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養娃記】育兒這件事,我的寶寶我做主

2020-12-10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覃家羊咩咩媽

我想很多寶媽跟我一樣,在婚前、寶寶出生前,我們與婆媳矛盾一點也不激烈,最多體現為生活習慣的一些衝突。比如老人家聽力不好,總是喜歡大聲說話,老人家都比較節約,把豬肉視為奢侈品,不捨得買等等這些小事。雖然老人家比較固執,但沒有讓我們婆媳關係發展成為真正的矛盾,還有就是那時我們不經常住在一起,所以我們也沒發現對方有太多缺點。

我認為婆媳之間的真正矛盾是寶寶出生後才開始成為大戰的。寶寶出生後,在我坐月子那段時間,我與婆婆的育兒觀念發生了很多衝突,我們的矛盾焦點變更為兩代人對育兒方式的衝突,我們雙方都覺得自己的育兒方式才是對的,因此豪不讓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從寶寶出生後,我與婆婆的育兒觀念衝突就開始了。我們雙方都認為自己的育兒觀念是正確的。婆婆認為她養育了三個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因此婆婆自認為她經驗豐富。每次她總會說我在育兒方面根本就沒有經驗,所以在養育寶寶這件事,應該聽她的指導並向她學習。

然而對於我來說,育兒這件事,我的寶寶我做主。雖然說婆婆育兒經驗豐富,但是她的那些都是農村的落後經驗,幾十年前的東西早就過時了。我自己在懷孕前經常從書上或者網上學習很多現代育兒的知識,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當然要用現代科學育兒的方式來取代傳統的農村育兒的方式。

我與我婆婆之間存在的觀念不同,因此總會免不了她的嘮叨與責怪。雖然她這樣對待我但是我仍然堅信自己能夠把寶寶帶好,所以在育兒這件事,我要做的就是我的寶寶我做主。首先不得不說我婆婆很迷信,在她那個時代,每次寶寶只要是晚上哭鬧,她就會神經兮兮的跟我說寶寶是被什麼髒東西嚇到了,她還說要去找做法事的人來做法。我都不知道我老公他們那時喝了多少符水?受了多少罪?她還很自豪的跟我說,以前我老公他哥晚上總哭鬧讓一個道士給治好了。雖然我不知道是怎麼治好的,但是我絕不允許她讓那些裝神弄鬼的人來對待我的寶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那次寶寶是因為肚子脹不舒服才會哭鬧的,幸好在懷孕前,我看了一些書上和網上說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肚子吸進空氣就會引發肚子脹。我就學會了給寶寶拍出胃裡的空氣,給寶寶按摩肚子,給寶寶貼上丁桂兒肚臍貼,這樣寶寶很快就不哭鬧還能安靜的睡覺了。婆婆看我的做法讓寶寶不哭了,她也就沒再說什麼要找人來做法事,我慶幸我當時的做法得到了她的肯定。

再者就是婆婆很節儉,她的這種習慣難免在育兒方面有所體現。寶寶剛出生那時,我每天都要與屎、尿打交道,因此我就給寶寶準備了大量的紙尿褲。婆婆嫌紙尿褲太貴,很久都不換,並振振有辭地說我老公那時,早上墊上給他塊尿布,她就出去幹農活,直到晚上回來才換。我對她說那樣的話很是生氣,我就對她說我又沒花你一分錢,請你不用為我操心紙尿褲有多貴。雖然婆婆還在那裡念叨,但是我不放在心上就是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有就是婆婆總是會說我給寶寶買的衣服堆滿了衣櫃穿不完,她說我老公那時候都是穿他哥哥、姐姐或者別人的舊衣服,她說小孩長得快根本就不用買什麼衣服。我給寶寶買玩具,她也會說買什麼玩具貴的很,說我老公那時候根本就沒有玩具。我帶寶寶去母嬰店遊泳,她也會說我搞什麼遊泳?她說我老公那時根本就沒讓他遊過泳。

