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
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2012-04-01 11:21
來源:新東方大愚文化
作者:俞敏洪
任何語言都分成兩個系統,聽說系統和讀寫系統。從聽說系統的角度來說,全世界所有語言都沒有難易之分,都是由不同的發音和語調組成的一連串的聲音。當你逐漸明白這一連串的聲音是什麼意思時,你就具備了聽力能力;當你能夠把這一連串的聲音自己說出來時,你就具備了口語表達能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先天具備聽說能力,在一種語言環境中長大的人,對這種語言的反應就會相當敏銳。廣東話、上海話、四川話儘管都是中國話,但從聽說的角度來說,它們完全是不同的語音系統,互相之間很少有共通之處。所以聽懂中國某一個地方的方言,其難度並不下於學會任何一種外語。中國人絕大多數人都能夠聽懂普通話,這是近60年普通話強行普及的結果,如果當年普及的是上海話而不是北京話,那今天全國人民都聽得懂的就應該是上海話了。中國很多地方的人依然不會講普通話或者講得不標準,就是因為他們平時講得最多的依然是地方話而不是普通話。
本文選自《俞敏洪勵志套裝集》中《生命如一泓清水》一書
從讀寫系統來說,語言是有難易之分的。世界上的文字大體來說分成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拼音文字只要會說了,學讀寫就相對容易,其拼寫形式也比較容易記憶。英語基本上是拼音文字,當你會聽說英語時,學會讀或寫就不難。例如This is a cat這句話,會聽說就基本能夠讀,再學一點拼寫規則就能夠寫出來。我女兒小時候在國外待了兩年,上幼兒園學會了一口漂亮的英文,但從來沒有學過識字。有一次,她抱著一本簡單的故事書在看,我就問她能不能讀懂。她說基本能夠讀懂,還指著一個詞alligator,對我說這是鱷魚。我發現她根據詞形就基本能夠猜出發音,進而理解意思。然而對象形文字來說,學讀寫就要難得多,因為文字的形狀和發音是完全分離的。中文就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如果沒有學過中文的讀寫,任何一個字你都不可能猜出來如何讀。比如「黔」字,既不讀hei,也不讀jin,而是讀qian,這需要死記硬背,和聽說能力基本上沒有關係,聽說再好沒學過你也寫不出來。中國教育死記硬背的傳統,可能和中文的書寫有很大的關係。每一個中文字就像一幅畫,小時候老師總讓我們一個字抄寫一百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不寫一百遍就可能記不住,當然寫了一百遍也不一定記得住。
把英文和中文放在一起比較,討論哪種語言更難學時,人們得出的結論基本上都是中文比英文難學。除了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區別外,英文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是句子結構完整,有明確的規則可循。而現代漢語發展了不到一百年,在句子結構和表達上受古漢語影響,潛規則多於明規則,所以常常陷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地。既然英文比中文好學,那麼又有兩個問題出現了:第一是我們從來沒有覺得中文難學過,幾乎每個人都學到了高中畢業。第二是我們從來沒有覺得英文好學過,學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還在初級階段徘徊。為什麼呢?
任何語言的學習,原則上一定是先從聽說學起,學習的順序也通常是聽-說-讀-寫。孩子一般在一到兩歲是聽的階段,兩到五歲是邊聽邊學說的階段,五歲以後再開始學讀和寫,同時隨著知識面的擴大,繼續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在走進學校學習書面文字以前,我們所有的日常用語和表達在聽說方面都已經達到了比較完美和敏感的狀態,到學校只是進入語言學習的讀寫過程而已。儘管學習中文讀寫的過程相對艱難,要記住每一字的寫法就更不容易,但我們要面對整整12年的語文教育,每天都在接觸中文以及與中文相關的文化,自然就能夠潛移默化、運用自如,所以我們不會覺得中文太難學。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