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峽兩岸(江蘇)名優 農產品展銷會在無錫隆重舉辦

2020-12-28 江蘇頻道

10月12日上午,2018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在無錫隆重開幕。

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從2009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今年是第十屆,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全國總社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江蘇省農產品經紀人協會、江蘇省農村商品連鎖經營協會、臺灣農會、臺灣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主辦。展銷會已成為江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對臺工作重要窗口,加強海峽兩岸合作的重要途徑,展示江蘇省現代農業和供銷合作事業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

展會期間,組委會舉辦了蘇北五縣特色農產品推介籤約儀式,促進睢寧縣、灌雲縣、漣水縣、濱海縣等蘇北五縣經濟薄弱地區的農產品宣傳推介。

本屆農展會14日結束,共有317個標準展位,1700多個品種參展,很多都是名、優、特、新品牌農產品,其中榮獲質量、品牌證書的農產品就有450餘種,匯聚了江蘇、陝西和臺灣各地的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350多種臺灣「百大精品」參會。今年臺灣農會、農協共組織了125名客商、60餘家企業共計350多種產品前來參展,參展的產品大多是臺灣的「百大精品」。其中有在歷屆農展會上深受廣大市民喜愛的鳳梨、蓮霧、芒果、柚子等臺灣特色水果,還有獨具臺灣特色、品質優良的阿里山高山茶、日月潭紅茶、鳳梨酥、高粱酒、牛軋糖、竹炭花生、九回烤竹鹽等農產品加工產品。蘇陝250餘種名特優產品亮相。組委會專門開闢江蘇對口援助地區陝西省的特色農產品展區,在展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專門安排28個展位,免費提供給陝西省。陝西參展的團隊十分積極,主動聯繫,主動對接,共有119家企業、250餘種農產品參展,都是當地的名特優產品。預計今年的人流量、現場銷售額、購銷協議額都會比去年有大幅提升。

