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裡的兒歌火了:原來童謠背後,都有細思極恐的故事

2020-12-13 世界華人周刊

近日,《隱秘的角落》掀起了一股熱烈的觀劇潮,大家在調侃驚悚問句「一起爬山嗎?」的同時,也被《小白船》無限循環洗腦。

劇中第六集,三個小孩坐在船上仰望天空時,《小白船》舒緩的音樂便響起,「飄呀,飄呀,飄向西天「,順著小孩仰望的方向,穿過雲層,猛然顯現一具飄在海上的屍體,畫風甚是詭異。

之後,《小白船》的音樂一響起,都暗示著兇殺的到來,嚇得網友直呼:這哪是童謠,簡直是陰樂!

連伊能靜也在微博上喊話自己老公秦昊(張東升的扮演者):以後不準在晚上給孩子唱這首歌!

其實,在《小白船》的誕生背後,還真的隱藏著一段憂傷的故事。

這首聽著像「陰樂」般的童謠,最初真的就是一首安魂曲。

1、《小白船》的誕生:一半是喪親之痛,一半是家國之愁

陪伴了無數中國人童年記憶的《小白船》,原名《半月》,是一首朝鮮童謠。

1910年,日本通過一系列武力威脅和政治訛詐,強迫朝鮮籤訂《韓日合併條約》,將朝鮮半島徹底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了對朝鮮長達36年的統治。

這期間,日本在朝鮮極力推廣日語,傳唱《櫻》《富士山》等日本童謠,試圖從精神上奴化朝鮮,使之徹底「日本化」。

面對如此境遇,朝鮮音樂家尹克榮深感痛惜,他開始積極創作朝鮮童謠,以音樂為武器,於嚴酷環境中堅守愛國陣地。

▲ 尹克榮

1924年,尹克榮的姐姐痛失自己的丈夫,經常獨自一人孤寂地望著天空中的半月發呆。尹克榮見此情景,便創作了安魂曲《半月》,一方面希望能給姐姐帶去溫柔的安慰,另一方面也飽含了痛失國土的傷痛。

在《半月》的結尾,有這樣一段歌詞:「走過那彩雲國,再向哪兒去?在那遙遠的地方,閃著金光,晨星是燈塔,尋路吧。」

「晨星」暗含著希望,既是個體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也是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期待。相信總有光亮在前方,總有希望在拐角。

後來,尹克榮為了躲避日本的追捕,輾轉於日本、朝鮮、中國三地。他曾在中國東北當過10年的中學老師。有一日,他偶然聽到光明中學的學生也在唱《半月》,才知道這首歌已經傳過朝鮮日本,火到了中國。

1951年,《半月》被譯為中文,改名《小白船》,隨後又選入音樂教材,很快在中國流行開來,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

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充滿「桂樹」「白兔」「銀河」等童趣意象的《小白船》背後,竟然暗藏著諸多有關死亡的陰鬱氣息,再結合《隱秘的角落》暗黑的劇情,童年的回憶不禁瑟瑟發抖起來。

2、經典《鵝媽媽童謠》:背後的故事不可細想

童謠本是寫給小孩子的歌,但某些時候它更像是成人世界的暗語。如果一首《小白船》已經讓人感到顫慄,那麼風靡歐洲的《鵝媽媽童謠》,則更不可細想。

1971年出版的《鵝媽媽童謠》,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兒歌集,書中收集了800多首童謠,取材於法國、義大利、英國多地。其中不少童謠用歡快的節奏展現暗黑主題,許多充滿童趣與想像力的句子背後都富含恐怖、暴力、兇殺等負面元素。

有的內容一開頭就直白地展現死亡,例如《我的媽媽殺了我》:

My mother has killed me(我的媽媽殺了我)

My father is eating me(我的爸爸吃了我)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sit under the table(兄弟姐妹臺下坐)

Picking up my bones(撿起我的骨頭)

And they bury them(埋了我的骨頭)

under the cold marble stones(在那冰冷的大理石下)

