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從商場購買了一把很洋盤的世界名刀時,你是否意識到自己涉嫌違法了。實際上,在成都個別商場,屬於管制刀具的各種世界名刀目前仍在公開銷售。
據資深刀迷透露,從2000年起,國外名刀開始進入中國,在成都掀起了一股刀熱。一些大型商場,也將這些國外名刀擺到了櫃檯裡。「我這裡賣的刀都是管制刀具,你只要不被逮到就行了。」三天前,對於購刀者,一家商場的銷售人員這樣形容出售的刀具。
在不久前的一次朋友生日聚會上,身為律師的雷福根意外發現,其中一份生日禮物竟是一把美國CASE的口袋折刀,而且是在成都某商場購買的。憑其曾經從警的經歷和辦理過多起刑事案件的經驗,雷福根判斷此刀應該屬於管制刀具,一旦持有即涉嫌違法。6月5日下午,雷福根專程來到王府井商場,見證了朋友在該商場5樓男士用品精品區ZIPPO打火機專櫃,無需任何手續購買了一把相同品牌的折刀。此刀刃長135毫米,全長240毫米,有刀格、血槽,很鋒利。
對此,雷福根非常疑惑,此類刀具怎麼能夠公開銷售,並且出現在大商場。而實際上,管制刀具失控,對社會的危害性不亞於槍枝。隨後,他向本報反映了此事,記者為此展開調查。
賣刀的
賣的都是管制刀具
售貨員甲:「警察看到了,肯定要沒收!」
售貨員乙:「我這裡賣的刀都是管制刀具,你只要不被逮到就行了。」
成都究竟有多少家商場公開出售管制刀具呢?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調查。經過成都警方清查,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商場還在公開出售管制刀具。
6月5日下午2時,王府井百貨商場5樓男士用品精品區,一排匕首和小獵刀架設在玻璃櫃的顯眼位置,這些刀都是美國CASE牌刀具,兩個小柜子內,擺放了兩排、共十餘把長短不一的刀具。最長的有20多釐米、最短的也有十多釐米,這些刀價格都在千元上下,有的甚至高達三四千元。而在5樓戶外用品區,兩個玻璃櫃的兩層,都擺放著各種款式、長短不一的刀具,有美國的蝴蝶、巴克、戈博等世界名刀品牌,最長的有20多釐米,價格在1000元至5000元之間。
當記者詢問這些刀是否屬於管制刀具時,櫃檯售貨的楊小姐十分含蓄地說,這些刀都是戶外運動刀,不能拿著到處玩,「警察看到了,肯定要沒收!」
6月6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了太平洋百貨全興店4樓的男士精品專櫃,一個標註著「WENGER」字樣的展櫃裡,赫然陳列著各種世界名牌刀具。記者詢問,這些刀是不是管制物品、警察會不會管時,一位女店員表示:「當然要管!我這裡賣的刀都是管制刀具,你只要不被逮到就行了。」女店員還強調,購買類似刀具的大多都是刀具愛好者,不乏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成功人士,前不久就有一位男士購買了多把刀具送客戶和朋友。
6月5日至6月6日,記者走訪了城區主要幾家大型商場。在雙楠一家大型商場3樓的男士精品櫃前,一位女櫃員告訴記者,他們這裡原來也有各種品牌的世界名刀在銷售,但是在上個月警方針對管制刀具進行的清理收繳行動中,該櫃的刀具已被全部沒收了。而在市中心的摩爾百盛商場、仁和春天百貨商場、茂業百貨商場、北京華聯商廈、伊藤洋華堂春熙店等大型商場,未發現刀具的蹤影。在跳傘塔一帶的戶外用品店,也未見管制刀具的影子。據店主反映,由於警方加大打擊力度,因此他們都不敢銷售了。
買刀的
啥是管制刀具,水果刀算不算?
