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悲傷留給自己,快樂帶給別人,我給你們講個笑話,你們別哭

2020-12-19 金刀人物

2001年,一輛由北京開往襄陽的綠皮火車上,一個女孩哭成了淚人,她哭著詢問過往的客人誰有手機,希望能借她一下,她想給家裡打個電話。

她沒有座位,只在兩節車廂的連接處傻站著,對著過往的乘客百般討好,甚至用跪拜大禮祈求著他們,最後終於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把手機借給了她。

她打完電話之後對著好心人一個勁兒地鞠躬,嘴裡不停地說著:謝謝您……看似喜笑顏開,實際上這時的她已經撕心裂肺。

這個女孩就是喜劇女神——賈玲

2001年,正在「中戲」上課的賈玲突然被老師叫出教室,告訴她:傳達室有個緊急電話讓她去接一下。

她馬上跑到傳達室拿起電話,此時的她心裡已然有了幾分不安。

電話那頭傳來姐姐賈丹抽泣的聲音:家裡出大事了,你趕快回來一趟,說完就掛了電話。

於是便有了文章開頭出現的那一幕,她想確認一下家裡到底出了什麼事。

她沒有打給姐姐,而是打給了親戚,從他們的口中得知,母親因為意外永遠的離開了她……

這一年,賈玲19歲,後來在她的採訪中有人問起此事,賈玲說:無論我有多成功,沒有母親的分享,我永遠也不會真正的快樂。

2016年,為了緬懷母親,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你好,李煥英》在《喜劇總動員》的舞臺上亮相,這個根據她自身經歷改編的小品,以笑出場,以哭結束,尤其是結尾那一句:媽媽,我好想你!

沒有大開大合的表演,也沒有三翻四抖的包袱,有的只是真情實感,讓所有人感同身受,潸然淚下。

賈玲出生於湖北襄陽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雖然家裡不是大富大貴,但和睦的家庭氛圍讓賈玲從小被愛包圍,養成了「樂天派」的性格,小時候的她總是用各種搞怪來逗樂家人,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小賈玲每次都開心不已。

因為居住在農場,周圍杳無人煙,賈玲其實沒有多少朋友,唯有姐姐是她成長路上最長情的陪伴,同樣也是她的藝術啟蒙老師。

12歲時,已經就職於襄陽電視臺得賈丹看出賈玲身上獨有的表演天賦,她勸父母送賈玲去讀藝術學院,但因為家裡的條件不允許,父母開始並不同意,最後在她的軟磨硬泡之下無可奈何,同意了她的想法。

同年,賈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漢市藝術學院」。

18歲時,高中畢業的賈玲去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意外落榜,她沒有回家,留在了北京,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想來年再戰。

恰好此時姐姐賈丹到北京進修,她告訴賈玲:如果想在藝術上有所成就,你一定要在北京紮根,主修播音主持的姐姐也與她一起備戰高考,想進入「中國傳媒大學」進修。

2001年,兩人同時考上大學,賈玲拿到了「中戲」的通知書,賈丹拿到了「中傳」的通知書。

但是藝術院校的學費高昂,父母在高興之餘卻是喜憂參半。

於是賈丹在百般無奈之下,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回到了單位上班,用自己的工資供賈玲讀完大學。

後來賈玲回憶說:如果沒有姐姐,她的一切都將是零,更無從談起所謂的成功,所以我一輩子都會感恩於她。

2001年,賈玲進入中戲喜劇班學習相聲表演,這其實不是她的本意,因為女孩學相聲天然就很吃虧,這是這門藝術的規律,事至如今我們來看,女相聲演員除了賈玲之外,好像也只有姬天語而已。之所以會去學相聲,其實只是一個烏龍而已。

那個時候賈玲沒有手機,填報專業的時候,她填的是老家的手機號碼。

當老師打來電話問她是進「喜劇班」還是「戲劇班」時,母親高興地說:戲劇班。但因為濃重的方言口音被老師聽成了「喜劇班」,從而導致賈玲無奈的選擇了喜劇表演。

不過上天總算沒有辜負這個善良的女孩,進入中戲學習相聲表演,她遇到了她的恩師馮鞏,這個亦師亦友的表演藝術家。

賈玲大學畢業後跟所有的北漂一樣,住著不到十平米的地下室,天天擠公交,吃著泡麵,到處找活幹。

她先後搭檔王彤和白凱南參加了各種相聲大賽,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成績並未給她帶來物質上的轉變,她還是過著清苦窘迫的「北漂」生活。

