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常錯?成語的褒義貶用和貶義褒用要分清。附常考易錯成語

2020-12-26 悟己語文

成語有著鮮明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和中性。運用時一定要注意它所使用的對象、場合以及有沒有特殊意味。

通常情況下誇獎、表揚的時候要用褒義成語,批評、貶斥的時候要用貶義成語。但出題者往往會故意褒詞貶用或者貶詞褒用。舉例例1.在利益驅使下,很多不法廠商大規模仿冒名牌,各種「山寨名牌」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嚴重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濟秩序。解析:「雨後春筍」指春天下雨後,竹筍快速萌發,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湧現出來,這是一個褒義詞。而題幹中冒牌產品擾亂正常經濟秩序是貶義的,所以成語在這個句子裡就褒貶失當。例2:拜仁隊擊敗多特蒙德隊奪得歐冠冠軍,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傳得滿城風雨。解析:「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討論著,專指壞事,而拜仁得冠軍是正面的事情,用在這裡就不合適。例3:科技比賽中,同學們處心積慮,設計了各種造型的艦艇模型。解析:「處心積慮」意思是蓄謀已久。指存心已久,費勁心機,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多用作貶義。這裡說的孩子們努力做設計,很顯然不符合語境。例4:日本文部省別出心裁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企圖掩蓋他們過去的侵略戰爭罪行。解析:「別出心裁」指的是另有一番設計和構思,指想的辦法與眾不同。用於褒義。這裡日本人篡改教科書的行為只能是用貶義詞。

成語的褒貶要注意三點:一是大量中性詞如「成千上萬」「如虎添翼」等,在褒或貶的語境中都可以使用。二是有時為了自嘲、諷刺或開玩笑,故意貶詞褒用、褒詞貶用是可以的。不能以為錯。三應該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詞語。如下圖,左邊均為褒義詞,右邊為貶義詞。還有常用貶義詞也需識記:更多語文知識和優秀範文,敬請關注!#學浪計劃#