我與我婆婆的育兒觀念還有很多很多矛盾與衝突,比如寶寶的衣服要單獨洗、試奶粉溫度要用手背試溫等等。雖然她也會經常嘮叨我不能買這樣東西,不能買樣樣東西,但是我始終堅持我的育兒觀念。時間久了,她也就不再那麼嘮叨了,所以育兒這件事,我的寶寶我做主。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這件事我做主(作文素材)
    這件事我做主(作文素材) 2013-09-05 09:1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給娃換尿布的我,被當成臭流氓
    2017-08-10金森丁香媽媽丁香媽媽家裡寶寶的尿布都是誰換的?孩子爸爸也會一起幫忙照顧寶寶嗎?其實,並不是所有爸爸都排斥照看寶寶這件事;有些爸爸,反而還在力爭照看寶寶的「權利」。今天「丁香媽媽」分享的文章,來自一位爸爸,一次在公共場所給寶寶換尿布的經歷,讓他有很多話想說。
  • 寶貝,你是我生命的延續,我只能更珍愛你!
    近期在網上瘋傳的寶寶窒息事件,引發太多爭議,而作為新媽媽的我,更多的是反思。對於一個剛晉升為寶媽的我來說,看到這樣的悲劇,是難過和痛惜的,沒有孩子的時候也許無法感同身受,一旦做了母親,痛在孩子身上疼在媽媽心裡,這句話是對親情常準確的描述。
  • 「親寶寶,我的育兒方式」強勢刷屏地鐵站
    2020 年 3 月 17 日起,「親寶寶,新一代家庭的育兒方式」在杭州地鐵的2號線、4號線、5號線沿途50多個站點,重複出現,讓人不得不注意。據悉,這是親寶寶自3月10日正式宣布品牌新定位為「新一代家庭的育兒方式」後的第二波營銷活動。
  • 孩子埋怨:「媽,為啥我是大扁頭」,這件毀娃顏值的事別幹了
    01這件毀孩子顏值的事家長別幹了劉女士跟丈夫在大城市打拼,兩人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夫妻倆沒辦法同時妥善照顧兩個孩子,劉女士詢問後,孩子奶奶自豪地說:"看,多板的頭,我當初給娃睡了好幾個月才睡出來的。"聽到這話,劉女士欲哭無淚,在她看來,扁頭實在太毀娃顏值了。然而小女兒已經3歲多,頭型想改也難以改變了,只怪自己當初沒留心觀察妹妹的頭型。
  • 米湯能不能作為寶寶輔食,育兒專家這麼說
    在我們微信群內,甚至有媽媽表示,輔食這件事,和老一輩的人說,完全說不通:@嘟嘟寶貝:上班後,婆婆幫我照顧孩子,結果有一次我正好早回家,發現婆婆居然在給4個多月大的娃吃蛋黃!還美名其曰,蛋黃營養最好。WTF!還好娃沒有過敏。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倆閨女我自己愛!請別再跟我說生兒子,我的生活輪不到你做主
    作者:寶寶知道 熊貓派來的小猴子也許在很多人認為,兒女雙全就算完美了! 也許也有很多人自己有兒子便瞧不起生女兒的! 也許你是兒女雙全了,也許你有兒子! 可是,那是你,你開心你自己樂去,請別用你的喜好來替我做主!
  • 一種新型養娃方式正在崛起:不談戀愛不結婚,和陌生人AA制養娃
    文/紅樓無夢 前兩天和同事聊天提起「AA制育兒」,說是一種新型的育兒方式,就是像AA制那樣分攤養孩子的負擔和責任。剛開始聽到的時候我覺得有點荒謬,養育孩子可不僅僅需要金錢和精力,還是需要付出感情的,這怎麼能AA呢?
  • 寶寶睡覺晝夜顛倒,竟然把我累病了!最後我一招糾正,讓娃正常睡覺
    作者:寶寶知道 文豆兒媽咪自從有了寶寶,當媽的我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每天都是困的暈乎乎的,我覺得產後記憶力減退人變傻不是因為一孕傻三年,而是因為缺乏睡眠!就算睡了也是淺淺的睡不敢熟睡,娃娃一個翻身就馬上精神了!趕緊摸摸蹬了被子嗎?
  • 2歲娃到底有多「恐怖」?爸媽吐苦水:這是老天派來懲罰我的吧
    各位家長好,我是小婷!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2歲娃」的事情。都說養娃這件事情任重而道遠,路上會有很多的坎坷,但是很多家長應該都沒有想到,這一個坎兒來的這麼早。3、孩子細微事物敏感期,滿足好奇心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同時也會迎來孩子的「細微事物敏感期」,所以孩子特別喜歡搗鼓一些小東西,尤其是對「扣洞洞」這件事特別的著迷。
  • 寶寶滿月後要不要剃胎頭?養娃路上的這3大誤區,你遇到了嗎?
