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君發現,鄂爾多斯可真是高手在民間啊,很多本土創作者在文藝創作、影視製作等多方面都展現出較高水平,一些作品更是在創新創意、策劃設計上表現突出,彰顯出了時代精神和蒙元文化的地方特色。
咱鄂爾多斯創作氛圍如此活躍,怎麼能不給本土文學藝術領域的大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呢!
這不,鄂爾多斯發布與關注鄂爾多斯的文學藝術創作大咖們聯合推出《我的原創》欄目,無論是歌曲、攝影、散文、視頻等等其他各種形式,只要是講述鄂爾多斯故事的原創作品都可以來投稿!作品一經選用,將在鄂爾多斯發布微博、微信、客戶端、今日頭條等平臺進行全網推廣!
無論是業餘作者還是專業團隊,《我的原創》欄目都是最適合展示鄂爾多斯原創作品的平臺,歡迎廣大創作者踴躍投稿!展示你的才華,釋放的你風採!
P.S.近期發布君收到大量投稿,無暇一一回復,需要進一步修改的稿件我們會通過電話或郵件通知,無回復即好消息~請耐心等待並持續關注鄂爾多斯發布每日推送!
風雨浸潤如歌之秋
作者/李彥軍
秋天,金燦燦的收穫季節到了。鋪天蓋地的豐收氣息瀰漫在空氣中,搖曳著、鼓蕩著、喧譁著,大地袒露出豐滿、迷人的秋色,向人們寬厚而無私地奉獻出果實和收穫。
長風朔雨,任意切割著高天厚土;日月精華,鑄造出喜悅的五穀豐登。數千年來,無定河以滔滔不息的濃情,如母親般恩澤養育兩岸世代生存的兒女。辛勞的祖輩父輩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燃燒了心思,流幹了汗水,只為換取那可以囤滿倉庫的糧食,無情的歲月痕跡卻爬滿他們的額頭,刻下一道道不朽的豐碑。
金黃耀眼的莊稼成熟了,以光彩奪目的姿勢折射出無定河畔獨有的無限風光,我常常沉湎於這片肥沃土地的誘人景致:黃燦燦的稻穗兒簇擁午後的陽光,沉甸甸地壓彎腰杆低頭沉思,遠遠望去像一片金色海洋;堅強挺直的玉米高舉紅纓子樂了,像一個個戰士凱旋,把榮耀和故事綴在胸前;紅彤彤的高粱綻放笑臉兒,一麯酒歌在心田釀造,醉人的紅暈在收割者臉上瀰漫;還有那粉楚楚的蕎麥,白生生的棉花,綠瑩瑩的白菜,黃澄澄的向日葵,紅豔豔的甜棗子,圓溜溜的土豆兒……五彩斑斕的秋色錯落有致地塞滿川野山梁,陣陣秋風颳過,漫山遍野的莊稼散發出誘人的甜蜜氣息。
長天遼遠高爽,藍格瓦瓦的天空底下到處金山碧野,隨處可見赤腳裸膀的莊稼人,揮灑著汗水舞鐮開割,趕著時間往回收穫莊稼,任高高的烈日照耀黝黑鋥亮的肌膚,脊梁上褶出一道道濃重的耀眼光芒……太累了!確實太累了!自銀灰色的黎明開始,莊稼人就持續不懈地開始勞作,晌午時,餓了,一家人就蹲在地頭,圍著飯罐水壺。草草野食一番,便又開割了。
收穫季節的繁忙就要臨近尾聲,農家人可以稍稍喘口氣了,可是孩子們卻忙得不亦樂乎,穿梭在收穫的季節,每個人臂彎處掛一個小籃子,一遍又一遍地撿拾散落在田間地頭的糧食,一串串金黃的麥穗兒,一顆顆跳躍的豆粒兒,密密匝匝地擠在狹小的籃筐裡,這些雖然不是最有趣的,但確實是讓我們最有成就感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平凡而偉大的生活總能顯露崇高品質,點滴的平凡總能鑄就永恆記憶。在寧靜溫馨的田間小路,夥伴們小心翼翼地推著用高粱秸稈穿南瓜摺疊而成的獨輪小車,上面擺放著一籃子滿滿的「戰利品」,田間的小路上儘是這樣的小車,吱吱呀呀,黃皮子大南瓜旋轉,旋轉,徐緩地伸展。
秋後久晴無雨,白天有時仍然很熱,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農民種田還糧,為吃飽飯忙碌著。又到了每年農民交公糧的時間。我們村的收糧點設在村小。村小僅有一排破舊的六間瓦房,這是孩子們平日裡遮風擋雨的教室,教室前面是一片開闊的沙地,簡單平整後就成了村小操場,院子四周圍牆上還殘留著白底紅字的宣傳語錄。院子左右兩旁分散擺放兩臺磅秤,每臺磅秤周圍都湊滿了交糧的農民,糧站的收糧人員坐在磅秤後面,倚在一把木椅子上高翹二郎腿,一邊神氣地叼著公主牌過濾嘴香菸,一邊噼裡啪啦地撥拉算盤,磅秤上的帳本邊堆滿了村民們敬贈的香菸,齊整地碼放在一起,村民們依然接二連三不停地向收糧人員敬煙。收糧人員時常會指派旁邊幫忙的大隊幹部,讓他們舉著好似長矛又似刺刀的糧食扦樣杆,狠狠扎向裝滿糧食的麻袋。