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還有下一句

2020-12-14 全悅宿遷閱讀會

中國人總是喜歡把古人的話奉為金科玉律,我們古代的很多名言就是這麼一代代流傳下來的,並且至今還有人深信不疑,其實,古代的很多名言傳到現代,都或多或少被斷章取義,曲解了本來的意思。

比如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以德報怨」,很多人就以為這話的意思是別人對你不好,你要對別人更好,以此來感化別人。這其實是後人理解錯了,因為都忽視了下一句,其實孔子的原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意思就是,你對對你不好的人更好,那又拿什麼來報答對你好的人呢?所以了解後大家是不就明白了,以後不要用這句話勸人向善了,孔子的意思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

現在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意思就是,一個人看著可憐,過得很不如意,其實大多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背後有讓人可恨的地方,不值得可憐,這句話說透了人性,其實這句話還有個下句,也很現實,那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見到一些可憐人,有人天天被父母打,看著非常可憐,可是等他出了家門,卻成為父母一樣的人,欺負比他更弱小的人,也有人哭訴兒女不孝,不給錢,不管老人死活,卻不知老人年輕溺愛孩子,對孩子包庇不教養,一手將孩子養成現在這個性子,也有人控訴被人騙,萬貫家財都被騙走,卻不知這人貪圖利益,朋友多次勸導不聽,純屬自作自受,這些人看著可憐,但其實是種「假可憐」。

魯迅評價自己筆下的人物孔乙己就說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孔乙己過得很悲慘,吃不起飯,也沒收入來源,別人還總是拿他取樂,也不給他留尊嚴,但是你看他幹了什麼,總是偷人家的書,還說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最後他偷到了舉人的家裡,被人打斷腿,最後一絲尊嚴也沒了,你說他可憐嗎?可憐是可憐,但也是可恨的,自己不要強,落到那個下場也怨不得別人。

來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現實中有人一出事,大家就總是喜歡挖掘背後的原因,如一個人殺人,是非常可恨的,但是很多人就想知道為什麼,因為大多數的可恨之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苦楚,可能小時候受到不公正對待,可能因為債務糾紛,可能生活不下去等等原因,這是可悲之苦,但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這兩句話其實是告誡人們,關心幫助一個人的時候,要分清這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故意裝可憐博取同情,還是確實是有實際困難,不要濫發善心,因為大多數的可憐人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他們走到這個地步多是自作自受,對待可恨之人,也不要過於同情,因為生活可以主宰你,你也可以主宰生活,就看能不能想開,放下過去,擁抱新生活,而很多可恨之人多數喜歡怨天尤人,可悲也多是咎由自取。