她的家人在老家給她找了一份公務員的工作,讓她回家工作,不要再這麼辛苦,但她卻說:我真的喜歡,你們不要在逼我了。

為此,她還特意找到恩師馮鞏出面,希望能說服家人讓她繼續留在北京。

馮鞏當即撥通了她家人的電話,告訴他們:如果賈玲在北京出不來,她的下半生我來負責。

得知賈玲日子清苦,有一年馮鞏帶著賈玲在外演出,即使是沒有利益的公益表演,他也會給賈玲一些報酬讓她能夠維持生活。

馮鞏一再的鼓勵賈玲:你一定能出來,你要站上春晚舞臺,讓所有人認識賈玲,你是最棒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賈玲終於登上了她夢寐以求的春晚舞臺,與白凱南搭檔合作表演了相聲《大話捧逗》。

從來到北京到登上春晚舞臺,她走了整整十年!

賈玲當時心想這下我應該可以出來了吧,正在她想著自己的美夢時,現實又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

雖然上了春晚,讓觀眾認識了她,但是舞臺表演形式的限制,她的作品受到的關注並不多。

2012年,她再次站上春晚舞臺,觀眾也只是反響平平,看她的作品,卻不怎麼關注這個人。

後來,希望能夠突破的賈玲參加了《百變大咖秀》,她顛覆形象,為了能夠有好的喜劇效果,她開始增重,讓自己胖了起來,而這一胖就再也沒有了從前。

她先後在舞臺上模仿了數十位圈中明星,諸如火鳳、周曉鷗、劉歡等等。

他不顧形象,反串出演,在自嘲中尋找笑點,在自黑中找包袱,為的只是能博觀眾一笑。

我們看到了她在《歡樂喜劇人》當中肢體語言誇張,歡笑中帶著感動,有內涵,有主題的新式表演。

我們也看到了她在《王牌對王牌》當中,敢於自黑,於細微之處顯周到的善良本性。

用我們現在誇人的方法會說:這是一個智商情商雙高的女孩。

在包貝爾的婚禮上,眾人起鬨要把柳巖扔進遊泳池,是她及時站了出來,一句:有事衝我來,化解了現場尷尬。

節目中,她發現有的嘉賓不怎麼說話,她會特意幫他們找鏡頭,與他們聊天,和別人互動。

這一切都來自於她的善良和樂天派的性格,但並不意味著她沒有自己的情緒,只是她不願向別人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

把快樂帶給別人,正如她在《喜劇人》上表演的節目一樣:我真的喜歡。

把悲傷留給自己,正如她自己所說:在舞臺上讓別人快樂的人,生活中必定是一個悲傷的人。

我們愛她那兩個深深的小酒窩,也愛她甜美可愛的笑容,還愛她不慕功利的真誠,更愛她推己及人的善良。

多年以後,我們都還會想起曾經的那個她,因為她說了一句:我給你們講個笑話,你們別哭了!

