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2020-12-19 騰訊網

▇1944年剛剛服役的"密蘇裡"號戰列艦,艦體施以特徵性的三色迷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1、衣阿華級戰列艦,服役半世紀後發射戰斧巡航飛彈

2020年新春伊始,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的指揮官蘇萊曼尼遭美軍殺害;日產高層卡洛斯·戈恩在遭到日本法院禁止出境的禁令下神秘逃到黎巴嫩等等,中東地區再度吸引全球的關注。而早在上世紀的1991年新春,中東地區也同樣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1月17日的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的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推翻科威特政府,欲完成大伊拉克的"統一",在聯合國的授權下,以美國為中心的多國部隊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向伊拉克發起攻擊,海灣戰爭爆發。在戰爭中,美軍第一次發射了戰斧巡航飛彈。

▇1991年,參加海灣戰爭的"密蘇裡"號戰列艦發射戰斧巡航飛彈。

發射此戰斧巡航飛彈的是二戰後期服役的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雖說此前衣阿華級戰列艦經過了現代化的大改造,但在當時來說已算是老古董了,為何在那時還會將衣阿華戰列艦投入到前線呢?

二戰爆發前的1936年,華盛頓海軍軍縮條約期限一到,日本海軍便著手建造新型戰列艦(大和級)。在收到這一情報之後,美國海軍自然不甘落後,也計劃製造4.5萬噸級的新型高速戰列艦與之對抗。那就是從1943年陸續服役的衣阿華級的4艘戰列艦:"衣阿華"、"新澤西"、"密蘇裡"和"威斯康星"號。雖然之後還計劃了蒙大拿級戰列艦,但僅停留在計劃階段,實際上,衣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退役的戰列艦。

2、戰後封存的衣阿華級的轉機

從運用來看,美國海軍建造衣阿華級戰列艦還有出於為航母艦隊和登陸艦隊護航的考慮,在這個意義上,就有部分脫離了大艦巨炮主義的範疇。因此,衣阿華級戰列艦裝備8臺重油水管鍋爐和4組蒸汽輪機組成的動力裝置,平時只需4臺鍋爐就能達到27節航速,全功率下最高可達33節航速。該級是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在不再以戰列艦為中心編成艦隊的年代,高速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得以伴隨高速艦艇共同行動。

由於時代的發展和變化,艦隊決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不過,艦炮對地射擊的壓制力依然獲得很高的評價,在二戰結束後,作為世界唯一的戰列艦,衣阿華級還參加了韓戰和越南戰爭,對戰地沿岸設施等以艦炮進行射擊。

▇炮轟朝鮮半島的"密蘇裡"號。

不過,衣阿華級的維護費用也高得無法讓人忽視。1992年最後一艘戰列艦"密蘇裡"號退役,在此之前的和平時期裡,大部分時間衣阿華級4艘戰列艦都是作為預備役封存起來,只進行最低限度的維護整備。其實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海軍就對如何使用衣阿華級戰列艦感到困擾,想了各種法子,比如將其改造成飛彈艦,或者像舊日本海軍對戰列艦"伊勢""日向"號那樣改造成航空戰列艦,搭載直升機等,但均沒有實現。

終於,封存多年之後獲得老天眷顧,衣阿華級迎來了轉機——1981年隆納·雷根總統上臺。當時還是冷戰時期,早在越戰時,蘇聯海軍就處處於美國作對,甚至還想在墨西哥灣"搞事情",以裡根為首的美國政府深感威脅,以目前海軍艦船數量無法應付蘇聯海軍。故而制定了對抗蘇聯海軍的600艘艦船計劃,以擴充海軍實力。但600艘艦船的建造並非易事,雖然獲得經濟和技術上的傾斜,但仍是異常困難,所以,美國海軍也搞了一些"小動作",比如重啟並升級改造全部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延長老舊軍艦的服役年限等。

▇正在進行現代化改裝的衣阿華級戰列艦。

因此,在裡根政府的支持下,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了現代化的大改造,安裝新的火控系統和多功能雷達系統,加裝戰斧和魚叉巡航飛彈,配備先進通信設備等,讓老艦煥新顏。

3、戰列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與原有計劃不同,4艘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並沒有投入到與蘇聯海軍的對抗中,而是前往戰事頻發的中東地區。

在海灣戰爭爆發時,"威斯康星"和"密蘇裡"號在波斯灣岸除了發射戰斧巡航導之外,還進行主炮齊射。如此大規模的主炮齊射還是越南戰爭以來的第一次,場面十分震攝人心。

▇海灣戰爭中進行主炮發射的"密蘇裡"裡號。

不過,海灣戰爭是自二戰跟隨美國海軍參加了多場重要戰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最後的戰場。當年12月,蘇聯解體,美國海軍面對的最大威脅不復存在。在那之後,美國海軍軍費縮減,艦艇規模呈斷崖式跳水,從1987年巔峰的594艘(一說是568艘)至1991年蘇聯解體後不斷減少,至今不足350艘。