相關焦點

  • 行測常考成語(二)
    【常考成語系列】55. 獨闢蹊徑:比喻獨創一種風格或新的方法。獨闢蹊徑強調過程,獨樹一幟強調結果。56. 標新立異:形容故意與眾不同以顯示自己。貶義。57. 推陳出新: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 2021山東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2021山東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2020-12-18 13:50:45| 來源:中公教育 林朕立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
  • 2021安徽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_安徽中公教育
    2021安徽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的過程中,為了多考一些分,很多同學非常努力的刷題,但是各位同學在刷題的同時也要關注基礎知識的積累,特別是言語理解裡面的邏輯填空題目,對於我們的詞彙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 重點:帶「不」字的常考成語!一定要收藏
    不瘟不火:這個成語常常被用錯,表示為「東西的銷售不夠火爆」,這是錯誤的,因為本身指的是「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恰到好處之意。不可收拾:大家要注意這個成語指的是事情已經發展到無可挽救的地步了,這種「發展」指的是「敗壞」,不好的趨向。
  • 暑期回頭看—常考易錯成語分類練(2)
    用作貶義。19.徹頭徹尾:從頭到尾,完完全全。常用作貶義。可用於人、思想觀點、景物和做法等。20.用於褒義。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來討好別人,也指討好別人的花言巧語和偽善態度。用作貶義。38.頤指氣使: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氣發聲來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隨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氣。貶義詞。
  •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易錯成語彙總
    3、褒貶顛倒  成語的褒、貶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兩」與「平分秋色」。「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貶義。如:「論本事,他們倆可算半斤八兩,都不怎麼樣。」「平分秋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敵。如:「他的技藝很好,可與名家平分秋色。」這是褒義的。但應該注意的是,有些成語根據對象、場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貶色彩,複習時應加以防範。
  • 2020甘肅省考行測言語理解備考技巧:這些常考的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甘肅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綜合知識等部分。
  • 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來源:新浪財經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的過程中,為了多考一些分,很多同學非常努力的刷題,但是各位同學在刷題的同時也要關注基礎知識的積累,特別是言語理解裡面的邏輯填空題目,對於我們的詞彙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 董卿力薦:小學語文常考成語彙總,用在寫作中,閱卷老師賞心悅目
    董卿力薦:小學語文常考成語彙總,用在寫作中,閱卷老師賞心悅目語文注重基礎積累。其中成語則是小學語文中必須去掌握的知識。成語是中華歷史文化古人智慧結晶,需要我們新一代人去傳承。掌握好一定的成語量,無論在平時人與人交往中,還是在學習過程中,寫作中等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2020寧夏公安招警備考:常考近義成語
    【導讀】華圖寧夏公安招警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公安招警備考:常考近義成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也有長的相似的,不信往下看,寧夏華圖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常考也是很容易混淆的近義成語,希望能幫助大家區分,小編建議大家還是記在筆記中,時時翻看,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 2020省考,這些易錯成語你學會幾個?
    09哀兵必勝【易錯點】易誤解為哀喪的軍隊必定勝利。【正確】意思是指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定能勝利。常用以鼓勵處於劣勢的一方,要建立必勝的信心和勇氣。17粉墨登場【易錯點】易誤解為完全當做貶義詞來用。【正確】中性詞,演員化妝上臺演戲。用在政客身上指壞人經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 鄭州小升初語文常考成語:含有近義、反義詞的成語
    本文分類歸納了各類成語,總結的很全面,對於孩子學習成語以及提升語文水平有很大的幫助。爸爸媽媽們,趕緊為孩子收藏吧。 鄭州小升初語文常考成語:含有近義、反義詞的成語   搖頭擺尾、返老還童、歡天喜地、瞻前顧後、同生共死、驚天動地、說長道短、尋死覓活、昏天黑地、挑肥揀瘦、開天闢地、街頭巷尾、同甘共苦、冷嘲熱諷、爾虞我詐、橫衝直撞、左顧右盼、新仇舊恨、大街小巷、東張西望、陰差陽錯、左思右想、天羅地網、長籲短嘆、南腔北調、明爭暗鬥、東奔西跑、手舞足蹈、生離死別
  • 初中三年語文常用成語及解釋!逢考必有
    之前小樂發過一篇小學常用成語的推送,很多樂粉在留言區詢問小樂,能不能發一些初中的常考及易錯成語,這不,小樂在整理後,第一時間就發給大家啦。成語在初中語文試卷中,一直是選擇題中常考的內容,而且學會靈活運用成語,也能幫同學們寫出一手妙筆生花的好文章哦~所以同學們要及時做好收藏哦~學習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如果大家在學習中或讀課外書時,看到一些好成語,優美句子,一定要摘抄在筆記本上哦,當你的素材庫足夠豐富時,就能寫出一手妙筆生花的文章啦!
  • 2020寧夏公務員備考常考成語
    今天寧夏華圖小編為大家獻上常考成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複習。   1.夫妻關係   琴瑟和鳴:比喻夫婦情篤和好。最早見於《詩 ·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舉案齊眉:表示尊敬,用來形容夫妻互敬互愛。出自《後漢書·梁鴻傳》   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與和好。
  • 小課堂|喝西北風、加減乘除、阿貓阿狗居然都是成語?杭州語文老師...
    二是把褒義詞誤作貶義用。比如,「嘆為觀止」,是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多用作褒義。但常被誤作貶義。正確用法:電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際的想像、架構宏大的故事與源於傳統文化的道具設計,讓廣大影迷嘆為觀止。
  • 漲姿勢的時候到了 99%的學生都常把這90個成語用錯!
    這90個成語,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成語。然而,99%的學生,經常會把這90個成語用錯!這個假期,請帶著孩子一起熟悉這90個成語,不僅有助於提高語文成績,還能避免生活中鬧笑話哦!小編也一直用錯這個成語耶!!長知識了!!)5、侃侃而談【解釋】「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誤用】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6、首當其衝【解釋】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誤用】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7、不瘟不火【解釋】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
  • 行測備考:這些常考的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邏輯填空是言語考試的重頭戲,尤其是在國考中可謂佔據了言語題量的半壁江山,同時,也是學生最為痛疼的問題,以為很熟悉的成語,查了詞典才發現原來一直用錯?選詞時排除兩個看起來最不靠譜的,剩下兩個選項糾結糾結就選擇了錯誤的那個,好像永遠都與正確答案差了一步,此時你的內心一定很絕望。
  • 一知半解要不得:這些成語你真了解嗎?
    生活中很多的差錯,並不是由於人完全不懂成語的含義,而常常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知半解的狀態下,更容易發生誤用。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幾個很常用、但常被錯誤理解了感情色彩的成語。常被誤解為:人多力量大,人多了就像老虎一樣厲害,褒義。炙手可熱貶義!意思是手一靠近就感覺很燙,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小學語文常考:150個成語解析+造句,家有小學生,值得備一份!
    小學語文常考:150個成語解析+造句,家有小學生,值得備一份!幫助孩子掌握好!中華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文言文、古詩詞璀璨奪目,成語這一語言藝術更是讓各方心悅誠服,領略中國文字的魅力。
  • 「古今異義」成語中的「四大天王」
    4 明哲保身:褒義消減與貶義增強 近年來「言語理解與表達-選詞填空」板塊對成語的考查比例逐漸加大,且更傾向於考查「能否準確把握成語的本質」而不是去考查偏、怪、難的成語,因此發生了語義變化「古今異義」類成語十分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