,這是根本的差異。瑞幸的這個特點,導致它在整個成本結構和效率上,跟傳統餐飲有很大的區別;第二,瑞幸的線下門店是用來履約的,用英文來講叫Fulfillment。
  • 瑞幸咖啡:燒錢燒到「無人區」
    有人認為,瑞幸咖啡從零到一,打出了一個美麗新世界;也有人認為,瑞幸咖啡只會燒錢,就是一個資本局。一位投資人向燃財經透露,過去一個多月,二級市場對瑞幸咖啡進行了激烈的多空對戰,唱空者損失慘重。「所有人都以為大股東會拉高股價拋售套現,但實際上管理層的股票基本都沒賣。」
  • 瑞幸咖啡股價翻倍市值破百億美金,燒錢燒出護城河?
    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一直在不斷講述新故事。去年9月小鹿茶獨立運作,今年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瑞幸不斷燒錢能否燒出護城河?東興證券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東興證券認為,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並不存在突破某個臨界點就可以戰勝競爭對手,建立長期的護城河。
  • 瘋狂燒錢的「小藍杯」:瑞幸咖啡背後的機遇和挑戰
    瑞幸咖啡瘋狂燒錢的商業模式,是否能為它提升自身競爭力有幫助?未來瑞幸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04瑞幸咖啡一開始非常高歌猛進。鋪天蓋地的宣傳,不計成本的燒錢,讓它迅速佔領了很大的市場。「燒錢 + 補貼」這種網際網路式瘋狂擴張的模式,跟滴滴、神州等打車軟體早期的打法如出一轍。瑞幸咖啡的創始人錢治亞曾任神州專車董事、副總經理,她深諳這種商業模式的精髓。
  • 同樣是「燒錢」,瑞幸咖啡最後的下場會不一樣嗎?
    「虧」出來的龐然大物在業界看來,瑞幸咖啡的成功主要靠的是「燒錢擴張」,不過「燒錢」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虧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7年成立至今,瑞幸咖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8 年,公司淨虧損 16 億元,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淨虧損17億元。
  • 發展快速的瑞幸咖啡,靠「燒錢」的模式,迅速佔領市場
    在錢治亞離職後,她做起了自己的項目,也就是瑞幸咖啡。想一想,能夠在汽車行業,男性眾多的企業中當高管,說明錢治亞的實力很強。果然,雷厲風行的錢治亞迅速展開瑞幸咖啡的工作。可以說,錢治亞將最好的都給了瑞幸咖啡,從人才方面,她請來了高手調製咖啡的口味。要先保證好產品的質量、口感,才能吸引人氣,可以看出錢治亞運營的能力。
  • 瑞幸咖啡仍靠燒錢來擴張店面 投入的成本不斷加大 燒錢容易盈利難
    (原標題:燒錢容易盈利難 瑞幸咖啡虛胖症日益凸顯)瑞幸咖啡仍靠燒錢來擴張店面,投入的成本在不斷加大。雖然能夠快速佔領市場,但難免在管理上遇到不少挑戰,給後續發展會埋下隱患2018年雙12那天,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B輪融資,再度獲得了之前同一批投資人的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達22億美元。?
  • 瑞幸咖啡如何守住燒錢燒出的「江山」?
    其中連咖啡與瑞幸的相似度最高,主要提供咖啡外賣服務。連咖啡誕生於2012年,在2018年3月12日完成1.58億元B+輪融資,在當時已經算是很高的融資額度。不過相比之下,瑞幸的兩輪融資額度都讓同行們望塵莫及。
  • 瑞幸咖啡,不懂星巴克,更不懂咖啡!
    那瑞幸咖啡究竟不懂咖啡在哪裡,又為什麼說其不懂,就讓小編給大家慢慢說道。一,星巴克的問題在哪裡?星巴克這家企業,沒許多人想像中那麼高大上,當然自身格局和體量依然很大。但是星巴克讓人詬病的問題有幾點呢?反正不是瑞幸說得這幾點。1,咖啡杯型與命名不符。
  • 瑞幸咖啡停牌,半價的小藍杯,你還喝得到嗎?
    瑞幸咖啡停牌,半價的小藍杯,你還喝得到嗎?瑞幸成立之後,一路乘風破浪,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締造了商業傳奇。市值最高的時候達到了一百零六億美金,跟韻達不相上下。請我們喝便宜的咖啡,不過半年前,瑞幸突然被曝二十二億財務造假,讓它跌落神壇,市值蒸發超過一百億,不及巔峰時的五十分之一,這讓瑞幸從民族之光變成了民族之傷。於是瑞幸被勒令停牌,不少人就疑問了,停牌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公司上市和在商場開店都是一樣的道理,納斯達克這裡是一個大商場。企業上市就等於在這家商場裡開了一家店,開店後可以在店裡買賣股票,獲得流動資金。
  • 瑞幸咖啡「燒錢」的正確邏輯:開新店和購買設備
    瑞幸和傳統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瑞幸的主要獲客來源是線上,不是靠線下門店獲客,這是根本的差異。瑞幸的這個特點,導致它在整個成本結構和效率上,跟傳統餐飲有很大的區別;第二,瑞幸的線下門店是用來履約的,用英文來講叫Fulfillment。
  • 瑞幸品牌升級靠誰:輕食OR咖啡?