你們看她笑得多真誠,多可愛……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謝娜,一個將快樂帶給觀眾,悲傷留給自己的人,為何差評越來越多
    印象中的她如此之好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很多關於謝娜的新聞中總會充斥著各種負面言論,有網友說:「我們都長大了,但是她還沒長大」一個將快樂帶給觀眾,悲傷留給自己的人為何有上萬條不重複的差評呢?她真的有這麼招人討厭嗎?
  • 帶給別人快樂的賈玲,曾獨自熬過母親離世男友離去的艱難日子
    帶給別人快樂的賈玲,曾獨自熬過母親離世男友離去的艱難日子 賈玲這樣一個情商極高而且幽默的好姑娘,也曾經遭受過負面新聞的困擾。看著現在總是帶給大家歡笑的賈玲,很多人都不知道賈玲也被惡意剪輯過。那年賈玲的母親剛去世,有記者直接問賈玲:"你媽媽去世了,你難過嗎?"
  • 情感語錄:把悲傷留給自己,化悲傷為力量,會讓自己無比強大!
    淺伊芳聊娛樂的情感語錄:把悲傷留給自己吧,我無悔付出一切,我想成為強大的人,但是遺憾我不是。我只是不懂,我為何付出這麼多,她好像知道的並不多。把悲傷留給自己吧,我真心希望她永遠快樂,就算沒有我。如果她願意和我走下去,那麼我會說『』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 把悲傷留給自己 原唱 陳昇
    把悲傷留給自己演唱:蔡 琴 作詞:陳 升 作曲:陳>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從此以後我再沒有快樂起來的理由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我想我可以忍住悲傷可不可以你也會想起我是不是可以牽你的手啊
  • 流浪狗把快樂留給幫助它的人,把悲傷留給孤獨的自己,好為它難過
    這個世界有很多流浪狗,它們多少都有自己悲傷的經歷。但是最終能被人們繼續眷顧的要麼是運氣特別好,要麼就是有其獨特的地方,而莎朗是屬於後者。這下好了,莎朗真的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了,只是這個家不是它心裡想要的家。開心留給別人,孤獨留給自己大街上像莎朗這樣的流浪狗也很多,但它不喜歡跟別的流浪狗一起玩,每當它想玩的時候都會去公園找別人家的寵物狗一起玩。
  • 這5個星座,習慣把悲傷留給自己
    悲傷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情緒。但處理的方式不同。有的人遇到傷心難過會找好朋友傾訴一番,以求得朋友的語言慰藉來獲得心靈支持。有人喜歡把注意力轉到別的事情上,逃避悲傷情緒對自己的強烈衝擊。而這5個星座的朋友,沒有悲傷嗎?有的。沒有眼淚嗎?肯定有。只是他們習慣把悲傷留給自己。
  • 劉德華說「賈玲我愛你」,賈玲激動回應,佟麗婭:祝你們幸福
    12月14日,多次公開追星表白劉德華的賈玲,終於追星成功了,而且是史無前例的獲得了偶像的肯定和反向表白示愛。華仔在最新的採訪中,再次被問到有關賈玲追星自己這件事情。他表示知道,也透過很多不同的平臺看到。
  • 賈玲認為沙琪瑪熱量太高,沈騰的回答,讓賈玲很是尷尬
    賈玲認為沙琪瑪熱量太高,沈騰的回答,讓賈玲很是尷尬沈騰和賈玲作為娛樂圈、喜劇屆的扛把子,可以說不僅是春晚的常客,在綜藝節目的舞臺上也是大放光彩,給人們帶去了不少歡樂。沈騰和賈玲可以說是在《王牌對王牌》中搭檔最久的一次,在節目中也可以說是相愛相殺的一對兒了。大家都知道,《王牌對王牌》節目中有很多遊戲環節,這些遊戲也總是被沈騰和賈玲吐槽,萬年不變的遊戲,換湯不換藥。但是沈騰和賈玲在玩遊戲時也還是很認真地,展現出來的綜藝效果也還是不錯的。
  • 《把悲傷留給自己》,感動一代人的經典老歌,感受那逝去的青春
    《把悲傷留給自己》留給一代很多的回憶,就像在訴說一個愛而不得,祝他幸福的故事。愛情到最後只得把悲傷留給自己。陳昇,本名陳志升,英文名Bobby Chen,中國臺灣創作歌手及音樂製作人。1982年陳昇開始幕後製作,擔任劉家昌的助理。
  • 陳昇《把悲傷留給自己》—抹不去的老歌記憶
    溫暖的陽光滲透進入我的皮膚,那種親切的感覺沁人心脾,難得的愜意。享受陽光帶來的喜悅,車上的CD在緩緩唱著一首老歌——《把悲傷留給自己》。老歌對於我們這些80後來說,真的是承載著太多太多,可以借用老羅慣用的一個詞——情懷來書寫出我們的青春。小時候,聽到陳昇唱的那首《把悲傷留給自己》只覺得節奏緊隨著心跳,韻律契合心境,會跟著節奏去唱。
  • 把悲傷留給自己,給父母安度晚年的一個機會!
