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橋洞底,收穫3條野生鯉魚和翹嘴,還釣到一條「烏黑色」怪魚,準備周末開竿,拿出已布滿灰塵6.3的手車竿改成七星漂+5號海夕鉤,線組換成1.5的通線,一切準備好了,固定作息上班的釣友可能會有相同感受,周五晚上是睡不著,想著明天怎麼選位、怎麼打窩,其間半夜還起來上了趟廁所,熬呀熬終於熬到了早晨6點,起床洗漱,提上包和桶出發,先去整一碗麵,開車出發直殺目的地,野河支流一條不知名的小河,這條河是第二次來,第一次來主釣鯽魚釣了5斤多,這次帶了谷麥窩料準備釣鯉魚。
選了個孔橋,橋上橋下距離岸邊1米各打1個窩,2米多深,然後在小河下遊打了兩個窩,有點深3米多,大橋下面的小拱橋旁打窩,7點多鐘打的窩,8點開釣,掛包穀子搜第一個窩,輕輕放下,七星漂點動,緩慢下沉,沉了兩顆立馬提竿刺魚,魚線沒有乎乎聲,一條小鯉,溜了1分多鐘直接提竿飛上岸,今天用谷麥就上魚了,雖然小得點,但也是驗證了夏天谷麥釣法好釣魚。
接著搞,換包穀下竿到窩子旁,逗釣了一小會,浮漂又是緩慢下沉,提竿又感覺小有力道,輕提引出窩慢慢溜,很多人喜歡釣大魚就是為了溜魚時候的快感吧,快的幾分鐘十幾分鐘,這個事情做多了上癮,等魚累了直接飛上岸,心情很激動。
接著又搞,浮漂下沉飛快,以為是餐條,輕輕一提,還有點力雜,溜了一會,原來是翹嘴,有一筷子長了,接著換到橋下頭窩子,輕輕放下,漂全在水上,我納悶是不是掛起什麼東西沒到底,輕提,暈原來中魚了,這次大個點,慢慢的溜,等魚浮上來不動了再慢慢提上岸,杆也彎了不少,一直擔心提到半路打脫了。
以前釣鯽魚都不用抄網的,也沒想過第一次谷麥釣能釣上多大的魚,看來需備一個了,打脫了就可惜了,接下來就沒釣到鯉魚了,換麥子釣陸續上了幾條鯽魚,其中還上了一條烏黑的魚,不知道叫什麼,可能是羅飛,接著去下遊搜兩個窩,不過沒有魚,只有些餐條,可能是水深了,中午時,來了位不速之客,一位當地的老人家,大概50多歲,跟我商量說要在橋兩邊下網,我沒跟他吵就去下遊釣另外兩個窩子了,結果上了些餐條就沒釣了。
釣谷麥能有3條鯉魚和一條翹嘴還是滿足了,現在電工網工太多了,這條河看來不久也要廢了,來兩次兩次遇到下網的,總結了下,谷麥釣打窩要集中,不要隨手撒,選位很重要,今天4個窩,2個兩米的起魚,2個3米多的沒起目標魚,要注意保持釣場安靜,逗釣要輕柔,夏天熱起來了,起魚的時段在上午,中午過後魚情就不好了。
《釣魚的人家》專注分享釣魚樂趣及經驗,閱讀後,點讚,關注,以資鼓勵!在此,祝各位粉絲天天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