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在當下「杜絕糧食浪費」的倡議下,各行業紛紛加入「光碟行動」,這家我一個月要N次刷的酸湯火鍋沒讓人失望,小份菜、光碟獎勵...一經推出廣受好評。
有了小份菜和半份菜,花同樣的Q,一次就能多點幾道菜,菜量少也不怕浪費,吃不完打包帶走還有JL,不僅杜絕了浪費還幫我們省了Q,一舉多得。
適量點餐、不剩菜、不剩飯正成為被推崇的行為。「苗婆婆」推出「半份菜、小份菜」,花一樣的Q,享受更多酸湯美味!
鮮小黃牛脊肉
精選黃牛身上的背脊肉,酸湯裡只需涮煮15秒撈出,既能保證肉的鮮美口感,又不容易煮老,吃起來超級鮮嫩!
鮮小黃牛脊肉
鮮小黃牛脊肉
帶皮小黃牛
在昆明極少見到生的帶皮小黃牛肉,黃牛肉加上牛皮,吃起來既有牛皮的嚼勁,又有牛肉鮮嫩,口感和層次比純粹的牛肉豐富許多。
帶皮小黃牛
帶皮小黃牛
雪花牛肉
雪白的脂肪在鮮紅牛肉中呈雪花點分布,雪花牛肉肉質柔嫩鮮美,嫩肉中帶點點豐腴,和清新怡人的酸湯正相配!
雪花牛肉
雪花牛肉
坨坨牛肉
比方糖還大塊的坨坨牛肉,涮煮後一口咬開,口口紮實,筋道彈牙卻一點都不硬,簡直就是理想中牛肉該有的樣子!
坨坨牛肉
坨坨牛肉
熟牛舌
牛舌大片、厚實、軟嫩,在酸湯鍋裡越煮越入味,融合湯底的酸鮮,入口爽彈而幼嫩,勁道十足,滿足挑剔味蕾!
苗家豆腐丸子
這道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豆腐丸子,吸足了酸味、辣味還有丸子的香味,簡直將酸香發揮到了極致!
小份菜 更豐富
苗婆婆用實際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推行「光碟行動」,積極營造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良好氛圍,值得點Zan
說到苗婆婆就不得不說他們家的酸湯,「零添加,零勾兌,只做正宗苗家酸湯味」,原汁原味的酸湯火鍋吃一次就忘不掉。
白酸只用黔東南的香禾糯,反覆熬煮之後將米湯裝進老壇發酵!發酵沉澱後的白酸,攪動後呈乳白色,味酸而清香!
而紅酸是用自製糟辣椒和毛辣果,按一比一的比例打成醬調製,然後裝進密封的罈子裡發酵,什麼時候喝都是一樣的清冽呢~
白酸是沒有辣味的,和紅酸一起炒制出酸湯鍋底,再加上木姜子、桄菜、魚香等,一鍋誘人生津的酸湯鍋底現於眼前!
紅酸和白酸的結合,成就了這鍋讓人慾罷不能的酸湯,看似紅火熱烈,酸味卻完美蓋過辣味,只剩清香鮮甜~
地道苗嶺酸湯
地道苗嶺酸湯
酸湯本身已夠味,如果還喜歡口感豐富一些,可到自助蘸料臺,調製喜歡的蘸料,澆上一勺酸湯,足以讓美食實現靈魂升華!
涮煮後的牛肉在蘸水裡一滾,直接塞進嘴裡,牛肉在酸湯的加持下嫩滑爽口,蘸料糊辣香味濃鬱,簡直回味無窮!
一進店內,滿眼的苗家特色。藍白印花刺繡,苗族的圖騰黃牛、鬥笠、苗族銀飾...韻味滿滿的苗家風情代入感十足。
不管是大廳舒適的卡座還是私密的獨立包間,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鬱的苗嶺氣息點綴著整個餐廳!
在這樣風情十足的氛圍裡,喝上一碗酸湯生津開胃,酸湯裡再涮點新鮮食材實在是讓人神清氣爽!
杜絕餐桌浪費的同時,苗婆婆更希望大家能接受半份菜、小份菜、吃不完打包帶走這種模式,把節儉當成一種文明、一種時尚!
這吃一次就念念不忘的苗婆婆酸湯牛肉·酸湯魚(南亞)在哪裡,昆明西山區南亞片區福康路楊家地村委會對面(店旁有停車場)。
苗婆婆酸湯牛肉·酸湯魚(湖畔西路), 昆明九夏雲水小區對面(廣福路與金廣路交叉口往湖畔西路方向走到底就能看到)。
還有一處苗婆婆酸湯牛肉·酸湯魚(總店),昆明西山區碧雞鎮(DX大門口往西山公園方向走100米),導航上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