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這裡的長者飯堂補貼升級!還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2020-12-16 瀟湘晨報

中山市坦洲鎮目前60歲以上戶籍老人11320人,人口佔比約為12.56%,隨著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坦洲鎮主動作為,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針對老年人「就餐難」問題,以「長者飯堂」為切入點,建設全鎮助餐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坦洲居家養老服務質量。

01

以點帶面,建設鎮、村兩級「長者飯堂」

坦洲第一家鎮級「長者飯堂」

於9月25日正式揭牌運營

位於坦洲鎮金鬥酒家

9月27日

新合村迎來坦洲鎮第二家「長者飯堂」

大衝口「周來海鮮飯店」

屬於村級開設的「長者飯堂」

「長者飯堂」的選定都是經過大量的前期調查工作和多方考量,最後選定了兩家「老字號」飯店。根據目前兩家「長者飯堂」運營情況和老人們的反饋意見,以點帶面,鼓勵有條件的村(社區)開設「長者飯堂」,實現鎮級、村(社區)全覆蓋,讓更多老年人解決吃飯難問題,進一步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

02

鎮、村兩級「長者飯堂」開設情況

(一)服務對象。金鬥酒家開設的鎮級「長者飯堂」服務範圍為全鎮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提供「早、午、晚」餐;新合村 「周來海鮮飯店」服務範圍為新合村60歲及以上戶籍老人,暫提供午餐。

(二)運營方式。坦洲鎮採取「企業讓利一點、政府補貼一點、社會捐贈一點、個人支付一點」的方式,讓長者們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優惠價格享受到優質餐食和養老服務。

(三)辦理程序。服務對象(可委託其親友)攜帶個人身份證、戶口簿以及相關證明到各村(社區)委會進行申請,經村(社區)委會核實並收集對象信息後上報鎮公共服務辦公室。由坦洲鎮公共服務辦公室覆核後進行人臉數據系統錄入,並對用餐情況進行跟蹤統計。

(四)用餐標準、飯菜種類和助餐方式。

1、用餐標準。金鬥酒家開設的鎮級「長者飯堂」餐標為14元,新合村 「周來海鮮飯店」 餐標為13元,坦洲鎮黨委、政府加大補貼力度,從原先的4元提升至8元每餐。分散供養的特困老人、雙低家庭的老人等困難老人可免費享用,普通老人則支付6元左右。

2、飯菜種類。「長者飯堂」根據老年人的吃飯習慣和需要,飯菜以蒸煮、清淡口味為主,少油少鹽、營養健康、軟糯可口。根據長者們反饋的意見,金鬥酒家增設了「早茶」的早餐服務,還提供其別具特色的「煲仔飯」給長者們選擇。

3、助餐方式。服務對象一般自行到飯堂就餐,如果居住於長者飯堂一定範圍內且行動不便的重點補助對象,可申請送餐上門服務。目前,坦洲鎮通過社工購買服務的社工和募集的志願者開展送餐助餐服務。

為更好地服務老年人,金鬥酒家「長者飯堂」實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

一是增設「老花鏡」,將用餐制度、菜譜字體「放大化」,讓老人們更清晰方便地看清;

二是提供「人臉識別」服務,運用「人臉識別」,老人們「刷臉」即可馬上識別身份,實現快速便捷就餐;

三是為了讓老人們有更好的用餐體驗,金鬥酒家將一樓專設為供老年人使用,同時加強場地改造和提供醫療藥箱等服務,保障老年人就餐安全。鎮村兩級黨委對 「周來海鮮飯店」場地進行部分更新改造,外觀寬敞明亮,門口處加設了扶手,讓老年人安全、便利通行。

金鬥酒家一樓

大衝口「周來海鮮飯店」

目前,坦洲鎮金鬥酒家登記長者人數為1260人,日均用餐400人,每天用餐數達461餐次,新合村長者飯堂登記長者人數為140人,日均用餐80人,每天用餐數達110餐次。

「長者飯堂」的設立,獲得了老年人的廣泛稱讚和好評,隨著「長者飯堂」宣傳力度的加大,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了解和知曉,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這一項惠老養老服務。