這首童謠講述了格林童話《杜松子樹》的故事:狠心的繼母殺死了前妻的兒子,將他熬成湯。死去的小男孩後來化成鳥兒飛回家揭露真相,殺繼母報仇,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且不說這故事背後的殘酷現實小孩子能否理解,就細品品這歌詞描繪的畫面,都不知道要配個什麼插圖好。

再比如《鵝媽媽童謠》裡的名篇《倫敦橋要塌了》,一度被翻譯成各種語言版本流傳甚廣,字面上看不出太多的詭異,只是每一段的結尾都反覆強調:

倫敦大橋倒下來,

倒下來,倒下來,

倫敦大橋倒下來,

我美麗的小姐。

拿一把鑰匙鎖住她,

鎖住她,鎖住她,

拿一把鑰匙鎖住她,

我美麗的小姐。

我們怎麼把它建起來,

建起來,建起來?

我們怎麼把它建起來,

我美麗的小姐。

用金和銀把它建起來,

金和銀,金和銀,

用金和銀把它建起來,

我美麗的小姐。

……

堅硬的石頭會保持很久,

保持很久,保持很久,

堅硬的石頭會保持很久,

我美麗的小姐。

建倫敦橋跟「美麗的小姐」有什麼關係?

有種說法是諷刺埃利諾皇后胡亂徵收過橋稅,但更多的人卻認為這個童謠在暗指一種殘忍的建築祭祀活動。

相傳,只要把小孩活埋進橋柱裡,孩子的靈魂就會守護大橋永遠不倒。在英國倫敦橋修建的時候,不少流言說橋下埋著少女的屍體。

此事至今沒有確切的考古驗證,但卻在童謠裡一代代傳唱了下來。

《鵝媽媽童謠》收納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有的內容看著匪夷所思,取材卻來源於現實,例如著名的《麗茲·波頓拿著斧頭》: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麗茲波頓拿起斧頭)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麗茲波頓拿起斧頭)

Hit her father forty whacks.(砍了她爸爸四十下)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當她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

She hit her monther forty-one.(她砍了她媽媽四十一下)

童謠中描寫的弒父殺母場景,並非虛構,而是1892年8月發生在美國的真實血案。

案發當天,33歲的麗茲·波頓用斧頭砍了熟睡中的繼母19刀,直至身首分離。隨後又用同一把斧頭向剛回家的父親頭部連砍10刀。

▲ 麗茲·波頓繼母慘死房內

在奪取兩人生命並銷毀罪證之後,麗茲·波頓主動向警方報案求助。

經過警方初步調查之後,發現麗茲一直對繼母心存不滿,動機最大,很可能想通過弒父殺母來繼承巨額遺產。

面對審訊,麗茲完全否定自己是兇手。

經過一年多的審判,麗茲·波頓最後因證據不足被無罪釋放,順利繼承父親遺產,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與討論。

▲ 麗茲·波頓

像麗茲·波頓這樣的奇聞在《鵝媽媽童謠》裡還有很多,很多。

這部集子收錄的內容前後前後跨越了幾百年的歷史,在不斷被傳唱的過程中,很多童謠也不斷更新重生,蘊含了更複雜和多元的意義。

或許,很多的童謠最初都並非為孩子準備的,恰恰相反,它們是成人世界隱秘的代碼。《鵝媽媽童謠》裡恐怖、暴力的部分正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現狀的大膽映射。

3、當恐怖故事加入童謠元素:無知的惡才最令人恐懼

《隱秘的角落》播出之後,《小白船》很快被網友列入「2020年度恐怖童謠」,驚悚的兇殺氛圍配上舒緩哀婉的童謠,讓人格外印象深刻。

其實,童謠與恐怖故事的搭配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很多的電影裡,都出現過類似的反差場景。

例如在電影《陰陽先生》中就插入了一段朗朗上口又純真無邪的童謠:

