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物
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學霸和抖音,應該像是地球的兩極那樣不會相遇,但事實卻是,當學霸們遇上抖音,往往能爆發出一種有別於其他短視頻博主的魅力。常有人給這些博主們留言說,「師哥,三年後等我」,還有人說「每次太累了學不下去了就來看看你的視頻」,一個四川的考生考上985大學之後興奮地給張自豪留言:「以前我覺得我不行,但我從你的視頻裡獲得了力量。」
文|易方興編輯|柏櫟圖|網絡
擁有近300萬粉絲的「抖音清華男神」張自豪,最近更新的視頻有點「慘」——他拿出一個不鏽鋼鍋,給自己煮了碗什麼都不放,只拌辣椒醬的麵條,因為他從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畢業了,再也吃不成學校的食堂了。這是他畢業的100天,也是離開大學食堂的第100天。在他發過的158條抖音視頻裡,最火的一條視頻,拍的是清華大學最神秘的食堂——蘇世民書院食堂,一日三餐都是免費自助餐,這視頻有216萬個贊。
從去年4月份開抖音以來,張自豪一直用短視頻記錄清華大學的日常生活,從而收穫了一批愛學習、以考上好大學為目標的鐵粉。如今他畢業了,又開始記錄即將開始的職場生涯。有人將他的抖音視頻稱為「一名清華學霸的自我修養之路」。
在抖音上拍短視頻展現自己大學生活的學霸們,並不只有張自豪一個。比如,「見習太空人」小宇,他是清華大學醫學博士,擁有近100萬粉絲;而「面人郎」第三代傳人、《最強大腦》選手郎佳子彧,如今在北大藝術學院讀研,剛開抖音一個月,已經獲得了10萬人關注。
大數據時代,通常每個人都有一張畫像。你能刷到什麼樣的抖音,往往說明你是個有怎樣愛好的人。倘若你常常在抖音裡刷到張自豪這類學霸的話,可能說明你也有學霸的潛質。
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學霸和抖音,應該像是地球的兩極那樣不會相遇,但事實卻是,當學霸們遇上抖音,往往能爆發出一種有別於其他短視頻博主的魅力。常有人給這些博主們留言說,「師哥,三年後等我」,還有人說「每次太累了學不下去了就來看看你的視頻」,一個四川的考生考上985大學之後興奮地給張自豪留言:「以前我覺得我不行,但我從你的視頻裡獲得了力量。」
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至少在三年以前,當時22歲的張自豪還無法預料到今天的境況。當時他即將從美國的埃默裡大學本科畢業,還在糾結要找怎樣的工作,才能把出國留學的學費賺回來。在美國25所「新常青藤」大學之一的埃默裡大學的校園裡,他獲得了金融和數學的雙學位,同時還得到了亞特蘭大金融分析師獎。那時張自豪也順應大流,在美國找到工作,成為了一名保險行業的精算師。
「精算師算是金融行業的一個鐵飯碗了,一共要考十次,基本上每考過一次,工資和待遇都會上漲。」張自豪告訴《人物》,自己是公司年紀最小的一個。這樣的生活看起來很體面,但每天看著身邊的美國大叔同事們與數字打交道,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他突然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對數字不敏感,精算師如果我繼續做也能做,但我不快樂。」
他做出了一個對自己影響至今的決定,申請清華大學的蘇世民書院項目。事實上在2013年他就收到過蘇世民書院項目的招生郵件,他一看這書院以前都沒有聽過,還以為是個騙錢的民辦教育項目。後來在學校老師那裡再次聽到這個項目,老師說,「這個有點像羅德學者,不過很難申請」。羅德獎學金是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在牛津讀任何專業都可以免費,還能拿生活費。清華大學的蘇世民書院項目也有些類似,如果申請成功,要去清華大學內中心位置的蘇世民書院學習,學費和生活費同樣全免。在介紹中,蘇世民書院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全球未來領導力的人才。
