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春捂」有講究,媽媽做好這4方面,寶寶身體好,少生病

2020-12-19 豆寶說育兒

當下氣溫慢慢回升,有的地方甚至都升到26-27度,但是春天氣溫變化較快,再加上雨水多,寒流和冷空氣也時不時入侵,大家一定要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特別是對小孩子來說,自身抵抗能力低於大人,一遇到氣溫改變是很容易感冒咳嗽的,所以媽媽一定要適當的給孩子捂一捂。不過這個捂可不是孩子穿的越厚越好,應該根據外界溫度變化來適當的增減衣物。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氣溫變化,遠離生病。倒春寒,寶寶「春捂」穿衣有技巧,看看這4點你做到了嗎?

注意溫度分界點

正常情況下,15度是一個臨界溫度,若是超過15度就可以脫掉孩子厚厚的棉衣棉褲,否則孩子容易感到熱,也影響平時的運動。晝夜溫差超過8度的話,孩子是需要適當的捂一捂。不能隨意亂減衣物,等到氣溫持續回升之後,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環境。

穿衣下厚上薄

因為人體下部的血液循環相對上部較差,更容易受到寒冷空氣的侵入,所以春天穿衣最好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特別是對腿部腳部的保暖要做到位,上半身可以穿一些容易穿脫,透氣防寒的衣服。

適當增減衣物

雖說春天要多捂捂吧,但是可不是說穿的越厚越好,媽媽要根據外界的氣溫變化和孩子的自身的身體情況,適當的增減衣物。要是寶寶在外邊玩耍的時候,可以換上一些輕薄的風衣和小馬甲。平時多關注氣溫升降,最好是在氣溫下降的一到兩天,給孩子就增添一些衣物,這樣捂的恰到好處,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抵抗寒冷。

注意「三暖一涼」

1、三暖

(1)背暖,背部是體溫散熱的主要區域,保持適當的溫度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2)肚暖,肚子著涼容易引起寶寶腸胃功能不適,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

(3)腳暖,腳部保溫性差,又遠離心臟,血液流通慢,而且腳部布滿了很多神經末梢,對外界環境敏感,受涼後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

2、一涼

頭涼,孩子身體的熱量有一部分是通過頭部散發,頭部過熱容易導致頭昏頭暈,煩躁不安,所以頭部要保持涼涼的。

春季氣溫變化過快,所以老話說的春捂捂,秋凍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給孩子捂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個度,不能過於保暖,容易讓寶寶的鍛鍊受到阻礙,影響抵抗力的提升,嚴重時導致捂熱症候群的出現,建議媽媽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鍛鍊,不容易生病。