青蛙叫,外婆笑,外婆哄娃娃睡覺覺。

月光照,柳樹搖,小娃娃就要睡著了。

靈異事件伴著這樣的童謠同時出現,看著不禁令人頭皮發麻。

在《我是證人》中,朱亞文扮演的哥哥與妹妹發生爭執,妹妹一怒之下打壞了音樂盒,童謠《蟲兒飛》的旋律便緩緩響起,隨後妹妹突然被哥哥失手打死。

之後《蟲兒飛》在影片中的出現都染上了不可言說的驚悚色彩。

除了電影,在小說中也有恐怖童謠的身影。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推理小說《無人生還》。

▲ 《無人生還》劇照

故事講述了十個人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按照一首童謠的預言,依次死亡的驚悚推理故事。小說中的這首童謠名叫《十個小兵人》:

十個小兵人,外出去吃飯;

一個被噎死,還剩九個人。

九個小兵人,熬夜熬得深;

一個睡過頭,還剩八個人。

八個小兵人,動身去德文;

一個要留下,還剩七個人。

七個小兵人,一起去砍柴;

一個砍自己,還剩六個人。

六個小兵人,無聊玩蜂箱;

一個被蟄死,還剩五個人。

五個小兵人,惹事進法院;

一個纏官司,還剩四個人。

四個小兵人,下海去逞能;

一個葬魚腹,還剩三個人。

三個小兵人,進了動物園;

一個遭熊襲,還剩兩個人。

兩個小兵人,外出曬太陽;

一個被曬焦,還剩一個人。

這個小兵人,形單又影只;

投繯上了吊,一個也沒剩。

《十個小兵人》的構思並非出自於阿加莎本人之手,它源於《鵝媽媽童謠》,最初的題目叫《十個小黑人》。仔細品品這題目,大概就能想見在當時黑人命運的悽慘了:受盡剝削和欺凌,最後唯一的倖存者也感受不到活下去的意義,索性自殺了結悲苦人生。

有人說,童謠本是屬於天真無邪的小孩子的,不應該如此暗黑恐怖。

但很多的童謠和格林童話一樣,從一開始便不僅是寫給小孩子看的。

人們借著童謠純潔爛漫的口吻和輕鬆歡快的旋律,說出了很多在成人世界裡不敢說的實話。

當自帶無邪色彩的童謠碰上了意想不到的恐怖故事,不禁會彌散出一種巨大的張力,醍醐灌頂:看似無知的惡,才最為恐懼。

這大概也是恐怖故事青睞童謠的一大原因,越是強烈的反差,越令人觸動,印象深刻。

《小白船》還在你的腦中單曲循環嗎?

你還聽過哪些毛骨悚然的恐怖童謠?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們。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餘葉子

