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2500萬回梅州大埔修路,深圳夫婦國慶為家鄉送上一份厚禮

2020-12-05 騰訊網

捐助10多公裡馬路、300多杆太陽能路燈,維修3處橋梁。一對來自深圳的愛心夫妻——趙義良、楊明清夫婦幾年間拿出2500多萬元,支持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讓這座閉塞的小山村東西相連、南北貫通,煥發了新的面貌。

2018年10月1日,全國上下正在慶祝祖國69歲生日之時,距離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60公裡的高陂古埜古樓村,全村男女老幼用隆重的儀式歡迎傑出鄉賢深圳愛義集團趙義良、楊明清夫婦,同時慶祝村裡連接外界的道路愛義大道通車。

衣錦不忘還鄉,振興首先修路

古樓是古田村的自然村,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但是,曾經這裡連接外界的道路都是崎嶇的山路,交通很不方便,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困難。

「現在不存在出行困難了,農產品運出去賣很方便,晚上還有明亮的路燈,村民們可以外出散步了。」古田村黨支部書記趙家壽說,愛義大道全長5公裡,平均路寬4米,連通古田、古西、古埜三村,三個村有7000多農業人口,主要種植蜜柚、香蕉等農作物。隨著愛義大道通車,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

「10多年來,趙義良累計捐資2500多萬元,幫助家鄉修建了愛義大道、興梅大道等10多公裡道路,維修了3處橋梁,鋪設了300多支路燈。」趙家壽告訴記者,如今村道東西相連、南北貫通,邊遠山村落後的交通實現了華麗蛻變,煥發出新的生機。

「這裡是我家的故鄉,家裡祖祖輩輩都在此生活、勞動,我也在這裡出生長大。」趙義良在愛義大道通車剪彩儀式上說:「從小我就站在村口的泥巴路上,夢想有一天能有一條平坦開闊的道路修到家門口來,讓我們可以開心自在的行走、駕車。」

「修路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積善行德的好事。愛義大道的竣工,有效地改善了交通環境,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愛義大道落成慶典上,高陂鎮黨委政府有關負責人對趙義良夫婦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少時多嘗貧苦,拼搏得以致富

曾經受制於落後的交通地理環境,村裡超過一半以上的村民走出山門尋求發展,趙義良正是其中的一員。

17歲時,因家境貧寒,趙義良高中輟學外出打工,在深圳摸爬滾打幾十年,如今已經成為了深圳市愛義集團的董事長,深圳市梅州大埔商會的永遠功勳會長。

初來深圳時,經老鄉介紹,趙義良將辣椒幹銷售到香港,一次性賺了750元,這是他的第一桶金。後來他賣過大米、豬肉,從產地進貨,騎三輪車到各處檔口推銷,用以賺差價。

1995年,趙義良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創立了「深圳市愛義富興實業有限公司」, 總部設在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趙義良本人也曾獲得「第七屆中國時代十大誠信人物」等榮譽。

如今,「愛義富興實業」已經發展為「愛義集團」,集團以教育教學和房地產開發為主導,涉足智能科技、物業服務、創業創投、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成為一家多元化大型綜合性企業。

傾力投身教育,發展踐行初衷

在深圳期間,趙義良見到了身邊很多異地務工人員的子女因為沒有條件,進不了深圳的好學校。「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讓和我一樣的窮孩子能讀好學校,有一個光明的前景。」趙義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於是,在深圳市愛義富興實業有限公司走入正軌後,趙義良買下原大浪村辦小學的土地和房屋,創辦了自己的第一所學校——大浪愛義學校(即現在的深圳市龍華新區愛義學校)。這也是深圳市龍崗區史上第一所民辦學校。

「當時不僅花光了我所有的積蓄,還欠下很多債。」趙義良表示,學校創辦之初非常艱難,只能將其他地方賺的錢填補到學校去。

如今,趙義良已經創辦了4所學校,有超過7000名學生。4所學校全部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或是深圳市一級學校。更難得的是,趙義良一直堅持低收費標準辦學,這4所學校相比於同一級學校收費要低20%左右。

「創業路上充滿坎坷,但我時常心懷感恩,感恩時代造就的機遇,更感恩哺育我、培養我的家鄉和父老鄉親。」趙義良在通車儀式上對村裡的年輕人說:「曾經沒有路的山區已成為歷史,相信擁有知識和文化的你們可以走出更加開闊的道路,去實現自我價值,報效祖國、回報家鄉。」