中山民政編輯部

編輯:何璐茜

稿件來源:坦洲發布

【來源:中山民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讓坦洲老人「食無憂」,長者飯堂補貼升級
    (二)運營方式。坦洲鎮採取「企業讓利一點、政府補貼一點、社會捐贈一點、個人支付一點」的方式,讓長者們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優惠價格享受到優質餐食和養老服務。(三)辦理程序。服務對象(可委託其親友)攜帶個人身份證、戶口簿以及相關證明到各村(社區)委會進行申請,經村(社區)委會核實並收集對象信息後上報鎮公共服務辦公室。由坦洲鎮公共服務辦公室覆核後進行人臉數據系統錄入,並對用餐情況進行跟蹤統計。
  • 廣州長者飯堂消費升級,天氣轉冷羊腩煲安排上了
    目前,根據市、區、街戶籍情況劃分補貼標準,最低5元就可以享受美味菜餚。按照「15分鐘配餐服務圈」要求,松洲街於2018年年初籌建中央廚房,11月下旬,正式投入使用,為長者助餐配餐提供多層次需求和質量保證。目前的餐標為15元,每天的供餐量大約260人左右。
  • 中山西區「老字號」變身長者飯堂
    「我們在這條街開店10年了,總店離這裡也不遠,也開了15年左右。作為一家老字號,我們希望為老街坊做點好事!」 李炳記燒味店店員梅姨(化名)對記者說。7月中旬,這家老字號正式成為中山西區首家長者飯堂。目前,正式運營後註冊使用「西區長者飯堂小程序」的60歲以上老人達185人,消費人次341次。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一月四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長者飯堂工作人員傅秋燕(右)為該街道富興社區的獨居老人陳麗雅送午餐。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其中就包括獨居的陳麗雅。
  • 中山新增3家長者飯堂,在哪?
    中山新增3家長者飯堂!神灣鎮新增一家長者飯堂為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結合市、鎮十項民生工作,2020年全市各鎮區至少建立一家長者飯堂,為轄區老人提供政府補貼助餐服務。神灣鎮「庭樂茶餐廳」設立第一家長者飯堂,定於2020年9月1日正式開啟助餐服務。
  • 長者飯堂服務如何?中山這些老人的話令人動容
    過去沒有長者飯堂的時候,吳細英只能加熱一些剩飯剩菜,簡簡單單又一餐。有了社區長者飯堂,如今每天上午在這裡享受康樂設施後,帶著午飯高高興興地回家去,「熬了半輩子,過去想都不敢想,今天的老年生活真幸福。」長者滿意度高,每日受惠約869人,年配餐約23400餐次,義工上門送餐2500餐次,並通過助餐服務延伸了其他長者服務,著實提高了老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長者飯堂「暖胃更暖心」土豆燜雞、蒸水蛋、青菜和一個霸王花骨頭湯,對當天的午餐,吳細英表示很滿意,2葷1素1湯,營養均衡。「吃得飽,比一個人做菜花樣多些,在家一個人做多了還浪費糧食。」
  • 越秀大塘街長者飯堂恢復供餐
    表揚信領到飯菜的長者為方便長者就餐需要,廣州市越秀區大塘街因疫情暫停開放的長者飯堂7月7日起恢復供餐了。長者們到豪賢路55號、裡仁坊13號就餐點均可取餐,為降低就餐風險,目前僅提供打包外帶服務,餐食價格不變。
  • 長者食堂恢復「營業」 疫情期間還提供這些服務
    受疫情影響,自今年春節開始,廣州市「長者大配餐」服務暫停至今,各配餐點助餐點暫停「營業」。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於穩定,各行各業復工復產,老人們對「長者大配餐」恢復服務的呼聲漸大,近日,部分長者食堂已經恢復運營,部分站點提供自提或送餐上門服務。
  • 南沙長者飯堂全面恢復
    據介紹,全區共有76個長者飯堂,有序恢復助餐配餐服務後,截至9月4日,全區有49個長者飯堂已恢復助餐配餐服務,覆蓋38045名長者,已為4404名長者提供助餐配餐服務88707人次。據南沙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者飯堂是南沙區為行政區域內居住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晚餐服務。
  • 荔灣多條街道開啟長者飯堂「大配餐」服務!申請辦法看過來
    還有送餐服務彩虹街工作人員介紹,配餐標準為兩葷一素一湯一飯,彩虹街長者僅需11元就可享用,困難長者則僅9元。彩虹街還成立了熱心義工隊,給有需要的長者提供上門送餐服務。符合補助條件需要用餐者需到芳村花園星光老年之家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其他自費類的長者第一次用餐的都需要填寫用餐申請表。逢源街邊吃飯邊看粵劇,還可送餐上門
  • 沙田鎮中圍村「長者飯堂」為近40名老人提供中晚餐
    、一份青菜、一份米飯還外加一份湯,這是東莞市沙田鎮中圍村黨群服務中心「長者飯堂」為該村長者提供的飯菜。他表示,為了保證長者飯堂的食品安全,村裡對食品的採購、檢查以及儲存程序都嚴格把關,安排專人每天早上到菜市場採購經檢驗合格的肉類和蔬菜,做到當天食材當天採購、確保食材新鮮、健康和衛生。  為能惠及更多的長者,中圍村還適時放寬膳食飯堂就餐人員的年齡限制。
  • 長者飯堂回歸受歡迎,老友記見面好親切
    出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各助餐點只提供取餐服務,暫不開放堂食。臨近取餐時間,小e來到位於華港社區星光老人之家的長者飯堂探營。政府非常好,給我們老年人補貼。」年近八旬的戴阿姨居住在東方熹園。此前,她經常來華港的長者配餐服務點訂餐。「我會提前看菜單,如果有喜歡的菜就訂,有時訂兩個,一個有補貼,一個沒有補貼,帶回家中午和小孩一起吃。」疫情期間,戴阿姨是自己做午飯。