「我當時雲裡霧裡,正好當時準備讀研的時候已經做了個人的簡歷,就用20天的時間趕緊準備好材料,找老師寫了推薦信,發過去了,沒想到真的收到了去清華大學面試的通知。」如果要回國面試,就意味著很可能要放棄在美國做精算師的工作,在這個選擇的分岔路口上,張自豪決定回國。
直到回國參加面試之後,張自豪才意識到這個項目的份量。「當時(從全球招募)就錄100個人,給中國人的名額只有20個,同時還來了70多個面試官,都是省部級官員、高管、知名學者。」事後他聽說,這個項目的錄取率只有不到3%。
如今看來,張自豪選對了。
張自豪
每一個人在面對自己關鍵的人生節點上,都要做出選擇,學霸們也不例外。「見習太空人」小宇如今在清華醫學院讀博,他的母親曾一度不希望兒子學醫。「我母親是胸外科的醫生,知道醫生會很忙很累,所以不太希望我也走這一條路。」但小宇從小耳濡目染,就對這一行感興趣,於是依舊選擇讀了清華醫學院的直博。
在此前剛剛結束的國慶70周年的群眾遊行上,小宇作為學生代表,還參加了學生方陣,經過了天安門廣場。10月3日,親身感受過閱兵現場震撼的他還有點恍惚,「氣氛是很熱烈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而這些,也是在他選擇成為一名清華博士之後經歷的。
小宇
對於「面人郎」第三代傳人郎佳子彧來說,成為北大研究生更是一條不容易的路。因為在第一次考研的過程中,他失敗了。「有一科考崩了,只考了63分。」郎佳子彧說,他甚至還曾抱有一絲幻象,覺得是分數算錯了。他把這一次經歷形容為一次「重創」,並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回憶這次挫折,他寫到,「當你自己都沒跟自己站在一起的時候,還要指望上天站在你這邊嗎?那時候,我根本沒有去聽,內心還有沒有聲音在了。」
郎佳子彧也到了自己選擇的十字路口。他決定復讀,而支持他的是夢想,「夢想給了你一個縫隙,可以喚醒你。」他坐回了課桌前,苦讀了五個月,再次考研二戰。公布分數的那個晚上,他對著查分數的密密麻麻的表格不知從何看起,「58,81,112,121,372……」最後,他看到了一個「1」字,這個「1」代表的是排名。
他仰起頭哭了,像是被按在水下一年的腦袋,一下被拎上了水面。在這次考研二戰裡,他以筆試排名第一的成績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錄取。
郎佳子彧
生活在別處
做對了選擇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多了。
在進入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之前,張自豪其實連抖音是什麼都不知道。「我回國之後,看到弟弟妹妹們都看這個,看的不少都是記錄生活的視頻,我想著說我也可以記錄一下我的清華大學的生活。」
他的第一條抖音短視頻發表於2018年4月初,是上課時的課件內容,從這之後,他基本是看心情拍東西,有時候拍的是清華的雪,有時候拍學生證,有時候拍自己學校的外國同學。10天後,他有了第一條點讚超過1萬的視頻,拍的是書院裡正在上自習的同學。這名男同學畢業於牛津大學,長相頗為帥氣,網友們感嘆,「有顏值,人也優秀,真好。」而兩個月後的高考日,他拍了自己在學校黑板上寫的「高考加油」的板書,第一次獲得了超過30萬個贊。半年後,他有了第一條過百萬贊的短視頻,視頻的內容推薦了清華學生最喜歡的十本好書。
有時候,你點開張自豪短視頻下方的評論,就會感嘆,這簡直是一股網際網路的清流。沒有槓精,也沒有謾罵,有的只是感嘆和自勉。遺憾者有之,「字寫得真好看,羨慕的清華生活,其實高考是最公平的一個起跑線,怪我當初不夠努力……你加油」;仰慕者有之,「很喜歡你的視頻,帶大家看清華,讓人更加有動力努力讀書」;自勉者有之,「加油,最後一年,我拼了!」。其中還有家長主動轉發給自己孩子的,用戶「平淡是真」轉發說「兒子你辛苦了,但願苦盡甘來,金榜題名。」而她的兒子在留言下回覆:「媽,我會的,謝謝你。」