相關焦點

  • 2011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圓滿落幕
    12月4日下午,為期三天的』2011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暨產銷對接洽談會在南京規劃建設展覽館圓滿落下帷幕。南京、無錫、蘇州展團的新鮮蔬菜受到市民的搶購,連雲港展團的東海水晶、南通展團的北冬蟲夏草、蘇農展團的彩椒、蘇芽展團的放心豆芽等引來市民駐足觀看並紛紛選購。農業大縣——句容、寶應、泗陽縣(市)政府組團參展的縣域名優農產品首次亮相即受到市民的追捧,句容的老鵝系列、寶應的藕製品系列、泗陽的花生系列等成為銷售現場的一大亮點。
  • 兩岸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南京落幕 籤約超80億元
    4日下午,為期三天的「2011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暨產銷對接洽談會」在南京規劃建設展覽館落幕,期間共籤定270項合作協議和採購合同,總額達82.9億元,採購及參觀人數超13.6萬人次,現場零售總額達1165萬元,展會主要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 海峽兩岸農產品展銷會 18種臺灣農漁產品引關注
    中新網崑山9月19日電 (記者 陳光明)海峽兩岸農產品展示展銷會19日在江蘇崑山舉行。18種臺灣農漁產品因為是早期收穫清單中獲關稅減免的臺灣農漁產品而引人關注。2010海峽兩岸(崑山)農產品展示展銷會和第2屆兩岸鄉村座談會同期舉行。
  • 380多種臺灣農產品將亮相江蘇鎮江
    新華社南京10月10日電(記者何磊靜、陸華東)記者10日從「2017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新聞發布會獲悉,15至17日,將有380多種臺灣農產品亮相展會舉辦地江蘇鎮江。  據介紹,參加本次展覽的有鳳梨、蓮霧、芒果、柚子等臺灣特色水果,還有獨具臺灣特色、品質優良的阿里山高山茶、日月潭紅茶、鳳梨酥、高粱酒、牛軋糖、竹炭花生、九回烤竹鹽等農產品加工產品。  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辦的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已舉辦了八屆,成為加強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今年參展的客商、企業、品種數量比往年都有大幅增加。
  • 海峽兩岸農產品展銷會購銷兩旺 呈現更大合作空間
    原標題:海峽兩岸農產品展銷會購銷兩旺 呈現更大合作空間  中新網崑山10月16日電(黃瑩)由兩岸相關農業交流協會聯合搭建的第十屆海峽兩岸農產品展示展銷會16日在江蘇崑山開幕,來自寶島臺灣,以及大陸各地的近千種農產品亮相。
  • 2020長三角供銷合作社名優農產品展銷會來了
    記者從今天(12月3日)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20長三角供銷合作社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將於12月12日至14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屆時,來自全國十餘個省市,10大品類,1500多種名優農產品將集中亮相。
  • 兩岸農產品展銷會開展 臺灣精緻農業在陸開花結果
    原標題:兩岸農產品展銷會開展 臺灣精緻農業在陸開花結果 蛇瓜、紫羅蘭青菜、京香蕉西葫蘆、寶塔花菜……來自寶島臺灣,以及大陸的近千種優質農副產品、奇珍異果,17日亮相海峽兩岸(崑山)農產品展示展銷會,空運而來限量供應的鳳梨、蜜柚等臺灣特色水果,以及臺灣茶葉、海產品、太陽餅等深加工農副漁產品,炙手可熱。
  • 2020長三角供銷合作社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在南京開幕
    為期三天的2020長三角供銷合作社名優農產品展銷會   此次展會由江蘇省供銷合作社聯合上海市社、浙江省社、安徽省社聯手舉辦,協力搭建擴大內需,助力消費扶貧,服務鄉村振興的區域一體化農產品展示展銷平臺。
  • 海峽兩岸逾千種農產品揚州展銷 臺灣農產品受到青睞與搶購
    圖為海峽兩岸逾千種農產品揚州展銷,臺灣農產品受到青睞與搶購。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4月13日電 (記者 崔佳明)13日,海峽兩岸(揚州)名特優農產品展銷現場人氣火爆,購銷兩旺。博覽會吸引了近200多家企業參加,展銷1200多個名特優農產品,涵蓋優質糧油、花卉苗木、水禽養殖、特種水產、名優茶果、時鮮蔬菜、食品加工、觀光農業等。如陝西榆林的有機小米、南瓜籽、小雜糧、雜糧衝劑;新疆的和田大棗、葡萄乾、核桃、蜂蜜;遼寧丹東的大米、水產品、食用菌、水果冰點;臺灣的水果、鳳梨酥、養生粉、凍齡皂、綜合蔬果等。
  • 江蘇優質農產品(南京)展銷會開幕
    2020-01-11 10:5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1月10日,第六屆江蘇優質農產品(南京)展銷會暨第二屆江蘇綠色有機農產品交易會在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開幕,325家參展商展出
  • 臺灣農貿產品江蘇熱銷 休閒食品最受青睞
    臺灣農貿產品江蘇熱銷 休閒食品最受青睞 南京某大型超市的助理總經理萬偉30日告訴記者,「從2009年起,超市每年都會參加江蘇『海峽兩岸名優農產品展銷會』,臺灣農貿產品在南京一直很受歡迎,今年12月份在展銷會上我們還會採購更多產品。」  蜜白柚、葡萄柚、碳烤龍眼乾、醬油禮盒、手工香皂等具有臺灣特色的農貿產品,將會出現在2013年南京不少大超市的貨架上。
  • 臺灣臺東縣農特產品展銷會在江蘇江陰市舉辦
    臺灣臺東縣農特產品展銷會在江蘇江陰市舉辦2014-04-02 09:38     來源:     編輯:孟雅詩  中國臺灣網4月1日江陰消息 3月29日—30日,「兩岸攜手 合作共贏」臺灣臺東縣農特產品展銷會在江陰市步行街舉辦。
  • 太倉肉鬆在海峽兩岸農展會上銷售一空
    中國臺灣網12月8日太倉消息 12月6日,太倉特色農產品——肉鬆在剛剛落幕的「2010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暨產銷對接洽談會」上,與南京樂天瑪特超市達成對接協議,太倉肉鬆進入南京市場銷售。  太倉市6家企業參加農展會各有斬獲。其中,太倉肉鬆與南京樂天瑪特超市對接成功,將打入南京市場銷售。
  • 臺灣400種精緻農產品「登陸」南京
    3日上午,2010海峽兩岸(江蘇)名優農產品展銷會、產銷對接洽談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臺灣400種精緻農產品「登陸」南京。蘇臺兩地近700家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銷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攜近2000種產品參展。    本屆兩岸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是「江蘇·臺灣周」活動的延續。
  • 臺農特產江蘇暢銷 臺商:期待與陸商更多合作
    孫瑩 攝    「雖然第一次來南京展銷『黑蒜』系列產品,但我對大陸市場很有信心,希望將來可以在這裡開連鎖專賣店」,6日,在南京剛剛開幕的「2012海峽兩岸名優農產品展銷會」上,臺灣豐蓉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豐志如數家珍地介紹自己公司生產的黑蒜餅乾、黑蒜醋,「大陸同胞現在很懂養生,這樣的保健食品肯定會有市場」。    展銷會現場人聲鼎沸,熙熙攘攘。
  • 江蘇省婦聯組織巾幗新農民參加長三角名優農產品展銷會
    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近日,2020長三角供銷合作社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
  • 海峽兩岸名特優農產品博覽會正式開幕,揚州市民臺灣館內嘗鮮品茗
    中國江蘇網4月12日揚州訊(孫健勇 李源 劉日佳)12日上午,海峽兩岸名特優農產品暨江蘇蕙蘭博覽會在揚州國展中心拉開帷幕。據悉,這是歷屆揚州農產品博覽會首次設立臺灣館,芒果、蓮霧、鳳梨酥、高粱酒等100多種臺灣特色農產品集中亮相。  據了解,此次博覽會共設9個展示展銷區,包含8個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區和1個蕙蘭展示區,200多家企業1200多個名特優農產品參加展示展銷。除了揚州本地企業和「組團」前來的臺灣企業外,還有來自陝西榆林、遼寧丹東、新疆新源等地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農業企業。
  • 2018「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在馬鞍山成功舉行
    2018「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召開。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圖文/邱夢穎)為進一步加強與臺灣地區經貿交流,推進「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產業合作園」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福地、智造名城」,10月27日上午,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和臺灣工業總會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環保產業論壇」在馬鞍山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