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怒斥麵包店售賣「棉花肉鬆」!謠言視頻冒出N個版本

2020-12-24 上觀

肉鬆餅、肉鬆蛋糕、肉鬆麵包……最近多個聲稱「肉鬆用棉花做的」謠言視頻在網絡上熱傳,以肉鬆作為配料的糕點挨個「中刀」。昨日,一段「男子怒斥店員售賣棉花肉鬆麵包」的小視頻又傳遍了微信朋友圈,為「棉花肉鬆」事件再添一把火。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上周發布《「棉花肉鬆」謠言來襲!告訴你肉鬆餅比肉鬆便宜的真相》一文進行闢謠。同時,各地的食藥監、涉事企業紛紛發布檢測報告,澄清真相;警方也迅速行動,浙江永康一男子因對某品牌肉鬆餅造謠被依法刑拘7天。

然而,闢謠仍然沒有「跑贏」謠言。網上的謠言繼續發酵,傳播愈演愈烈,不斷有人上傳視頻,證明自己買到了用「棉花肉鬆」做的點心。記者粗略統計,此類視頻在網上已有二、三十種版本。

 

男子怒闖麵包店 現場洗肉鬆

昨天熱傳的小視頻中,一名男子進入一家麵包店內,要求購買「肉鬆麵包」。該男子在選取一款肉鬆夾心麵包後,要求店員再提供一碗水。在遭到店員拒絕後,他堅持要求把肉鬆「洗一下」,甚至還試圖闖入麵包店內部工作區。最後,男子如願對肉鬆進行了水洗檢驗,他認為肉鬆水洗後出現的絮狀物是「棉花」,並怒斥「這麼大個店,居然搞一些棉花來賣」、「還賣給小孩子吃,我要把這個視頻放到小學的網上去,看以後還有沒有人來買你這個麵包」,並對整個店面進行拍攝。

視頻中男子從肉鬆麵包中取出肉鬆

 

視頻中男子用水清洗後的肉鬆

上面這個最新的「棉花肉鬆」視頻與之前流傳的謠言視頻有些不同。網友猜測,這或許是一位消費者看了網傳的謠言視頻後認為受騙了,憤而去店裡討要說法,並試圖曝光黑心商家的事件。這種「消費者受騙」類的案例,一經發出便觸動了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經,引發大量網友的關注和轉發。

記者關注到,在「塑料紫菜」、「塑料大米」、「塑膠麵條」、「塑料粉絲」等謠言視頻中,視頻版本比較單一,造謠者也往往只露出一隻手,刻意隱藏了拍攝者的身份和拍攝地點等要素。而在這一輪「棉花肉鬆」謠言視頻傳播中,視頻五花八門,甚至還有拍攝者自拍容貌、公布籍貫姓名等信息。這些拍攝者中有些或許只是普通消費者,他們受到謠言視頻影響,也進行了「水洗肉鬆」的實驗;但由於缺乏科學辨識的能力,人云亦云,將視頻上傳網絡。當然,其中也不排除部分人存在博眼球、吸引關注的目的。而這種二次、三次傳播又強化了謠言的欺騙性,出現「消費者誤導消費者」的現象,使得「棉花肉鬆」的謠言呈現出鏈式傳播的特徵。

 

水洗肉鬆後的白色絮狀物究竟是什麼?

為了搞清楚水洗肉鬆後的白色絮狀物究竟是什麼,記者也進行了一次實驗,模仿的是網傳的「水洗肉鬆蛋糕」謠言視頻。

拉絲蛋糕含棉花肉鬆的謠言視頻

記者在市場上購買了一種與視頻裡相類似的「肉鬆拔絲蛋糕」,將其中一個蛋糕放進水中,捏碎後進行搓洗,最後濾出網傳視頻中稱之為「棉花」的白色絮狀物。

左側為實驗用小蛋糕,右側為記者清洗後出現的白色絮狀物

水洗白色的絮狀物為什麼看起來這麼像棉花呢?記者採訪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烘焙公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沈華。他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平時家裡吃的肉都是塊狀或條狀,裡邊的纖維比較粗;而肉鬆為了口感需要,往往會將其加工為蓬鬆絮狀的細小纖維。蓬鬆的細小肉鬆纖維在水洗後會變成絮狀物,乍一看很像白色的棉花纖維。

沈華表示,網上流傳的「棉花肉鬆」視頻,業內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是謠言。首先,棉花的蓄水能力很強,在食品加工的時候,很難將其與別的東西混合加工。其次,肉鬆的本質是肌肉纖維,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放入嘴裡會嚼碎;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是不可能嚼爛的。如果真有商家將棉花冒充肉鬆,就會很容易被消費者識破。

 

食品安全謠言為何大行其道?

