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採訪團來到山東棗莊世界語博物館。
棗莊世界語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世界語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世界語博物館,藏品多達2.6萬件。
據介紹,世界語博物館是集收藏、展覽、陳列、多媒體體驗互動、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其宗旨是保護世界語文化、傳承世界語文明。
中國山東網6月15日訊(記者 王永春)15日,「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採訪團來到位於棗莊學院的世界語博物館。據了解,棗莊世界語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家世界語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世界語博物館,藏品達到2.6萬件。
世界語(Esperanto)是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azarz Ludwik Zamenhof)1887年在印歐語系基礎上創立的一種語言,旨在消除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令全世界各個種族膚色的人民都能在同一個大家庭裡像兄弟姐妹一樣和睦共處。
「棗莊世界語博物館從2011年12月開始籌建,2013年11月16日揭幕。在籌建的兩年時間裡,博物館面向國內、外世界語界廣泛徵集世界語藏品,曾先後收到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世界語者的捐贈。」棗莊學院黨委書記胡小林說,該館的落成為世界語在國內的研究、發展和學術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平臺,也為世界語運動史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世界語博物館位於棗莊學院校園內,由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與棗莊學院合作共建,面積680平方米,館內設有序廳、柴門霍夫廳、國際廳、中國廳、地方廳、侯志平藏品陳列館、李士俊紀念館、學術報告廳、典藏室等。館內現有圖書類、報刊類、圖片類、郵品類、音像類、藝術類、檔案類、會議類、紀念物、專用品十類藏品2.6萬餘件,是集收藏、展覽、陳列、多媒體體驗互動、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其宗旨是保護世界語文化、傳承世界語文明。
據介紹,世界語博物館於2013年5月試開館以來接待數千名社會各界人士參觀訪問,著名作家王蒙、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全國世協會長陳昊蘇以及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專家、省市領導等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目前該館已經成為山東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成為世界語科普推廣、學術研究、文物保護的平臺。
據胡小林介紹,世界語博物館目前是亞洲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世界語博物館,博物館是以接受捐贈為主的公益性世界語文化機構,設有管理委員會及學術委員會,還將成立世界語博物館之友會,捐贈者可以自願參加之友會,為保護世界語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目前,以世界語為母語的人士約200-2000人,能流利使用的人估計在十萬到兩百萬人,中國學習世界語的人士大約有30到40萬人。山東的世界語運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20—30年代山東就有了世界語運動。山東世界語運動的繁榮是在改革之後,1986年山東省世界語協會成立前後,全省的世界語活動逐步開展起來,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濰坊、煙臺、泰安、日照等市先後成立了世界語協會。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