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金城隍600年來首次聯合海巡
海峽兩岸(廈金)古城城隍文化旅遊節開幕,挖掘城隍文化,促進旅遊發展
廈門晚報訊(記者 彭菲)精彩的舞獅表演,趣味的高甲戲……3月29日下午,「海峽兩岸(廈金)古城城隍文化旅遊節」在和平碼頭熱鬧開幕。
廈門城城隍廟坐落於歷史文化名街中山路東段,此次文化旅遊節期間,主辦方將推出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中華街道辦事處作為此次文化旅遊節的指導單位之一,還將藉此契機打出促進中山路文化旅遊發展的「組合拳」。民俗專家認為:「通過城隍文化的挖掘,可以提升旅遊的文化味,進一步助力中山路商貿發展。」
現場
廈金城隍聯合海巡
民俗系列活動陸續展開
在文化旅遊節啟動儀式上,廈金同胞代表齊聚一堂。九位嘉賓將九瓶美酒倒入大缸之中,寓意九九歸一,幸福永久,拉開了本次文化旅遊節的序幕。隨後,在《迎城隍》的歌聲中,廈金城隍登上了仿古遊船,開啟了六百多年來首次聯合海巡。來自兩岸的賓客在遊船上賞美景、敘情緣。
據悉,在文化旅遊節期間,將開展城隍文化與旅遊應用研討會等交流,還有廈金城隍文化書畫展、攝影展,廈金民俗藝陣匯演、廈金青少年民俗文化研學營等系列活動。
見證了啟動儀式,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很激動,稱讚道:「廈金城隍首次聯合海巡,文化交流更進一步。而且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展望
進一步豐富對臺特色
提升中山路東段人氣
在思明區的中華街道,曲折的小巷裡「藏」著不少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中山路街巷文化遊項目正在成為一張新的旅遊名片。中華街道近年來通過景觀提升改造、線路纜化改造、完善公共設施等一系列舉措推動街巷文化遊。
廈門城城隍廟位於中山路東段,「廈門城城隍信俗」於2018年正式列入思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華街道下屬的廈門鑫中華投資有限公司文旅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怎麼把中山路東段的旅遊人氣做得更旺,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目前兩岸的城隍文化交流越來越多,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遇。從前古城東路被打造成閩臺特色一條街,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現在我們計劃盤活資源,進一步豐富對臺的特色,並且和中山路街巷文化遊結合起來」。
探索
街巷遊銜接鷺江夜遊
給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
白天穿梭於中山路的小街小巷,晚上該去哪兒玩呢?這是不少遊客遇到的問題。廈門市波賽東海上旅遊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負責人介紹,鷺江夜遊項目主要是帶領遊客領略鷺江兩岸的美景,包括演武大橋、鼓浪嶼、海滄大橋還有鷺江道的夜景,整個行程下來大約是90分鐘。白天逛街巷看到的是古早味的廈門,而晚上的鷺江夜遊則能感受到老城區的新貌,一片繁華的景象,白天和夜晚形成一種反差。
為此,鑫中華投資有限公司表示,希望尋找合作的機會,讓街巷文化遊項目和夜遊項目對接上,給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