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葡萄牙自由行十大旅遊地推薦

2020-12-27 騰訊網

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部,國土狹長,宛如大洋之畔的帆船。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以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也是葡萄牙領土。

這是一個遍布陽光沙灘的國度,安寧、溫暖、秀麗端莊;香醇的波特酒裡散發出生活的不緊不慢;悠揚的法朵歌聲中,蘊藏著葡萄牙大航海時代的光輝歲月與遠行水手無盡的鄉愁;科英布拉大學的學生們至今保留著穿黑袍校服的傳統,成為《哈利·波特》魔法鬥篷的靈感來源……這裡有古典文明也有現代文化,跨越輝煌的大航海時代,走進今天的多彩葡萄牙。

1.裡斯本 Lisbon

裡斯本,是葡萄牙的首都,位於伊比利半島的特茹河河口,西瀕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城市、歐洲大陸最西端的城市,南歐著名的都市之一。

裡斯本著名的地標,貝倫塔(Belem Tower)曾是大航海家們的起始點。後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它被用來關押重要的政治犯。目前塔內存有16世紀火炮等文物。1983年被國際教科文組織正式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被評為「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

發現者紀念碑(Monument of the Discoveries)建於1960年,為紀念航海王子亨利(全名唐·阿方索·恩裡克)逝世500年而建。整座碑的形狀就是一個快帆的形狀,華人更習慣叫它大航海紀念碑。碑上的英雄還有達·伽馬、佩德羅·卡布拉爾、麥哲倫等。登上其最高處,可以欣賞到周圍美景和海港風貌。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始建於1496年,是在葡萄牙全盛時期,歷經100年時間才建成的偉大建築。這座哥特和文藝復興式完美結合的恢宏建築,被後世認為是曼努埃爾式建築的「珍寶」,帶有迷人的雕刻裝飾和精美的花磚。此外,由於這裡地處裡斯本的入海港,因此也被認為是葡萄牙的名片。

4月25日大橋(Ponte 25 de Abril)橫跨在特茹河上,1966年8月6日通車,將裡斯本和對岸的阿爾馬達(Almada)連接起來。

達·伽馬大橋(Ponte Vasco da Gama),以葡萄牙歷史上著名航海家達·伽馬而命名。

國家先賢祠(Pante o Nacional)是一座精美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修建於17世紀,原是羅馬天主教的聖恩格拉西婭教堂(Igreja de Santa Engrácia)。由於在歷史上曾經歷了將近200年的施工中斷時間,「聖恩格拉西婭工程」一語由此成為了葡萄牙長期未完成工程(爛尾樓)的代名詞。1966年,教堂被改為國家先賢祠,葡萄牙歷史上的多位總統、作家、航海家被埋葬在這裡或設立了紀念碑,但長眠於此最著名的人物當屬法朵名伶阿瑪莉亞·羅德裡格斯(Amália Rodrigues)。

聖母大教堂(Igreja de Santa Maria Maior)是羅馬天主教裡斯本宗主教區的主教座堂(即「裡斯本大教堂」),位於古老的阿爾法瑪區。它是裡斯本最古老的一座教堂,自1147年興建之日起歷經多次地震而倖存,並曾數次改建,混合了羅馬、哥特、巴洛克等建築風格。

聖若熱城堡(St. George's Castle)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哥特時代,高高雄踞於整座城市之上,是俯瞰全城的好地方。

法朵之家(Casa do Fado)以生動的視聽結合方式介紹著法朵的發展史。這是一種葡萄牙怨曲,源自裡斯本的勞動階層,可與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相媲美。法朵歌手中有很多國際明星。

聖茹斯塔升降機(Elevador de Santa Justa)又名卡爾莫升降機,位於卡爾莫修道院東側,將地勢較高的卡爾穆廣場和龐巴爾下城較低的街道連接在一起。這座升降機如今已成為裡斯本的一大旅遊景觀。

埃什特雷拉教堂(Basílica da Estrela)位於埃什特雷拉廣場(Pra a da Estrela),由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生下第一個兒子親王若澤後還願修建。聖殿在1779年開工建設,1790年完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兒子在1788年就死於天花,當時聖殿還沒有完工。

