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民間遊戲:小雞趕火燒、摔泥凹凹、揣包、穿白楞葉、拍洋畫

2020-12-08 小王說民間遊戲

本文屬小王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

導語:小雞趕火燒、摔泥凹凹、揣包、穿白楞葉、拍洋畫

小雞趕火燒:都是以黃泥巴為原料做成道具而進行的兒童遊戲,流行於大江南北許多地區。玩小雞趕火燒遊戲多為三五名兒童。遊戲前,各人自備黃泥巴一塊,荊棘刺一個,席箴一段。遊戲開始後,各人用黃泥巴捏出一個小雞,做一個小圓火燒(北方的麵食)形的泥餅,然後用剩下的泥巴做一個土堆狀的泥團當作底盤,並在其頂端插上一個荊棘刺。接著插一段五寸左右長、韭菜葉寬的席箴(多為高梁秸皮),一端穿著小雞,一端穿著火燒,再找出席篾的中點擱在荊棘刺上,遊戲道具便做好了。大家都做好道具後,便各用手撥動席箴轉動,於是一個個小雞就轉著趕(「追」的意思)起火燒來了。比賽分兩項,一是比誰做得快做得好;二是比誰的小雞趕火燒轉得又快又穩。

小雞

摔泥凹凹:遊戲不限人數,多在五六人以上。參加遊戲的眾兒童各準備一塊黃泥巴,揉成軟硬合適的泥團,然後各自做一個像圓盒子形的泥凹凹。大家都做好了後便開始比賽。這時,一個個兒童把自己做的泥凹凹託在手中,吹一口氣(俗稱「仙氣」),然後說道:「哇哇哇,我的凹凹響不響?響!」接著便搶起胳膊,用力把泥凹凹朝平地上一摔,隨之泥凹凹中部底面便會鼓破並發出響聲。許多泥凹凹依次摔下,鼓破的泥片四處飛濺,響聲此起彼伏。此時,兒童們爭著看誰的泥凹凹裂得口子大,評說誰做的泥凹凹摔得最響。此遊戲雖簡單,但是很有趣味。

摔泥凹凹

揣包:又叫「掉手帕」,是流行於我國很多地方的一種兒童遊戲。參加該遊戲的人數不限,先選出一名兒童為「揣包者」,其餘的兒童成排坐或圍成圈坐,各以自己的衣襟作兜。「揣包者」暗持一物(多為手帕),依次在每個兒童的兜裡揣一下,乘某兒童不注意,把此物留在其兜中。揣包時,「揣包者」一邊揣一邊念道:「揣,揣,揣包兒。包兒不吃靈芝草,得兒窩兒往家跑。」反覆念唱數遍,當他跑到兜中留有物品的那個兒童身邊時,便說:「開包我吸菸!」該兒童就得認輸了。如果那個兒童很警覺,事先已經發現了兜裡的物品,待「揣包者」的走來時,便會搶先說:「開包我吸菸!」這就意味著「揣包者」輸了,還得繼續當「揣包者」。遊戲也要從頭開始。

掉手帕

掉手帕的遊戲形式是眾兒童圍圈而坐,一名兒童手握手帕在外圈走。當他把手帕扔到某兒童背後並且沒有被發現,等他再轉到這個兒童背後時,這個兒童便輸了,就要和掉手帕的兒童互換遊戲角色。如果這個兒童已經察覺,便會伴作不知,待那掉手帕的兒童轉過來時,一下子站起來捉住他,那掉手帕的兒童便只有認輸。這類遊戲既活潑有趣,又可訓練兒童們的反應能力,所以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掉手帕

穿白楞葉:是北方兒童於深秋時做的一種遊戲。暮秋時分,當毛白楊樹紛紛落葉時,兒童們喜歡群集於樹下,拿出各自帶來的紉著細繩的長針穿落葉,邊穿樹葉邊唱「白楞葉,格楞楞,我唱唱,小狗聽」等童謠。楊樹落葉不斷,兒童們玩耍不停,最後比誰穿的白楞葉多而定輸贏。與之相配合的,還有鬥拉巴條比賽,即用落葉的柄相互牽拉,比誰選的白楞葉的葉柄堅韌不斷。拉斷別人多個白楞葉柄的被兒童們視為「大王」。一次比賽後贏得「大王」的白楞葉柄(俗稱「拉巴條」)常會被其所有者細心包好掖進口袋裡,以備和別的「大王」鬥。