責任編輯:華小妹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小白船為何成為恐怖童謠,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隨著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收官,其配樂《小白船》也新晉成了全新恐怖童謠。有網友表示,這麼溫馨的童謠為什麼每次都和劇中陰森恐怖的殺人場景配合在一起?其實,《小白船》這首童謠翻唱自韓國童謠《半月》,這是一首安魂曲,誕生要從日本侵佔朝鮮半島說起。
  • 《隱秘的角落》只有劇情音樂驚悚?你怕是忽略了童謠、漫畫和寓言
    但除了這些配樂和片尾曲,劇中還有許多讓人初看很平常,細看卻背後一涼的表現方式。暗黑漫畫《隱秘的角落》最劇透的其實就是片頭。然後就是劇中最初的兇殺案,兩個白色的人墜落,有三個小人躲在後面看到了那一幕。接著三個白色的小人被一個大大的黑色人影追逐。三個白色小人是三個小孩,黑色陰影就是手握n條人命的張東升。在追逐過程中,有一個白色的小人停了下來,走進隱秘的角落,而其他人都消失了。
  • 音樂頭條:盤點《隱秘的角落》裡那隱秘的音樂
    其中的音樂也是一條隱秘的線索。好的背景音樂的渲染不僅僅會讓觀眾更有代入感,更會讓電視劇升級到另一個檔次。《隱秘的角落》能夠爆火,離不開音樂的渲染。細思極恐的細節,驚悚的秘密,其實都蘊含在音樂裡!用章子怡的話來評價就是「故事內容細思極恐,沒有過激的處理卻分裂得讓人不寒而慄而且配樂的每個音符都將人物的內心戲渲染到極致…」《隱秘的角落》配樂歌單《隱秘的角落》配樂共34首,團隊邀請了新銳音樂人丁可老師為劇集進行配樂的創作。這部劇的導演是樂隊出身,整部劇的配樂牛到什麼程度呢?
  • 被《小白船》支配的恐懼,這些童謠背後的故事,比電視劇還精彩!
    如果要說最近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影視劇,那便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了。除了電影的質感、緊湊的環節外,一首洗腦的《小白船》成為了新一屆「恐怖童謠」的C位。影視劇中的「恐怖童謠」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這些童謠背後其實都有一段隱藏的故事,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梳理一下都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故事吧。
  • 《隱秘的角落》童謠響起時,我卻想起了另一部神作
    不知道刷完《隱秘的角落》的大家,有沒有走出「秦昊PTSD」呢?這部劇廣受好評,除了劇本、演員方面的亮點,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插曲。眾所周知,音樂一向是影視作品中渲染氣氛的重要元素,尤其是懸疑推理類作品,更是會在插曲上大下功夫。
  • 《隱秘的角落》原聲配樂走紅背後,獨立音樂找到進擊主流的「新路徑...
    原題目《《隱秘的角落》OST走紅背後,獨立音樂找到進擊主流的「新路徑」?》 Joyside,後海大鯊魚,發光曲線、小娟&山谷裡的居民……乍看以為是《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參賽名單,實際上卻是熱門網劇《隱秘的角落》12集片尾曲中出現過的獨立音樂人。 作為今夏最熱的劇集,《隱秘的角落》無疑刷新了短篇網劇的多項紀錄。
  •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什麼歌?《隱秘的角落》小白船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最近都有看到一句歌詞「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這句歌詞,那麼這個歌詞指的是什麼梗呢?聽上去有些陰森恐怖,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梗的意思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的第二個結局
    本文有劇透本文有劇透本文有劇透《隱秘的角落》是今年目前評分最高的一部國產懸疑劇,它的結局也很有意思。表面上看,該劇選擇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和普普都沒死,兇手張東升被擊斃,主角們都獲得新生,老警察老陳也安然無恙。
  • 《隱秘的角落》火了!取景地在這?
    最近你有沒有看這部劇, 評分超高的《隱秘的角落》, 除了細思極恐的殺人故事, 一起火起來的還有這部劇的取景地, 一座充滿煙火氣的小城,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童謠、兒歌,本身應該是歡快、溫馨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童謠及其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這首童謠正是根據這件真人真事編出來的,最後收錄進《鵝媽媽童謠》裡。《鵝媽媽童謠》是英國的著名童謠集,英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末期,貧富差距嚴重,導致謀殺等事司空見慣。05《妹妹背著洋娃娃》哪個真相都讓人害怕