    最近,聽到這樣一件事,有個人,現在在上大學,學校有一個出國留學交換的機會,不過費用會很高,自己的家庭也很一般,家庭承擔這筆費用可能有點費勁,他父母也覺得沒必要,現在中國發展很好,並不見得比外國差到哪裡去!可是他自己覺得是個好機會,想讓父母賣房子換錢。自己以後會努力回報父母,但父母不願意,他就非常的苦惱,各種的抱怨,搞得父母最近也沒吃幾頓好飯。
  • 中國新歌聲樸翔《把悲傷留給自己》陳昇原唱完整歌詞
    樸翔【樸翔《戀曲1980》高清完整版視頻】曾經是帕爾哈提的好兄弟,許多人從他的歌裡聽出了帕爾哈提的影子,不過樸翔更渴望成為獨特的自己,目前已經是塔城樂隊的主唱。在晉級賽的舞臺上,樸翔的歌聲滄桑而深情,演唱時不疾不徐,娓娓道來,令聽眾不知不覺被感染,臺下的老司機那英也被感動,甚至還一度落淚,被眼尖的周杰倫第一時間看到,「我發現那姐剛剛落淚了」,那英坦率承認,「對,很震撼!」其實在他演唱時,那英也頻頻向杰倫送上肯定的眼神,一再表示讚賞,「非常讓我震撼,太棒了!」周杰倫對樸翔的演唱豎指點讚,並且指出他與對戰的吳江都進步神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驢得水》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之前有很多大V都在推薦一部電影——《驢得水》,一部宣傳詞為「講個笑話,你可別哭」的喜劇。故事發生在1942年的民國,三個懷揣「改變廣大農民的愚、私、貪、弱」夢想的有汙點的教師在孫校長的帶領下,紮根農村辦小學。
  • 《把悲傷留給自己》真的很好聽哦,大家都是這麼評論的
    就委屈了自己,你都不懂得自愛,還指望誰能愛你?用心愛一個人不一定會有好的結局,執著的愛無悔自己付出是做到無愧於心了卻讓自己痛的遍體鱗傷的。愛一個人沒有錯,不要愛的太累太疲憊就行,有些人對任何人都很好。就委屈了自己,你都不懂得自愛,還指望誰能愛你?用心愛一個人不一定會有好的結局,執著的愛無悔自己付出是做到無愧於心了*卻讓自己痛的遍體鱗傷的。
  • 被淘汰了,但女足姑娘別哭,你們已經很棒了
    中國隊也有很好的進球機會雖然開局不利,但是中國女足姑娘們並沒有放棄,而是迅速冷靜,然後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女足姑娘們別哭比賽結束之後,鏡頭給到了中國姑娘們的特寫,非常心酸的看到她們臉上除了汗水也流下了淚水。但是我想說的是,請你們不要太傷心,也不要遺憾和愧疚。
  • 昔日仙女賈玲和範丞丞組cp,稱自己無所謂,最後一句話太突然
    提起賈玲,大家都不陌生,作為現在最紅的喜劇演員之一,賈玲帶給了大家無數的歡樂。賈玲近些年活躍在各大綜藝節目當中,只要和賈玲合作過的男演員,在某視頻網站上都有他們的cp向視頻,號稱娛樂圈的男神收割機。而最近綜藝《青春環遊記》正在熱播,和賈玲合作的是範丞丞。範丞丞許多女粉絲紛紛調侃,做節目鬧著玩就行了,賈玲姐可別真下手!賈玲幽默的回應:「自己無所謂,範丞丞還是個孩子,再養養。」
  • 公然叫別人的丈夫為老公卻不招罵,整個娛樂圈恐怕也只有賈玲了
    每次在節目裡,她和那些男藝人的互動,如果換成別的女藝人,恐怕不知會被各家的粉絲罵成什麼樣,但就賈玲毫髮無傷。在節目中,其他的女藝人都會和男藝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但這些顧慮在賈玲這則是完全不存在的,無論是結婚的,沒結婚的,賈玲都是自然的挽著胳膊,搭個肩膀什麼的。
  • 聽說賈玲要拍電影,沈騰主動請纓客串,結果卻演成了男主
    賈玲扮演的角色像所有青春期的叛逆女孩子一樣,常跟母親爭吵頂嘴。 在一次爭吵後的意外中,母親遭遇車禍離世,在母親因意外離世後,悲傷痛苦的賈玲無意中回到1986年,重新遇到了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張小斐出演)。
  • 馮提莫全新單曲,負面的情緒我自己消化,想帶快樂給你們
    說到網紅大家可能都了解了不少吧,現在抖音,快手等平臺高速發展,湧現的網紅也是一批又一批,但是網紅轉型為歌手,恐怕只有一位——馮提莫,一個月之前推出自己同名專輯震驚娛樂圈,在一個月後的我中秋節時又推出自己的全新單曲《小倔強》,不得不說提莫從當初一個遊戲主播到現在舉辦演唱會的歌手,是誰都沒想到的
  • 別哭了姑娘,我來祝你生日快樂!
    我們可以承受生活的重擔,但是我們無法承受別人的一句不屑,我們可以承受工作帶給我們的重重壓力,可是我們無法撐起別人的誤解。往往我們的崩潰真真實實發生在別人誤以為的輕描淡寫當中,因為別人不知道,我們的眼淚和掙扎只不過在這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全面決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