聖羅克教堂(Igreja de S o Roque)是葡萄牙第一座耶穌會教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耶穌會教堂之一。它曾作為耶穌會在葡萄牙的總部200多年,直到耶穌會被逐出葡萄牙。在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中,它是裡斯本少數在地震中倖存的建築之一。教堂內部有許多小堂,大部分為17世紀初的巴洛克風格。

裡斯本海洋館(Lisbon Oceanarium)是歐洲最大的海洋生物水族館之一,位於裡斯本的萬國公園(Parque das Na es)內,它也是1998年世界博覽會的展館之一。館內有超過15000種動物(不僅限於海洋生物)。

商業廣場(Commerce Square)所在的地方曾是16世紀皇宮所在地,在1775年的大地震中被夷為平地,廣場中間是約瑟一世的銅像。

奧古斯塔街凱旋門(Arco da Rua Augusta)位於商業廣場北側,最初的設計方案是一座鐘樓,但在1個多世紀的建造過程中逐漸成為了一座精雕細琢的拱門。頂部有4尊雕像,右面的2尊是努諾·阿爾瓦雷斯·佩雷拉和龐巴爾侯爵,左邊的是達·伽馬和韋裡亞託。兩個斜臥的人物象徵著流經葡萄牙的兩條大河,特茹河和杜羅河。

坎普佩克諾鬥牛場(Pra a de Touros do Campo Pequeno)是裡斯本最大的鬥牛場,裡面有展示葡萄牙鬥牛歷史的展廳,還有正宗葡萄牙風格的鬥牛表演。

對於喜愛歷史的遊客而言,裡斯本的博物館也是不計其數,如國家四輪馬車博物館(National Coach Museum)、城市博物館(Museu da Cidade)、海事博物館(Museu de Marinha)、軍事博物館(Military Museum)、卡裡斯公交車博物館(Museu da Carris)、東方博物館(Museu do Oriente)、貝拉多收藏博物館(Museu Colec o Berardo)、花磚博物館(National Tile Museum)、古典藝術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e Arte Antiga)、古本江博物館(Museu Calouste Gulbenkian)、羅馬劇院博物館(Museu do Teatro Romano)……在這些代表性的博物館裡徜徉,必然可以讓你對葡萄牙這個國家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2.波爾圖 Porto

波爾圖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在拉丁語中,「波爾圖」意為「溫暖的港口」。葡萄牙的國名與波特酒都源於這座城。其舊城區與周圍產酒區是世界文化遺產。

路易斯一世橋(Ponte de D. Luís)位於杜羅河上的六座橋梁之一,為歐洲最大的拱形橋之一。這座雙層鐵橋連接著加亞和波爾圖老城區,是著名設計師艾菲爾的徒弟Teófilo Seyrig設計的。站在鐵橋上,兩岸美麗的風景一覽無餘。

牧師塔(Torre dos Clérigos)是波爾圖最著名的地標之一,由於它的高度,也讓它成為最好找的景點,從老城各個角度都能看到,可能是你來到這座城市後第一個吸引你眼球的古建築。

波爾圖大教堂(Oporto Cathedral)修建於12世紀,是一座羅馬式教堂,由西哥特人的城堡改建而成。迴廊的牆壁上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藍白瓷磚鑲嵌的壁畫。教堂還收藏有很多文物包括14到19世紀宗教活動用品,非常值得一遊。

水晶宮(Pavilh o Rosa Mota)為1865年博覽會而建,是座圓頂鋼架玻璃結構的建築。環繞水晶宮的大公園植物繁茂,更有眾多雕塑和噴泉。還可以遙望杜羅河的美景。

波特酒博物館(Museu Do Vinho Do Porto)建於2004年,坐落於杜羅河畔,裡面全面地展示了波特酒相關的電影、展品和波特酒的歷史。與此同時還能在博物館內品嘗到美酒。