雖然衣阿華級的大口徑艦炮與戰斧巡航飛彈並用,能夠以高火力攻擊一個較大的範圍,但是由於巨大的維護成本、艦體老朽化等問題沒完沒了,最終,最後留下的"密蘇裡"號也於1992年3月退役。至此,世界上再也沒有使用戰列艦的國家。

在衣阿華級4艘戰列艦中,最有名的是"密蘇裡"號,它曾在1945年9月2日見證了一場重要的歷史,日本政府在其艦上簽訂了無條件投降文書。退役後,它成為博物館艦,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島旁,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另外,它還是史蒂文·西格爾主演的電影《潛龍轟天》以及2012年科幻電影《超級戰艦》的主要拍攝地。

▇1945年9月2日"密蘇裡"號見證了日本籤訂無條件投降協議。

▇現在已是紀念艦的"密蘇裡"號。

此外,首艦"衣阿華"號和另外兩艘同級艦也均已改裝成博物館艦並向公眾開放。

相關焦點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只有「西維吉尼亞」號參與了擊沉「扶桑」號和「山城」號戰列艦的行動,這也是世界上最後一次戰列艦對戰行動。因此,「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最高航速被設計為28節,「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也成為了美軍快速戰列艦的開端之作。
  •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不佔優勢的
    實事求是地講,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很一般的。為什麼呢?分析如下:一、什麼是適航性船舶適航性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受主觀和客觀影響,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我理解題主是在問狹義適航問題,那就從狹義的適航方面來分析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二、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簡單歷史依阿華級戰列艦(英文:Iowa Class Battleship )是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的一級戰列艦。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日本在一戰之前就建造了「扶桑」級無畏艦,一戰開始後又建造了「伊勢」級無畏艦、「長門」級戰列艦等多款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充分借鑑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將其滿載排水量設計為了3.2萬噸、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最大射擊仰角高達30度,適合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 未出世的戰列艦之王:65000噸,12門406毫米巨炮,10級戰艦蒙大拿
    二戰後期乃至於冷戰初期,美國海軍服役的排水量最大也是最為先進的一級戰列艦就是大名鼎鼎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就連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都在其三號艦「密蘇裡」的甲板上完成。但事實上,衣阿華實際上無力抗衡日本海軍最為先進的「大和」級戰列艦,這也就催生了美國下一代戰列艦——「蒙大拿」的誕生。
  • 飛彈驅逐艦和戰列艦誰更強?歷史真的發生過,衣阿華級險被擊沉
    對於很多軍迷來說,戰列艦這樣的「大艦巨炮」是男人最大的浪漫,其熱度絲毫不亞於「排隊槍斃」(線列步兵)。那麼,若一艘戰列艦和一艘飛彈驅逐艦發生碰撞的話,二者誰能勝出呢?其實,歷史上還真的就發生了這一事件,二戰名艦衣阿華差點被擊沉。
  • 蒙大拿級戰列艦: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大和:你敢說你比我還強?
    還有資料稱,蒙大拿級是唯一不考慮巴拿馬運河船閘寬度限制的美國戰列艦,而且由於外形非常接近衣阿華級,而被視為該級的擴大改良型。其實,上述說法都是對這款美利堅終極戰艦的誤解。 誤解一:大和級之剋星 在戰列艦的三大要素火力、防護和機動上,蒙大拿級和大和級可謂旗鼓相當,不相伯仲。
  • 世界十大傳奇軍艦大盤點:衣阿華級戰列艦
    第一名:衣阿華級戰列艦(美國)1943年,"衣阿華"號、"新澤西"號完工,1943年11月"衣阿華"號運載美國總統富蘭克林1944年初,"衣阿華"號、"新澤西"號加入太平洋艦隊,"新澤西"號相繼成為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雷蒙德·斯普魯恩斯和第三艦隊司令威廉.海爾賽的旗艦。1944年,"密蘇裡"號、"威斯康星"號完工正式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衣阿華級戰列艦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
  • 美軍400艘瘋狂造艦計劃,為了湊數,衣阿華級戰列艦再次服役?
    美國海軍在2018~2019年是個豐收年,計劃耗資60億美元採購3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耗資74億美元訂購2艘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13億美元買一艘瀕海戰鬥艦,耗資7億美元買一艘海上遠徵基地船和兩艘艦隊油料補給艦。不過,川普自己認為要在2020年後逐步削減軍費開支。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大一級海軍艦艇,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建成兩艘。並且最終都覆滅於艦載機的攻擊之下,預示著大炮巨艦時代的落幕。