糧食扦樣杆中間設有一個小槽,大隊幹部拉出來時,槽裡帶出了些許穀粒,收糧人員往手裡熟練地倒了出來,拿幾顆塞到嘴裡,咯吱咯吱地嚼嚼,然後狠狠地將嚼過的穀粒朝磅秤旁的黃土地上吐出去。那時,我其實真不懂收糧人員為什麼那樣做,也不關心高壘的香菸是否會散落。不知緣何,收糧人員那趾高氣昂的神氣勁頭,我至今始終都模仿不得。或許只有交糧農民才會認真察看收糧人員的臉色,如果穀子雜質太多不乾淨或是受潮了,收糧人員就會全部退回,要求曬三五日除去雜質後再過來。雖然那年莊稼獲得了豐收,但交糧過後,村民們臉上卻失去了好收成所帶來的喜悅。交了公糧的村民們,小心翼翼地揣好收條,整理好繩索,推著板車緩緩地向村小外走去。沒交公糧的村民們,依舊守在磅秤旁,焦急地在苦苦等待。等待,焦急的等待,這種焦急是一種揪心的忍耐。
父親是村裡唯一的司機,每年都要給糧站運送公糧,駕駛村裡那輛老舊的延河牌拖拉機,車上滿載著密密匝匝疊摞的裝滿糧食的粗麻袋包。我常常會獨自一個人站在河岸高處,眺望父親駕駛拖拉機在滾滾黃塵中駛離村莊,直至望不見蹤影。那一刻,我才知曉,原來村莊外面還有一個未知世界,一個更遙遠更廣闊的未知世界。那個未知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呢?那條蜿蜒前行的無定河一定尋找到了最終歸宿,那條九曲回還的鄉路一定延伸到了遙遠美麗的城市,那滾滾黃塵外面的未知世界一定繁華精彩……
歲月如風,一切都已遠去!村小離我愈遠了,無定河邊不諳世事的金色童年漸漸消散了,故鄉的山水也漸漸遠離了我。行吟如歌,走過風雨,我們是幸福的,總是珍惜擁有的,遺忘了未得到的。風雨浸潤如歌之秋,無定河滔滔不竭向前奔流,蕩蕩的粼波涵漾著一河靈氣,一往無前,風雨兼程,大河最後將豪宕的視野投向彎曲坎坷的前方,前方啊前方,永遠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
李彥軍
作者簡介
李彥軍,男,漢族,1985年2月生,研究生學歷,內蒙古烏審旗人。青少年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農村和縣城度過,2005年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加入內蒙古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發表文學作品100餘萬字。先後榮獲「全國人文地理散文大賽」一等獎、中國西部散文排行榜、烏審旗「薩岡徹辰文學藝術創作獎」提名獎等39個文學獎項。正在籌備出版散文集《暗香疏影》、報告文學《閱讀綠色精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鄂爾多斯發布立場。
《我的原創》欄目徵稿啟事
01
徵集內容
鄂爾多斯本土作家、藝術家的原創作品,所有與鄂爾多斯有關的原創音頻、視頻、文章、攝影、攝像作品。
02
作品用途
經篩選後的作品將在「鄂爾多斯發布」微信公眾號《我的原創》欄目登載,優秀作品不僅在鄂爾多斯市新媒體中心所有新媒體平臺發布,還將進行全網推廣。
03
作品要求
1.視頻拍攝設備不限,格式為網絡通用格式(mp4、mov、mpg等),時長在1分鐘以上;
2.圖片作品畫面清晰,張數不限,多張圖片請放在一個文件夾內壓縮發送至郵箱;
3.音頻格式為mp3、wmv等常用格式;
4.文章請用Word文檔doc或docx格式發送;
5.請務必註明作者姓名、聯繫電話,附作者1-2張個人生活照;
6.作品投稿請附簡要說明,包括作品名稱、簡介;
7.所有投稿作者必須保證作品不存在任何版權糾紛,若因所投作品引發法律糾紛,由作者承擔全部責任。
04
投稿方式
郵箱:343738383@qq.com
聯繫方式:0477-8587110
我的原創·文說 | 金秋十月,在鄂爾多斯準格爾旗偶遇收穫!
我的原創·聽說 | 首發!《中國智慧》龍舞東方!——本土原創歌曲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我的原創·聽說 | 草原上的月光
鄂爾多斯市新媒體中心
鄂爾多斯發布
出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 違者必究