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涵媽第一次去涵爸家樂山過年的時候,吃過一種讓人回味無窮的湯圓——叫做「鹹湯圓」。作為一名江南女子,涵媽一直以為湯圓都是甜的,從來不知道這世上還有這麼好吃的鹹湯圓。就像小時候吃的粽子一樣,在沒到鹹肉粽或蛋黃粽之前,涵媽也一直以為粽子都是蘸著白糖吃的。我保證,這鹹湯圓就跟這鹹肉粽一樣好吃,俺一口氣能吃10來個,要知道這樂山鹹湯圓個頭是一般湯圓的2-3倍大。
這鹹湯圓好吃的關鍵在於裡面的包心。關於包心餡料的做法,是涵爸為了涵媽特地去跟他家老爺子討學的。當時老爺子身體不太好了,涵爸怕以後這手藝失傳,以後涵媽想吃沒人做了,於是便跟老爺子將方法討教了過來。
為了讓更多人能享受到這樂山特色美食,現將「秘方」傳授給大家——
包心餡料的做法:
1、鍋裡放油,中大火,下五花肉沫炒散;
2、加入一點醬油上色,繼續中大火炒;
3、炒至肉冒油;
4、加入蒜蓉和蔥花碎末(也可以加點芽菜末,沒有芽菜也可不放),撒上一點花椒粉,少許白糖、胡椒,小火繼續炒幾分鐘。起鍋前嘗一下,不夠鹹再加點鹽。
餡料炒好後,就是包湯圓的環節,一般用的是糯米粉(菜市場或超市有賣的);
1、糯米粉加水揉成光滑麵團;
2、取一小塊麵團(由於中間要包比較多的餡料才好吃,所以鹹湯圓個頭一般比較大,差不多有大半個雞蛋那麼大),按窩,包入餡,捏緊口子,不然煮的時候會散;
3、搓圓;
4、鍋中燒開水,下湯圓,煮至湯圓浮起來即可。
好了,自己在家試試吧。
敬請關注「涵媽小灶」,您的關注是涵媽堅持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