【見習記者】何雪峰

【記者】馬吉池

【作者】 何雪峰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埔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鄒家華葉選平出席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鄒家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出席有關活動;市委書記黃強在會上致辭並推介梅州投資發展環境。 海南省軍區原副政委、少將黃聲雲,市委常委、秘書長彭耀新,大埔縣委書記林健雄、縣長朱漢東,深圳市大埔商會領導鄧振龍、賀欽育、廖光明、林培元、黃勤力,以及300多家企業負責人等參加了推介會。
  • 客都梅州,人文大埔,美景與美食的自然享受
    客都梅州 人文大埔廣東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梅州也被稱為「世界客都」。梅州市客家大本營之一,更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梅州的客家先民大多從中原遷徙而來,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客家人長久以來都延續著「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歷來文風鼎盛英才輩出。
  • 書寫大埔全新商業格局,梅州大埔奧園廣場盛大開業
    大埔縣委書記朱漢東、縣長熊鋒松、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建庭,奧園集團黨委書記、總裁郭梓寧,奧園商業地產集團副總裁尹立鵬,奧園健康生活集團常務副總裁雷易群等領導嘉賓共同出席典禮。慶典上,奧園集團黨委給結對幫扶的大埔縣紅軍小學捐贈了一批教學設備,並為貧困生頒發了助學金。
  • 5000人雨中哀思,田家炳故鄉梅州大埔舉行追思會
    7月10日,田家炳老先生辭世的消息從香港傳回故鄉梅州大埔,57萬大埔人民深感悲痛。今晚(11),超過5000人齊聚梅州市大埔縣田家炳實驗中學,參加「大埔人民深情懷念田家炳老先生」追思會,深切緬懷田家炳博士胸懷家國、大愛無疆的一生。
  • 深圳這對夫妻用特別方式祝福祖國母親生日,成了網紅!
    10月1日,在全國上下,在普天同慶我們偉大祖國69周歲生日快樂的時候;深圳有一位老闆夫婦,拿出2000多萬元,用特別的方式向祖國母親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這份特殊的禮物,就是送給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距離縣城60公裡的高陂古埜古樓村
  • 「柚」來梅州,「柚」見大埔!梅州柚·大埔蜜柚開採節9月3日舉行
    經過前期高溫及乾旱的「烤驗」,金秋9月,到了梅州柚(蜜柚)成熟的季節。臨近成熟,為了保障今年柚果品質,近期大埔農業部門也發布了相關通知,提醒柚農加強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控、樹體管理、及時對葉面噴灑補充有機鈣劑等,為柚果提供好的生長環境。 「9月初,梅州柚(蜜柚)將陸續上市,批量上市將在9月中旬後(中秋節前)到來。
  • 李光耀祖籍地廣東大埔 梅州李氏宗親千人"送別"
    中新社梅州3月29日電 29日,新加坡為不久前逝世的前總理李光耀舉行國葬儀式,當天上午李光耀祖籍地廣東大埔的李氏宗親,也在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按照客家傳統舉行了追悼儀式。從梅州各縣區、深圳、潮州等地趕來的李氏宗親近千人參加。
  • 【改革開放40周年】梅縣電廠「退役」 大埔電廠「接棒」 - 梅州網...
    此時,在筆枝山下、三江交匯的大埔電廠兩臺60萬千瓦機組正把源源不斷的電流輸送到千家萬戶、工礦企業,為「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發展注入動力。  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 大埔電廠敢想敢拼打造綠色標杆  大埔電廠作為新建電廠,全部設備、設施都是新購置、新建設,選用先進的發電設備和採用先進的製造工藝。大埔電廠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一臺60萬千瓦機組單機容量相當於梅縣發電廠全廠六臺機組總裝機容量。「我們的60萬超超臨界機組和100萬機組技術相當。
  • 舌尖上的大埔,好山好水好味道!梅州大埔千人長壽宴今日震撼開席
    ,以傳統膳食「五味調和」「適時而食」「食治並舉」為原則,將傳統菜品以新穎的烹飪手法與創意的搭配風格呈現,演繹大埔飲食文化的獨特而多彩,為賓客呈現健康、美味的菜餚。 記者現場獲悉,大埔縣聘請國際自然醫學會中國總部主任王智墨博士為「中國·梅州大埔世界長壽鄉長壽事業發展總顧問」;聘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家、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榮譽副會長賈雲峰為「