穿葉衣

拍洋畫:稱「扇洋畫」,是近代以來流行於北京、天津、上海、青島等地的兒童遊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英美商人在我國經營的捲菸廠為了推銷其香菸(當時吸香菸者不多),便在香菸盒裡裝一張寬約4釐米、長約6釐米的彩印畫片,人們將其稱為「洋畫」。兒童們便把它們作為遊戲之物。玩遊戲時,各人先報手中的洋畫數量,然後出拳(一般採用「包袱、剪子、錘」的方式),輸者甲先將一張洋畫放在平地面上,由贏者乙手拍扇洋畫旁邊的地面,如果拍出的氣流把洋畫吹翻成另一面,此洋畫便由乙獲得。然後由乙出洋畫,由甲拍。如果甲沒有拍翻,改由乙拍,誰拍翻歸誰。最後以各自手中洋畫數來定勝負。後來,香菸盒裡的洋畫逐漸被商販們專門印製的小畫片(價格很便宜)所取代,但仍將此遊戲稱為「拍洋畫」。

拍洋畫

相關焦點

  • 有趣的民間遊戲:翻竹竿、趕豬進城、高腳馬、攻佔王宮
    本文屬小楠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翻竹竿、趕豬進城、高腳馬、攻佔王宮翻竹竿:翻竹竿是基諾族的一項傳統遊藝運動,每逢年節之時,基諾族的青壯年便會不約而同地聚集起來進行這項簡單而有趣的體育娛樂活動
  • 農村遊戲(中班)《和泥放炮》
    教學目標:1、體驗民間遊戲的樂趣。2、初步學習和泥、捏泥、摔泥,發展幼兒腕骨的動作。3、提高幼兒動作操作的能力。教學難點:怎樣能讓炮放的大一點。(二)準備活動1、幼兒分組遊戲,比一比誰放的炮大?2、請幼兒說一說和泥時應注意什麼:水和土要有一定的比例,水太多不能和程形狀,土太多不能和成泥狀。3、提醒幼兒不要把泥弄到衣服上。
  • 有趣的民間遊戲:打石頭、釣紙魚、雞啄米、金沙江畔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打石頭、釣紙魚、雞啄米、金沙江畔打石頭:打石頭,即用小塊石頭擊打空中未落地的石頭,若擊打成功,遊戲便成功。第一種是在紙上畫各種造型的魚,可塗上顏色,然後在嘴部穿孔,用線穿過並結成圓形線圈;第二種是用紙疊成各種形狀的紙魚,並逐個在嘴部系上線圈。3.場地:在一小塊開闊平直的地面上畫一個圓圈作為「池塘」。4.遊戲步驟:將做好的紙魚散落在畫成的「池塘」裡。遊戲者分組釣魚,哪個組在規定的時間裡釣的魚最多就算贏。
  • 日本的新年,竟還有這麼多有趣的玩法
    新年是人們與家人朋友歡聚、一起玩樂的好時候,各國都有不同的方式來慶祝。他們又會在新年玩哪些有趣的傳統遊戲? 由於參加者被蒙著眼睛,所以會把五官貼得亂七八糟,完成的拼圖讓大家覺得荒謬搞笑,非常有趣。新年伊始就充滿歡笑是件很喜慶的事,因此這個遊戲特別受小朋友歡迎。
  • 有趣的民間遊戲:玩赤包、拉線人、滾鐵環、下連兒、不倒翁
    本文屬小王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玩赤包、拉線人、滾鐵環、下連兒、不倒翁玩赤包:上、下臂間用細鉛絲穿連,大、小腿間用細鉛絲穿連;上臂和大腿的另一端(與頂端留一定距離)用細鉛絲穿連在體軀的相關處。連軀體之上臂、大腿的頂端各穿系一線,於居中處共五線聚連在一起,中心處之線要長一些,以便用手牽玩。市場上也有賣這類玩具的。玩時,一隻手捏住紙人頭(也可以在頭頂繫繩掛在牆上),另一隻手持線向下拉動,紙人的四肢便會上下舞動起來。
  • 有趣的民間遊戲:母雞生蛋、騎大馬、青蛙賽跑、貓釣魚
    本文屬蓮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母雞生蛋、騎大馬、青蛙賽跑、貓釣魚母雞生蛋:母雞生蛋是一種模仿母雞生蛋動作的遊戲,跟抱蛋遊戲類似,但玩法稍有不同。3.遊戲步驟:(1)遊戲開始前,先在地上畫一個圓圈,扮演母雞角色的人,雙手撐地,雙腳成弓步,蹲在圓圈的中間,守護地上的三隻小沙袋,其他人當取蛋者。(2)組織者發令後,取蛋者要想方設法把雞蛋取出來,但不能被母雞的兩條腿觸及,否則退出活動。(3)在規定的時間裡,取蛋多者獲勝,但如果取蛋者取不完雞蛋,則母雞獲勝。
