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專場發布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日訊(記者 喬永禎 張宇)11月2日,場景匯·「數字賦能 智造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智能製造專場舉行。活動聚焦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全面釋放全球智能製造產業創新體系下的成都機遇。
據了解,此次發布會首次採用「5G+虛擬實境直播」,場內圍繞「智感未來、智聯未來、智造未來、智享未來」四大篇章發布應用場景和產品,場外設置「智·創未來」新產品發布長廊,集中展示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3D列印、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新產品,營造出科技感十足的發布現場。
活動現場,國內智能製造領域十大投資機構齊聚蓉城,並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賽迪(上海)先進位造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凱、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盧健、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數據管理與應用研究所負責人張義、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等智能製造領域專家及全國知名創投機構高管進行線上線下點評,面向全球精準推介成都新經濟創新項目。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在此次場景匯·「數字賦能 智造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智能製造專場活動現場,成都「智能製造」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清單通過場景匯線上平臺發布,向線上線下參會企業及創投機構釋放新機會,持續助力成都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能升級。
數據顯示,2019年,成都圍繞構建「5+5+1」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優化調整66個產業功能區、14個產業生態圈規劃布局,引進重大項目411個、總投資6785億元,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五大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萬億元,其中,製造業佔全市規上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83%。
眼下,成都智能製造全產業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並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有1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智能製造和兩化融合試點示範。作為成都重點建設的14個產業生態圈之一,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圈已初步成形,產業影響力和要素集成效應逐漸顯現。
據介紹,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建設的背景下,成都正全面貫徹國家製造強國戰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技術及先進裝備應用的切實行動。
「場景營城、產品賦能,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下一步,成都將聚焦供給需求兩側發力,雙向推動智能裝備發展和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全方位打造「成都智造」新場景,釋放城市發展機遇,為智能製造領域相關企業提供良好展示舞臺,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圖片來源於成都市高新區管委會)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