  • 《飛越廣東.梅州篇》直播 市民「點讚」大埔巨變
    10月27日上午11點,由廣東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聯合梅州市廣播電視臺精心採訪與拍攝,匯聚成具有濃鬱梅州風味的精神大餐——《飛越廣東•梅州篇》特別節目正式直播。  為期一小時的節目,很好地展現了梅州深厚的客家文化、美麗的山水畫卷、精美的客家美食等等,弘揚了客家精神,展現了魅力梅州,市民觀看節目熱情高漲。  【同期聲——市民 我是從朋友圈看到《飛越廣東》這個節目的直播,我就關注了,(因為)我們是大埔人,(這個節目)說的是梅州。】
  • 土生土長的深圳人隱居大埔當柚農,為哪般?
    這不,今年52歲的深圳商人賴惠鋒就被大埔的蜜柚「柚惑」到了,6年前,他主動放棄了深圳大都市優裕的生活,只身前往大埔縣青溪鎮隱居,當起了地地道道的柚農。日前,筆者驅車沿著崎嶇蜿蜒的山路,來到賴惠鋒那位於青溪鎮冉裡村的果場。停下車來往果園深處走,一路上,但見果場裡一片片油亮壯實、蒼翠欲滴的柚子樹格外喜人,此時賴惠鋒正在柚園裡舉鋤細耕,翻泥鬆土,查看柚樹生長狀況。
  • 梅州柚大埔蜜柚開採上市
    近日的大埔蜜柚開採節敲鑼一聲響,西河鎮漳北村廣東省蜜柚種植示範區園內2020金秋第一顆大埔蜜柚被摘下,標誌著今年大埔蜜柚正式開採上市。大埔是中國蜜柚之鄉,也是全國最大的紅肉蜜柚基地。今年大埔蜜柚種植有22萬畝,其中紅肉蜜柚13萬畝,柚果預計產量達到32萬噸,柚農迎來豐收年。在西河鎮漳北村廣東省蜜柚種植示範區內,顏色金黃、表皮光滑的成熟柚子散發著清香,吸引了不少嘉賓遊客入園採摘。
  • 「大埔小吃文化城」總經理羅瑞丹:傳承創新家鄉美味
    羅瑞丹是「大埔小吃文化城」的掌舵者,也是梅州餐飲界的風雲人物。6年前,三十出頭的她,毅然放棄繁華都市廣州的鐵飯碗,回到小縣城大埔,接過了母親經營近三十年的餐飲事業,將數間星級酒店經營得風生水起。2015年,一直懷著「家鄉小吃情結」的她,帶著傳承、創新大埔小吃的初心,拿下了大埔縣小吃產業發展平臺「大埔小吃文化城」的經營權,開創了中國小吃名縣大埔傳統小吃新天地。
  • 梅州大埔的吃喝玩樂指南!拿走不謝!
    >畢竟目前從廣深到梅州的方式乘坐特快列車需要6個多小時自駕不堵車也需要4.5~5小時鐵路開通後乘坐高鐵從廣深回梅州僅需3個小時左右花萼樓設計精巧,狗梗梨結構獨特、昭示圓滿、團結、平等之理念,這個圓形建築,計有三環,內環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為二層60間,外環為三層120間。
  • 扎克伯格夫婦給愛吃的飯館捐了80萬,又有人不樂意了?
    在疫情期間,一直艱難維持的他還在給醫院員工們免費送餐,在小扎夫婦的錢到帳以後,他給因疫情而解僱的洗碗工們繼續上了醫療保險,還開始為無家可歸者、退伍軍人和老人們提供免費餐食。每周三,他們還為所有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的點餐免單。
  • 廣東農信2021梅州大埔農商行校園招聘公告
    廣東農商銀行招聘網同步廣東農信招聘信息:廣東農信2021梅州大埔農商行校園招聘公告,報名時間:12月22日截止,更多關於梅州大埔農商行校園招聘,梅州農商銀行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農商銀行招聘頻道/廣東銀行招聘網)!
  • 梅州大埔奧園廣場盛大開業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浪證券1月7日,中央蘇區縣、世界長壽鄉——梅州市大埔縣首個大型商業綜合體、一站式購物中心——大埔奧園廣場盛大開業。經了解,奧園集團自2015年起,先後在梅州蕉嶺、五華及國內多個人口大縣、革命老區縣開發建設了四十多個縣域商業綜合體。
  • 紅色大埔綠色崛起——吳友優行走進廣東梅州大埔揮毫書頌
    吳友優和廣東梅州普邦園林有限公司梅州公司總經理鍾丹、美國東方書畫藝術協會秘書長陳達鋒、廣州騰益飲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寶昌等一行來到了充滿綠色魅力的紅色熱土大埔縣。這裡,山花爛漫呈國色,生態盎然染天香。鳥聲頻送千峰翠,梅江澄波一脈清。山輝水媚,日麗風和。縣委縣政府領導熱情地接待了吳友優一行人,介紹了大埔縣繼承先烈遺志,奮進新時代的生動局面。
  • 餅是中國傳統主食,在梅州大埔卻深藏著一種美味的麵餅,叫薄餅
    梅州客家飲食文化,是中華客家飲食文化的代表,在中華飲食大家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客家先民在艱苦卓絕的遷徙過程中,把中原先進的飲食烹飪技術和嶺南本地自然物產相結合,再融會當地土著文化,進而形成的獨特飲食習慣和文化。
  • 奧運冠軍張雁全回廣東大埔探親問祖(圖)
    奧運冠軍張雁全回廣東大埔探親問祖(圖) >   中新網梅州9月21日電(唐林珍 侯慧妮 丘佳納)20日至21日,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雙人十米跳臺冠軍張雁全隨父親張友烈、母親彭春花一起,十分低調地到故鄉大埔縣探親尋根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