  • 擠油渣兒、蛇保蛋、不許動…… 你小時候玩的遊戲 他全畫出來了
    66歲的傅顯渝老人用60幅重慶老遊戲圖畫告訴你,那個年代的童年生活依舊精彩:騎馬殺仗、蛇保蛋、擠油渣兒……他說,畫這些遊戲,不只是讓人來懷舊,更想讓年輕人知曉這些遊戲一樣有趣和益智。  畫畫第一步是勾勒線稿  1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九龍坡區毛線溝順通花園小區,見到了傅顯渝,他正坐在家裡的一臺蘋果電腦前作畫。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雞(水墨畫)
    小雞是小朋友喜歡,又熟悉的小動物,教他們畫小雞,比較容易,幼兒學得快、學得牢,也學得輕鬆。很適合幼兒作畫大膽,構思誇張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學習水墨畫的握筆和用筆方法。用毛筆的側鋒畫橢圓、中鋒勾線和畫圓點,表現小雞的外形特徵和不同姿態。  2、能大膽下筆、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3、培養幼兒喜愛民間美術的情感。
  • 有趣的民間遊戲:老虎棋、火柴棍、冰棍、竹蜻蜓、踢石球
    本文屬小王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老虎棋、火柴棍、冰棍、竹蜻蜓、踢石球老虎棋:「老虎棋」是北京兒童喜歡玩的一種遊戲先在地下畫一個約一尺見方的正方形,其中橫豎等距離地各畫三條直線,四面中間點相連,並在大方格中畫對角線;另在一邊接三條中間的三條直線畫一米字格,一個人當老虎,找一塊大一點兒的石子、木塊之類放在米字格的中心交叉點上;一個人當羊.找15個小石子、本塊之類放在大方格底端三橫行的15個線接交點處。「羊」先走,可以向前或順斜線走一步,不許後退;「虎」前後、左右、斜向都可以走,也可以退,每次走一步。
  • 讓幼兒民間體育遊戲綻放新光彩——「合肥市幼兒民間趣味體育遊戲...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通訊員 周源遠 記者 王素英 文圖)民間體育遊戲是幼兒體育活動中重要的一部分,這些傳統遊戲情節有趣,形式活潑多樣,適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易於激發幼兒積極探索和參與的興趣和願望。
  • 我的世界:豹貓摔不死?其實這只是個偽命題,真正摔不死的是小雞
    在Minecraft中,我們都知道從高處掉落是會扣血的,但是在遊戲中卻有一種動物是例外,他就是豹貓。很多人都宣稱豹貓是我的世界中唯一摔不死的生物。畢竟在現實世界中,貓確實可以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卻不會摔死。但是豹貓真的是摔不死的嗎?
  • 童年遊戲隱藏著哪些秘密?民間流傳的遊戲
    這裡搜羅整理了在童年時期經常玩耍的民間遊戲,可是你知道那些你小時候的遊戲,還隱藏著這麼多的運動的秘密嗎?老鷹捉小雞懷舊玩法:一個游離的人當"老鷹",其他人排成一列,隊首當"母雞",後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雞"了。"
  • 有趣的民間遊戲:阿尺目刮、安代舞、安昭、巴塘諧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阿尺目刮、安代舞、安昭、巴塘諧阿尺目刮:阿尺目刮,傈傈族語,意為山羊的歌舞,是傈傈族的娛樂歌舞。遊戲過程:1.道具材料:阿尺目刮舞者的穿戴極有民族特色。男子頭戴「殼扒臘哄」,蓄長發,氈帽邊沿圍繞一圈「灑捕渦湎」,內衣穿大襟白短褂,外衣穿自紡的麻布或棉布做成的前襟開口黑白條紋長衫,腰以下開口分為左、右、後三片,腰系羊毛帶子,左挎「花臘裱」,佩長刀,右背弩弓、箭包,褲子為大襠寬口褲,褲長僅齊膝,打麻布綁腿,婚後的男子左耳戴大耳環,頭飾大多數用麥稈編織而成的纓絡,前後兩根絡長至腰間,頭頂插管雞尾。