  • 童謠背後那些少兒不宜的故事……
    童謠、兒歌,本身應該是歡快、溫馨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童謠及其背後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本文全長2500字,大約佔用您5分鐘。01《阿姐鼓》一個女孩被獻祭的故事我的阿姐從小不會說話在我記事的那年離開了家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 深度分析《隱秘的角落》背後的隱喻,每一個細節都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的國民度之高,不僅體現在臺詞「一起爬山嗎?」、「你看我還有機會嗎」成為流行語,還體現在「全民解讀」的狂歡之中。本文將著重分析劇集中重要的鏡頭、視聽語言,再試探討劇集流行背後的抽象文化。《隱秘的角落》的電影質感,首先體現在色調之上。南方沿海城市盛夏的溼熱質感,年代劇自帶膠片的濾鏡,疊加出了《隱秘的角落》的獨特色調。在敘事和勾連最為密集的第三集、第六集、第九集和十一、十二集,都呈現出了一種特殊的「懸疑視角」,在色調的選擇之中也突顯出了隱喻蒙太奇的魅力。
  • 還記得《隱秘的角落》「三隻小雞」的故事嗎?真相細思極恐!
    豆瓣8.9,《隱秘的角落》無疑是2020上半年最火的一部懸疑劇。這部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劇集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和加工,這才得以過審上映。但是要說起原著,那劇情就不太一樣了。那麼有影迷朋友可能會問了,在《隱秘的角落》劇情中有對應的暗示或者線索嗎?是有的,而且還很多。在劇集中,普普講了一個三隻小雞的故事,這裡導演是用動畫的形式來呈現的。三隻小雞對於是否要去狐狸家做客各持己見。
  • 還有一些暗黑童謠讓你大開眼界
    這段時間,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也帶火了該劇的一首童謠配樂《小白船》。「隱秘的角落小白船 恐怖童謠」等話題幾度登上熱搜,視頻網站的彈幕池中,戲稱該劇的配樂是「陰」樂的調侃隨處可見。自上世紀50年代被譯為中文傳入中國後,《小白船》就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兒歌,唱響中國南北。不過,本質上《小白船》是一首安魂曲,結尾的「飄呀飄呀,飄向西天」就是明證。事實上,中外的許多童謠,探究起歷史來,演變過程都充滿反差。大家可能想不到,《兩隻老虎》這首唱起來莫名其妙又朗朗上口的兒歌,其實也是舶來品。
  • 尋找《隱秘的角落》湛江故事|漁港公園背後的設計理念
    最近,一部名為《隱秘的角落》的懸疑網劇火遍全網。湛江作為該劇的主要取景地,這些「隱藏」在湛江的故事,你又是否了解呢?很多劇迷朋友都對張東升和陳冠聲第一次相遇的場景印象深刻,沒錯,這就是湛江人所熟悉的「漁港公園」。
  • 五首兒歌裡混入一首童謠,00後都聽過
    接下來請各位靚仔靚女系好安全帶,讓我們一起乘坐最後一班光速「拖拉機」回到我們的小時候,欣賞一下我們那張稚嫩的臉和聽一下那些從我們嘴巴裡蹦出來的有趣的兒歌和童謠。 或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奇妙能力吧,哈哈哈~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著這種「特異功能」。這些兒歌到底是什麼呢?相信大伙兒已經急不可耐了吧,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步入正題吧!
  • 《隱秘的角落》隱藏最深的歌是什麼 適合朱朝陽的角色歌有哪些
    「隱秘的角落 配樂」、「隱秘的角落小白船 恐怖童謠」等話題幾度登上熱搜;播放網站的彈幕池中,戲稱《隱秘》的配樂是「陰」樂的調侃隨處可見;少數風格較為輕快正常的音樂也被網友評價「細思極恐」。此外,該劇的片尾曲也深受眾多觀眾喜愛,稱「這是第一部不願跳過片頭片尾的電視劇」。
  • 這首童謠聽得人毛骨悚然,背後故事讓人細思極恐!
    近期最火爆的網劇,必定是《隱秘的角落》無疑。撲朔迷離的案情,「童話」與現實的穿插,讓《隱秘的角落》成為推理和燒腦的佳作。除了對劇情和演員的討論外,劇中的插曲也成了觀眾們的重點討論話題。「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船上有顆桂花樹,白兔在遊玩,槳兒槳兒看不見,船上也沒帆,飄呀飄呀,飄向西天……」在第一集結尾,三條故事線交匯成一股,
  • 原來童謠不單純
    原創 上流工作室 網易上流 來自專輯都市靈異系列作者 | likely編輯 | 豌豆最近追過《隱秘的角落》的人,現在都不太好了,原因沒有別的——那首《小白船》,實在是太可怕了!!!
  • 11首片尾曲成為劇情延伸《隱秘的角落》帶火獨立音樂
    一部爆款網劇《隱秘的角落》,讓獨立音樂備受關注,一首《小白船》成為街頭巷尾的「神曲」。獨立音樂的魅力有多大?影視主題曲會成為獨立音樂的下一個風口嗎?為此,記者採訪到劇集的主創人員及音樂人,為您探究獨立音樂的表達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