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23日,正月初十,南京依舊天寒地凍。
大約上午10點,在紫金山天文臺(下稱「紫臺」)擔任臺務秘書的李元突然被副臺長孫克定叫去,布置接待任務。
隨後,臺裡召開了全體職工會議,由孫副臺長宣布注意事項:「今天我們接到南京辦事處的通知,下午有中央首長來視察參觀,大家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不要隨便走動……」
這樣隆重的安排前所未有,大家心裡都裝著一個疑問:中央首長是誰呢?
新生的紫臺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次日,解放軍部隊進駐紫金山這一南京地區的制高點,並將紫臺作為重點單位保護起來。
由於全體員工的堅決抵制,國民黨政府擬將紫臺遷往臺灣的陰謀沒能得逞。所以,南京解放後沒幾天,紫臺員工就向南京市軍管會請示,希望能儘快恢復工作。
獲得批准後,大家將貴重的天文儀器擦洗一新,積極投入到建設新紫臺的工作中去。
紫金山天文臺舊影
在南京期間,陳毅曾多次上紫金山,看望駐守在這裡的部隊和臺裡的同志。為了不打擾大家的工作,陳毅總是晚飯後上山,鼓勵大家搞好工作。他在值班同志的陪同下,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夜空,時不時地問上幾個問題。
當時,紫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修復和添置儀器。
一臺600毫米的反射望遠鏡損壞多年,一直無法修復。臺裡領導鼓足勇氣,向陳毅作了匯報,想請上海的技術人員協助修復。
不久,上海的工程師趕到南京,對儀器進行了修理。更為驚喜的是,經特別批准,紫臺購置了一批先進的設備,這些設備的購進,為紫臺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神秘來賓到訪
1953年2月23日下午兩點,幾輛吉普車沿著山路開了上來,李元等幾個做接待工作的同志目不轉睛地盯著車,迫切地想知道來者是誰。
「那不是毛主席嗎?」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眾人才回過神來。
還真是!現場沸騰了,所有人心情無比激動!
這時,毛澤東在陳毅的陪同下向大家走了過來。陳毅往前一步,向毛澤東介紹說:「這一位是孫克定同志,他以前在老區就搞自然科學工作,現在擔任天文臺的副臺長。」
簡單問候之後,大家請毛澤東在接待室裡休息一下。剛剛在沙發上坐定,他看了看擺在茶几上的水果和茶點,神色有些不悅:「我來就是要看看,不是來休息的。我們先到哪裡去看?」
毛澤東觀看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儀
見主席如此說,李元連忙領著毛澤東參觀了赤道儀、天體儀、渾儀等古代、現代天文儀器。
紫臺的一面牆上,布置了20多張天文照片,對各類天體都有扼要的文字說明。毛澤東對此特別感興趣,不僅興致勃勃地講起了太陽系起源的各種學說,還問隨同參觀的人員是否知道前不久關於太陽起源的新學說。
「毛主席真是知識淵博,令人敬佩!」多年後,李元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深刻。
天文觀測對於國計民生都有著實際的意義,定節氣、編曆書以及航海、航空、測量所依賴的天文曆法也都是天文臺的工作。
聽完李元等人的解說,毛澤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們要多向群眾介紹科學知識。」
毛澤東在紫臺俯瞰古老的南京城,眺望遠處浩渺的大江,縱論古今。毛澤東興猶未盡,身邊的羅瑞卿感到涼風陣陣,有些寒意。他擔心主席的身體,提議早些下山。
毛澤東在紫金山天文臺視察,講解者為李元
路上,李元突然想起不久前如皋縣送來的那塊隕石,何不讓毛主席看看?
聽說有隕石,毛澤東來了興趣,停住了腳步。他把沉甸甸的隕石拿在手裡,看了又看。「天體都是物質的,隕石就是一種物質。恩格斯曾經說過世界的真正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毛澤東以隕石作例,深入淺出地向大家指出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兩個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臨行前,毛澤東與在場的同志一一告別。
主席的突然到訪,極大地鼓舞了紫臺的工作人員,人人意氣風發,不計名利,秉持著「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的信念努力工作。紫臺為全國各地輸送了一批天文人才,人們形象地把紫臺比作「中國天文事業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