萊羅書店(Livraria Lello)是葡萄牙歷史最為悠久的書店之一,世界十家最美書店之一,《哈利·波特》靈感來源之一。

3.辛特拉 Sintra

葡萄牙有一座辛特拉山,從首都裡斯本一直延伸到大西洋邊,山下有一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小城。這座距離裡斯本不到30公裡的小城早在19世紀就被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盛讚為「燦爛的伊甸園」。從前,辛特拉是王室府邸的聚集地,現在是非常難得的隱蔽場所(幾乎是唯美主義者的避難所)。每年夏季音樂節的精彩表演也吸引了眾多的觀眾。

羅卡角(Cabo da Roca)是葡萄牙境內一個毗鄰大西洋的海角,處於葡萄牙最西端,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點。人們在羅卡角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燈塔和一個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上以葡萄牙語寫有著名的一句話:「陸止於此、海始於斯」(Onde a terra a caba e o mar come a)。風景不錯,但需注意安全。

佩納宮(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是國王離宮,為多種建築風格的大融合,兼具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多風格。它是19世紀葡萄牙女王瑪麗雅二世的丈夫,費迪南德(Ferdinand of saxe-Coburg-Gotha)的心血結晶。

辛特拉王宮(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的中心部分是約翰一世於14世紀開始建造,直至16世紀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時期才完工。王宮融合了摩爾式和西哥德式建築風格,它的大煙囪分外醒目。

摩爾人城堡(Castelo dos Mauros)是歐洲唯一的摩爾人風格的城堡,由摩爾人於17世紀建造的。在300米長的城牆上可以對周圍景色一覽無餘。

雷加萊拉莊園(Quinta da Regaleira)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它包括浪漫主義的雷加萊拉宮、雷加萊拉小堂,及一個豪華的公園,內有湖泊、洞穴、水井,長椅,噴泉和繁多精美的建築。此建築又稱為「百萬富翁蒙泰羅的宮殿」,得名於第一個主人的綽號。

4.卡斯凱什 Cascais

卡斯凱什是葡萄牙中西部城鎮。在裡斯本西面,臨大西洋的卡斯凱什灣。

孔塞桑海灘(Praia da Concei o)坐落在卡斯凱什南側,面積不大,沙質優良,很受度假者歡迎,夏季時會擠滿曬日光浴的遊客。

女王海灘(Praia da Rainha)緊鄰卡斯凱什老城,是一塊袖珍海灘,這裡適合遊泳並進行日光浴。

裡貝拉海灘(Praia da Ribeira)於海港的拐角處,面積比女王海灘略大。007系列小說的作者伊恩·弗萊明曾在此工作過。

金舒海灘(Praia do Guincho)處於卡斯凱什轄區的西海岸線,面朝浩瀚的大西洋,不僅景色優美,還是一處上好的衝浪地點。海灘附近有一條木板棧道。

地獄之口(Boca do Inferno)位於卡斯凱什老城西南約2公裡處,是這座城鎮最著名的自然景觀。這座漂亮的石拱不禁讓人感慨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邊是大片大片怪異的黝黑巖石,斷崖之下,巖石被海浪打開了一個口,水流湍急,海浪拍崖,不時掀起大片水花,再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將海水吸去,捲起的一個個旋渦,狂怒地撞擊著峭壁上的巖石和巖洞,發出震耳欲聾的巨大聲響,此時此景猶如地獄深淵。

卡斯楚·吉馬良斯伯爵宮(Palácio dos Condes de Castro Guimar es),也叫「卡斯楚·吉馬良斯伯爵博物館」,坐落在遊船碼頭附近,展示了伯爵收藏的一些藝術品。建築建於19世紀早期,是一座帶有琉璃瓦塔樓和阿拉伯迴廊的豪宅城堡,旁邊的花園美景如畫。

卡莫納元帥花園(Jardim Marechal Carmona)位於卡斯楚·吉馬良斯伯爵宮旁,是這座海濱城市最大的公園,環境幽雅。

5.法魯 Faro

法魯是葡萄牙東南端城鎮,保有良好的歷史古城和綿延數裡的美麗海灘,是葡萄牙極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主教宮(Pa o Episcopal)位於大教堂廣場北側,是當地最有特色的排式建築,其連綿起伏的尖頂很有特色。這裡不僅是當地大主教起居的地方,還是海事處的所在地。它始建於1581 - 1585年,後來在1755年地震後經過了重建。大堂和樓梯用18世紀的瓷磚裝飾,圖書館內則收藏了一些歐洲和中國的書畫作品。