多個版本的「棉花肉鬆」視頻還在網上發酵,不僅打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還給相關行業造成了巨大損失。據報導,涉事品牌「吉利人家」已遭遇經銷商退貨、下架、取消訂單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0萬元左右。其他的食品生產廠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有不少企業已選擇向當地公安報案,要求查處造謠者。

近年來,涉及食品安全的謠言層出不窮,影響較大的有「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有數據顯示,網絡謠言中的食品安全謠言佔了45%。食品安全謠言為何大行其道?

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少偉分析認為,這與新媒體的發展密切相關。信息傳播門檻降低,謠言的傳播手法也從之前的圖文演變為現在的小視頻傳播,操作簡單且更有信服力。而且視頻謠言通過一些微信朋友圈傳播之後,熟人間的關係也容易讓人打消懷疑。此外,也有專家認為,食品安全類謠言的大行其道,背後反映出網民科學素養的不足、對於食品安全現狀的不滿,以及對於監管部門信任感的缺失。「棉花肉鬆」事件較為典型,不少權威媒體都發布了闢謠文章,相關的監管部門也公布了對涉及產品的檢測報告,但不少網友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這些信息,以致「棉花肉鬆」的謠言愈演愈烈。

劉少偉表示,遏制食品安全謠言的傳播需要各界力量的參與。比如,監管部門一定要加強信息的公開和交流,致力於傳播和普及科學知識,相關的企業也要加強自身的質量管理,重塑消費者的信任。對於消費者而言,也要改變觀念,培養自己科學素養,對食品安全方面的傳言不能無條件地相信和轉發。此外,食品安全類謠言危害很大,事關社會穩定,政府部門對造謠者也要加大追查和處罰的力度。

 

(本文由宋慧協助校對)

 

相關連結:

