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01日訊 時下,不少上班族因為單位沒有食堂,覺得外面吃飯又貴又不能保證衛生而選擇從家裡帶盒飯到單位。然而,最近有媒體曝出「中午帶飯成為年輕女性胃癌誘因,吃隔夜飯菜胃癌風險高3.6倍」的消息。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廣泛關注,微博上更是熱傳,「帶飯一族」開始擔心,自帶午飯真會導致胃癌嗎?怎麼帶午飯才健康?
衛生、省錢、可口
部分白領成「帶飯一族」
「早晨拎著一個鋁飯盒上班,一到單位把飯盒送到水房,到了午餐時間,人人手中都捧著一盒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是上個世紀人們上班帶午飯的情景。那時候,大家的生活都不寬裕,午餐帶飯比較普遍。然而在這一現象消失了一段時間後,現在自備午餐又悄然流行起來。一些公司還專門配備了微波爐和冰箱,幫助員工解決午餐問題。
去年剛結婚的林小姐每天傍晚下了班會和老公先順路去公婆家吃晚飯,開飯前婆婆會先預留部分飯菜給他倆裝飯盒裡,以便第二天帶去單位吃。「現在外面吃飯不划算,而且也不衛生,肯定不如自己家燒的。」雖然公司位於市中心,附近吃飯地方不少,但林小姐還是堅持自己帶飯。而在她的影響下,辦公室同事基本上都開始自己帶飯,甚至連部門經理都加入到「帶飯一族」。
記者調查發現,上班族自備午餐大都出於三種考慮:第一是衛生,現在食品安全總遭到質疑,外面的食物很難保證衛生,不如自己做的飯菜吃起來放心;第二是節省,在外面吃午餐就要自掏腰包,若是吃自己帶的飯就可以省下一筆午餐費用,而且把家中的剩菜「打掃」了,不會浪費;第三是可口,自己做的飯菜更合自己口味。
環境、飲食、生活習慣都會引發胃癌
長期吃宵夜比帶隔夜飯更「兇猛」
吃隔夜飯菜真的會導致胃癌嗎?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嘉興市第一醫院預防保健科副科長易文生,他表示,帶餐並不是胃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但如果長期帶隔夜飯菜就有潛在危險。
「胃癌等各種癌症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如遺傳、環境、自身飲食和生活習慣等綜合作用的結果。隔夜飯菜是不是就會導致胃癌,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易文生說,「胃是整個消化系統的大器官,消化功能需要時間修復。尤其是晚上10點,是胃的養生時間。現在不少人飲食習慣不太好,喜歡吃宵夜,其實打亂了胃的生物鐘。長此以往,吃宵夜的危害肯定遠遠大於吃隔夜飯的危害。」
不過,易文生也表示,隔夜飯菜也沒那麼健康衛生。「蔬菜煮好放置一個晚上,很容易滋生細菌,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菜裡面的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特別是吃剩下的飯菜害處更大,因為中國人不習慣分餐制,吃剩的菜通常被多雙筷子觸碰過而帶有唾液。菜裡的唾液會導致菜變質,甚至黴變,對身體有害無益。」
因此易文生並不提倡帶隔夜飯菜,如果帶也儘量帶新鮮的而不是吃剩下的;隔夜的素菜儘量少帶,同時要注意盛飯器皿的安全衛生,飯和菜餚也要分開盛放。
帶飯小貼士
葉菜不要帶:
菜煮熟後如果擱置久了,或者經過兩次加熱後,菜葉中的鹽分能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除了可導致食物中毒外,其進入人體可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這類蔬菜包括菜心、韭菜、菠菜、芥菜、甘藍、大白菜等綠葉蔬菜,菠菜中的亞硝酸鹽遠遠超過其他蔬菜。
海鮮不要帶:
海鮮煮熟後隔夜放置,即使經微波爐加熱,也無法保持其色澤和味道。另外,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久放後容易變性並分解出胺類物質,從而失去了應有的口感、風味和安全性,弄不好還會導致食物中毒。
涼拌不要帶:
涼拌多以蔬果類等加入油、鹽、醬、醋拌成,由於沒有經過加熱處理,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即使放入冰箱裡過夜,也容易變質。如果放入飯盒與其他菜餚一起加熱,也失去了原有的口感,而且影響其他菜餚的味道。
剩湯不要帶:
隔夜剩湯為了放進冰箱裡保存,一般都要盛在金屬器皿中,但湯裡的鹽份容易跟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硫醇等化合物溶解在湯中,對人體健康不利。
主食選米飯:
從微波爐加熱的角度來看,加熱後的米飯基本上能保持原有的口感和營養成份。饅頭、包子等麵食很容易變幹,不宜微波爐加熱,麵條久放也容易變糊。
蔬菜選茄類、莖類、薯類:
番茄、茄子等茄類蔬菜,蓮藕、胡蘿蔔等莖類蔬菜含亞硝酸鹽較少,或者像土豆、山藥等薯類可成為帶飯族的健康之選。要帶的蔬菜在烹調時炒至六七分熟就行,以防微波加熱時進一步破壞它的營養成分。
葷菜選低脂的:
富含油脂的肥肉在微波爐加熱時容易受熱而析出油湯,會使加熱變得不均勻,影響其他菜餚的加熱效果。因此,葷菜最好挑選牛肉、雞肉、豬瘦肉等肉類,烹飪菜餚時也應儘量避免煎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