法魯大教堂(Sé Catedral de Faro)位於老城中心的大教堂廣場,是阿爾加夫教區的所在地,同時也是法魯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

聖母升天修道院(Convento de Nossa Senhora da Assump o)就在法魯大教堂東南,是一座始建於1519年的聖方濟各會教堂,當時這一帶是法魯的猶太區。現在這裡設立了法魯市立博物館,展出大量繪畫、雕塑,及羅馬時期、中世紀時期的考古遺蹟。

法魯海灘(Praia de Faro)位於城市西南6公裡,綿延數十公裡,是歐洲最好的天然海灘之一。如果你在這裡參加「淑女之夜」活動的話,也許會有海灘女郎邀請你跳舞。

海灘的延長線位於葡萄牙本土最南端的聖瑪利亞角島(Ilha do Cabo de Santa Maria),整座島嶼的南部是一大片金色沙灘,被稱為「荒蕪島(Ilha Deserta)」。

憐憫教堂(Igreja da Misericórdia)位於法魯老城北城牆外,其前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1499年。這座教堂的正上方有一座希臘式的十字架,內部則擁有哥特風格的祭壇和聖水池。

在憐憫教堂的斜對面,是法魯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城鎮拱門(Arco da Vila)。這裡是過去法魯老城的北門。它建立在殘存的阿拉伯城牆上,成功地將阿拉伯、摩爾和義大利元素融為一體。

拱門遺址(Arco do Repouso)在歷史上曾是法魯古城的東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卡爾莫教堂(Igreja do Carmo)始建於1713年,當初是一座加爾默羅會的場所。教堂內部的鍍金裝飾非常精美,巴洛克風格的聖器收藏室也不同凡響,但這座教堂最大的特色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骨禮拜堂。

6.科英布拉 Coimbra

科英布拉是葡萄牙中部的一個城市。1139 - 1260年曾是葡萄牙的首都,後被裡斯本取代。地位僅次於首都裡斯本和北部重鎮波爾圖,是一座極具魅力的城市。它見證了葡萄牙王國的建立,因葡萄牙數一數二的科英布拉大學而聞名,甚至葡萄牙語也發源於此。

科英布拉大學(Universidade de Coimbra)歷史可以追溯到1290年。校園的建築莊嚴宏偉,圖書館內擁有書籍排列整齊的華麗長廊,一座建於1517年的曼努埃爾式禮拜堂也很精美。

新大教堂(Sé Nova)是天主教科英布拉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上城,靠近科英布拉大學。教堂建於1543年,原為耶穌會教堂,1759年首相龐巴爾侯爵將耶穌會驅逐出葡萄牙。1772年,主教座堂從羅曼式的科英布拉舊主教座堂遷往更為寬敞、摩登的這裡。這座教堂建築的影響遠達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修建於17世紀的巴西薩爾瓦多的前耶穌會教堂(今薩爾瓦多主教座堂)的立面靈感就來自科英布拉新大教堂。教堂立面有4位耶穌會聖人的雕像,上面的巴洛克裝飾完成於18世紀初,而下面則屬於剛硬的風格主義。後面有兩座鐘樓。教堂內部有幾處巨大、豪華的17 - 18世紀祭臺。

老大教堂(Sé Velha)是自收復失地運動以來,葡萄牙唯一的一座保存原有樣子的羅馬式主教座堂(波爾圖、布拉加和裡斯本的後來都經過改建),興建於1139年,當時葡萄牙伯爵阿方索·恩裡克斯宣布自己成為葡萄牙國王,定都科英布拉。1772年,龐巴爾侯爵將耶穌會驅逐出葡萄牙之後,主教座堂由老大教堂遷往了新大教堂。

