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糟蹋了博大精深的中國詩詞文化

2020-12-20 山野閒居一散人

幾天前,在抖音短視頻平臺,刷到這樣一個作品,一位優雅的古裝女子,端坐船頭,船動簫聲起,清流潺潺,小船悠悠,山水之間,如夢似幻,悅耳動聽的簫聲,伴著水色天藍,仿佛是一幅絕美的畫卷。

如此美妙的畫卷,卻被作者配了這樣的一首詩作為標題和內容介紹。

七絕*行盡江南數十春,曉風殘月楚國清。歷久彌香多少事,都入簫笙萬裡奔。

如果作者把這個作品,作為一個純粹娛樂的視頻,權當娛樂而發,也無所謂,可作者偏偏要以文化人自居,專門為此視頻配了首「七絕」作為補充,以此說明視頻和詩互為一體,互為補充,詩的意境可在視頻中表現出來。

我不是詩詞方面的專家,只是喜歡古詩詞,不能算懂,應該說,詩詞的皮毛都沒掌握,沒有辦法從專業的角度加以評判,也不去分析詩情詩意。作者既然標註了「七絕」二個字,我們就把七絕的基本句式擺出來,按照七言絕句的最基本要求,對照檢查一下,這首詩是不是「七絕」。

七言絕句的四種基本句式:

平起首句不押韻,仄起首句不押韻。稱為正格絕句。

平起首句押韻,仄起首句押韻。稱為別格絕句。

不管你寫哪一種絕句,韻腳必須押韻同一聲部!

行盡江南數十春【春:十一真】 不押韻曉風殘月楚國清【清:八庚】 不押韻

歷久彌香多少事

都入簫笙萬裡奔【奔:十三元】 不押韻

這首詩,用平水韻來查,一首「七絕」四句詩,用了四個韻部,不押韻。

行盡江南數十春【春:九文】 押韻

曉風殘月楚國清【清:十一庚】不押韻歷久彌香多少事

都入簫笙萬裡奔【奔:九文(平)不押韻 】【奔:九文(仄)押韻】

用中華新韻來查,四句詩用了三個韻部,照樣不押韻。

單單查一下韻部,這首詩就不是七絕,仔細去讀,出律的地方也很多,別說七絕,連打油詩都算不上,和現代詩歌也不沾邊,不總能用七個字連起來就可以稱之為「七絕」吧,那樣,全國人民都可以吟詩作賦了,人人都可以創作絕句和律詩了,有沒有覺得很可笑?

這樣的作品,居然有一片讚美之聲,照樣被抖音官方推薦給了億萬抖友。

我為這些做法感到羞愧和悲哀,國粹般的詩詞文化被糟蹋成這樣,居然有人拍手叫好,居然被抖音官方推薦,是不是很可悲的事情?

那些交口稱讚這個作品的人,贊的是什麼?詩情?詩意?還是作者本人?抖音官方推薦給億萬用戶的理由是什麼?畫面效果?點擊率和瀏覽量?面向幾億用戶,這種做法傳遞的是什麼信息?七絕本應是這個模式?

懂詩詞不是錯,不懂裝懂就錯了。

詩的作者,四句詩用了四個韻部,起碼的句式、韻部、格律都不懂,憑什麼就敢標註成「七絕」,哪裡來的自信?

詩的作者,竟然對提出建議者嗤之以鼻,一逼不屑的樣子:每個人各有風格。此語盛氣凌人,一副不容批評建議的覇道模樣,明明是你在糟糕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褻瀆中國詩詞,誤導它人,還理直氣壯,請問你的底氣從何而來?真的應了那句話:無知者無畏…

不懂不可怕,不懂裝懂才可怕。

中華五千年文化流傳至今,代代相傳,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詩詞歌賦,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部分,需要後人繼承、發揚、光大。

學習、傳承中華文化,本應是件好事,但要認真學習,認真領會,把握詩詞寫作的關鍵和核心,掌握絕句和律詩的格律,掌握如何用韻,從仿寫開始,循序漸進,慢慢領會詩詞的精髓,提高詩詞的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萬萬不可不懂裝懂,糟蹋了中華文化和詩詞,也不要去誤導他人。