相關焦點

  • 寶寶秋凍有講究,這4個部位一定要「捂嚴」,否則常生小病
    秋季天氣忽冷忽熱,而且早晚溫差大,對於抵抗力差的寶寶來說,身體更容易生病。但是一到秋季,有的媽媽會覺得應該讓寶寶多凍凍,這樣身體才能更結實,畢竟春捂秋凍嘛。其實,專家表示,秋凍是有講究的,並非適合每個人。
  • 春捂秋凍,可寶寶這三個部位不能凍,暖著才能少生病
    又到一年換季時,給寶寶怎麼穿衣又成了難事。畢竟早晚溫差大,穿多了出汗穿少了又會著涼,加上春捂秋凍的說法,更讓寶媽頭疼:寶寶抵抗力低,不會給凍感冒了吧?「秋凍」的意思是天氣轉涼不要著急加衣,後面還有一個「秋老虎」等著呢,如果過多過早添加衣服衣物,等到氣溫回升時容易出汗傷風;並且讓身體接受適宜的寒冷刺激,可以鍛鍊耐寒能力,增加身體抵抗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通常秋凍是氣溫不低20度(農曆8、9月份)時可以凍一凍,如果早晚氣溫降到10幾度就要結束秋凍了,否則真要凍壞了。
  • 為什麼寶寶六個月後容易生病?牢記這幾點,孩子身體越來越好
    最近,經常有新手媽媽問:為什麼新生兒幾乎從未在六個月前生病,但六個月後,幾乎每個月寶寶都要去醫院檢查看病?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能夠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常見問題。為此,兒科醫生介紹,寶寶六個月後,體質可以從5個方面增加。
  • 寶寶秋凍有講究,這4個部位一定要「捂嚴」
    天氣逐漸轉涼,有媽媽說要給寶寶多穿點衣服,有的又說應該「春捂秋凍」。於是,爸媽開始迷茫了:「寶寶秋天要怎麼穿?所謂的『秋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要想讓寶寶健康地進行「秋凍」,爸爸媽媽就要科學理解「秋凍」的含義,不可一味地「凍!凍!凍!」-1-了解「秋凍」秋風陣陣,乍冷乍熱,地氣蕭殺,有時卻又連綿秋雨,陰霾悶溼。
  • 寶寶隔三差五就生病?別慌,注意這三方面,從源頭解決問題
    最近小編在一個寶媽群裡邊總是能聽到娃剛出生不久的寶媽們討論自己寶寶的體質問題,群裡就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寶寶很難帶,隔三差五就生病,每次一生病就把家人忙的暈頭轉向,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的,全部都圍著寶寶轉。
  • 寶寶六個月後容易生病怎麼辦?爸媽牢記這幾點,孩子身體越來越好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寶寶到了六個月後容易生病?寶寶到了六個月後,容易生病,和以下3個因素有很大的關係。①自帶抗體逐漸減少我們知道,新生兒出生時,是帶著母體的抗體來到這個世界的,這些抗體能幫助寶寶抵抗細菌,讓寶寶少生病。
  • 進入夏季,寶寶飲食護理需留心,記住4件事,寶寶吃好睡好身體棒
    夏季來臨,活潑好動的寶寶非常容易出汗,身體缺水、生痱子等等問題都開始冒了出來。嬰兒的夏季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四個方面做好防護,寶寶吃得好、睡得香,主要是還不容易生病,身體倍棒。洗澡的嬰兒夏季的嬰兒護理,講究的門道還是非常多的,媽媽們一不留神可能就坑了娃。要做好寶寶的護理,需要四管齊下。
  • 媽媽最崩潰的時間,莫過於寶寶生病
    一個晚上的時間,仿佛一個世紀那麼長,早上起床量了體溫,沒多也沒少,這樣也算可以放心,不過寶寶開始有點咳嗽,鼻塞,我知道感冒了,可以排除打預防針引起了! 也許這兩天溫度差異大的原因!寶寶因為鼻塞一直不舒服,哭哭鬧鬧的一天!因為添加過輔食了,所以適當喝了些溫開水,鼻塞就給她用熱毛巾敷下鼻子,看起來好受多了!溫度沒有在升高,這也算是比較欣慰的!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每輪降溫,隨之而來的都是媽媽們對小寶寶保暖問題的擔心。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 寶寶不足100天,為了寶寶的身體發育,媽媽儘量少做這4件事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經歷過十月懷胎的辛苦,才迎來了寶寶的出生。面對嬌小可愛的小寶寶,相信媽媽們的心情都是既緊張又興奮的。不過對於寶寶的護理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經驗的媽媽們來說,一旦護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影響到身體健康。
  • 寶寶滿6個月後容易生病?寶媽做好這件事,寶寶健康媽媽開心
    這不,現在都滿8個月了,越來越不好帶了。夜裡愛吵愛鬧不說,還動不動就生病跑醫院的。孩子爸工作忙又幫不上,我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的,還把孩子養瘦了,你說我能不著急嗎?我說你家寶寶輔食吃得好嗎?她說每次我辛辛苦苦做的輔食,孩子勉強吃一兩口就不肯吃了,怎麼餵他都不肯吃。