聖十字教堂(Igreja de Santa Cruz)位於火車站正東不遠處,擁有一個精美絕倫的講道壇和一處中世紀皇家墳墓,教堂的立面非常精美。

聖克拉拉修道院(Mosteiro de Santa Clara)位於蒙德古河西岸,始建於14世紀,但在17世紀泛濫的水災後被遺棄,只留下一片廢墟。保存完好的哥德式庭院有300多年的歷史,直到近些年才得到挖掘、修復,並向遊客開放。

布薩科宮(Bussaco Palace Hotel),葡萄牙最後一位國王於1885年建造的宮殿。這座華麗裝飾著曼努埃爾式的哥德式建築坐落在布薩科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最高山頭,四周被幽靜的森林環繞,還有種滿各種玫瑰的華麗庭院,仿若童話之境。宮殿於1917年改建為豪華的五星級酒店,是目前世界上最美麗和歷史悠久的酒店之一,酒店的餐廳也被譽為「葡萄牙最好的餐廳之一」。

7.埃武拉 Evora

埃武拉是一座歷史古城,曾先後被羅馬帝國統治,被西哥特人和摩爾人佔領,所以在建築風格上有羅馬、哥德式和阿拉伯特色。

吉拉朵廣場(Pra a do Giraldo )是埃武拉小鎮的心臟地帶,周邊有成八角形的小巷。往南走是人骨教堂,往東走就是埃武拉大教堂和黛安娜神殿。並且廣場周邊都是很有特色的小店和食肆。

人骨禮拜堂(Capela dos Ossos)全名叫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前後歷時三十年於1510年建成,當時是作為皇族的祈禱堂,因此正門上方用大理石雕有葡萄牙王徽。它是哥德式、曼努埃爾式和巴洛克式各種風格的完美結合,教堂的西廳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人骨教堂。裡面有上千人的骸骨及頭顱,令人毛骨悚然。

埃武拉大教堂(Sé Catedral de vora)是12世紀所建的羅馬哥德式大教堂,擁有絕妙的迴廊和堆滿了教會珍寶的博物館。

黛安娜神殿(Templo de Diana)曾是古羅馬廣場的一部分,這片宏偉的遺址可以追溯到大約1800年前。

阿爾門德雷斯環形石陣(Cromeleque dos Almendres)位於埃武拉西郊,大約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這是伊比利亞半島最重要的巨石紀念碑,無論其規模還是保存狀態都很令人稱奇。

8.拉古什 Lagos

拉古什位於葡萄牙南部的阿爾加維海濱,歷史上曾是葡萄牙重要的航海、貿易基地。城鎮東側坐落著綿延的長海灘,南側則擁有許多與壯麗礁巖交錯分布的小型海灘,彼此相映成趣。

奴隸市場(Mercado de Escravos)建於1444年,是歐洲建立的第一座奴隸市場,見證了長達數個世紀的黑奴貿易。

佩達德角(Ponta da Piedade)是拉古什海岸最南端的岬角,擁有高達20米的海中礁巖和一座燈塔。

唐娜安娜海灘(Praia de Dona Ana)位於老城南側的度假村區旁,沙質優良,通過木質棧道可以到達。在這裡可以觀看到近海中矗立的多塊巖石。

梅亞法普拉亞海灘(Meia Praia)是拉古什最大的一座海灘,呈長條狀,景色開闊,沙質優良,大部分度假者在此雲集。

巴塔塔海灘(Praia da Batata)坐落在老城東南不遠處,是拉古什面積第二的海灘。

皮尼昂海灘(Praia do Pinh o)是拉古什附近海岸眾多小海灘中景色非常優美的一處,位置較為隱蔽。

卡米洛海灘(Praia do Camilo)是拉古什附近海岸線很受歡迎的一座海灘,背後有一條木質棧道通往外界。

卡蒙斯廣場(Pra a Luís de Cam es)坐落在拉古什老城中心北側,是這座城鎮最漂亮的廣場之一,以葡萄牙詩人卡蒙斯(Luís de Cam es,c.1524 - 1580)命名。廣場上有交叉的圓形圖案,四周商鋪雲集。