絕大多數市民對於什麼是管制刀具的回答五花八門:「肯定是長刀,砍得死人那種。」「不曉得,水果刀算不算?」「標準?管制刀具還有標準啊!」
刀具是否為管制,除了用途外,最主要的判別標準就是刀身長度。
昨日下午,針對哪些是管制刀具、管制刀具的標準是什麼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記者隨機採訪了50名成都市民。結果發現,能夠說得上長度限制的市民僅3人,其餘的沒有一個曉得管制刀具的標準是什麼,自然也無法判斷購買、攜帶什麼樣的刀具涉嫌違法。
市民方先生說,他家裡有一把很多年以前父母收藏的裝飾劍,還有幾把小水果刀,他覺得這些應該都不算管制刀具。他說,家中廚房裡有一套德國廚具菜刀、西瓜刀,但他並不知道這些算不算管制刀具。
市民劉女士的丈夫在結婚前也迷過一陣名刀收藏,現在,家中還珍藏了兩把進口的軍刀。劉女士說,既然大型商場都在銷售「戶外用刀」、大型的生活用刀,那麼家中的那兩把軍刀應該也沒有問題。
市民郭先生認為,管制刀具就是刀刃和刀身長度超過規定尺寸、且開了血槽和刃口的刀具,但對於規定的尺寸長度限制到底是多少,郭先生還是不知道。
一位對管制刀具略知一二的市民回答說「工藝刀等都不是管制刀具」。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市民對於什麼是管制刀具的回答五花八門:「管制刀具啊,就是公安局管制的刀具噻!」「肯定是長刀,砍得死人那種。」「不曉得,水果刀算不算?」「標準?管制刀具還有標準啊!」
在隨機採訪過程中,當記者將公安部門對管制刀具的限制標準告知這些市民時,他們都大為震驚,「啊?這樣的刀都是管制刀具啊?!那我們豈不是都違法了!」
不少受訪的市民都認為,目前一些刀具銷售場所存在銷售人員誤導消費者的情況。「這種誤導,稍不留神就會讓我們違法啊!」
玩刀的
它們是藝術品
刀迷說,不管怎麼說,這些刀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花費幾百元乃至上千元購買這些名刀,他們究竟是些什麼人?他們用這些刀做什麼?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昨日找到了一個刀迷劉某。
29歲的劉某家裡現在有4把刀,兩把博依刀(一把3200元,一把1800元),一把日本「脅差」(它的作用一種傳說是用來切腹;一種傳說是戰鬥中作為主要武器打刀的補充和後備),還有一把戰術刀,也就是軍刀。劉某說,刀迷們每周都要聚會,討論一下各自刀具的保養、維護等。偶爾也到農家樂去「顯擺」,不過是砍砍樹枝、木頭而已。
至於購買途徑,劉某表示,他們主要通過郵購,偶爾也會到商場去購買。由於都知道所購買的刀屬於管制刀具,因此他們出門很少攜帶。是否用於「實戰」,劉某矢口否認,他們更多是把這些刀具看成藝術品。不過,他最後也承認,不管怎麼說,這些刀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畢竟,這些刀具真正的價值體現在戰場上。
什麼是管制刀具
根據公安部《對部分刀具實行管制的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凡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管制刀具:
1、匕首:帶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於60度的單刃、雙刃或多刃尖刀;三稜刮刀:具有三個刀刃的機械加工用刀具;
2、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刀身展開後,可被彈簧或卡鎖固定自鎖的摺疊刀具;
3、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稜尖刀:刀尖角度小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15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其他刀尖角度大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22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4、未開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徑大於2.5毫米的各類武術、工藝、禮品等刀具不屬管制刀具範疇。
違法者將遭處罰
目前,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管制危害性大的刀具。公安部分別於1983年、2007年制定了《公安部對部分刀具實行管制的暫行規定》、《管制刀具認定標準》,專門對管制刀具進行認定和管理;全國人大於2005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32條、52條,分別規定對違法銷售、攜帶管制刀具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5條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
本報記者袁勇龔銳攝影郭廣宇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