  • 大朗第一個長者飯堂揭牌 小小一餐飯暖胃又暖心
    ■大井頭長者飯堂揭牌,是大朗第一家長者飯堂 大朗供圖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進一步關注孤寡、空巢老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11月24日,大朗鎮第一個長者飯堂——大井頭社區長者飯堂揭牌。該社區80歲以上老人成為「長者飯堂」的服務對象,一餐一食、一粥一飯凝聚了社會對老人的孝敬與關愛。接下來,該社區工作人員、社工將每日為老人送去熱乎乎的營養飯菜,而社區也將以「家門口的長者愛心食堂」為載體,進一步凝聚社會關愛,為老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
  • 各位街坊,越秀區大塘街長者飯堂今起恢復供餐啦
    7月7日,因疫情暫停開放的越秀區大塘街長者飯堂恢復供餐了。街坊們到豪賢路55號、裡仁坊13號就餐點均可享受供餐,為降低就餐風險,目前僅提供打包外帶服務,餐食價格不變。越秀區大塘街長著服務中心。中午11時,工作人員已經提前做好了場地消毒和布置,在豪賢路55號長者飯堂門口,工作人員和助餐志願者依次登記取餐老人的身份信息並測量體溫,敦促老人們做好防護措施,等候取餐時,可坐在椅子上休息。派餐過程中,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昨天的菜單為菜花瘦肉、土豆絲、菜心和節瓜眉豆雞腳湯,老人們拿到午餐後,完成刷卡即可離開。
  • 昌崗街長者飯堂恢復配餐服務,最低6元可享一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昌崗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長者飯堂服務已經暫停數月,在此期間,長者們對於長者飯堂何時恢復配餐甚是期待。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為滿足轄區內長者的就餐需求,在昌崗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昌崗街長者飯堂已於近期有序開放定點配餐自取服務。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防止交叉感染,保障長者的身體健康,長者飯堂目前只提供外帶打包服務,暫時不設堂食。
  • 2020廣州長者食堂擬實施就餐補貼(補貼標準+條件)
    去年10月,廣州市審計局公布的2017年全市養老大配餐項目專項審計調查顯示,荔灣、從化2個區的125個長者飯堂服務對象較少,其中1個區的86個長者飯堂無服務對象,1個區的39個長者飯堂服務對象不足10人。這樣少的顧客群體,顯然無法支撐長者飯堂行穩致遠。  廣州「辦法」擬對長者飯堂實施就餐補貼,是一個很好的創舉。
  • 六榕街長者飯堂恢復供餐啦!暫不提供堂食服務
    對於長者們而言,他們最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飯堂什麼時候重新開放呀?」,為有需求並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提供到飯堂取餐和送餐上門服務(僅供外帶,不設堂食)。上午11點半,小e來到惠吉西33號的長者飯堂,已經有不少街坊在排隊等候。接受體溫檢測後,居民方可入內。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個長者飯堂有點「潮」
    具有海口戶籍的60歲(含60歲)以上特困老人由政府兜底,辦理紅色助餐卡免費享受就餐服務;60歲(含60歲)以上城市低保家庭老人、失獨家庭老人、優撫對象和城市孤寡困難老人可辦理綠卡,由政府補貼10元,實際支付5元;其他60歲(含60歲)以上海口戶籍老年人則享受政府補貼3元,實際支付12元。特困及困難老人群體還可免費享受送餐上門服務。
  • 南寧將開50家「長者飯堂」,獨居老人吃午飯不用愁,還有補貼!
    《方案》提出,擬從明年起在南寧市區設置50個「長者飯堂」,為老年人提供午餐的配餐、助餐服務,並給予補貼。「長者飯堂」啥意思?據了解,「長者飯堂」是以探索建立保障老年人助餐需求為重點,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企業有償服務、志願者公益服務相結合,社區、個人及家庭共同推進的個性化養老服務。廣東、海南等多地試水「長者飯堂」。
  • 已建成長者飯堂57個!居家養老,中山還將這樣做
    高宗蘭說,華宇樂在1999年建院,日常有近20名持證醫務人員在院內提供專業化的醫療救治服務。90%的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老年病可在院內得到及時妥善醫治,做到小病不出門、大病早預警。中山市民政局積極做好民生實事的落實,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全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長者飯堂建設的通知》等多個重要文件,通過做強服務中心、建設信息平臺、完善服務體系3個支點,抓好助安、助潔、助餐、助醫等4項基本服務,不斷拓展提供醫療康復、為老志願服務、智慧養老、日託服務等N種服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