吉爾·埃阿尼什廣場(Pra a Gil Eanes)位於老城東側,大體呈方形,以15世紀葡萄牙航海家和探險家吉爾·埃阿尼什(Gil Eanes)命名,廣場上有一座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像。

恩裡克王子廣場(Pra a Infante Dom Henrique)坐落在老城東南,為紀念葡萄牙15世紀的恩裡克王子(航海家)而命名,他對促進葡萄牙航海術進步、地理大發現起到了重要作用。

卡爾穆聖母修道院(Convento de Nossa Senhora do Carmo)位於拉古什老城西側,建於1463 - 1554年,是葡萄牙歷史上建立的第二座女修道院,屬加爾默羅會。

聖安東尼教堂(Igreja de Santo António)地處老城中心,1769年重建,1931年它的聖器室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教堂內部的金色禮拜堂裝飾精美繁縟。

如果想要購物、吃飯,可以去位於老城東北,面朝內港的大道市場(Mercado Municipal da Avenida)。

9.布拉加 Braga

布拉加是葡萄牙北部的一個城市,葡萄牙第三大城市,地處波爾圖東北、埃什特河上遊的丘陵地。

新拱門(Arco da Porta Nova)建於18世紀,是布拉加城市的主要入口。它擁有華麗動感的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雕刻裝飾,使遊客在進入城市的瞬間感受到傳統的歷史痕跡與渾厚的文化底蘊。

布拉加大教堂(Sé de Braga)是天主教布拉加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布拉加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布拉加教區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主教座堂的建造工程一直持續到13世紀中葉,影響了當時葡萄牙的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後來,教堂被大幅度修改。所以,今天它混合了羅曼式、哥德式、曼努埃爾和巴洛克風格。大教堂中的牆壁上懸掛了12幅瓷磚畫,顯示了高超的雕刻和繪畫工藝。

薩梅羅朝聖所(Santuário do Sameiro)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朝聖所,位於布拉加郊外。這座圓頂教堂始建於1863年7月14日,其創建人是布拉加的神父安東尼奧·馬迪諾·佩雷拉·達席爾瓦。這是葡萄牙第二大聖母朝聖地,僅次於法蒂瑪。1982年5月15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了這個朝聖地。

聖十字教堂(Igreja de Santa Cruz)建於17世紀,風格為洛可可式,追求輕盈纖細的秀雅美。它中殿的房頂上有個十字架,故此得名。

山頂耶穌朝聖所(Santuario do Bom Jesus do Monte)有童話般的噴泉、極美的景色,還有一段不同尋常的階梯,你可以從那裡拾級而上(朝聖者有時會用膝蓋跪拜而上),也可以乘坐纜車。

山頂耶穌朝聖所纜車(Santuario do Bom Jesus do Monte bonde)路線與山上仁慈耶穌朝聖所的階梯平行,高度超過百米。該纜車是伊比利亞半島第一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使用水力運行的纜車。

10.奧比都斯 bidos

奧比都斯坐落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北部100多公裡的小城,這裡被稱為「浪漫的結婚聖地」。起初這是葡萄牙國王作為生日禮物送給王后的,直到1834年它一直是王后的私人財產。這是一個四處鳥語花香、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地方。它完整地保存了古代葡萄牙的建築風格,擁有古老氣息的同時,也不乏新奇亮點。

城門(Entrada)坐落在奧比都斯鎮南側,是這座小鎮的主入口,內部擁有非常漂亮的瓷磚圖案。

聖瑪利亞教堂(Igreja de Santa Maria)位於奧比都斯鎮中心、聖瑪利亞廣場東側,建於1148 - 1185年,15世紀後期重建。1444年,葡萄牙10歲的國王阿方索五世和8歲的表妹伊莎貝爾在這裡舉行婚禮,奧比都斯由此得名「婚禮之城」。從那以後,葡萄牙人認為在這裡喜結連理,可以與伴侶白頭至老。