不同的學霸們,通常會拍攝不同題材的短視頻,但很明顯,他們的粉絲群基本一致。用這些學霸抖音博主們的話說,就是粉絲通常由85%的年輕人和15%的家長們構成,年輕人中不少是仍是學生,而家長們則會把這些視頻推薦給自己的孩子們看,比起傳統的雞湯和家長的嘮叨,學霸們的抖音視頻可能更有說服力。
「見習太空人」小宇最火的一條抖音視頻有200萬個贊,是他在今年6月份拍的清華的校園風景。在這條視頻下的留言裡,哪怕是沒有考上清華的大學生都有了動力。一個叫「芝士月餅」的用戶評論說,「高考成績下來我就知道,只能考研改變命運了。」這條評論下方的互動都是「一樣」、「我也是這麼想的」。
而學霸們拍攝的抖音,也有許多大學生活之外的其他趣味。郎佳子彧之所以被稱作「面人郎」的第三代傳人,是因為他作為北大研究生之前,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已經和「面人」打了近20年的交道,是一位資深手藝人。
「眾所周知,民間手藝正逐漸失傳,有的手藝人日子過得很艱難,甚至無法餬口。」意識到這樣的現狀之後,郎佳子彧決定用新的媒體形式來宣傳「面人郎」。
他的第一個嘗試的方向是申請了一個「面人郎」的微信公眾號,上面會記錄自己的作品和心得,從今年開始,他又決定進駐抖音,因為比起微信文章,視頻的方式更容易展現面人的製作過程,更何況,「我發現以短視頻的形式用戶互動更多,傳播起來更快。」郎佳子彧說,現在他在北大學習之餘,每隔兩天就會花幾個小時來構思視頻,並且進行更新。
在他的抖音中,他常常把自己捏麵人的創意拍成故事,儘管剛剛開抖音只有兩個月,但他也聚集了一批喜歡中國傳統藝術的粉絲。在傳統的面人技藝中,他又加入了哪吒、鋼鐵俠、球鞋等現代元素。
事實上,對於這些學霸來說,拍抖音並不全是偶然,更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比如,在美國埃默裡大學讀本科的時候,張自豪就有過管理媒體的經驗。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就創辦了《埃默裡中文報》,之後還擔任大學媒體委員會主席,管理著15家學生報刊、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如今,對他來說,短視頻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平臺,換了一種更適合人們瀏覽的傳播形式。
在清華大學醫學部做實驗之餘的空餘時間裡,小宇喜歡彈鋼琴,彈吉他,有時候還會穿著漢服在校園裡走,對於具備多種才藝的人來說,抖音大概是最適合的平臺,更何況他還是一名學霸。而郎佳子彧早在進駐抖音之前,就已經是一名網紅了,他在之前參加《最強大腦》時,暖心安慰沒有發揮好被淘汰的搭檔王雯萱,從而被人們熟知。
所以,對有著這些經歷的學霸們來說,在抖音上再火一次,似乎是一種必然。
這60秒背後
人們在60秒的短視頻裡,往往能看到歡樂,看到關注度,看到成功,但在這60秒背後付出的東西,卻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
郎佳子彧從小到大學會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專注,麵塑的材料就是對專注力的考驗,要從整袋的江米中一粒一粒地的挑選米,磨成麵粉後,然後用直徑80微米的篩子篩掉麵粉,還得經過蒸煮和配料,作品全部完成需要好幾個小時。
捏麵人的技藝的學習,也絕非一日之功。
三歲的時候,父親跟他說,「來,搓五個這麼細的條兒」,然後拿出一塊兒紅面,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在左手掌心裡一搓一拉,一下就出來一根直徑約為一毫米,粗細均勻,圓滾飽滿的紅色細條。但當郎佳子彧上手嘗試的時候,父親三兩分鐘就能完成的事情,三歲的他用了一個半小時。終於,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第五根兒,父親低下頭看了看說「嗯,挺好」,然後就把這五根兒小條兒直接搓成一個面球,放到了廢棄不用的那堆麵團裡。