  • 擠油渣兒、蛇保蛋……你小時候玩的遊戲,他全畫出來了
    66歲的傅顯渝老人用60幅重慶老遊戲圖畫告訴你,沒有手機遊戲的年代,童年生活依舊精彩,騎馬殺仗、蛇保蛋、擠油渣兒……他說,畫出這些遊戲,不只是讓幾代人用來懷舊,更要讓年輕人知曉它們一樣有趣和益智。部分還未上色的作品「這個遊戲叫做『騎馬殺仗』,充滿了陽剛和殺氣,因此也是男孩子的專利。疊在肩上的是『武將』,下面的是「馬匹」,幾方互相拉扯,『武將』被拉下馬就算輸。」說起自己的遊戲畫,老傅哈哈大笑,高度近視的眼睛有些發亮。老遊戲作品《騎馬殺仗》快速點擊滑鼠,老傅輪番介紹起自己的遊戲畫來。
  • 有趣的民間遊戲:不倒翁、扯老虎、穿山引水、打落落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不倒翁、扯老虎、穿山引水、打落落不倒翁:不倒翁又名撥不倒、扳不倒兒,是一種較為常見而又歷史悠久的民間玩具。遊戲過程:1.製作材料:蛋殼、沙子或小米、紙等。2.製作方法:(1)將蛋尖頭磕小洞倒出蛋液,洗乾淨後往蛋殼裡放沙子或小米,有重量並能固定在底部即可。(2)用扇形紙做個尖帽子套在蛋殼上並粘住。(3)在蛋殼上畫眼睛、鼻子、嘴巴,不倒翁便製作完成。3.遊戲步驟:將製作好的不倒翁玩具放在一處平地上,然後左右搖晃它,看其搖來搖去但始終不倒。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習作五《記一次遊戲》(寫作指導、範文評語)
    我和媽媽剛邁出第一步就摔了個「狗啃泥」,「這可太難了!」我抱怨道。「多練練就好了,我們抓緊時間練習吧。」媽媽拍了拍身上的灰,又拉著我投入到練習中了。不一會兒,比賽就正式開始了。比賽分為兩輪,一輪十組。我們是在第二輪,於是便先看第一輪的鄰居們比賽。大家還是不太熟練,只見他們有的左腳絆右腳,摔了個四腳朝天,有的步調不一致,推推搡搡,還有的東倒西歪。
  • 有趣的民間遊戲:鬥橄欖核、勒固號角、刨土倒棍、編席簸兒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鬥橄欖核、勒固號角、刨土倒棍、編席簸兒、蟈蟈籠鬥橄欖核:橄欖是一種常見的南方水果,其果肉可食用,果核可用來雕刻,物美價廉廣受歡迎鬥橄欖核即是用投擲或砸擊等方法贏取橄欖核的遊戲,在上海地區又被稱為「盯橄欖核"。遊戲過程:1.場地:鬆軟的土地。2.遊戲步驟:鬥橄欖核遊戲一般是兩人進行。(1)兩人先在空地上挖一個嬰兒拳頭般大小的窩,並在窩邊畫一個小圓圈,以確定其範圍。(2)每人放一粒或數粒橄欖核進去,並通過猜拳決定出手順序。(3)出手的人從口袋掏出一個橄欖核,向窩裡的橄欖核投擲,只要將橄欖核砸出圈外就可贏取。
  • 如何畫一隻卡通小雞
    如何畫一隻卡通小雞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一起來學習今天的繪畫課。這次我們一塊來學畫小雞,適合家長陪同孩子一塊來畫。下面開始我們的學習吧!首先,我們使用黑色畫出小雞的頭部和身體,並填充為淡黃白色。接著,我們再使用黑色畫出頭頂的冠,並填充為紅色。這樣一個簡單的上半部分就有了雛形。下面,使用黑色畫出眉毛和眼睛。
  • 有趣的民間遊戲:拔老將、拔圈繩、搬棍、抱石頭
    有趣的民間遊戲:拔老將、拔圈繩、搬棍、抱石頭本文屬蓮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拔老將、拔圈繩、搬棍、抱石頭拔老將:拔老將也稱拔根兒、拉葉莖在山東地區,遊戲者在拔老將的同時還會口念兒歌以調動氣氛,為自己加油吶喊,例如:張放牛,李放牛,放出去,牛鬥牛。鬥得贏的吃青草,鬥不贏的啃石頭。拔圈繩:拔圈繩是由多人參與的力量抗衡遊戲。遊戲時,所有參與者拿著繩子圍成一個圈。參與者用力把其他參與者拉入圈中,最後留在圈外的人獲勝。遊戲過程:1.遊戲器具約16米長的麻繩一根,要求結實、耐磨、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