奧比都斯城堡(Castelo de bidos)地處城鎮北側,矗立在一座小山丘上,是「葡萄牙七大奇觀」之一,始建於12 - 13世紀。它的北面有一排雄壯的塔樓,氣勢威嚴。可以沿著城堡周圍的城牆行走,從高處俯瞰這個漂亮的小鎮。

奧比都斯市博物館(Museu Municipal de bidos)坐落在聖瑪利亞廣場南側,裡面的展品展示著這座城鎮的歷史。

*內容、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收集整理編輯,僅供學習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葡萄牙最新出入境情況●●自6月20日起,中葡直航正式復航;七月初,葡萄牙籤證中心恢復開放;葡萄牙全國也逐步放開各類管控措施,大部分地區於7月1日開放。在歐洲諸國中,葡萄牙的疫情控制工作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成效。
  • 從北向南「縱享葡萄牙」!聽一聽葡萄牙旅遊國務秘書強推的觀光路線
    葡萄牙的大小城市無數次登榜《孤獨星球》TOP評選:2017年歐洲最佳旅行目的地 阿連特茹位列第62017年十大最物有所值目的地 波爾圖位列第32017年十大最佳旅行城市 裡斯本位列第8…昨天,一場主題為「冠軍激情,縱享葡萄牙」的旅遊推廣活動在葡萄牙駐華大使館舉行。
  • 初夏,來到西班牙,葡萄牙旅行,猶如人生的一場初戀(三)
    海枯石爛終要分離葡萄牙貝倫塔,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是葡萄牙古老建築之一,此塔不僅是見證葡萄牙曾經輝煌的歷史遺蹟,它的獨特建築風格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世界各地旅遊觀光者,是裡斯本最上遊客鏡頭的一個風景點
  • 世界城市志;葡萄牙首都裡斯本
    羅卡角是葡萄牙境內一個毗鄰大西洋的海角,是一處海拔約140米的狹窄懸崖﹐為辛特拉山地西端;它位於北緯距離裡斯本大約40公裡,處於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點。碑上以葡萄牙語刻就一句名言:「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葡萄牙足球明星C羅。)裡斯本,是南歐國家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
  • 時政新聞眼 | 訪問葡萄牙,習近平引用16字古語為兩國關係點讚
    (央視記者雷昊拍攝)  署名文章還提到,幾百年前,中國青花瓷漂洋過海來到葡萄牙,同當地瓷器製作技術相融合,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葡萄牙藍」。在葡萄牙,瓷磚既是日用品,又是藝術品,更是歷史的一部分。走在首都裡斯本,你可能會在某個角落突然閃回最熟悉的中國元素。
  • 花鳥島上島攻略——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推薦一家民宿:陸離民宿)2、帶上防蚊蟲的膏藥、噴霧。3、防曬(不要被曬黑啦)、暈船藥、漂亮的裙子(不用我說,你們自己都知道)。
  • 旅行別去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為……去了你還會想再去呀!
    說起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兩個國家 西班牙&葡萄牙 相較於歐洲法意瑞,似乎更容易被人遺忘 但其實它們既有深厚底蘊,又不失熱情浪漫
  • 在歐亞大陸最西端的葡萄牙,品味百年葡式蛋撻,人骨教堂陰森肅穆
    在歐羅巴大陸最西端,有一個曾經的大航海時代的霸主,它就是葡萄牙。我們的行程就從葡萄牙開始,看看這個霸主如今可否還能見證昔日的輝煌?裡斯本羅卡角是葡萄牙一處最特別的地方,這裡是一處遺世獨立的海邊懸崖,一座聳立著的十字架碑,碑上刻著那句葡萄牙詩人著名的詩句:陸止於此,海始於斯。這裡就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端。
  • 澳門氣質裡的「佛系」,源於葡萄牙,卻又有不同之處