  • 戰列艦要再一次復活,川普龐大造艦計劃能否令其重生?
    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為炫目的武器裝備之一,其經典形象令人遐想連篇,那麼有趣的問題就出現了:川普真的能「復甦」戰列艦嗎?有什麼辦法可以「復甦」戰列艦?川普在封存的衣阿華號戰列艦上關於擴充美軍的演講,令美國不少人很是興奮。在海灣戰爭後,已經重出了一次江湖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再度被退役封存。但相關讓戰列艦重新服役,或者建造全新戰列艦的說法,從未停息過。
  • 蘇聯將戰列艦巨炮裝在坦克上,發射核彈可以秒殺航母戰列艦
    二戰前期,史達林規劃的大艦隊中有一種大型戰列艦蘇聯級,這種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6.5萬噸,安裝有9門406毫米巨炮,作戰能力與美國的衣阿華級和日本的大和級是一個級別的超級戰列艦。史達林曾經希望建造15艘,參與列強的海上爭霸!但是二戰的爆發使這種戰列艦的設計建造工作中斷。
  • 現代戰艦不用飛彈能不能打的過「依阿華」級戰列艦?
    ,二是戰列艦火力非常恐怖但是火控兩者不在一個檔次,拼運氣打中一兩發ap現在的艦艇幾乎沒什麼裝甲所以也是過穿,中he現在艦艇的倉段設計和損管也是扛得住的,接下來就是現代艦艇洗甲板的時刻了。130mm主炮,還沒有衣阿華的副炮口徑大呢,打在衣阿華的身上跟撓痒痒差不多,別說打穿裝甲帶了,恐怕連無裝甲部位都打不穿吧。 現代戰艦對陣衣阿華級,在現代雷達的幫助下,現代戰艦的命中率會比衣阿華高不少,發現對方的距離比衣阿華遠,其他的恐怕就沒什麼優勢了。跑得都不一定比衣阿華快!還打不動人家,唯一能生存下去的辦法,就是藉助雷達早發現早跑路!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當時的海戰還是戰列艦對決,誰的戰列艦多誰就牛,所以日本海軍這麼做也不是沒有道理。奈何天有不測風雲,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白紙黑字放在那裡,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噸位只有美國的六成,根本達不到他們預期的數值。這一結果差點沒把日本海軍裡的艦隊派氣的暈過去,紛紛痛罵去華盛頓籤訂海軍條約的條約派都是賣國賊,應該全都被送去天誅。
  • 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投機取巧的艦種
    海軍造船和裝備發展史上,先有戰列艦,然後才有戰列巡洋艦,也即戰列艦發展在先,戰列巡洋艦裝備在後,戰列艦歐美日等強國海軍都有,戰列巡洋艦隻有英德等少數歐洲列強才正式裝備。
  • 戰列艦主炮威力有多大?與陸軍炮兵對轟,11發炮彈將對面轟成渣渣
    而曾經的戰列艦則有大和號這樣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的龐然大物,而其主炮口徑則達到了460毫米,一發炮彈的重量就超過了1噸。當然了,大和號雖然是名副其實的大艦巨炮,但其在實戰中的表現平平無奇。要考究戰列艦主炮的威力,我們不妨以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為基準。
  • 霸王卸甲,戰列艦為什麼會沒落?真的只是因為航空母艦的崛起嗎?
    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日兩國海軍航空母艦的數次對決,開始確定了航空母艦的霸主地位,戰列艦在各國海軍中的重要性開始逐漸下降,並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除了美國海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後來經過現代化改裝而短暫復出過之外,就沒有其他國家海軍再裝備和使用戰列艦了。
  • 世界戰列艦小史:美國依阿華級四號艦11發炮彈幹掉一個炮兵連
    在人類海軍發展歷史上,戰列艦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角色。在飛彈艦和航母母艦之前,這款軍艦作為一種絕對的主力,成為各國海軍競相發展的一款軍艦,而美國作為一個較早擁有強大海軍的國家之一,同樣在戰列艦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表演。 隨著飛彈驅逐艦以及航母等新的作戰平臺的發展,戰列艦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 大西洋的統治者《戰艦獵手》排位賽之美系戰列艦盤點
    7階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和8階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兩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即裝甲厚防禦高,主炮威力提升明顯,但和同級戰列艦相比優勢並不是很大,玩家需要充分利用好主炮精準的特點來打擊敵艦。【9-10階 靈魂走位 精準主炮扭轉戰局】9-10階是高級戰艦與低級戰艦的分水嶺,和前幾階的戰列艦不同的是,衣阿華和蒙大拿的裝甲相對薄弱,但機動性和火炮的威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 日軍扶桑級戰列艦(圖)
    日本海軍戰列艦  ——扶桑號(Fuso)  艦史:  扶桑級戰列艦,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級「超弩級」戰艦,即無畏艦。該級共有兩艘,扶桑號(Fuso),建於吳縣海軍造船廠,1912年3月11日開工,1914年3月28日下水,1915年11月18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