直到很久以後,郎佳子彧依然沒有保存自己麵團的資格,所有的作品都被父親搓成了面球。但他也不放棄,有時候捏一雙手,就要捏40多分鐘,捏出來40多個才合格。他第一個被保存下來的作品是在他六歲時,用了兩個半小時,捏了一個坐姿的小娃娃。時至今日,捏麵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一來,拍進短視頻裡,才顯得遊刃有餘,駕輕就熟。
與郎佳子彧相似,在成為學霸甚至是網紅之前,張自豪也經歷了漫長的苦學之路。這條路的起點在他的家鄉馬鞍山,他說,「儘管師資力量很匱乏,但由於馬鞍山是李白去世的地方,我們當地特別注重練習書法。」就連張自豪自己也沒想到,小時候學會的技能,如今在拍短視頻上也能發揮作用。
而後,張自豪的出國求學之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他剛到美國時第一次參加社交活動,就面臨「無話可說」的窘境,周圍人都在熱情交談,唯獨他口語不好,沒法開口說話。很難想像,如今多次與外國前政要流暢交談的張自豪,當時只是全程手足無措地站在人群最外圈,最後一言不發地離開。
那次「失語」之後,他開始奮起直追,目標是改善自己的口語。要求自己所有的課都坐在第一排,強迫自己每節課提一個問題,在課後,還積極加入外國人的社團。同時,創辦報紙,並通過辦報紙,和學校的各大機構與辦公室談判。正是這樣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張自豪。
同樣的,「見習太空人」小宇小時候苦練才學會的技能,如今也派上了用場。比如他從5歲起開始練習鋼琴,最早是抗拒的,後來慢慢喜歡上了音樂,連吉他也一併學會了。由於受到媽媽的影響,他養成一種嚴謹到近乎嚴苛的生活習慣,哪怕是在學校的宿舍,房間一定要收拾整潔,每天早上七點鐘,他必定會出現在清華醫學院的實驗室,等到收工的時候可能已經半夜,甚至常常通宵。所以從小宇的抖音裡,可以看到許多場景是他實驗室工作間隙,將拍視頻作為放鬆的手段之一。
他展現了無比真實的生活瞬間,儘管拍攝得比較粗糙,但粉絲們卻很喜歡,有人還稱小宇為「現實版江直樹」。不少粉絲留言感嘆,清華學霸不僅學習好,顏值高,竟然還多才多藝,「刷新了我對清華大學學子的認知」。
只不過,隨著粉絲數量越來越多,也對學霸們的短視頻運營能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提出了挑戰。
張自豪抖音粉絲量剛過100萬的時候是在去年。那時,他突然發現,開始有商家跟他談合作了,並且隨著粉絲數量逐步上升,找來談合作的商家越來越多。「基本上讓我推銷商品的我都拒絕了。」張自豪說,這時候他意識到,成為網紅之後賺錢的速度,會比老老實實就業賺得快很多,但這卻根本不是他開始做博主時的初心。在這個時候,他長久以來養成的自律意識就起到了作用。
他會拍一些很純粹的視頻。比如他會去想,如果是當年念大學時的張自豪,會希望看到怎樣的視頻呢,他肯定會想,如果能在清華大學的草坪上看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於是,張自豪真的拿了個瑜伽墊去草坪上拍了一段這樣的視頻。而在畢業季來臨的時候,他覺得應該拍一段離別的時候,帶著行李,關宿舍門,吃最後一碗拉麵時的情景,他就真的這樣拍了。他一共拍了17期「清華園日記」,這是他的粉絲們最喜歡的一個系列,不少人回覆說,「每一期都看,看了好幾遍。」
這一切,都與張自豪最初的願景相似,「我建抖音的初衷,還是希望大家能想到我這個人,人總是希望能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從而獲得動力,我自己也是一樣。如果有人能從我的視頻裡看到嚮往的生活,並且轉化為動力,我就覺得很好了,因為能鼓舞到的人,能多一個是一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