相關焦點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經典但鮮為人知
    很多的影視劇中都會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聽起來也確實是沒錯,比如說很多,因為自己家庭條件不好,最終走上犯罪道路,並且,被法律所制裁的人,他們確實很可憐,但是也確實,有很多的可恨之處不值得被同情,這時候主角們往往都會說出這樣一句經典臺詞,但是這句話卻還有下半句
  • 古人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更為經典的下一句直戳人性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吧,這句話被收錄到了著作《增廣賢文》中。顧名思義,說的就是看起來很可憐的人,他肯定也會有讓人痛恨的地方。因為縱容,共叔段將目光放在了龍椅上,結果還想早已註定,他奪位失敗,之後淪落到逃離鄭國,從位高權重的皇帝的弟弟到階下囚,在史學家看來,共叔段就屬於典型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揭示了人性,問世間多悲憫
    俗語在我們的生活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現在在民間流傳的很多俗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理解,這些俗語能夠對我們的人生見識進行提升,讓我們準確的看到人生百態。今天要說的就是民間俗語中的其中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人人都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經典,但鮮為人知
    一些家世背景很可憐的人,為了更快的實現自己的目標,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這些人雖然可憐但並不值得同情。對於這些人,很多人都會形容他們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過,這俗語還有下半句,你知道是什麼嗎?首先我們先來看下上半句的意思,句中提到了「可憐之人」,自古以來,社會上從來就不缺乏可憐之人。
  • 《新世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鐵林
    但自該劇開播以來一直熱議不斷,貶褒不一,有說是「神劇」,因為把劇中田丹(萬茜飾)過於神化,也有的說注水太多,一個「小紅襖」就能拍四十集,不過劇中演員演技很在線,還是很有看頭,給我印象最審核的還是張魯一飾演的鐵林,更能貼近現實。鐵林現在隨著新劇情的發展,已經是徹底「黑化」,讓人恨得牙痒痒。
  • 《大宅門》被父母坑害,被兄弟姐妹嫌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大宅門》裡白景琦的孫女白美的遭遇太慘了,生在富貴之家的白美,本來真是個白富美,沒想到結局那麼慘。白美的命真的是太苦了!被父母坑害白美的悲劇命運從她一出生就埋下了伏筆,因為她有一對不成器的父母。童越的家境,前途其實都還不錯,白敬業看不上他,一方面應該是因為他是抗日青年,生死難料,不穩定。另一方面,白敬業兩口子想另攀有利可圖的好親事,他們好多收聘禮。有這樣的父母真的是白美的悲哀!白敬業這種人,從小長在富貴窩裡,又不是沒見過錢,還這麼貪得無厭,毫無底線!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錦衣之下》淳于敏過於貪心
    《錦衣之下》中淳于敏的初登場並不討人厭,雖然服裝不太適合她,但總歸是個清純可愛的小女生,並且搞笑的是因為袁今夏的幾次「英雄救美」,不知袁今夏是女兒身的淳于敏對袁今夏芳心暗許,周圍的人見勢不妙,提醒今夏早日告知自己女兒身的身份。
  • 《將夜》花痴的形象真是太花痴了,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
    不過在眾多的美女當中,卻有一個與眾不同之人,那就是花痴陸晨迦,這是一個生活在童話中的美女,喜歡花喜歡到痴的地步,並且有著不低的修為,而且出身還是月輪國的公主,這就是典型的白富美。而且又喜歡上了隆慶皇子,這一個公主一個皇子多般配,可惜月有陰晴圓缺,猶如金童玉女的一對,出現了問題,還是那種心中永遠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 吃貨賊竟偷高檔海鮮,看中哪個就拿,網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很多人都去過高檔的餐廳吃一些海鮮,因為高檔餐廳裡面的海鮮都是一些我們沒有見過的,所以只有那些有錢的人才去那些高檔的餐廳去吃那些海鮮,假如自己沒有錢的話只有吃那些比較平時常見的海鮮,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吃貨賊」他竟然偷高檔的海鮮,看中哪個就拿哪個。
  • 古人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
    書中提到了一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延續至今,依然頻繁出現在人們口中,其實它的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揭示的是對一部分可憐又墮落、又無用、又無恥的人的批判。
  • 在《闖關東》中,秀兒是可憐的嗎?是,但可憐之人也有可恨之處
