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午餐常常是買個便當就完事。對於晚餐,有些人想著別虧待自己,於是晚餐不離肉、煲營養濃湯、吃大量甜品等;另一類人則是為了減肥晚餐不吃主食,或者隨便吃點剩飯。這兩種極端的做法都是極為傷身的。那麼究竟哪些食物不宜在晚餐吃呢?一起來了解。
一個人的晚餐如果長時間出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出現很多健康隱患。除了體重增加這個直接後果,失眠、神經衰弱、胃病、冠心病等都會找上門。從今天起,主動對以下6種最差的晚餐說「不」。
1.晚餐離不開肉
在多數人的晚餐中,肉是絕對的主角。據《每日郵報》報導,晚上過量攝入肉類或者加工肉製品,如熱狗、漢堡、香腸等,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另外,肉類經過油炸或燒烤後,會產生異環胺類化合物,也可能導致腸癌。
2. 晚餐愛喝濃湯
很多人晚餐的餐桌上離不開排骨湯、豬蹄湯等濃湯。事實上,這類湯的脂肪含量很高,尤其是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很高,不宜常喝。胃腸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較弱,如果要喝營養濃湯,應該撇掉大部分浮油,且選在中午吃更佳。
3.晚餐喜吃甜品
不少人喜歡在晚餐後吃甜品,事實上,過於甜膩的東西很容易給腸胃消化造成負擔。另一方面,晚餐後活動少,甜品中的糖分很難在身體中分解,進而會轉換成脂肪,容易造成肥胖,長此以往也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4.晚餐吃「生冷黏硬」食物
生冷,一般指未經過烹飪處理的,比較涼的食物,比如涼拌黃瓜、生魚片、涼拌海蜇等。而黏硬,則是指是湯圓、年糕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幹煸、幹炸、水分很少的幹硬食物。晚上腸胃需要溫和消化,這些食物進入胃之後,會直接影響胃的工作,讓消化活動變得異常亢奮,容易導致急慢性胃炎等疾病。
5.晚餐不吃主食
曾經,米飯、麵條都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主食,可現在有些人為了減肥,晚上只拿水果充飢。中國傳統醫學歷來強調「五穀為養」,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晚餐只吃水果,極易造成營養不良和營養不均。
6.晚餐總吃剩飯
有些人怕浪費或者為了方便,晚上把中午的剩飯剩菜熱一熱就解決了晚餐。統計發現,很多胰腺炎尤其是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都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比如暴飲暴食、食用變質食物等。特別是蛋白含量高的剩魚、剩肉變質後,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進一步誘發胰腺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