「棉花肉鬆」謠言來襲!告訴你肉鬆餅比肉鬆便宜的真相

這些東西能不能吃,你還在糾結嗎?盤點食品安全謠言七宗「最」

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謠言佔45% | 人民日報:舌尖上的謠言,該治治了

上海闢謠平臺郵箱:shwlpy@qq.com

內文圖來源:作者提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相關焦點

  • 頭條| 麵包店裡買到棉花做的肉鬆蛋糕?別亂傳了!是謠言!
    內容導讀很多人每每看到麵包店櫥窗裡剛出爐的肉鬆麵包,口水都忍不住往下流!但有街坊黃先生向我們報料,說自己在西區一家麵包店買的肉鬆蛋糕,裡面的肉鬆懷疑是用棉花做的。因為他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有文章說現在很多肉鬆都是用棉花做的。黃先生:我真的不相信就測試了一下。
  • 麵包裡的肉鬆是棉花?廣東兩男子造謠被判賠1萬元
    麵包裡的肉鬆是棉花?兩男造謠被判賠1萬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章程 通訊員李潮陽)廣東兩名男子從麵包店購買肉鬆麵包後,惡意拍攝製作「麵包裡的肉鬆是棉花」小視頻及照片並發到微信群,隨後該視頻和照片被網友大量轉發,對麵包店的生意造成一定影響。
  • 「棉花肉鬆」是真是假?張家界食藥監局:謠言不可信
    記者網絡搜索發現,關於「棉花肉鬆」謠言視頻五花八門,種類很多,相關新聞有400餘條,多個地方已闢謠。(網絡截圖)紅網張家界站5月27日訊(記者 廖秋萍 通訊員 田湘憶)連日來,一段聲稱肉鬆麵包上肉鬆是「棉花」做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引來不少張家界市民的擔心。張家界市是否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呢?5月26日,記者從湖南省張家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局12331未接到類似投訴,謠言不可信,市民無需擔心。
  • 請立即停止傳播「棉花肉鬆」謠言
    隨之而來的「棉花肉鬆」謠言,近期又開始在台州人的朋友圈死灰復燃。昨日,台州市市場監管局針對這一情況,進行緊急闢謠,希望市民不信謠不傳謠。「近期出現在市民朋友圈的『棉花肉鬆』視頻,是謠言。廣泛傳播於2017年,視頻中一位中年男子將我市某品牌的蛋黃酥中的肉鬆挑出來,然後用水一衝,肉鬆變成了白色絲狀,便以此認定肉鬆是棉花做的。」台州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說。
  • 【網絡謠言粉碎機】「棉花肉鬆月餅」的謠言又來了?實驗幫你揭露真相
    棉花無法偽裝成肉鬆中秋節將至,一條「棉花肉鬆月餅」的視頻近日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男子將「月餅」內的肉鬆餡料取出用清水衝洗,稱衝洗後可看出肉鬆是用棉花做的,自己吃了之後肚子非常不舒服。男子還曝光了這款「月餅」的生產廠商名,並呼籲大家把這段視頻轉發出去。
  • 麵包裡的肉鬆是棉花?兩男造謠被判賠1萬元
    廣東兩名男子從麵包店購買肉鬆麵包後,惡意拍攝製作「麵包裡的肉鬆是棉花」小視頻及照片並發到微信群,隨後該視頻和照片被網友大量轉發,對麵包店的生意造成一定影響。近日,該兩名男子因惡意製作和散布謠言,被法院判定共同賠償麵包店損失1萬元,並在麵包店門口張貼「道歉書」。
  • 「網絡謠言粉碎機」「棉花肉鬆月餅」的謠言又來了?實驗幫你揭露真相
    棉花無法偽裝成肉鬆中秋節將至,一條「棉花肉鬆月餅」的視頻近日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名男子將「月餅」內的肉鬆餡料取出用清水衝洗,稱衝洗後可看出肉鬆是用棉花做的,自己吃了之後肚子非常不舒服。男子還曝光了這款「月餅」的生產廠商名,並呼籲大家把這段視頻轉發出去。
  • 肉鬆是棉花做的,紫菜、大米是塑膠袋做的!這些謠言害人不淺
    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近日,倆青島大姨拍了段「棉花肉鬆」視頻發朋友圈,引起了轟動:其中一位青島大姨說,她的朋友在附近一家蛋糕店買來的蛋糕,吃了一口後發現不對勁。然後她們就用水洗蛋糕,最後發現一些像棉絮一樣的東西……倆大姨就斷定了,肉鬆蛋糕裡的肉鬆,都是用棉花做的!結果蛋糕店當晚被市民包圍,店老闆感到很委屈:現在都不敢營業了。肉鬆廠商也無辜躺槍。當地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取證,認定二人行為構成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將其抓獲並行拘5天。
  •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棉花肉鬆」、「塑料大米」上榜
    榜單中這些謠言令人髮指|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今天發布「2017年5月謠言榜」。整個5月,謠言圈的表演堪稱「精彩」,「棉花肉鬆」、「塑料大米」、「愛滋針」等輪番上場,搞風搞雨。不過闢謠君和網警蜀黍也同樣給力,謠言陰謀被一一粉碎,造謠者也都被揪了出來,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蠱惑人心的謠言。
