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6部門組織開展的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中,雲南省的高德榮和杜正雲當選為全國道德模範,代瓊蘭等8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其中,紅河州開遠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劉怡晴、文山州馬關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輔警張正祥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10月13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隆重舉行了授獎儀式。
據介紹,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於2015年4月啟動,歷時半年,按照群眾推薦、層層遴選審核、社會公示監督以及萬名公眾代表和評委會投票等環節,共評出62名全國道德模範和265名提名獎獲得者。
劉怡晴,女,彝族,1971年9月生,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
劉怡晴和丈夫認下一對老師夫婦為「父母」,悉心照料、買房盡孝,撫慰二老喪子之痛,用善良品德與寬廣心懷,經營著這個特殊家庭,詮釋著無關血緣的深情孝道。
現在,劉怡晴和丈夫章許雲有一對特殊的父母——年近70的羅裕江、李代華夫婦。羅裕江是章許雲在1980年讀雲錫技校時的班主任老師。1999年9月,羅老師年僅29歲的獨生兒子因患惡性淋巴癌去世。羅老師夫婦悲痛欲絕,從此過著以淚洗面的日子。得知羅老師的不幸遭遇後,劉怡晴夫婦感同身受,就想為兩位老人盡孝心,撫慰他們的傷痛。2007年,劉怡晴和丈夫正式認下了老師和師母為「父母」。
羅裕江老師帶有嚴重的心臟病,第一次發作是在其兒子去世的第四天,之後半年內住了四次醫院。2007年7月4日,羅裕江老師的心臟病再次發作被送到醫院搶救,因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當時,為給兒子治病,羅裕江家裡欠下了幾萬元的債,章許雲和劉怡晴便拿出2萬元錢給老人到重慶醫院檢查治病。為便於照顧老人,夫妻倆商量後決定將兩位老人遷來開遠居住。當時,劉怡晴84歲高齡的養父還健在,生活需要有人照顧。如果老師夫婦再來,房子不夠住。為了讓老人安度好晚年、盡好孝心,劉怡晴和丈夫拿出多年積蓄,又貸了部分貸款,買了一套房子給兩老人居住。如此,養父與老師、師母各有住處,節假日時常一起吃飯,相處地和諧融洽。
張正祥,男,苗族,1982年4月生,中共黨員,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輔警。
作為80後苗族小夥,張正祥嫉惡如仇、機智勇敢,勇鬥偷車賊、搶劫犯,多次見義勇為,數次英勇負傷,是人們心中的「編外警察」,是公安機關的得力「好輔警」。
2010年5月8日20時許,張正祥下班回家途中,發現三名男子在縣中醫院停車場內鬼鬼祟祟地擺弄一輛摩託車,才一會兒功夫就推著摩託車準備離去,憑著經驗和直覺,他推測三人很可能是盜車賊。但適逢路人稀少之時,他心生一計,鎮定地走到三人面前時,斷然一喝:「喂,你們推我的車做什麼?」三男子被張正祥的話嚇得一怔,以為是車主來了,把摩託車往地上一仍撒腿就跑。張正祥立刻向三人逃跑的方向追去,其中一名男子慌不擇路跑到小巷裡。那男子突然掏出匕首,威脅說:再追過來就捅死你!在與歹徒搏鬥的過程中,張正祥多處負傷,但他不顧傷痛,最終成功將其制服。接警趕來的110民警將該男子帶到派出所進行審訊後,又一舉抓獲另外兩名盜車同夥。受傷的張正祥只是到醫院進行了基本的包紮治療,休息兩天後又像往常一樣開始工作了。
2013年4月,張正祥被馬關縣公安局招聘為輔警,安排在巡特警大隊工作,成為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的得力助手。2010年至今,張正祥攔截繳獲被盜摩託車輛22輛,協助警方打掉盜竊摩託車團夥8個、搶劫團夥2個,協助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