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設
第24期
中央文明辦 2018年10月15日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專題會發言材料專輯
抓住關鍵 突出特色 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萍)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切入點 推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志鷗)
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浙江省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
以實際行動交出試點工作合格答卷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委書記鍾沛東)
編者按:10月12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在京召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專題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讓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在基層實起來、強起來。黃坤明指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要深刻認識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實踐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開創新局。黃坤明強調,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發揮好縣一級的主體作用和樞紐功能,聚焦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著力整體統籌工作內容、建立有效運行機制、科學統籌調配資源、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試點工作的實際成效,更好地動員和激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會上,吉林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湖州市、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主要負責同志作了發言。現將發言材料摘發,供學習借鑑。
抓住關鍵 突出特色 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萍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將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積極謀劃、周密部署,高標準抓好試點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我們深刻認識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旗幟鮮明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作為加強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基礎性、戰略性、長期性的重要工程來抓。一是突出政治引領,引導廣大群眾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堅決維護」,聽黨話、跟黨走。二是突出思想引領,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凝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三是突出文化引領,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四是突出實踐引領,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在參與、體驗、實踐中開拓,以實幹創造實績。
二、夯實基層基礎,做實做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按照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指導意見》要求,我們全力做好中央確定的8個縣的試點工作,同時選擇10個縣作為省級試點。黨的十九大後,吉林省委作出決策部署,積極推動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已經建成16946個實踐場所,覆蓋全省9300多個行政村和1400多個城鎮社區,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奠定了基礎。在試點工作中,我們進一步明確構建「1355」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1」就是縣鄉村黨委一把手工程,「3」就是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級組織架構,「55」就是突出「五方面工作內容」、建設「五大服務平臺」(即突出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等五方面工作內容,建設理論宣講平臺、教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健身體育服務平臺等五大服務平臺)。重點圍繞「誰來做、做什麼、怎樣做」的問題進行實踐探索,強化文明實踐工作導向,全力把試點工作做實做細。一是強化文明實踐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轉換話語系統、改進話語方式,融通理論話語與百姓話語,把「大主題」做成「小切口」,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在「進」的基礎上解決「深」的問題,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尋常百姓家入眼入耳、入腦入心。二是強化文明實踐中心的服務功能。以志願服務為載體,圍繞政策諮詢、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等方面落實為民惠民舉措,服務改革發展、服務創業實踐、服務生產生活,在服務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通過解決思想問題推動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解決思想問題。三是強化文明實踐中心的陣地功能。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牽引,整合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建立起多層次、分眾化、互動式的綜合性平臺支撐。打造好全媒體欄目「好好學習」,建設大眾傳媒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依託「新時代e支部」建立網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省8萬多個e支部就是8萬多個網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形成有形陣地和無形陣地相貫通、網上網下相疊加的傳播覆蓋擴大效應。四是強化文明實踐中心的保障機制。整合工作體制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黨委巡視巡查,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體系。整合工作力量,以全縣域為整體,統籌組織、宣傳、教育、文化、科技、體育等領域資源,加強人財物保障,盤活各類文明實踐資源形成合力。整合工作隊伍,重點打造基層宣講員、志願者、文化骨幹三支隊伍,實施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百千萬工程」(即建立100個示範點,徵集1000個文明實踐工作案例,分層分級培訓10000名志願者),建設建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
三、突出實踐特色,做好結合融入文章。我們將立足吉林實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貫穿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建設中。一是立足農業大省融入鄉村振興。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產業、生態、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方面融入文明實踐,培育樹立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二是立足打贏攻堅戰融入扶貧脫貧。圍繞精準脫貧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內生脫貧,以扶志扶智助推脫貧攻堅、致富興業。三是立足邊疆地區民族地區融入興邊富民。與時俱進開展中國夢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強國家意識、國民意識、國防意識,築牢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文化屏障。四是立足全面小康融入群眾生產生活。運用生活化場景、日常化活動、具象化載體,讓農民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