  • 寶寶常做一些「反常動作」,媽媽別疏忽大意,寶寶可能生病了
    有了寶寶之後,媽媽們的內心除了滿滿的感動和喜愛之外,還會有一些擔憂,因為孩子年齡小,不懂得表達自己,即使生病了也不能直接告訴父母;而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生病了,不僅費錢,關鍵寶寶那麼辛苦,媽媽真的很心疼。
  • 寶寶這3個動作很可愛,卻是生病的信號,媽媽們別忽視了!
    對於媽媽們來說,寶寶的身體健康是頭等大事,平日裡悉心照顧最怕寶寶生病。尤其是還不會說話的寶寶,身體弱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然而寶寶還不會表達,也不能告訴媽媽「我現在很不舒服」,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靠媽媽們主動發現了。寶寶這3個動作很可愛,卻是生病的信號,媽媽們別忽視了!
  • 冬季預防寶寶流感,這4個方法最有效,媽媽要牢牢掌握
    小寶寶身體抵抗力較差,身體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從而危害健康,所以媽媽一定要加強日常防範才行。特別是下面這4件事一定做好,能有效幫寶寶預防流感的發生,媽媽要重視!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寶寶新陳代謝速度很快,身體本身就容易出汗,如果裹得太厚,出汗量就更大了。一旦遇到外界冷空氣,不小心就會被流感病毒侵襲,患上流感。所以,冬季媽媽一定要根據天氣情況給他適當增減衣服,不然會適得其反。如果是在室外的話,建議媽媽裡邊給他穿上保暖內衣,外邊套上一件抗寒性能好的羽絨服或棉服。平時在家,媽媽就可以給他穿上舒適保暖的連體衣,連體衣腰部設計比較寬鬆,寶寶身體活動會更方便些。
  • 嬰兒6個月是「免疫力分水嶺」,想要寶寶少生病,媽媽做好這六點
    很多媽媽都有經驗,孩子在6個月以前,很少生病。可是長到6個多月的時候,長大一定應該健康一些,可是寶寶反而經常發燒咳嗽。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半歲大的寶寶免疫力開始發生變化了。
  • 冬季寶寶少生病,這幾道菜好吃又好用!
    冬季的天氣寒冷乾燥,剛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免疫力不足,一不小心就會感冒發燒。很多人一直問我:為什麼到了冬天,孩子不出門也會生病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了:主要原因有三個,1、空氣品質差,乾燥;2、通風換氣少,細菌病毒滋生;3、寶寶活動少,免疫力不足。
  • 冬天給寶寶穿衣三部曲,媽媽提早知道,寶寶舒服少生病
    冬天已經來了,給寶寶該如何穿衣服呢?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比較有疑問,在她們看來怎麼讓那個寶寶穿著舒服而且不怕冷會比較好呢?但是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並不覺得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在她們看來冬天了就要給寶寶穿穿穿,穿的越多越好,因為穿的多就暖和了。
  • 寶寶脾胃虛弱全靠「調」,媽媽做好4件事,脾胃會一天比一天好!
    寶寶的身體各方面還尚未發育成熟,特別是腸胃功能脆弱,不小心就會出現腹瀉、便秘的情況,損傷脾胃健康。當然,還有不少媽媽反映,自己的寶寶除了上面說的這些腸胃疾病外,體重身高發育也不明顯。出現這種情況,已經說明寶寶脾胃虛弱了,影響了營養的吸收,沒有充足的營養,身體自然就發育遲緩了。
  • 1歲以下寶寶晚上頻繁夜醒?媽媽看看是不是這4件事沒做好
    寶寶頻繁醒來,對身體確實會有一定影響,不過寶寶睡覺也有講究,媽媽做好這4方面,能讓寶寶睡得更香。紙尿褲不合適嬰兒的觸覺神經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外來的刺激,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不舒服,就會出現哭鬧的情況。紙尿褲和嬰兒的皮膚接觸面積比較大,而且幾乎是一整天不離身。
  • 三歲前寶寶如何吃才能少生病?從中醫智慧裡找答案
    有些家長帶娃帶得很好,孩子一年到頭都健健康康的,仔細一問其實無非是做到了好好吃飯,不亂吃東西;而另一些家長平時總給孩子吃大魚大肉等各種好吃的,結果孩子反而常常生病。可見,「病從口入」是個不變的真理。三歲前寶寶如何吃才能少生病?我發現那些帶出健康娃的家庭,吃飯方面跟中醫上講的飲食智慧很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