相關焦點

  • 詠和詩詞歌賦 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的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恰如沈宗騫在《芥舟學畫編》中所說,「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詩書畫融會貫通王翼奇,中國當代古典文學家,駢文、詩詞家,楹聯家,書法家。
  •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快看這些獨具中國文化的書目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快看這些獨具中國文化的書目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著文化的滲透,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看這些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書目吧。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並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裡,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
  • 泰國女網紅曬性感新春照 網友罵其糟蹋中國旗袍
    照片曝光後,引來眾多中國和泰國網友的罵聲,認為其糟蹋了中國旗袍。照片中,該女網紅搔首弄姿,旗袍尺度頗大,引來網友不滿,有網友稱:露胸和屁股可不是中國旗袍的本色!以下為網友評論:能不能不要把旗袍撩起來?不懂穿就不要隨便穿!
  • 專訪:「我喜歡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新華社多哈3月8日電 專訪:「我喜歡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訪卡達文化中心研究部主任阿勒穆迪哈克新華社記者楊元勇「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我喜歡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特別是獨具東方特色的中國哲學理論
  • ...文化謳歌美好時代!2020(第四屆)「大美中國圓夢福田」中華詩詞...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虹辰用詩詞韻律,吟大美福田。12月13日上午,2020(第四屆)「大美中國圓夢福田」中華詩詞節頒獎典禮在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舉行。本屆詩詞節由中華《詩詞月刊》社、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主辦,深圳市詩詞學會、中傳華夏國際旅遊文化發展(廣東)有限公司、廣東創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黃士芳,深圳市文化館常務副館長曾昶,深圳市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塗禮敦,深圳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郭紀濤等領導嘉賓和獲獎作者出席了頒獎典禮。
  • 「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令人沉醉」
    開幕式上,中國藝術家為來賓表演的節目精彩紛呈。河南濮陽華夏衛風樂團彈唱琴歌《詩經·邶風·凱風》,安徽黃梅戲大師韓再芬奉上《女駙馬》片段,蘇州評彈大師盛小雲演繹《楓橋夜泊》,讓各國觀眾親身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此外,中央圓廳還舉辦了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濮陽民間藝術展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水印技藝現場展示等。
  •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613分上清華:被詩詞富養大的孩子有多...
    」當你和愛人離別,悶悶不樂,可以說,「不要離開我,我捨不得你。」但如果你懂詩詞,你更可以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中國詩詞文化流傳幾千年,不僅僅是文學的沉澱,更是珍貴的歷史底蘊。詩詞猶如一本珍貴的書籍,收藏著老去的歲月,記錄著古樸的生活,承載著時代的信仰,是我們中國人的根,有我們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精神和文化。詩詞就像是一個烙印,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身上。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編者按: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詩詞作者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
  • 復盤中國詩詞大會:我們究竟要復興什麼樣的文化?
    《中國詩詞大會》這種節目在國外恐怕是收視率的毒藥,在中國卻是收視率的補藥。這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記誦學習的傳統,在文史領域這種學習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至少入門階段非常奏效。這套方法演變至今就是在文科領域的死記硬背和理科領域的題海戰術,並且在中國包括中考、高考、考研、藝考在內的所有升學考試中長期得勝。但外國人可能就會一頭霧水,背這些東西幹嘛?搜索一下不就找到了嗎?
  • 央視中國七夕節晚會和中國詩詞大會登陸江西新餘錄製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江拓華、實習生陳詩琦報導:7月27日,中國江西網記者獲悉,央視大熱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將於7月30至31日在新餘錄製。《中國詩詞大會》「七夕特別節目」即將登陸新餘,熱愛詩詞的夫妻和情侶均可參賽。目前,選手招募已全面啟動,50後、60後、70後、80後的夫妻及90後的夫妻或情侶,可以組合形式共同參賽,現場比拼經典愛情詩詞。節目不收取任何費用。最終在節目中獲勝的一對組合將直接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百人團選手。