  • 闢謠|椒江有「棉花肉鬆」月餅?老謠言2020年又來了!
    ▼去年,微椒江官微闢謠中秋臨近「棉花肉鬆」謠言又開始「作妖」了椒江的「棉花肉鬆月餅」是2017年拍攝的系列謠言視頻之一,這次是老謠重傳,2019年台州網警通過調查,對造謠者的身份進行確定,後期造謠者劉某錄製視頻予以澄清,同時還對當時幾個傳謠者進行了教育訓誡處理,台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椒江區市場監管局通過闢謠實驗還原真相。
  • 新餘市朋友圈傳「棉花肉鬆」視頻,市場監管部門查證系謠言!
    4月2日下午,新餘市市場監管部門接到市民反映稱,近期有一段「肉鬆是棉花做的」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且視頻內提到了近似「燕子山菜場」等發音的新餘地名,希望市場監管部門予以查證視 頻 來 源謠言視頻 註:假!假!假!
  • 糖鞦韆月餅「棉花肉鬆」謠言,你信了嗎?
    糖鞦韆月餅「棉花肉鬆」謠言,你信了嗎?」的視頻畫面中一名黑衣男子從一盒台州椒江區生產的蛋黃酥月餅中扯出「肉鬆」用水衝洗變成了白色的「棉絮」狀物由此指責商家黑心造假微信流傳「棉花肉鬆」視頻截圖淡定!!!實際上這個「棉花肉鬆月餅」視頻是2017年就曾流傳過的謠言微信流傳「棉花肉鬆」視頻截圖真相一2017年老謠言 「棉花肉鬆」是2017年全國十大網絡謠言。
  • 「棉花」扮「肉鬆」?謠言不可信!
    近日,網友們都在轉發一個視頻,視頻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北流口音的人在說北流李恆興月餅的肉鬆是棉花冒充的,並把月餅內的肉鬆拿水浸泡後,剩下一些絲狀物,說這些絲狀物是棉花!視頻的傳播引起了北流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的注意,於9月9日上午派出工作組到生產李恆興月餅的廠家進行了檢查,結果是沒有在月餅中發現有棉花。(9月10日《澎湃新聞》)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月餅作為走親訪友的禮物。然而,近年來,「月餅事件」卻頻繁發生。
  • 「肉鬆」真假難辨,為何自己不先嘗一嘗?
    微信群裡發來一條視屏,一名男子在一家麵包店內購買「肉鬆麵包」後,把裡面的肉鬆掏出來,堅持要求店員給他提供水把肉鬆「洗一下」。最後經過男子檢驗,肉鬆水洗後變成了「棉花」,並怒斥麵包店黑心經營,毒害小孩,並說要把拍的視頻發到小學的網上去。看來男子是做到了,所以我們看到了這個視頻。
  • 福州實地檢測擊破兩起「棉花肉鬆」謠言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張文章)6月14日,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官方微信發布一則《肉鬆中未檢出棉花纖維》公告。公告稱,近期微信、微博相繼出現大範圍傳播的「棉花肉鬆」網絡視頻,涉及福州永輝超市、安德魯森等知名商家。該局監測到上述視頻後,高度重視,立即部署相關檢查,併到實地進行抽樣檢測。6月13日,6份檢驗報告出爐,檢測結果表明,送檢肉鬆餅合格且不含有棉花成分。
  • 台州「棉花肉鬆」謠言捲土重來 這裡告訴你3個真相
    」謠言捲土重來。▲2017年謠言視頻台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回應如下:「棉花肉鬆」是2017年全國十大網絡謠言,當年全國10餘人因造謠傳謠被抓。2019年8月,台州市場監管和公安網警進行集中闢謠,4名因造謠傳謠被公安部門行政拘留或教育訓誡!真相一:造謠傳謠者被查!
  • 肉鬆竟是棉花做的?假的!視頻傳謠者已被行拘(圖)
    原標題:肉鬆竟是棉花做的?假的!視頻傳謠者已被行政拘留這兩天,有個「永康儂」火了,他說肉鬆餅裡的肉鬆竟然是「棉花」做的!不少喜歡吃肉鬆的人表示很擔憂,肉鬆真的是棉花做的?放心,這幾乎不可能!
  • 「肉鬆棉花造」謠言傳播者更可怕
    5月28日,記者從宿遷警方獲悉,當地兩名女子製作視頻聲稱該地一家糕點店的肉鬆為棉花做的,引起惡劣影響。當天上午,兩名製作虛假視頻後進行網絡傳播的嫌疑人被成功抓獲,涉嫌擾亂公共秩序均被處以治安拘留7天的處分。
  • 台州朋友圈瘋傳"棉花肉鬆"視頻,真相來了!謠言散布者又現身...
    」謠言。這種老掉牙的謠言,居然還有人信!真相一:17年老謠言「棉花肉鬆」是2017年全國十大網絡謠言。當年,永康、青島、宿遷等近10人因為造謠「棉花肉鬆」被公安部門抓獲。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全國市場監管部門都對此進行了闢謠!椒江的「棉花肉鬆月餅」是2017年拍攝的系列謠言視頻之一,這次是老謠重傳。目前,糖鞦韆已向公安部門報案,相信造謠者會很快歸案!
  • 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棉花肉鬆上榜
    29日,微信盤點出「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1、肉鬆麵包上的肉鬆是棉花做的【傳聞】5月下旬,多段浸泡肉鬆麵包上的肉鬆視頻在網上流傳,拍攝者來自不同地區,但內容基本一致:買來肉鬆麵包或糕點後,將上面的肉鬆泡入水中,肉鬆在水中變成白色絮狀物體,拍攝者聲稱這些肉鬆其實是棉花做的,並用白色絮狀物可用打火機點燃作為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