    昨天心血來潮寫了一篇關於鮮兒愛情的文章,底下有網友留言說,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女主,秀兒是最可憐的,說鮮兒雖然受了很多的苦,但,她還是得到了傳文與傳武真正的愛情,可秀呢?她付出了那麼多,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她才是一個真正可憐的女人。
  • 為什麼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短命項羽的漫長作死之路
    叔侄二人先設計,項羽砍下殷通的頭,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驚慌混亂一片,項羽一連斬殺殷通部下一百人。項梁做了會稽太守,項羽成了老二。《史記·項羽本紀》: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須臾,梁眴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
  • 有一種可憐可恨,叫做薛洋願來世不再冷漠,有人做你的人間熾熱
    少年的可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是一句古話。薛洋這個反社會性人格的人,就是對這句話的一個完美的詮釋。因為幼年時期常慈安帶給他的碎掌斷指之恨,滅了常氏一家,其實這個是說的過去的。畢竟薛洋的一生就是被"復仇"這兩個字所貫穿的。
  • 琉璃:看看鄔童就知道什麼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都是讓人不得不豎大拇指的良心好劇!然而劇中女主褚璇璣因為六識不全而不懂而被眾人當做笑柄,由於褚璇璣又是少陽派掌門人的女兒,所以很多人也只能偶爾戲弄一下褚璇璣。雖然女主六識不全,卻有個超級護短的姐姐褚玲瓏也算是老天開得一扇窗。在女主十六歲生辰之際,五大門派聚在一起進行簪花大賽,說白點就是五大門派一定時間就會聚在一起進行比武大會,點到為止。
  • 又一可憐之人做出可恨之事,四川德陽有環衛工垃圾倒在路邊車上
    四川一環衛工人將垃圾倒在路邊私家車上12月11日,有網友視頻爆料,在四川德陽金山鎮一街道旁,一名環衛工人將垃圾倒在同在路邊的私家轎車上。視頻中拍攝者說,旁邊的電線桿上還有個牌子,上面寫著是有停車位的。環衛工人問誰的車見沒人答應後,他就直接用鏟子將垃圾倒在別人車上。據調查了解,還有目擊者稱,環衛工人經常這樣幹,此處馬路旁邊是個垃圾池,停靠在路邊的小轎車駕駛員不知道或不經意,環衛工人過來收垃圾時,垃圾車開不到跟前,所以就直接把垃圾倒在了小轎車上。目前該事件正在進一步協調處理當中。
  • 韓劇《夫妻的世界》:女主可憐又可恨?我看只有可憐,沒有可恨
    這幾天,韓劇《夫妻的世界》引發吃瓜群眾們的熱烈討論,原本大家都在感慨李泰伍(樸海俊飾演)的渣、池善雨(金喜愛飾演)的可憐、呂多景(韓素希飾演)的壞,這本身是顯而易見的事情。然而,話鋒一轉,部分觀眾開始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來形容女主池善雨。真是這樣嗎?難道池善雨真的可憐又可恨?
  • 「冰花男孩」父親申請貧困戶遭拒,可憐之人往往有著可恨之處
    01可憐的人有時的確有著「可恨之處」或許是網友的愛心資助,讓王剛奎誤把「窮」當成了自己的保護色,誤以為愛心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向他施以援手,這樣的行為屬實讓曾經獻過愛心的人感到寒心。其實像王剛奎這樣奉獻愛心卻反轉的故事有很多。2018年就有一條熱議的新聞:網紅「殺魚弟」喝農藥自殺!至於「殺魚弟」是誰?其實源自於2010年網上的一組動圖:這個11歲就幫家裡照顧魚攤的小孩手法嫻熟、眼神犀利。讓人驚嘆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同情。
  • 因喝酒誤事,錯過了當上皇帝的機會,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三國的時候,曹魏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國家,當時曹操已經讓國家發展的很強大了,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去找下一個能夠把他的國家延續下去的人,這個人必然就是他的兒子了,而今天我們就要說的是他的小兒子曹植,曹植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很豪爽,他的性格是曹操一直都很欣賞的,但是最後,曹操還是選擇了大兒子
  • 《阿Q正傳》魯迅筆下的阿Q到底有多可悲多可嘆、多可恨多可憐?
    其實,這本沒什麼稀奇。在舊的封建社會裡,這樣的窮苦之人到處都是;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我們更是見多了如此卑微如草芥的小人物。他孤身一人住在未莊的土谷祠裡,靠隔三岔五給人打短工為生;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倍受人利用指使又遭人厭煩唾棄的對象。
  • 太可憐!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昨晚已大結劇,而劇中除了白淺夜華阿離一家團圓,東華帝君也終於開口向鳳九說了一句「我會喜歡你」,而還有一點遺憾的就是子瀾和胭脂了,本以為子瀾會留住胭脂,卻沒有想到開口一句「以後別再來找我」真是傷透了心,編劇,結局要不要這麼不圓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