    大家好,我是娥姐,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寶媽。關注我,娥姐帶你了解更多好用又有效的育兒知識。 養娃套路多,在這條道路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深坑與誤區。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少走彎路,避開那些養娃道路上的育兒誤區呢?下面,就和娥姐一起來扒一扒,那些錯誤的常見育兒經驗吧。
  • 2年生倆娃還養這麼好?這位廣東二胎媽媽有話說
    「吃貨養成記」是糕媽家的全新專欄,會邀請各位媽媽分享寶寶吃輔食的故事。下一位分享者,會不會是你呢?今天給大家做分享的,是一位兩年抱倆娃的二胎媽媽,還是同一天!2018年1月生下女兒妞妞,2019年的同一天生下兒子仔仔。她就是艾寶麻麻,先上個照▽
  • 長假陪娃宅家裡,比起陪娃看電影,玩遊戲,這件事意義更大
    今年我們每一個公民為國家做貢獻的最好方法就是宅在家裡不少家長說,自己宅在家裡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多了一個娃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家裡的玩具已經被娃翻了個遍了。而不敢出門買玩具,甚至不敢出門。特殊長假陪娃宅家裡,比起和孩子看電影,玩遊戲,這件事意義更大剛好家長也閒了下來,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做一些好消化提高免疫力的食物,讓孩子在家也可以健健康康,等到春暖花開我們再出門玩耍:1、 西蘭花
  • 這5個育兒謠言會傷害到寶寶,別輕信
    我們都知道,養育一個孩子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好寶寶,讓寶寶長得既健康又好,老人們也是有各種的理由和「奇招」;但是現在講究科學育兒,很多的「育兒謠言」已經被闢謠,也希望老人和父母們別輕信一些可笑的謠言。
  • 大學生帶娃聽課,教授一把抱過:你安心記筆記,我幫你照顧娃!
    最近,美國一個大學生帶著娃去聽課,教授看到這名學生非常不方便,直接一把抱過來孩子,掛在懷前,對學生直言:你安心記筆記,我幫你照顧娃!這名教授名是亞特蘭大莫爾豪斯學院的一位教授,主講數學、統計建模、圖表教育學和社會網絡學。
  • 我採訪了100位爸爸後,才知道男人帶娃為什麼鬧心
    剛帶娃沒一會,就開始帶著娃到處找媽媽:寶寶哭了,你看看寶寶餓了,你看看寶寶拉了,你看看意不意外?驚不驚喜?刺不刺激?嗯,還有這種明目張胆的:爸爸帶孩子睡覺,只顧自己先睡踏實了,您可真機靈!「孩子粘媽媽,不粘我這個爸爸,抱了沒幾分鐘,就要找媽媽,我也沒辦法呀!」廢話!你平常一動不動,遊戲是摯愛,手機是至親,天天一副甩手掌柜,孩子出現任何問題,都直接找媽媽就好,都沒在娃身上花心思,他們當然不粘你了!這就是惡性循環!
  • 90後寶媽不支持婆婆育兒方式,帶娃外宿一個月,親媽一招緩和關係
    不過在今天,婆媳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情況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傳統的婆媳矛盾已然消失許多,取而代之的,則是因帶孩子而產生的"新時代婆媳矛盾",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育兒觀念差異所引發的矛盾。身邊有個90後寶媽小張,去年就跟婆婆鬧出了很大的矛盾,甚至一度帶著不滿一歲的兒子借宿到了閨蜜家,為的就是離婆婆遠遠地。
  • 7歲娃吃冰棍導致胃出血,這3類寶寶,最好一口冷飲也別吃
    關於冷飲這3點都是謠言1.吃冷飲傷腸胃?大家有沒有看到過類似這種「愛孩子,請給他一杯溫水」的「溫馨提示」?聽我的,就當看了個笑話。好多家長都擔心吃冷飲會傷胃,然而實際上,對於腸胃健康孩子來說,注意吃的時間、吃的量,並不會對腸胃造成傷害。
  • 一年小結:讀了60本書,2020年育兒書單,我最推薦這五本
    都說21天養成一個新習慣,我應該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今年把這件事情堅持了下來。到現在,每天不翻幾頁書,躺在床上就會有焦慮感。懷孕之後,就開始接觸育兒書,沒生娃之前,就入手了美國兒科學會的《育兒百科》,真的刷新了我養娃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