    效果似乎不錯,前三周下來,周均參與人數已從10w爬升至14w。瑞幸方面預計為這場活動壕擲5000萬元。   ——這只是他們燒錢補貼市場打法的一個縮影。這個「野蠻人」殺入中國現磨咖啡市場橫衝直撞一年下來,門店數已經達到令人咋舌的2300+家。3月中旬的一周裡,更是在17座新一線及以上城市開出38家新店。
  • 瑞幸咖啡:下一個星巴克,還是下一個ofo?
    對瑞幸的這種擴張思路,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一些評論者認為,這種賠本賺吆喝式的發展戰略是非常不健康的,並且難以持續,最終很可能會成為另一個ofo。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瑞幸通過燒錢,究竟幹了些什麼。一,瑞幸燒錢都燒出了什麼?
  • 瑞幸品牌升級靠誰:輕食?咖啡?
    效果似乎不錯,前三周下來,周均參與人數已從10w爬升至14w。瑞幸方面預計為這場活動壕擲5000萬元。 ——這只是他們燒錢補貼市場打法的一個縮影。這個「野蠻人」殺入中國現磨咖啡市場橫衝直撞一年下來,門店數已經達到令人咋舌的2300+家。3月中旬的一周裡,更是在17座新一線及以上城市開出38家新店。
  • 瑞幸咖啡:星巴克已不是敵手,讓「做空」來得更猛烈些!
    渾水稱瑞幸運營數據造假,並且指出瑞幸慣用的「燒錢」模式存在重大缺陷。瑞幸果斷還擊,堅決否認渾水指控。知名投行中金、瑞信也都紛紛站隊瑞幸,表示渾水報告缺乏有效證據。渾水長達89頁之長的做空報告可謂白費力氣。瑞幸股價在做空當天下滑後,反而能在二月開始逆勢大漲。
  • 京滬免配送費門檻提高20,瑞幸咖啡如何守住燒錢燒出的「江山」
    瑞幸咖啡8月初宣布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以相比友商5折的價格推出輕食,並在年內開店2000家。如此來看,瑞幸咖啡還將持續「燒錢」下去。有消息稱「瑞幸咖啡正在以估值15-20億美金尋求新一輪融資」,而在融資傳言出現的下午,瑞幸咖啡App免配送費的單價由35元提至55元。將要改變燒錢模式?
  • 向上咖,比瑞幸還懂中國人的咖啡!
    瑞幸的「幸苦燒錢」、星巴克的「老年太極打法」、向上咖的「下沉市場悶聲低調式瘋狂」,中國現磨咖啡市場,衝煮出了濃烈的火藥味道。我們從區域篇、用戶篇來分析下滾燙的現行局面。區域篇瑞幸經歷了最快上市企業的激動人心,也看到了跌破發行價的慘痛現實,瑞幸2018年和2019年淨虧損分別為16.2億元和5.5億元。
  • 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
    所以,瑞幸咖啡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包括星巴克、喜茶、可樂、酸奶等所有休閒飲品。它進入的不是一個被咖啡品類壟斷的市場,而是一個被其他所有休閒飲品壟斷的市場。 — 4 —瑞幸咖啡一開始非常高歌猛進。在網際網路世界中,真正競爭的其實不是誰先走到終點,而是誰先走到中間的臨界點。所以在滴滴、神州等這些網約車公司的競爭中,大家都在爭搶著第一個到達贏家通吃的臨界點,那怎麼才能到達呢?燒錢是最重要的邏輯,雖然資源浪費很嚴重,但是我一旦過了臨界點就可以壟斷市場,再去獲得價格優勢。
  • 瑞幸咖啡「燒錢」之路還能走多久
    根據招股書披露,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二,其擁有2370家自營門店,累計成交用戶超過1680萬,2018年銷售咖啡及其它產品合計9000萬杯。這對於整個咖啡行業來說,都是不小的數字。瑞幸咖啡作為一個在2018年年初才剛剛開始嶄露頭角的企業,憑藉極速的擴張模式,以及不計虧損的燒錢之路引發廣泛質疑。2018年瑞幸咖啡全年經營淨虧損16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淨虧損5.3億元,目前虧損問題仍在蔓延。
  • 免費的網際網路咖啡你喝了嗎?恭喜你!瑞幸咖啡快被你給喝死了!
    高融資、高估值、高虧損的流氓行為瑞幸咖啡從今年1月起試運營,目前門店已覆蓋全國22座城市,且宣稱100%直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區更是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截至12月15日,瑞幸咖啡宣布提前一周完成全國2000家直營門店的戰略目標,付費用戶1200萬,共賣出8500萬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