  • 王蒙:中華文化的形容詞「博大精深」,可以這樣理解
    《中華玄機》作為王蒙《中國天機》的姊妹篇,內容上延續並繼承了前作以史帶論、夾敘夾議的寫作風格,並在內容上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給出了全新的解讀。全書多角度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玄機奧妙,展現中國人的處世哲學與生活智慧。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們的教授在國外被問及:「常常聽到中國學人講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給我們講講它如何博大精深法嗎?」
  • 中國白酒文化博大精深 底蘊深厚
    中國白酒文化博大精深,底蘊深厚,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白酒小故事,這些故事帶著歷史研究的依據,為酒文化增加了不少特色和樂趣,今天和未來醬小編一起,總結一些關於白酒的經典小故事,歡迎大家一起進行分享。
  • 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歸來三峽》首演 張藝謀稱「是最大膽的嘗試」
    圖為由張藝謀擔任總導演的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歸來三峽》現場。   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重慶奉節縣於2017年10月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城」稱號,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被授予「詩城」稱號的城市。李白、杜甫、劉禹錫、陸遊、孟郊、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此揮灑翰墨,留下萬餘首傳世詩篇。圖為由張藝謀擔任總導演的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歸來三峽》現場。
  • 一種文化,中國獨有,並且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世上文化千千萬,光是語言一項,查明的就有5651種,而未被承認,或正在消亡的也有1400多種。這說明語言文化是多麼的多樣化,但無論語言多麼多樣化,她也是作為表述的作用,為了方便交談,為了文學而效力。文學體裁分為四大類——詩歌,小說,散文,喜劇,這四大類在世界上只要不是尚在蒙昧時代的國家都有一種的文化載體。但有一種文化,卻只有中國獨有,獨一無二的,值得自豪的,那就是,為中華人民所熟知的對聯。
  • 比拼詩詞出口成章 這場詩詞大賽戰況激烈
    長沙雨花區全民閱讀公益活動暨「品古典詩詞揚傳統文化」詩詞大賽舉辦。選手們認真答題。紅網時刻長沙12月19日訊(記者 胡芳)「奔騰不息的黃河是她的血脈,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這就是我們的祖國——中國。」激情澎湃的朗誦聲不絕於耳。12月18日,長沙市雨花區全民閱讀公益活動暨「品古典詩詞揚傳統文化」詩詞大賽在長沙韜智書店高鐵吾悅廣場店舉辦。本次活動以「詩詞青春、賽出風採」為主題,6支學校代表隊參與競逐。
  • 詩詞歌賦涵養海外華人「中國心」 多渠道合力傳承
    傳統文化類節目的熱播,不僅讓「吟詩作賦」成為國內風靡的雅好,也給近年來海外持續不斷的中國傳統文化熱潮再添一把火。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和靈魂。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海外華僑華人而言,是一種慰藉,更是一種認同與自信。
  • 看古人如何表達憤怒,優雅還不帶髒字,不禁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看古人如何表達憤怒,優雅還不帶髒字,不禁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號外飛飛說歷史 圖/網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浪淘沙卻歷久彌新。文化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標誌,也是一個民族強盛的根本。像我們中國的漢字,這一個一個的「小方塊」無一不體現著老祖宗們的智慧,這是僅屬於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獨特財富。古代的文人雅士們就好整天聚集在一處研究詩詞歌賦,他們對於每一個字的使用都要求之高,講究恰到好處。因此,在我們的印象裡,似乎古人永遠都是一副溫潤謙遜的形象。難道他們就沒有發脾氣的時候嗎?
  •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美食文化真的博大精深!餛飩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在中國出現,一直流傳至今。由於在各地都盛行,慢慢的演變出了各種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特色做法及名稱。例如在四川它是抄手,在江西它是清湯,在廣東,廣西它又是雲吞!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幾種不同地方的「餛燉」之間的製作方法與其特色!
  • 學以致用 體驗詩詞的魅力——丹稜縣雙橋小學開展慶元旦詩詞遊園活動
    四川新聞網眉山12月31日訊(瞿仕超 文/圖)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詩詞在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增強學生對中國詩詞的更進一步了解,擴大他們對詩詞文化知識的含量。丹稜縣雙橋小學結合書香課程,通過舉行詩詞遊園活動讓學生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慶祝元旦,喜迎新年。
  • 中餐麵食文化博大精深,韓國網友:我們有一種面,中國卻沒有
    事實上當外國人面對中餐裡豐富的麵食,無不讓他們感到中餐麵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中餐麵食文化得到外國人公認的情況下,一些韓國網友卻認為:在韓國有一種面,在中國卻沒有。在韓媒《》上曾經有一篇文章說道:韓國人也喜歡在中餐廳吃一種麵食,但是這種麵食在中國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