    不過,歷史只記住了航海家麥哲倫和達·伽馬,那些普通的葡萄牙民眾,在為開闢新航線又一次出海時,因遭遇風暴導致沉船,或因疾病而葬身於大海,卻被徹底地遺忘了。海洋貿易繁榮的背後,是葡萄牙百姓期盼親人平安歸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
  • 葡萄牙:當初的揮金如土,現在的歷史彌留
    如果說艾菲爾鐵塔於巴黎,鬥獸場於羅馬,那麼裡斯本的標誌建築便是熱羅尼姆修道院,1501年,為紀念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所建,著名航海家達伽馬也長眠於此。這裡也是水手出海前的小祈禱所,來到這裡,心靈得以淨化,感情在此得到抒發。仿佛自己是一位修女,於這方聖潔的天地,吐露內心的想法。
  • 葡萄牙「海城」裡斯本,蛋撻發源地,海鮮隨便吃!
    「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16世紀葡萄牙偉大詩人卡蒙斯曾這樣形容自己的國家。回溯葡萄牙的歷史,航海大發現必定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而裡斯本,它的享譽世界也和航海大發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由於自古以來就盛產葡萄和葡萄酒,葡萄牙素有「葡萄王國」之稱。在這裡,餐餐必飲葡萄酒的人不在少數。而裡斯本,作為葡萄牙的首都,自然也不會例外。正餐過後,接著就是享用美味甜品的時間了。吃上一塊奶油蛋糕,或者一個冰淇淋都是不錯的,而最為有名的自然要數葡式蛋撻,很早以前,這款精緻的葡萄牙甜品在中國就已經家喻戶曉。
  • 葡萄牙一個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大陸的盡頭,大海由此開始
    葡萄牙小鎮星羅棋布。這一次,帶你去一個既有童話色彩又波瀾壯闊的小鎮,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葡萄牙的辛特拉小鎮是裡斯本周邊的一處世外桃源,神秘、浪漫,是大文豪筆下得"燦爛的伊甸園"。辛特拉距離裡斯本一小時左右的火車程,因為得天獨厚的宜人氣候,從摩爾時代到葡萄牙皇室都是皇室的避暑勝地,眾多富商貴族紛紛在小鎮上建起了漂亮的避暑莊園,現在有的對外開放參觀,有的仍在代代相傳。很多建築都融合了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葡萄牙本土風情。
  • 紀錄一場旅行(葡萄牙+西班牙篇)
    它處於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點。葡萄牙詩人卡蒙斯在石碑上留下一句話「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a」意為「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辛特拉真的是我最最最喜歡的一個海邊小鎮了。葡萄牙是個值得好好玩的國家,可惜我們此次太匆忙,略遺憾。
  • 關於西班牙與葡萄牙,你們了解的還太少,內行人道出少人知的一面
    在西班牙的隔壁有一個大航海時期的霸主,位於歐洲大陸的最西端的它期待永續昔日輝煌,他們的詩人自信地寫下「陸止於此,海始於斯」,標榜著它是陸地的盡頭,也是海洋開始的地方。葡萄牙有撩撥心靈的法朵音樂使人震撼,還有吸引無數迷妹的國寶級球星C羅。
  • 葡萄牙不是只有裡斯本
    說起葡萄牙,人們可能首先就想到電車行駛過街區的裡斯本,想到「地盡於此,海始於斯」的羅卡角,其實葡萄牙還有很多很多地方值得探索。波爾圖 葡萄、美酒與海灣在葡萄牙北部,有一個和法國名城波爾多僅一字只差的城市「波爾圖」。除了名字,這兩座城市還有一個共同點——都盛產葡萄酒。波爾圖始建於公元5世紀,是早於葡萄牙建國之前的古城。
  • 出境遊記之我與葡萄牙的邂逅之旅
    葡萄牙,一個經常因為鄰近西班牙而順帶旅遊的國家。我們花了七天六夜走了兩個城市,被這裡的美景、美食、美酒、文化深深吸引,流連忘返。DAY 112/24下午,我來到了葡萄牙南部城市波爾圖。我們特地找了家餐廳欣賞葡萄牙傳統音樂Fado。Fado之於葡萄牙,就像弗拉明戈之於西班牙。法朵/法多,或稱葡萄牙怨曲,是一種音樂類型,可追溯至1820年代的葡萄牙,但起源可能更早。在大眾觀念中,法朵的特色是有著悲慟的曲調與歌詞,其通常與海或貧困的人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